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来源:百家汽车网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1 二、工程概况 ................................................................ 1 三、施工人员安排............................................................ 1 四、施工准备 ................................................................ 2 1、技术准备 ................................................................. 2 2、机具准备 ................................................................. 2 3、材料准备 ................................................................. 3 四、模板计算 ................................................................ 3 1、模板计算相关参数取值 ..................................................... 3 2、模板计算 ................................................................. 4 五、模板安装与拆除 ........................................................ 14 六、模板支撑体系........................................................... 17 七、模板质量要求........................................................... 18 八、施工措施 ............................................................... 19

一、编制依据

1、 施工图;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28-2000 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6、 《建筑施工手册》

二、工程概况

衡阳华汇房地产有限公司江湾明珠工程位于衡南新县城滨江路。本工程为二十五层框剪结构,建筑面积50294m2,总高度为74.8m,长70.1m,宽.605m。螺旋桩基础。

三、施工人员安排

1、项目部管理人员配置,见下表。

项目部管理人员配置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职 务 项目经理 生产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施工员 施工员 质检员 安全员 预算员 资料员 仓管员 人 员 李明军 段志华 王宏兵 高小洋 全海军 陈海辉 周千良 谢莲英 谢培东 何玉芳 职 责 工程全面负责 现场生产负责 技术总负责 现场施工 现场施工 质量监督与检查 安全监督与检查 成本核算 资料整理、收集 仓库材料管理 备 注 1

11 12 13 电工 门卫 会计 段连生 陈德生 何银花 现场用电 现场治安管理 财务管理 2、劳动力配置。

模板工程劳动力配置一览表

各工作劳动力配置 工种 准备工作 模板加工 模板安装 模板维护 模板拆除 模板清理 放线定位 普工 模板制作工 模板安装工 合 计 4 4 4 40 44 45 100 145 10 10 5 40 45 10 10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技术、施工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做好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建设、监理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图的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熟悉各部位截面尺寸、标高,制定模板初步设计方案。

2、机具准备

主要机具及工具准备详见表4。

机具及工具准备一览表 表4

名称 锤子 单头扳手 圆盘锯 平刨 台钻 压刨

规格 重量0.25、0.5kg 开口宽(mm): 17~19,22~24 MJ—106 MB—503 VV508S MB1065 功率 3kW 3kW 520W 7.5kW 数量 50把 50把 4台 2台 4台 2台 2

活动扳手 手电钻 钢丝钳 墨斗、粉线带 砂轮片切割机 零配件和工具箱 水准仪 经纬仪 水平尺 钢卷尺 直尺 工程检测尺 塞规 最大开口宽65rnm 钻头直径12~20rnm 长150、175mm DZS3 长500mm 50m/30m/5m 2—3m 2m 一般 12个 2台 2台 1台 3、材料准备

1、 模板面板均采用1830×915×18mm夹板;

2、 梁、板模板支架系统采用1930×1219mm门式钢架搭设; 3、 采用φ48钢管作门架的水平加固杆; 4、 柱及梁使用φ16对拉螺杆加PVC套管; 5、 模板均刷成品脱模剂。

6、 为防止模板拼缝不严而漏浆,可在柱模底部垫海绵条、在模板交接拼缝处贴双面胶,以保证模板安装以后无缝隙、不漏浆。

材料应满足如下要求:

1)、门式脚手架及其配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产品标志。

2)、周转使用的门架及配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质量类别判定、维修及使用。 3)、木模板应平整,不得有弯曲等缺陷,含水率应符合要求。 4)、枋木应平直、不得严重弯曲,且含水率应符合要求。

5)、模板安装过程中使用的对拉螺杆、PVC套管、海绵条、双面胶等材料均应为符合相应规范要求的合格产品。

四、模板计算

1、模板计算相关参数取值

查《建筑施工手册》缩印版相关章节可知:

