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顺市高三语文第八次模拟考试试卷

安顺市高三语文第八次模拟考试试卷

来源:百家汽车网
安顺市高三语文第八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 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B . 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C . 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 . 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2.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当然与小城不同,虽然年代并不久远但很有文化。 。 , 。 。 , 。但这魔力对贝多芬比较具体,那就是当时作为音乐之都的听众基础和整体氛围。

①接下去的一个评语倒是明贬实褒:“住在维也纳,天天想离开却很难离开。” ②我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褒是贬,但好像是明褒实贬

③这句评语的最佳例证是贝多芬,他在一城之内居然搬了八十多次家,八十多次都没有离开 ④因为一切展示性的文化堆积得过于密集,实在让人劳累 ⑤可见维也纳也真有一些魔力

⑥一百多年前已经有旅行家作出评语:“在维也纳,抬头低头都是文化。” A . ⑤④⑥③①② B . ⑥⑤②④①③

第 1 页 共 16 页

C . ⑥②④①③⑤ D . ④⑥②①③⑤

3. (2分) 下面一段文字,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一夜之间便洛阳纸贵。购书中心开门十分钟不到,上百本莫言作品存货被一扫而空。莫言是我国著名作家,获诺奖之前已经蜚声海内外,可是在获奖之前,他的作品湮没于众多包装得美轮美奂的书籍当中,无人问津。对于因得奖而引发的抢购、阅读莫言作品热潮,莫言很不以为意 , 他说:“我不希望出现所谓的‘莫言热’,即便有,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冷却下去。大家该干嘛就干嘛。”

A . 洛阳纸贵 B . 蜚声 C . 美轮美奂 D . 不以为意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1分)

4. (6分) (2016高三上·双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燕赵区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黄河为四面分界,主体为次生黄土的平原地带。虽然这一区域具有“地边胡,数被寇”的特点,但燕赵文化仍属于华北平原上以汉族为主的旱地农耕文化。

燕文化与赵文化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各自的特征,但又大体接近而趋同。相对于其他周边区域而言,“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共同基调。燕赵区域的文化特征就是“慷慨悲歌”,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赵区域的文化特色。

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在全国各个地域中,燕赵区域是极少数真正形成了文化特征的地域之一。燕赵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为古今所共认,历代所称道,其内涵鲜明,无可否认。这是燕赵区域的优越之处,值得骄傲。

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是“燕赵悲歌”的产生机制。燕丹的精诚与荆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慷慨悲歌是一个情结,是由经济文化的落后和政治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一个情结。这个情结经过一种壮烈的撞击,发生逆转,出现升华,于是就化育成为慷慨悲歌的性格。而这也正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荆轲刺秦王,与燕太子丹在易水告别,高渐离击筑,荆轲作歌,这是

第 2 页 共 16 页

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特征的第一次概括。汉末曹魏时,曹操等人以邺都为活动中心,诗风雄峻古朴,慷慨悲凉,燕赵文化第二次被称作慷慨悲歌。唐代,高适等人以气质自高,慷慨悲歌,临风怀古,燕赵文化第三次被人称为慷慨悲歌。燕太子丹、荆轲的谋刺秦王,标志了燕地文化的形成和成熟。从此以后燕文化就永久性地定格于此,成为燕赵文化所独有的固定不变的意象。这一特征不仅在当时存在,在后世也存在,如明清之际,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特征也有鲜明的体现。

“慷慨悲歌”的实质,乃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一种贯穿人生的精神力量。燕赵侠士的轻生尚义,表面上看是不重视生命,实质上却是更加重视、更加珍爱生命的体现。“燕赵悲歌”体现为一种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燕赵文化精神在此具有最为突出的表现。了解到人的生命除了肉体的存在,还有精神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教导人们,突破对自我的一己关怀,寻求更高的价值。燕赵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命价值观。

燕赵文化具有多元性。在“慷慨悲歌”激扬人性的同时,也包含了不少世俗的、物欲和肉欲的不良内容。这些流弊在民间、在当今,也都有不同轻重的表现。其救治方法,则莫过于以风俗治风俗,以文化治文化,以精神治精神,如古人所谓“风教”,由低而高,由杂而纯,由俗而雅,由外在而内在。

(摘编自张京华《“燕赵文化”概念界定的要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燕赵区域虽然毗邻少数民族地区,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但其区域文化还是保持以汉族为主体,以旱地农耕文化为主流的特点。

B . 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燕赵文化具有无可否认的“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因此燕赵文化是一种优越的文化。

C . 对“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这三次所概括出的内容各不相同,使“慷慨悲歌”这一燕赵文化的特征逐次清晰丰富起来。

D . “慷慨悲歌”所体现的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是燕赵文化精神的突出表现和重要内涵,具有人生方面的教导意义。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受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政治地位等的影响,燕赵区域逐渐形成自己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表现出“慷慨悲歌”的文化特色。

第 3 页 共 16 页

B . 燕太子丹与荆轲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正是“慷慨悲歌”这一文化特征产生的主因。

C . 汉末曹魏时的曹操和唐代的高适等人之所以能成为燕赵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原因之一是他们的诗或雄峻古朴,或慷慨悲歌。

D . “慷慨悲歌”这一文化特征在战国时期就已存在,在数世纪后的明清之际仍然存在,已成为燕赵区域重要、悠久、稳定的文化符号。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燕文化和赵文化来源不同而且各具特征,但二者的文化内涵大体接近而趋同,具有共同的文化基调,故被人合称为“燕赵文化”。

B . “慷慨悲歌”是一个由现实生活的落后而产生的情结,是历经碰撞、冲击、转变以至升华,最终才形成的有地域特征的文化性格。

C . 燕赵文化是北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其表现可以了解到北方地区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部分特点。

