学校围绕“零起点教学”这一课题,积极开展集体教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出发,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在课堂实践中大胆尝试,对“零起点教学”尝试研究小有收获,现结合数学学科谈几点做法。
一、关注学生年龄特点,从数数开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数看似简单,里面也有很大学问,一年组教师先利用一周的时间,引领学生数10以内的数。通过连、圈、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整体感知数数的方法。小一点数可以边做标记边一个一个的数叫点数法,大一点的数可以圈一圈,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的进行数叫群数法。让学生在圈画的游戏中,放慢速度,快乐的完成数数的学习任务。同时,在慢节奏中,让学生适应小学课堂学习生活。
二、关注细节,从生活入手,使学生正确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找到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学生不理解什么是问题,那就从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问题入手,于是,学校开展进行了《解决问题》的教研课。上课前老师和学生互相提生活中的问题,如你早上吃了几个面包?谁送你来上学的?等等,学生明白了这就是问题。老师相机引导,在数学中也有标准的数学问题。出示主题图,草地上有4只小兔,又来了2只小兔,有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前知识基础,能结合主题图,提出一共有多少只小免子,老师顺势引导学生说,这就是标准的数学问题之一,以后还会学到其他的数学问题,继续引导学生说图意,并利用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大括号表一共,小问号表多少的含义,激发学生完整练说理解图意并正确计算解答。同时,让学生到生活中找一找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再次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整节课学生学习效果特别好,真正走进了知识,走进了课堂。在学年集体备课时发现教材《8、9解决问题》难度加大,在图的基础上又出现文字,这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困难点,于是尝试引导学生用横线画出文字信息,用曲线圈图片中藏着的信息,捋顺数量关系后,转化成完整的文字语言表述题的含义,也为高年级通过画关键词,分析条件、问题,正确解决问题做准备。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合作意识。
作为老师,心中不能为了教而教,而是为了教而不教,在低年级就有意识培养学生了解什么是学习方法,进而感知学习方法,理解学习方法,随着年龄的升高,达到会提炼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进而形成学习力。所以,教学中尝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知学习方法。在《9的分合》这节课的教研课上,学生通过摆一摆(分几组)、想一想(简便法)、说一说(图示意)的学习方法,探究9的分与合,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合作摆、一起说,一起想,能力强的帮助能力弱一点的孩子。通过我说题你来答,其他同学做裁判,即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又使学生全员参与到学习中。由于一年级正是在认识、感知、体验合作学习的阶段,学习方法的提炼能力,还没有形成,但坚信在长期的坚持下,学生提炼学习方法的能力定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