3

松木: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如下,根据表2-99进行调整。 fm=13×1.3=16.9N/mm2 fc=10×1.3=13N/mm2

fv=1.4×1.3=1.82N/mm2 E=9000×1=9000N/mm2 Ф48×3.5钢管: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如下:(查表5-19) fm=205N/mm2 E=2.06×105 N/mm2 18mm胶合板: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如下:(查表8-56)

fm=20 /1.55=12.9 N/mm2 E=6.5×103×0.9=5850 N/mm2 fv=1.4×1.3=1.82N/mm2 γ=0.5kN/m2 M16螺杆:面积与最大允许拉力:(查表8-4) AS=76mm2 F=170N/ mm2 2、模板计算

本方案中取最大截面尺寸为800×2600,梁底模搭设高度为3.5m,板底模搭设高度为5.9m。采用木模板支模,木模板厚度为18mm。竖向支撑为1930 ×1219mm门架支撑,按400mm间距沿梁方向布置,模板底小楞间距为300mm,大楞间距500mm。模板侧立档间距为200mm,对于梁高大于700mm的梁,梁侧楞外用M16对拉螺栓进行拉固,间距取300mm。板底支撑门架及底楞间距均和梁底相同。如梁模板各项计算符合要求,板模理应符合要求,故在此方案中只对梁模板进行计算,板、柱模不再进行计算。

2.1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 (一)梁模板计算 一、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 B=800mm, 梁截面高度 H=2600mm,

H方向对拉螺栓5道,对拉螺栓直径16mm,

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40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80×100mm, 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方距离3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8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梁侧模面板厚度h=18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4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0.340kN/m2; 钢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2.2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800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800kN/m2 浇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4.000kN/m2。

5

三、梁模板底模计算

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40.00×1.80×1.80/6 = 21.60cm3; I = 40.00×1.80×1.80×1.80/12 = 19.44cm4; 梁底模板面板按照三跨度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13.80kN/mA 400 400 400B

梁底模面板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要求: f = M/W < [f] 其中 f —— 梁底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

q ——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kN/m);

q=1.2×[0.34×0.40+24.00×0.80×2.60+1.50×0.80×2.60]+1.4×2.50×0.80=13.80kN/m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0×13.803×0.4002=-0.221kN.m f=0.221×106/21600.0=10.225N/mm2

梁底模面板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5.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400×13.803=3.313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313/(2×400×18)=0.690N/mm2

6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面板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q = 0.34×0.40+24.00×0.40×1.00+1.50×0.40×1.00=10.336N/m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 = 0.677×10.336×400.04/(100×6000.00×194400.0)=1.536mm 梁底模板的挠度计算值: v = 1.536mm小于 [v] = 400/250,满足要求! 四、梁模板底木方计算

梁底木方的计算在脚手架梁底支撑计算中包含! 五、梁模板侧模计算

梁侧模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40.16kN/mA 300 300 300B

图 梁侧模板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要求: f = M/W < [f] 其中 f —— 梁侧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计算的最大弯矩 (kN.m);

q —— 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N/mm); q=(1.2×28.80+1.4×4.00)×1.00=40.160N/mm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0×40.160×0.3002=-0.361kN.m f=0.361×106/54000.0=6.693N/mm2

7

梁侧模面板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5.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300×40.160=7.229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7229/(2×1000×18)=0.602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面板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q = 28.80×1.00=28.80N/m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 = 0.677×28.800×300.04/(100×6000.00×486000.0)=0.542mm 梁侧模板的挠度计算值: v = 0.542mm小于 [v] = 300/250,满足要求! 六、穿梁螺栓计算 计算公式:

N < [N] = fA 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穿梁螺栓承受最大拉力 N = (1.2×28.80+1.4×4.00)×1.00×0.60/1=24.10kN 穿梁螺栓直径为16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为13.6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为 A=144.000mm2;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为 [N]=24.480kN; 穿梁螺栓承受拉力最大值为 N=24.096kN;

8

穿梁螺栓的布置距离为侧龙骨的计算间距600mm。 每个截面布置1 道穿梁螺栓。 穿梁螺栓强度满足要求!

