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诉讼中,法律规定了可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各种强制措施,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还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对于被取保候审人来说,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仅仅是形式,还需要遵循法律的各项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机关可以要求被取保候审人另外遵守的规定有以下4种:
1、不得进入与其犯罪活动等相关联的特定场所;禁足令,不准踏入某些特定场所。
2、不得与证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同案犯以及与案件有关联的其他特定人员会见或者以任何方式通信;禁止联系,不准与某些特定人员联系。
3、不得从事与其犯罪行为等相关联的特定活动;禁止行为,不得作某些特定行为。
4、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禁止出行令,将护照和驾照等上交。
取保候审是对尚未判决有罪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利的保护,但被取保候审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然受到法律规定的制约。
这些制约不仅有所有被取保候审人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定,还有一部分是办案机关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人遵守的一项或者多项规定。法律作为一种体系,既有严肃性,也有灵活性,机关对被取保候审人义务的法律规定就体现了这种严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该内容由 张胜云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