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道德与法治_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_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来源:百家汽车网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7、有你,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第一课时

生活离不开他们

一、导入

1、今天早晨吃了什么饭?谁为你做的?

2、这顿饭里还包含着谁的劳动?

过渡:这普通的一顿饭里就包含了这么多人的劳动,更何况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呢?

二、了解身边的劳动者

1、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也在为我们默默地服务着?

(板书:生活 学生自由、有序板书不同职业的劳动者)

2、为我们服务的人们还有很多很多,(板书:省略号)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劳动者(板书:劳动者)

三、感受劳动者的辛苦

1、课前我们已经对身边的劳动者做了调查,先在小组内分享一下你调查的结果吧。

2、全班汇报:(医生、教师、司机、服务员、交警、清洁工等)

3、相机体验交警的辛苦:模仿交警指挥手势一分钟

4、补充深化:

(1)环卫工人:每天凌晨3、4点钟,当多数人还沉浸在甜蜜梦乡的时候,我们的环卫工人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动。无论是沙尘天气,还是风雨交加的日子,他们都穿梭在马路上。即便是大雪纷飞,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们堪称为城市的美容师。

(2)园林工人:植被绿化、修枝剪叶,我们的园林工人用心在创造着美。我们单县能够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与他们的辛苦劳动是分不开的。------他们是美化环境的使者。

(3)农民:看到这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吃的、穿的,他们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4)建筑工人:我们看,炎炎烈日下,脚手架上、混凝土前、搅拌机旁,浸满了建筑工人的汗水,我们居住的小区、我们的学校等一座座高楼的拔地而起,无不是他们辛苦劳动的结晶。

(5)劳动者合影:在这幅画面上,你又看到了谁?他们是为了谁?

过渡:我们身边的劳动者来自不同的行业,从事着不一样的工作,他们或许不是这个行业最杰出的代表,却从事着最平凡、最普通的工作,用自己的仅有,温暖着无数的人。

想一想:假如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四、体会劳动者的重要性

1、指名说

2、相机补充:株洲市曾做了一次尝试,给清洁工人放假两天。

3、激发情感

(1)邮递员视频:我们来看一则新闻,你从短片里了解到什么?

大山里网络不发达,人们消息闭塞,远在异地的亲人寄送物品也很困难,邮递员的作用很关键。

(2)公交司机字材料

同学们,面对这一位位普通的劳动者,此刻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相机板书:感谢、尊重、离不开)

五、感谢劳动者

针对不同的劳动者,我们怎么做,才能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和感谢呢?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3、小结:从你们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劳动者的理解与支持。是啊,你们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次配合,一种习惯,都能表示出对他们的尊重和感谢!

六、辨析导行

有些人是这样做的,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七、总结升华

我们对别人的做法,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真心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能把刚才大家说到的、想到的落实到行动之中,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尊重、感谢、真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知名和不知名的劳动者。

“五一”劳动节就要到了,让我们再一次把目光投向辛勤的劳动者,向他们致敬,为他们歌唱!

生活离不开他们学情分析

四年级孩子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基础,但认识不到在社会生活中这些劳动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同生存关系。

课堂效果分析

本节课通过演示法,小组表演、合作交流讨论,让学生能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到普通而

平凡的劳动者,他们用劳动和汗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温暖、欢乐和甜蜜。同时,每个孩子也都知道当他们为我们服务时,我们应当尊重他们,并时时处处心怀感恩。

生活离不开他们教材分析

一、内容标准

生活离不开他们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有你,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本单元主题是我崇敬的人们。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大家的劳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尊重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对他们心怀感恩,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尊重并感谢劳动者。

难点: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和探究学习能力。

生活离不开他们评测练习

1、假如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2、当他们为我们服务时,我们应当怎样做才是尊重他们呢?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讨论补充的过程中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激发了尊重、感谢情感的小嫩芽。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得到熏陶,情感得到升华。希望孩子们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看待我们的生活,每天都能感恩每一次帮助,并能让学生心中的情转换为实际行动,做一个知恩、感恩、并善于表达心中的感谢!

生活离不开他们课标分析

根据品德与社会以德育为先的课标理念,我把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尊重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对他们心存感恩放在了第一位,强化德育功能,培养了学生懂得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