(二)梁模板门式脚手架支撑计算书

门式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计算的脚手架搭设高度为3.5米,门架型号采用MF1219,钢材采用Q235。 搭设尺寸为:门架的宽度 b = 1.22米,门架的高度 h0 = 1.93米,步距1.95米,跨距 l = 1.83米。

门架 h1 = 1.54米,h2 = 0.08米,b1 = 0.75米。

门架立杆采用27.2×1.9mm钢管,立杆加强杆采用48.0×3.5mm钢管。 每榀门架之间的距离0.90m,梁底木方距离250mm。 梁底木方截面宽度50mm,高度100mm。 梁顶托采用50×100mm木方。

1——立杆;2——立杆加强杆;3——横杆;4——横杆加强杆 图1 计算门架的几何尺寸图

图2 模板支架示意图

一、梁底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简支梁计算。

9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 = 25.500×1.000×0.250=6.375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340×0.250×(2×1.000+0.400)/0.400=0.51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3 = 2.000×0.250=0.500kN/m

经计算得到,木方荷载计算值 Q = 1.2×(6.375+0.510)+1.4×0.500=8.962kN/m 2.木方强度、挠度、抗剪计算

8.96kN/mA1220B

木方计算简图

0.000

0.914

木方弯矩图(kN.m)

0.000

3.199

木方变形图(mm)

1.791.79

1.791.79

木方剪力图(kN)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1.792kN N2=1.792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914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1.792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3.2mm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10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914×106/83333.3=10.97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792/(2×50×100)=0.53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6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3.2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1220.0/250,满足要求! 二、梁底托梁的计算

梁底托梁选择三榀门架的跨度作为一计算单元。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 0.048kN/m。

1.79kN 1.79kN 1.79kN 1.79kN 1.79kN 1.79kN 1.79kN 1.79kN 1.79kN 1.79kN 1.79kN 0.05kN/mA 900 900 900B

托梁计算简图

0.586

0.513

托梁弯矩图(kN.m)

0.063

0.844

托梁变形图(mm)

4.4.452.762.752.712.702.662.650.960.950.910.900.860.850.850.860.900.910.950.962.652.662.702.712.752.76

4.454.46

11

托梁剪力图(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586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7.167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0.8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586×106/83333.3=7.03N/mm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顶托梁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457/(2×50×100)=1.337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60N/mm2 顶托梁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8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250,满足要求! 三、门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门架的荷载包括门架静荷载与上面托梁传递荷载。 1 门架静荷载计算

门架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kN/m)

门架的每跨距内,每步架高内的构配件及其重量分别为: 门架(MF1219) 1榀 0.224kN

交叉支撑 2副 2×0.040=0.080kN 水平架 5步4设 0.165×4/5=0.132kN 连接棒 2个 2×0.006=0.012kN 锁臂 2副 2×0.009=0.017kN 可调底座 2个 2×0.035=0.070kN 可调托座 2个 2×0.045=0.090kN 合计 0.625kN

经计算得到,每米高脚手架自重合计 NGk1 = 0.625 / 1.950 = 0.321kN/m (2)加固杆、剪刀撑和附件等产生的轴向力计算(kN/m)

剪刀撑采用26.8×2.5mm钢管,按照4步4跨设置,每米高的钢管重计算: tg=(4×1.950)/(4×1.830)=1.066

2×0.015×(4×1.830)/cos/(4×1.950)=0.041kN/m

水平加固杆采用26.8×2.5mm钢管,按照4步1跨设置,每米高的钢管重为 0.015×(1×1.830)/(4×1.950)=0.004kN/m

每跨内的直角扣件1个,旋转扣件1个,每米高的钢管重为0.037kN/m;

12

(1×0.014+4×0.014)/1.950=0.037kN/m 每米高的附件重量为0.020kN/m; 每米高的栏杆重量为0.010kN/m;

