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建设单位如何充分发挥工程建设中监理的作用

浅谈建设单位如何充分发挥工程建设中监理的作用

来源:百家汽车网


浅谈建设单位如何充分发挥工程建设中监理的作用

摘要:自工程监理制度在我国试行以来,工程监理行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当今工程监理行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监理企业管理,监理人员;工程质量;全过程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since the trial, project supervis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rapid, made some progress, but develo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also meet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on the current project supervision industr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solutions.

Keywords: supervis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supervision staff; Engineering quality; Whole process

本人自参加工作到现在,在施工单位和监理公司从事工作多年,目前从事基建管理工作。这期间,作为建设工程中角色的几次转变,对工程建设中监理这一工作也有了不少认识和了解。作为建设方,本院自2003年开始,根据国家及上海市医院发展规划,先后实施了“十五、十一五”改扩建项目,再到去年,今年的9幢病房大修工程,从工程的整个进行过程及后期的维修工作所碰到的工程质量及工程过程中投资控制等情况来看,监理在工程中的控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监理作为建设工程中的三大主体之一,既要重视“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又要作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协调者和管理者,协调好与业主、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工程建设预定的“质量、投资、进度、安全目标”的实现。

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上海市已有监理单位约360多家,我国建设监理制度顺利推行,但工程监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根据本人的亲身经历,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 监理企业的管理问题

目前,市场上监理企业主要还是通过招投标的模式参与工程建设活动,在招投标过程中公司资质,人员资质挂靠情况比较严重,他们利用关系网络把监理业务抓到手,接到任务后向所挂靠的企业交一定的管理费后就“名正言顺”地开展工作了,然后临时性拼凑监理队伍,成立项目监理组。由于监理人员的待遇相对较低,现有监理人员流动性大,大多数监理人员为临时聘用,由于真正符合监理从业要求的监理人员比较少,监理人才的培养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真正现场需要的人员又比较多,这样,是监理企业对所聘用的人员也把关不严,未进行严格筛选,不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由于监理工作需要不同专业人员,监理费用又不是很高,有些工程工期延期更导致监理公司成本加大,但公司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就降低人员待遇,或不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等“三金”,这样就导致监理人员大量流失,监理企业留不住人才等问题。监理这个职业自从1988年开始从国外引进实施以来,本来是一个凭高技术,专业性强的给业主提供服务职业,现在逐渐变成了一个在建筑市场中一个别人瞧不起的职业,被人认为是一个待遇低,什么都不懂得“混子”职业,我院多年所实施工程,监理招标中所罗列人员几乎和实际在现场的监理人员相差甚远,总监理工程师几乎从项目开始到结束都没有出现过一次,现场只有一个所谓的总监代表,也是一个退休多年的老人在一直主持工作,更有所谓监理人员身兼数职,很少来现场,而所属监理公司对此情况也是不闻不问。管理机构不健全,部分监理企业虽然管理组织机构框图中各职能部门齐全,但实际工作中为了减少人员开支,除现场驻地工程师外,公司内部只有少数人统管公司大小事务,往往就会影响企业的管理效能和水平。

二、监理人员素质问题

监理是一种提供高智能的有偿技术服务,是专业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工程监理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从事工程监理活动。在我国通过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并注册上岗的监理人员只占一半左右,考上的不工作,工作的考不上,也有一部分在设计院或从事教学工作,他们中大部分人在监理企业注册挂名,而未从事实际监理工作。也就是说,通过考试的人员实际并未从事监理工作,而实际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并未通过考试,有些甚至未通过培训就上岗,企业注册监理的工程师与实际工作人员脱钩。监理工程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工民建专业多,其它专业少,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性行业的监理力量薄弱。目前在现场的监理人员中,一部分为离,退休人员,他们在退休前曾从事建设工程相关专业工作,退休后在监理单位任职,还有一部分是从学校里刚毕业的学生,根本没有工程施工经验,和监理方面的理论知识。由于退休人员和刚毕业的学生的薪水和待遇都不是很高,而且退休人员还不需要监理公司缴纳养老保险,所以他们成为监理公司的主要力量,部分人员还根本什么专业都没有的社会人员,他们作为监理公司常驻现场的人选。监理组人员没有按照专业人员配备,缺乏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经验,不熟悉施工质量控制点,甚至有些人不懂监理工作程序。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对施工中的质量、进度、投资进行有效控制,我院施工的病房大修工程,监理人员虽然也是天天在工地,现场查看,但很难发现问题,有多次,只是业主发现问题后提出,监理单位才发现,提出让施工单位整改,工程例会虽然每周都在开,监理人员向业主也只是报喜不报忧,还隐瞒施工单位的部分问题。

