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球仪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太阳、月亮、地球转动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 仪器简介:
天文教学和天文普及仪器,又称月地运行仪。它由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三个小球组成,并有机械联动装置,用以演示三球关系和由此产生的一些天文现象。为了模仿自然界的真实情况,中间的太阳一般采用发光的灯泡,以照亮地球和月球。地球倾斜地在轨道上绕日旋转,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的轨道相交成一个角度。这样就可以演示日食和月食、月球的盈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和四季的交替等现象。
二 使用方法
演示要求在遮光室内进行。用手连续推动托板,地球绕太阳公转,月亮绕地球旋转,可以看到月圆和月缺,当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之间时,则形成月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则形成日蚀[1]
三 运行原理
这个地球仪代表的就是地球了。地球绕着其自转轴自西向东旋转,每转一圈的时间是
23小时56分4秒,就是一天。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在地球仪旁边的这个小球代表的是月亮。月亮在近似椭圆形的轨道上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9.53天,就是一个月。月亮在公转的同时也自转,其自转的方向、周期与公转相同,因此,月亮总以相同的一面对着地球。由于月亮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月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指的就是月相的变化。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月球绕着地球旋转,并随着地球绕太阳旋转。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如果三者正好在或接近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把太阳遮住而发生日食。日食共有三种: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从认识太阳是恒星中的一颗极其平常的星球开始,到探索太阳邻近的恒星世界及其它星团、星云、星系,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才只是刚刚开始,浩瀚宇宙中还有更多的未知等待着我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