经计算得到,每米高脚手架加固杆、剪刀撑和附件等产生的轴向力合计 NGk2 = 0.111kN/m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总计为 NG = 0.432kN/m。 2 托梁传递荷载

托梁传递荷载为一榀门架两端点产生的支点力总和。 从左到右每榀门架两端点产生支点力分别为 第1榀门架两端点力2.756kN,2.756kN 第2榀门架两端点力7.167kN,7.167kN 第3榀门架两端点力7.167kN,7.167kN 第4榀门架两端点力2.756kN,2.756kN

经计算得到,托梁传递荷载为 NQ = 14.335kN。 四、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作用于一榀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H + NQ

其中 NG —— 每米高脚手架的静荷载标准值,NG = 0.432kN/m; NQ —— 托梁传递荷载,NQ = 14.335kN; H —— 脚手架的搭设高度,H = 3.5m。

经计算得到,N = 1.2×0.432×3.500+14.335=16.148kN。 门式钢管脚手架的稳定性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其中 N —— 作用于一榀门架的轴向力设计值,N = 16.15kN; Nd —— 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kN); 一榀门架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值公式计算

其中 —— 门架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kh0/i 查表得到,=0.716; k —— 调整系数,k=1.13;

i —— 门架立杆的换算截面回转半径,i=2.69cm; I —— 门架立杆的换算截面惯性矩,I=10.92cm4; h0 —— 门架的高度,h0=1.93m;

I0 —— 门架立杆的截面惯性矩,I0=1.22cm4; A1 —— 门架立杆的净截面面积,A1=1.51cm2; h1 —— 门架加强杆的高度,h1=1.54m;

I1 —— 门架加强杆的截面惯性矩,I1=12.19cm4;

A —— 一榀门架立杆的毛截面积,A=2A1=3.02cm2;

13

f —— 门架钢材的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Nd调整系数为1.0。

经计算得到,Nd= 1.0×44.321=44.321kN。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N < Nd,满足要求!。 五、模板安装与拆除 5.1、施工工艺流程

模板工程是砼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能可靠地承受钢筋和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确保工程结构和构件形体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同时,还应装拆简单,便于施工,并应尽量采用定型模板。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控制程序,如下图:

5.2、模板安装

本工程每栋各配三层梁板模一层柱模。模板均采用1830*915mm的18厚夹板,梁板模板支撑

14

系统采用门式脚手架,而对于墙柱则需用Φ48双钢管对模板进行抱箍,并用M12对拉螺栓进行拉固。

5.2.1 墙柱模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1)模板安装顺序: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 2)技术要点:

安装墙模前,要对墙体接茬处凿毛,用空压机清除墙体内的杂物,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为防止墙体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墙模安装前,在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做到平整、准确、贴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

对于墙柱边长b小于或等于500mm的边模可直接用Φ48双钢管对模板进行抱箍,并用M12对拉螺栓在模板外侧进行拉固即可,而无需在墙柱中间再穿对拉螺栓加固。

对于边长b>500mm的墙柱模板,除外侧用M12对拉螺栓拉固外,柱中间还需按400mm的间距穿M12对拉螺杆。柱模外竖向压方木按200mm间距布置。墙柱竖向抱箍用φ48钢管和M12对拉螺杆制作,柱箍竖向间距为400mm。

5.2.2 梁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1)模板安装顺序:搭设和调平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位杆和剪力撑)→按标高铺梁底摸板→拉线找直→绑扎梁钢筋→安装垫块→梁两侧模板→调整模板。

2)技术要点:

