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力对加快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仍存在着相当大的阻力。 涉及面甚广,牵涉到国内、国际许多长期复杂的因素,并非单纯的“”而已。虽然从总体上来看,从发展趋势而言,是朝着愈来愈有利于和平统一的大方向发展,但同样我们也应看到,不利因素不仅仍然存在而且也在发展,甚或相当强大,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冷静头脑,不能盲目乐观。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话虽这样说,但真正解决起来难度却很大。我们希望两岸以和平方式统一,而且是越快越好,但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则欲速而不达。两岸的中国人都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我们在埋头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不断为和平统一创造、积累条件的同时,也要高度警惕那些不利于和平统一的因素和动向,随时准备迎接各种可能的严峻挑战
其一,从内部讲,我们是否能够始终保持平稳健康快速的发展。问题能否早日顺利解决,说到底还是看祖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前景如何。应当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问题不断显现保持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解决“三农”问题、深化国企改革、扩大民众就业、消除地区和差距、反对和防止、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落实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等一系列难题都横亘在我们面前而亟待解决,更不用说还要应付像“非典”这一类突如其来、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了。因此,我们需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始终坚持戒骄戒躁,始终坚持艰苦奋斗,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其二,从外部因素讲,我们仍然不能低估美国等外部势力利用问题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图谋。国际势力绝不愿意看到中国的统一强大,势必千百方计破坏的正常发展,阻挠中国的和平统一进程。、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中英、中葡实力较量的结果。说白了,问题的解决,最终也将靠中美实力的较量来解决。应该正视,我们同美国的实力还有很大差距,还难以与之真正抗衡,美国还能搞它的《与关系法》,还能向卖先进的武器装备,总之,美国还在欺侮我们。我们在发展中美关系的同
时,不能低估美国不择手段维持其霸权地位、千方百计遏制中国发展壮大的战略意图。从军事上讲,我们要高度警惕“美日”强化军事同盟、美国图谋在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问题。如果美国真的在搞成TMD,将意味着美国和结成了实质上的准军事同盟,那么中国和平统一的难度将大为增加。真走到这一步,台海局势将发生突变而空前紧张,将迫使我们不得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应付。而从近期以来的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可能性并不能排除,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其三,从岛内政局讲,我们应当从坏处着想,做好继续执政的心理准备。2004年地区领导人“大选”,泛蓝与泛绿对决的态势已经确定。从目前情况来看,双方的胜率在伯仲之间,谁也不敢说有必胜把握。如果反对“”的泛蓝阵营重新取得执政权,“三通”或许会快一点,对“”的疑虑也相对会小一点,但囿于目前的政治现实,短期内也不能奢望对方会跟你谈统一。而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岸的矛盾分歧仍然很大很深,即使泛蓝执政,斗争仍不可避免,且仍将会十分复杂尖锐。如果坚持“”的泛绿阵营的陈继续执政,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陈一向长于竞选造势,现在又拥有各种庞大的行政与社会资源来“拼选举”,兼之中南部选民非理性的“省籍情节”依然严重而可资利用,故而尽管执政3年政绩乏善可陈,但仍有可能继续保持其执政地位,今年是否会再次政党轮替目前尚不明朗。如果陈胜出,他推行的无非有以下3种可能
一是“急统”。有人认为,陈胜选后没有连任的包袱了,到2008年退下来时也才只有53岁,他有可能会通过与谈统一来延续其政治生命,像董建华、何厚华那样谋个“特首”的职位当当,说不定还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成为在中国历史上值得一书的英雄人物。若能如此固然好,但这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望,也可以说是一种幻想。须知,陈是个长期从事“”活动的政客,尽管性格善变,但他受到“基本教义派”的牵制,更何况他不能不听命于不愿意看到中国统一富强的美国。因此,寄望陈走统一之路,无异
于缘木求鱼。陈既没有这种理想、情怀和韬略,更不具备这种实力、魄力和能力。
二是“急独”。目前位居要津的领导都欠缺必要的国际观和两岸观,总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的决心,且又心胸狭窄容易走极端。不能排除急进“”势力一旦看到他们长期为之奋斗的“事业”面临危机而误判形势,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比如推动“公投入宪”,搞法理上的“”,逼迫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用非和平手段提前解决问题。然而,“急独”将把美国拉入战争,使中美面临武装冲突,中美关系彻底恶化,这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将不乐意放任这种局面的出现。7月下旬,美国派李洁明访台即是明证。再者,“”并非主流,“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是广大民众的普遍愿望,岛内民众和反对“”的在野党将对急进“”势力发挥强大的牵制作用,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祖国更对“”有强大的威慑力。因此,陈搞“急独”同样也没有这种实力、魄力和能力。
三是拖以待变。就是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继续搞渐进式“”,搞“去中国化”,通过教育、文化、宣传等各种手段在营造所谓新的“国家认同”,营造“”的社会氛围,厚实和扩大“”的社会基础,幻想诱导主流向“”方向转变,幻想国际局势和政局发生有利于“”的变化,不是急于求成而是耐心等待时机、以求一逞。从目前的情况看,陈采取这种策略的可能性最大。但拖的结果在时间上对绝对有利,一旦筹码尽失,无论何人主政,惟一可走之路,就是不得不走上谈判桌和谈统一。
其四,从时间上讲,2008年可能是的一个重要关节点。2008年祖国将举办奥运会,2010年将举办世博会,如果能成功顺利地举办好这两大盛事,的综合国力将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高,国际形象将更加高大,对民众的吸引力也将更大,“”将越来越没有市场,越来越没戏可唱。“”人士也心知肚明,李即公开宣称,2008年将是“建国”的关键点。因此不能完全排除急
进“”势力可能误判形势、利令智昏,以为2008年有机可乘,会做出“公投”等“急独”动作,指望为举办奥运会而吞下苦果。这当然只是“”势力的黄粱美梦。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举办奥运会、世博会,如果与解决问题发生根本冲突,中国人民无疑将义无反顾地奋起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会坐视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从中国分割出去。为此,我们必须从最坏处着想,抓紧时间扎扎实实地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包括军事上的准备。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总之,解决问题、完成祖国统一,总的趋势是乐观的,但过程将是艰难曲折的,将会充满了尖锐复杂的激烈斗争,对解决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既要做好长期努力奋斗的准备,也要做好应付突发事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