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5语文课标试题及答案

2015语文课标试题及答案

来源:百家汽车网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乡镇: 学校: 姓名: 考号:

2015年地城镇中心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1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评卷人 内。(每个小题2分,共10分)

1、( B)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 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填空题。(3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 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

C 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 )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4、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的( 语言文字 )情感,养成语文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识字是(阅读 )和(写作 )的基础,是( 整个语文学习活动 )的教学重点。

6、五至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 60 )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帮助(学生阅读)

8、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

9、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 (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0、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交流和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二、选择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

2、《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C ) 万字。

A、5万字 B、20万字 C、40万字 D、100万字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D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三、判断对错。(10分)

1、课堂教学是师生的生命所在( √ ) 2、课堂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 )

3、新课程强调,教学更应注重过程而不得结论。( √ )

4、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第 1 页 共 2 页

5、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传授知识、解答问题。( × ) 6、改变师生关系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 √ ) 7、教学应注重思维结果、淡化思维过程。( × )

8、课改的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了课改而课改,课改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 )

9、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少了。( × ) 10、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 ) 四、名词解释(10分) 1、 自主学习:

答: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语文素养:

答: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五、简答(15分)

1、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写话的要求是什么?

①.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②.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③.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2、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 3、课程资源有哪些种类?

答: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六、论述(25分)

1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

一下教学纪律就可以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答: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

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因此这是一种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提高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儿童观,当然,自主并不是指那些无节制地沉湎与学业以外的活动,放任自流的行动方式,不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谁也管不着的天马行空式的学习态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在缺乏有效支持和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履行这种方法,所以如果教师在组织自主学习时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一味地对学生放任自流,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是远远不够,教师支持性的参与对学生来说更有意,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所以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决定了自主学习效率的高低。教师除了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串联教学环节维持课堂纪律,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教师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包括:(1)组织:组织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2)教学:教师应提供学习目标或方法上的建议,帮助学生训练技能提供反馈,解释学习中的理论概念;(3)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向更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的过渡。总之,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仅供参考)

第 2 页 共 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