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2‰),梁的侧模应包住底模,下面龙骨包住侧模。 梁模板采用门型钢架支承,间距按1m布置,梁支模方案按h≤700mm时,按方案一施工,其中垂直于梁板的方木100×50间距为400mm,梁高度h>700mm,按梁支模方案二施工,竖向按间距400mm增加对拉螺杆。梁板支撑采用的钢架底部均必须垫方木和夹板,且钢架之间采用Φ48钢管做水平加固杆连接牢固。本工程首层地面为回填土,在搭设模板支撑系统前,应对地面夯实,在有支撑系统的部位铺旧夹板,在夹板上再铺50*100mm方木,再在方木上放置可调托座后开始搭门式钢架支撑系统,这样可有效防止砼施工时支撑系统不均匀下沉。

15

梁支模方案一梁支模方案二

5.2.3 楼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1)模板安装顺序:搭设门式钢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2)技术要点:

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供0.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5.3 模板的拆除: 5.3.1 墙柱模板拆除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拆除顺序为先纵墙后横墙。在同条件养护试件浪凝土强度达到1.0MPa后,先松动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娜栓使筷板与墙体脱开。脱模困难时,可用撬棍在模板底部撬动,严禁在上口撬动、晃动或用大锤砸模板,拆除下的模板及时清理模板及衬模上的残渣。在大钢模板面板边框刷好隔离剂且每次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做好模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保证使用质量。

5.3.2 门洞口模板拆除:

松开洞口模板四角脱模器及与大模连接螺栓,撬棍从侧边撬动脱模.禁止从垂直面砸击洞口模板。防止门洞口过梁混凝土拉裂,拆出的模板及时修整。所有洞口宽>1m时拆模后立即用钢管加顶托回撑。

5.3.3 顶板模板拆除:

顶板模板拆除参考每层每段顶板混凝土同条件试件抗压强度试脸报告,跨度均在2m以下,强度达到50%即可拆除,跨度大于8m的顶板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强度后方可拆除外,

16

其余顶板、梁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强度后方可拆除。拆顶板模板时从房间一端开始防止坠落人或物造成质量事故。

顶板模板拆除时注意保护顶板模板,不能硬撬模板接缝处,以防损坏多层板。拆除的多层板、龙骨及碗扣架要码放整齐,并注意不要集中堆料。拆掉的钉子要回收再利用,在作业面清理干净,以防扎脚伤人。

六、模板支撑体系

门式脚手架支撑的搭设、拆除、安全管理与维护必须满足《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J43-2000)的规定。

6.1 门式支撑系统搭设

1)脚手架支撑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本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向施工管理人员及工人班组进行详细交底,要签字确认。

2)要对门架、配件、加固件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门架、配件。 3)对各层楼面进行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

4)根据门架平面布置图布置,先弹出门架立杆位置,垫板、底座安放位置要准确,搭设时可采用逐排和通层搭设的方法,并应随搭随设扫地杆水平纵横加固杆。

5)门架的安装:铺设基垫→拉线安装可调底座脚→自一端起门架安于基脚上→安装斜撑(交叉撑)→水平加固杆→连接棒→调节架→U型可调支托→铺设枋木。

6)交叉支撑应在每列门架两侧设置,采用锁销与门架立杆锁牢,施工期间不得随意拆除。 7)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连接棒,连接棒直径应小于立杆内径的1~2mm。 8)水平加固杆应在脚手架的周边顶层、底层及中间每5列、5排通长连续设置,并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

9)门架、调节架、可调托座和可调底座应根据支撑高度设置。

10)模板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须由项目负责人会同监理人员签字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2门式支撑系统拆除

1)脚手架支撑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2)拆除脚手架支撑前,应清除脚手架支撑上存留的零星物件等杂物。 3)拆除脚手架支撑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4)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的要

17

求运行:

①脚手架支撑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②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③在拆除过程中,脚手架支撑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当必须超过两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

④通长水平杆,必须在脚手架支撑拆卸到相关的门架时方可拆除。

⑤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⑥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交叉支撑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室内堆存。

⑦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除,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⑧拆下的门架、钢管与配件,应用人工二次传送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 6.3 安全管理和维护

