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阅读欣赏+训练】《西江月》

【阅读欣赏+训练】《西江月》

来源:百家汽车网
 1

西江月

【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豪放派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其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主题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的所见所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江南山乡夏夜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的喜悦之情。

赏析

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

词的三、四句写的是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青蛙也不甘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写出了词人热爱自然的情感。

五、六句则写出词人抬头望空,“七八个星”挂在天边,稀稀落落,原来星星都被乌云遮挡住了。突然,山前下起小雨,“两三点雨”滴落到了词人身上。这一来,刚才还闲情逸致的词人不禁有些着急了。他加快了脚步,赶着寻找避雨之所。

1

2

最后两句词写词人从山岭小路转过弯,过了一座溪桥,就在土地庙旁的树

林外,一座茅屋突然出现在词人眼前。他细细一看,竟然就是从前落过脚的那家小店!

题库

1、全词描写了江南农村______(时令和时间)的景色,抒发了词人_______的心情。

答案:夏夜 闲适(淡泊、喜悦、欣喜、怡然自得)

2、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答案:蝉鸣、鹊啼、蛙叫、人声。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3、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答案: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当年曾经住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

4、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你认为是谁在说丰年呢?

答案:乡村纳凉的人们(村民);词人(作者)与同伴;夜行人;蛙儿们。 5、理解性默写

(1)词中以“七八个星天外”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2)词中描写农村丰收景象的是:稻花香里说丰年。

(3)词中表现作者惊喜的语句是: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