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金融》 2011年第11期 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履职情况的调查 景合义 (中国人民银行运城市中心支行 山西 运城市044000) 摘要:如何进一步加强县支行建设,切实解决县支行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基层人民银行运行机制,提高整体履职能力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人民银行县支行;履职 中图分类号:F83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11—0065-02 一、目前县支行履职中存在的问题 场报表.由于缺少监管职能的有效配合,报表的质量 (一)宏观职能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县支 难以保证。同时由于保险、证券等部门在县域没有派 行整体功能弱化严重 出机构.县级人行对金融领域的统计难度很大,对一 一是贯彻执行货币的手段较为单一.主要 些系统性金融风险不能及时做到风险预警。二是缺 是通过“窗口指导”.督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大对“三 乏经济金融监测体系。货币信贷传导和实施需 农”和县域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通行的做法是将上 要全面的经济金融监测信息体系作为支撑.目前信 级行文件传达到金融机构.由于缺乏考核奖励与处 息反馈的指标体系尚未建立.信息获取难度加大且 罚的法律依据,指导的实际约束力较弱。如央行出 实效性不高.难以形成稳定长效的数据采集和信息 台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下岗工人再就业等有 反馈机制。三是地区间难以形成监管合力。现有的银 关规定.就由于人民银行县支行没有相应的手段,在 行监部门及设立的金融办.行政运作上遵循上 有些商业银行基层行没有得到落实。二是职能权限 下条线管理.对于跨部门的协调和沟通缺乏主动性。 上收过多.造成县支行对县域金融体系的主导功能 (三)县支行干伍现状,影响了各项业务的 不全。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后,相继将再贴现、再贷款、 顺利开展 金融统计、发行库等业务上收中支,辖内金融机构与 一是员工年龄偏大.与相应的业务制度需变革 人行之间的业务往来大幅减少.依赖性大为减弱.从 创新的矛盾大。二是干部职工学识水平偏低,综合素 而导致难以收到实际预期效果。三是在地方经济发 质难以在短期内提高.与新业务在县域的发展矛盾 展格局中,地方是“主角”,调查发现,地方 大 三是岗位设置与工作要求及人员不足的矛盾大。 对于人民银行的理解.仍固化在人民银行是金融系 县(市)支行“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一般4—6个 统的“牵头行”.应该能发挥的作用是协助组织、 股室.却要对应中心支行14个科室.涉及的业务广 召集金融部门筹措资金、增加贷款、引进项目等,对 而全.按照各业务岗位人员设置的要求,人员缺口较 县级人民银行提出的与国家宏观和产业政 大。导致一些风险无法规避。四是县支行的薪酬 策相适应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只是放在“听听而已” 与激励机制矛盾大。由于人员不足,人员年龄和知识 阶段,使得县级人民银行处于很尴尬的境地 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县支行的大部分工作量落在了 (二)相关的制度体系及操作办法尚未规范,难 少数个相对年轻的业务骨干上.尽管这些多数 以保证监督管理职责有效落实 被提拔为行里的中层干部,但薪酬上缺乏激励, 县支行对于履行的金融稳定、征信管理和反洗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这部分员工积极性的发挥。 钱等新职能。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操作规范、 二、建议 标准和技术支持,面临管理、协调、操作和技术等诸 (一)规范和明确县支行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 多挑战.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监控机制。同时还面临 其职能作用 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现有的风险监测手段难以达到 一是在宏观层面.县支行目前的具体 实际效果。县支行日常的风险监测主要是通过非现 操作能力,主要体现在传达、宣传、效 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履职情况的调查 应的调查、信息的反馈和金融统计与监测事项 的完成方面,因而.对于县支行在货币层面的职 责定位.应侧重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上.在县域经济中 应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从而做到在当地中有地 位 二是在维护金融稳定层面,县支行应该有辖内 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权.有相应成熟的金融风险监测 求,健立风险评估机制,深化风险评估工作,建立风 险评估框架,不断细化和完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使 其在防范风险、遏制违法违纪案件和责任事故中发 挥更大的作用,为履行基层央行职能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以宏观审慎理念为指导.强化县级人民银行金 融监管。要从加强金融机构监管,提高金融服务质 量,贯彻货币、防范金融风险的高度,以“两管理 工具、监测标准和监测手段。因此,相关的法律 依据及操作办法亟待规范.以保证监督管理职责的 两综合”工作为切入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从服务 有效落实.并尽快出台有效的风险监测工具和操控 手段.以正确实施对辖内金融风险评估和判断.使防 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工作落到实 处,从而做到在当地商业银行中有权威。三是巩固 金融服务功能。确立金融服务的基础性地位 人民 银行有责任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前瞻性的布局农村 金融服务和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为“三农”经济发展 和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从而做到在当地金融服务 中有亮点。 (二)加强干伍建设,制定合理的薪酬, 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首先.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人员 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关键问题.目前,从提高素质的角 度考虑.县支行积极联系业务实际的岗位培训,效果 会更好一些:其次,以人为本,为员工工作和生活创 造良好的环境。当前要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做好 职工的稳定工作.有针对性地帮助职工解决思想问 题.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履行好基层央行的各项 职能 改革现行工资和福利待遇分配方案,尽快解 决县支行工资待遇偏低的问题.关心他们的思想动 态和生活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增加新鲜“血液”,解 决干伍老化问题 提高专业人员的待遇。用舒 适的工作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用感情留住人才,用 机制发现和培养人才.为县支行全面履行职责奠定 良好的人文环境。第三,通过先进的文化理念、高尚 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统一干部职工 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干 部职工的潜能和才智.才能为履行央行职责提供强 大精神动力 (三)对内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综合评价体系 对外严格落实“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从事前、事 中、事后三个阶段,加强对支行和金融机构的管理与 服务.强化县支行履职效能。一是在现有内控制度 的基础上.结合业务风险防范三级责任制的有关要 型管理向监管型服务转变.不断提升履职效能:三是 加强协调。提升“两管理、两综合”整体合力。通过进 一步梳理和完善制度体系,要实现“两管理、两综合” 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的统一化和规范化.体现金融 管理的系统性、一致性。四是循序渐进,进一步拓展 “两管理、两综合”的深度和广度。要逐步将“两管理、 两综合”制度延伸至证券、保险机构。 (四)创新协调机制,进一步提高县支行在当地 的话语权 县级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发挥协调作用.确保信 贷的贯彻落实.要加强与地方、综合经济部 门、银行部门、各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建立由人民 银行、银行监管部门、各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及有关 部门负责人季度经济金融运行形势分析例会制度。 分析研究辖区经济金融运行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改进改进建议和措施;同时,也应了解当地 对信贷的需求及建议.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 际情况,提出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信贷意见.统一政 府、企业、银行的思想,针对重点行业信贷情况和经 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局部性问题,进行跟踪研 究.提出对策和建议。增强执行货币和实施金融 的前瞻性、科学性、有效性,提高“窗口指导”的 有效性.以引导金融机构进行信贷结构调整为目标, 及时向金融机构传递宏观意图 (责任编辑王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