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前满12个月工作的按月平均工资计算,未满12个月的按实际工作月数计算,甚至未满1个月的按合同约定或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
法律分析
停工留薪期工资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发生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已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12个月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发生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未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甚至有些地方进一步规定“发生工伤前工作未满1个月的,按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尚未约定或无法确定原工资额度的,按不低于本市职工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拓展延伸
停工留薪期工资核发流程及注意事项
停工留薪期是指员工因公司原因暂时停止工作,但仍能享受工资待遇的一段时间。在核发停工留薪期工资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首先,公司应及时与员工沟通,明确停工留薪期的起止时间和工资计算方式。其次,公司需要核实员工的停工理由,并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核发工资时,应按照员工正常工资的一定比例进行发放。此外,公司还需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和记录,以备未来可能的审计或纠纷解决之需。总之,正确执行停工留薪期工资核发流程,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可以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维护企业与员工的良好关系。
结语
停工留薪期是员工因公司原因暂停工作但仍享受工资待遇的一段时间。核发停工留薪期工资需遵循流程和注意事项。公司应与员工沟通明确起止时间和工资计算方式,核实停工理由并符合法规。工资发放应按一定比例进行,同时保留相关证据和记录。正确执行流程、遵守法规,保障员工权益,维护企业与员工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六条 【事业单位聘用制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规或者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七十四条 【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事项】县级以上地方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国家关于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监察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一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拒不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