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治肺癌何时用中医效果好

治肺癌何时用中医效果好

来源:百家汽车网
治肺癌何时用中医效果好

身为中医肿瘤科医生,张学俊常听到这样的言论:中医治肿瘤,蒙人!甚至许多西医同僚也对中医药治疗肿瘤有所怀疑。原因常是许多肿瘤病人完全依赖中医,甚至听信所谓的“江湖名医”,随意性太强,最终导致人财两失。也常有这样的病人,到了肿瘤终末期,找到中医科,说,什么治疗都做了,没办法,医生,就开些中药,延延吧。

这两种情况,每每使张学俊欷(虚欠)不已。

在肿瘤治疗中,中医的角色若扮演得好,可使治疗事半功倍;扮演得不好,则于事无补。病人若盲目相信游医,还可能延误病情。这一点,在癌中之王——肺癌的治疗中,尤为明显。

中医药在肺癌治疗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我们也应该清楚认识到,作为一种辅助疗法,中医药对消除局部病灶、消灭癌细胞作用并不强。因此,中医要掌握好自己的“上场”时机,配合手术、介入等肺癌治疗中的主要“角色”,演好自己的戏份。

角色一:肝脏保卫者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工作繁忙,负责营养物质的合成、分解、储存,以及毒物、废物的降解和排泄等。肺癌病人肝功能受到破坏,而放化疗等治疗手段也会损伤肝脏。中医药在辨证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护肝脏。目前临床常用的降酶药物,如甘利欣、五脂片等,便是中药的提取物。 角色二:清道夫

化疗药物常造成骨髓抑制、免疫功能抑制、肝肾毒害等,导致病人生活质量极差。中医中药扶正固本、增强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同时,清热解毒类中药就像清道夫,辅助清毒、减毒。 为手术护航

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重要手段,对有手术机会的肺癌病人,术前可根据他的症状、体征进行辨证调养。补气生津类中药,可提高病人的手术耐受性。 而术后,中医药除了促进创伤的愈合,更在于预防术后复发。考虑到癌症病人术后“癌毒”已去大半,但元气损伤,脏腑气血功能虚弱,此时配合中医药治疗,从培脾固本着手,结合抗癌解毒、活血化淤的中草药,扶正祛邪,双管齐下,能改善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促进肝功能恢复。 治肺癌 中医何时上场最好?我们一起来看看: 周某,男71岁,诊断为肺癌晚期。

患者反复咳嗽,以干咳为主,发热,有时伴少量咯血。因为是肺癌晚期,不宜手术,西医用抗感染、止咳及支持等对症治疗后,终日厌食不纳,头晕,神疲乏力,干咳,患者情绪低落,身体虚羸,不能接受化疗,特预约张学俊专家门诊。 患者就诊时其症状精神差,无食欲,形体消瘦,咳嗽伴咯少量血,两颧潮红,周身疼痛,口干便结,心烦不寐,动则气足,张学俊主任诊断其气阴两虚,胃阴大亏,治以滋养胃阴,兼以益气。采取“中医扶正清毒抗癌疗法”进去治疗,药方以北沙参、麦门冬、石斛等为主。

服用一个疗程后食欲大增,口不干,精神爽,可自行下床,大便通畅,但仍感身痛,随后又服用一个疗程,咳嗽痰白,舌红,苔白滑,脉细,全身无疼痛感,食欲明显大增,几个疗程下来仿如正常人。 放化疗的“贤内助”

放化疗是肺癌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常使得病人痛苦万分,甚至因此终止治疗,造成整个治疗的半途而废。

这个时候,健脾益胃类中药能改善放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而补气血及养阴类中药,则能改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的现象,保护骨髓的造血功能。

中晚期肺癌病人行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后,常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头身困重、上腹胀闷、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辅以清热化湿、健脾理气、和胃止呕的中药治疗,可明显降低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晚期肺癌的一张处方

对于失去手术和介入治疗机会的晚期肺癌,中医药治疗重点不着眼于瘤体,而重于症状的改善。

此时的中医治疗方案,可以用这么一个处方说明:抗癌处方=辨证用药(40%)+抗癌用药(40%)+对症用药(20%)。

就是说,一张中药处方中,如果有十味中药,那么至少有两味是用来改善病人的症状的。

如病人肝功能差且腹水产生,常有食欲不振,可加用炒谷麦芽、神曲、山楂等开胃健脾;如伴恶心呕吐,则加用苏梗、法夏等和胃止呕;如伴腹胀,则加大腹皮、木香、厚朴、枳壳等行气消胀;如有黄疸,常加绵茵陈、田基黄、茯苓等利湿退黄;如伴疼痛,则加郁金、延胡索等活血止痛。

中医药治疗肺癌,虽没有江湖游医所称的神乎其神,但也绝非徒劳之功。在接受规范治疗的同时,选择正规医院的中医专科医生,让中医药该上场时就上场,才能为治疗添砖加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