1)搭拆脚手架支撑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滑鞋。

2)操作层(楼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支撑上集中堆放模板、枋木、钢筋等物件。严禁在脚手架支撑上拉缆风绳或固定、架设砼泵、泵管及起重设备等。

3)脚手架支撑在使用过程中,严禁拆除任何杆件或零配件,如防碍作业需拆除个别杆件时,需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拆除,作业完成后,马上复原。

4)施工现场带电线路,如无可靠绝缘措施,一律不准与门架接触。

5)脚手架支撑安装好后,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梁、板、模的安装。浇筑砼前再次对脚手架支撑进行检查,确定无问题后方可浇筑砼。

6)设立门架维护小组,对拆下来的门架及配件应及时清除杆件及螺纹的沾污物,并加油保养,对受损伤、变形的构件应及时修理,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

7)门架堆放场地应平坦,门架宜竖放,不得平放。

七、模板质量要求

① 在模板安装、拆除前都要进行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项目工程师对项目质安员和班组长进行二级安全技术交底,然后项目质安员、班组长向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做好班前教育工作,防范未然。

② 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撑模板的立柱材料符合计算和规范

18

要求。立柱的间距、底部的垫板均要符合规范要求。

③ 支模时,模板上堆料应均匀,不要导致局部荷载过大,模板上施工荷载不能超过规定要求。

④ 模板的接缝不大于2.5mm。

模板安装需要进行严格检查,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项目 基础轴线位移 柱、墙、梁轴线位移 标高 基础截面尺寸 柱、墙、梁截面尺寸 每层垂直度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预埋件中心线位移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移 预埋螺栓外漏长度 预留洞口中心线位移 预留洞口截面内部尺寸 允许偏差(mm) 5 3 ±2、-5 ±10 +2、-5 3 l 3 3 7 2 +10.0 10 +10.0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线垂或2m托线板检查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拉线尺量检查 拉线尺量检查 拉线尺量检查 拉线尺量检查 拉线尺量检查 拉线尺量检查 检查方法 ⑤ 在模板支好后根据模板工程安装验收表由相关人员进行验收,主要检查项目为施工方案、立柱稳定、水平拉杆与剪刀撑、施工荷载和作业环境。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⑥ 浇捣混凝土时在模板上要有铺设的运输走道,走道要求铺设垫板,以免压塌钢筋。 ⑦ 模板拆模前,应进行模板工程拆模申请,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审批。主要依据是混凝土浇捣时做好的混凝土试块。确定混凝土强度值。根据龄期和混凝土强度值确定拆模时间。

八、施工措施

8.1 施工技术措施

1) 由于该工程进度较紧,标准层施工时,模板配备二套,满足流水翻转。 2) 柱模的下脚必须留有清理孔,便于清理垃圾。 3) 梁跨度大于4m时应起拱,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4) 模板工程验收重点控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特别注意外围模板、柱模、电梯井模板、楼梯间等处模板轴线位置正确性。

19

8.2 通病预防措施

1)梁模板: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胀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

措施:

a.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c、砼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砼浇筑时,不得采用使门架产生偏心荷载的砼浇筑顺序,泵送砼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砼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2)楼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 措施:

a.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 b.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 c.板模按规定起拱。 9.3 施工安全措施

1) 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 工作前应戴好安全帽,检查使用工具是否牢固,工作时应集中思想,避免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不准穿硬底鞋或拖鞋,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

3) 2m以上高处作业应有可靠立足点,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高处拆模时,拆模区域设置警戒线,还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拆模时现场不得留有悬空模板。

4) 模板按照施工总平面图中指定位置存放整齐且符合安全要求。

5) 操作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模板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

6) 当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天气时应停止模板搭设与拆除作业。雨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

7) 搭拆模板时,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8) 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棍。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模板时,应防止整块模板掉下,以免伤人。

9) 作业面孔洞及临边一定要有防护措施,垂直作业上下要有隔离防护措施。模板上有预留洞口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上的预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随即将洞口盖好。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