三、业主方面认识及监督问题

工程监理制度是国家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工程建设的质量的好坏和国家、

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国家建筑法律,法规规定,绝大部分的工程都需要监理参与,监理费用也是根据项目规模约有1-3%左右的监理费,招标也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个模式。大部分业主认为监理单位是自己花钱委托聘请的,监理人员应该完全按照业主的意愿和要求去开展工作,这显然与国家和建设部有关法律、法规及通知精神相违背。监理单位应该是建筑市场中一个的第三方,监理人员应该以、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处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问题,不得依附和偏袒任何一方。业主在报建,招投标,工程款支付及对外管理部门一些事情的协调,也直接影响监理在进度上的控制工作,在投资控制上,大多业主认为,自己花钱给自己造房子,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也不通知和监理人员商量,就和施工单位决定了,这样监理对投资也很难控制。部分业主认为,只要是委托了监理的工程,就不应该出问题,工程一旦出问题,就将责任归咎于监理人员。事实上,业主还应该加强自身在专业技术上的提高,还应该适当的加强对监理工作的监督和现场质量的验收抽检。影响工程建设的潜在干扰因素很多,而这些因素并不是监理工程师所能完全驾驭和控制的,监理工程师只要能力争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尽量避免这些干扰因素对建设目标的影响,及时发现和提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很多业主把监理当作质量检查的工具,仅给监理人员授予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权,不愿授予或部分授予监理投资、进度控制权(尤其是投资控制权)。业主出于自身的考虑,有些项目,监理即使被授予投资控制权,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是流于形式,离真正意义上的“控制”还相差甚远。但不同的授权范围会带来不同的监理效果。只授予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权的工程,监理人员控制质量的难度就要高于实施全面监理的工程。这是因为业主未授予监理投资控制权,承包商拿工程款不需经过监理批准,不管工程质量优劣都一样能拿到钱,导致监理人员也不能很有效地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倘若业主授予监理投资控制权,只对检验合格的工程签发付款通知书,监理工作就不会那么吃力,监理人员就可以运用经济手段来约束施工单位的行为,从而更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实施局部监理的工程,进度控制往往不能落到实处。而工程进度加快,就意味着业主投入的资金周转就能加快,投资成木就能降低,从而提高投资效益。没有实施全面监理的工程,其进度往往是失控的,因而也就影响了业主的投资

效益。实施局部监理的工程,往往会降低监理人员多提投资控制的合理化建议的积极性。

根据目前监理行为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人说说自己的一点想法:

首先,监理公司应当加强管理、加强检查、加强技术管理学习,力争在混乱的市场中树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来打开市场,通过品牌来提高自己的威信,有了自己的品牌后再强调较高的取费,因此应当在一些项目上甚至要求监理人员做到项目管理的深度。也许一旦品牌建立后,总可以提高一点监理取费,也才有可能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才能留住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为业主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才不至于被市场淘汰。自从去年的“11.15”时件后,可能要提高监理在建设工程中的费用提高20%,这一点应该是对监理公司是个好的事情。

对资质挂靠这个问题,建议根据国家有关,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从监理企业的财务、档案关系、劳保、劳动合同、工资单等方面入手进行清查。如果是企业自己的职工,在企业中总有相应内容,并且相关内容会相互印证;如果是挂靠者,这几方面可能有某一方面的证据(造的假),但这几方面不会全面,也不会遵从逻辑推理分析,查出挂靠者后,必须对相关企业进行重罚,让这种企业得不偿失,让他们不敢搞挂靠,这些我想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来执行。如果这样做的话,监理秩序会好转,监理企业会减少一些投机取巧现象,会向真正的市场经济更接近一步,也会督促监理企业的自我发展。

其次,在监理人员素质问题上加强管理,监理取费的影响和社会对监理的看法导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工作质量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业主人员事情较多,要对外协调各方面的事情,还有部分业主不太熟悉工程技术方面的事情,也很少有时间去现场在质量等方面把关,部分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质量上,尤其是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方面有很大的漏洞,还有就是在工作量的签证方面也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最终导致工

程质量存在隐患和会产生多余的虚的工程费用,给国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要想提高监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加大监管力度,严把监理人员上岗关,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上岗;二是提高并监督企业落实监理人员的待遇;三是要注重现有监理人员的再培训工作,抓好监理全员培训,加强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经常性的专门培训;四是从长远入手,今后在部分工科大学加开监理专业,培养一批精专业、懂法律、会管理、能协调的高素质监理人才。

最后,从建设单位和管理部门上来看,建设单位从项目招投标开始,就应该严格按照《建设工程管理条例》和《建筑法》的相关规定执行,配合监督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只要有了正规的建筑市场行为,才会有正规的操作程序,这样既有利于业主方对工程上的管理控制,也有理由部门的管理。试想一下,去年的“11.15”事件中,如果工程已开始就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去实施,也不会最后出现无证人员违章施工造成的特大事故,如果离开了业主的、的、企业的支持,单凭监理部的努力是很难搞好工程监理的,没有业主的、的、企业的监督,监理工作也不能完全有一个大的改观,实际上只通过监理的努力,业主和部门的监督,才能让监理这个在我们国家已经存在约20多年的机构更加强壮,充分发挥它在工程建设中“三控二管一协调”的作用,实现国家在基木建设中大力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初衷。

全方位、全过程的建设监理,应该是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直至项目交付使用的整个过程。然而从我国现阶段的建设监理工作状况来看,监理工作还仅仅局限于施工阶段,一方面是现阶段业主对监理工作尤其是设计监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另一方面,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也制约着设计监理的全面推行,但目前国家有关建设监理的相关法规、规定来看,也主要是针对施工阶段的,设计工作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设计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着项目的使用功能、结构安全,同时也决定着项目投资效益的高低。

总之,我国的工程建设监理是一个正处在发展阶段的产业,它需要有关部门在、制度、措施上予以扶持,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与支持。

【参考文献】

[1]《科技资讯》2010年第03期

[2]《中国招标》 2011年38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