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劳动仲裁时效的中断和中止情况是什么?

劳动仲裁时效的中断和中止情况是什么?

来源:百家汽车网

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通过投诉、申请仲裁、起诉或申请支付令等方式请求救济、对方同意履行义务。中止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劳动者法定代理人未确定等正当理由导致当事人无法在规定时效内申请仲裁。

法律分析

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有:一方当事人已经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一方当事人通过投诉,申请仲裁,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等方式请求权利救济;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中止的情形有:因不可抗力,或者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者的法定代理人未确定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时效的中断和中止情况对申请人的权益有何影响?

劳动仲裁时效的中断和中止情况对申请人的权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劳动仲裁时效被中断或中止时,申请人可以获得更多时间来准备和维护自己的权益。中断指的是劳动仲裁程序的暂停,例如当事人提出了其他相关诉讼或申请执行程序时。而中止则意味着劳动仲裁程序的暂时停止,例如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或申请人提出了其他合理的中止请求。这些中断和中止情况为申请人提供了机会,使其能够更好地准备辩词、收集证据或寻求其他法律救济。因此,劳动仲裁时效的中断和中止情况对申请人的权益具有积极的影响。

结语

劳动仲裁时效的中断和中止情况对申请人的权益具有重要影响。中断意味着申请人有更多时间准备和捍卫自己的权益,例如提起其他相关诉讼或申请执行程序。而中止则暂停劳动仲裁程序,例如达成调解协议或提出其他合理的中止请求。这些情况为申请人提供了机会,使其能更好地准备辩词、收集证据或寻求法律救济。因此,劳动仲裁时效的中断和中止情况对申请人的权益具有积极影响。

法律依据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二十七条

在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时效中断:

(一)一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方式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的;

(二)一方当事人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等方式请求权利救济的;

(三)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的。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