D . 燕赵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内容良莠不齐,如今在民间流行的,大多是世俗的、物欲的不良内容,有待人们采取恰当的方法来救治。

5. (12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白鸟之国 秋田雨雀

在一个湖边,住着一对白鸟夫妇。“世上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鸟类,但是比我们夫妇更优雅漂亮的,恐怕不会有了。”丈夫用他那红红的长嘴温柔地抚弄着翼上的绵毛。“这是肯定的。孔雀虽然号称百鸟之王,但是她那身粗毛,不知有多么难看。跟她比起来,我们的雪白的羽毛,才是无上佳品。”妻子一边伸长脖颈饮着湖水,一边对丈夫的话表示赞同

不错,这对白鸟夫妇的羽毛的确很美,颈子也长得恰到好处。然而,这对白鸟夫妇都只有一只眼睛,他们却丝毫也不觉得自己是独眼。因为丈夫所看到的,同妻子所看到的一样;妻子所看到的,也同丈夫所看到的一样。他们俩都相信,世上再也没有像他们看东西看得这样准确的了。

第 4 页 共 16 页

白鸟夫妇产了四个卵。他们盼望着早一点将卵孵化,生出和自己一样美丽的白鸟。不久,四只可爱的白鸟被孵化出来。白乌夫妇说不出的高兴。

“多漂亮的小鸟啊。但愿他们早点长大,等到自己会捕鱼捉贝就好了。”父亲说。

“是啊,但愿如此。他们生活在这湖边,不知会感到多么幸福呢。何况我们又这样疼爱他们。”母亲说。 白鸟爸爸接着说道:“这帮小家伙,生下来既不是低贱的野鸭,也不是粗鲁的骛鸟,他们不知多么庆幸呢。 然而有一天,白鸟夫妇发现这四只可爱的小白鸟,都多生了一只眼睛。 “哎呀!这如何是好?……”母亲说道,接着发出一声哀呜。

“可不,眼睛生得是有些怪呢?——不过,不知道长大以后怎么样。或许我们生出来的时候,也都是生着两只眼晴的吧。”

父亲毕竟是个男子汉,说话有份量,白鸟妈妈的精神又振作起来了。

但是白鸟夫妇因为自己是独眼,生了四只两个眼晴的白鸟,便以为它们是残废,总耿耿于怀,觉得窝囊。 趁它们还小,索性把一只眼時弄瞎了吧。”白鸟爸爸虽然这样想,但并没有这样做的决心。

四只小白鸟却一点儿也不关心这些事,他们一天天长大了,疏松的乳毛变成绵毛,绵毛又逐渐变成纺绸一般的羽毛。等到羽毛丰满了,两只眼睛看东西也分明了。他们飞到湖中,随意捉些鱼儿、蚌儿来吃。全然不理会双亲对他们安全的忧虑。

小孩子们的眼睛看到什么东西都是新鲜的。他们看到了湖上的各种情景,有和自己同类的鸟儿,翱翔在高空,整天唱着悦耳的歌声;有伸着可怕的嘴的大鸟;有外形同自己类似,但衣裳非常粗糙的丑鸟;也有终生都站在湖水中默默地看着人世的鸟儿。小白鸟们觉得这世上十分有趣。“这就是所谓世界吧!小白鸟们这样想。他们天天都滑动着红红的蹼,在湖上到处游玩。

一天,白鸟父亲对白鸟母亲说:“咱们的孩子为什么这样野呢?白鸟的孩子决不该整天和这样粗野的东西为伴,一定是因为眼睛有毛病吧。”

白鸟母亲说:“一准是这样吧。因为此外他们再也没有什么地方和我们不同。不知道怎样才能治好孩子们的眼睛呢!”她将修长的脖颈贴在胸口,悲伤地深深一叹。

恰好就在这时,一只饥饿的老鹰,拍着双翅,发出可怕的声响,从他们头上掠过。白鸟夫妇大吃一惊,连忙躲进草丛深处。“要是给这只饿鹰看见,可不得了啊。不知咱们的孩子们此刻在哪儿?”白鸟父亲低声说。

第 5 页 共 16 页

然而到了黄昏时候,四只小白鸟都丝毫不以为意,他们精力十足,掠过湖面,回到家中。尽管白鸟父母把孩子们狠狠训斥了一顿,可是第二天,他们又飞到湖中去了。

白鸟父亲反复思忖着怎样才能消除自己的忧虑。

“孩子们小的时候,我不知想过多少次,索性将他们的一只眼睛弄瞎吧……现在是非这样不可的时候了……虽然可怜,但为了孩子们的幸福……”白鸟父亲说;白鸟母亲只是啜泣。

一天早展酲来。四只小白鸟感到一只眼睛瞎了,他们痛哭流涕。在他们看来,这世界突然黑暗了。他们每日在湖湾的岸上蹒跚地踱来踱去,恋慕着广阔的湖水,发出声声哀鸣。

某日,两只饥饿的老鹰飞到湖上,用锐利的爪子轻而易举地将四只小白乌抓去,飞上高空……利爪迅速刺进四只小白乌的小胸脯……此刻,他们的心脏正在破裂。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中作者用语言描写和“用长嘴温柔地抚弄着翼上的绵毛”等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白鸟夫妇的对自己优雅漂亮外表的信心和迷恋

B . 白鸟夫妇因为小白鸟与自己长得不一样,以为他们是残废,心里感觉十分窝囊,于是在小白鸟睡熟后,将每个孩子的一只眼睛啄瞎。

C . 小说没有交待白鸟夫妇一只眼的原因,但“或许我们生出来时,也都是生着两只眼睛的”等细节暗示我们它们可能也是被父母啄瞎眼睛的。

D . 小白鸟用两只眼看到的世界是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但白鸟夫妇却觉得这是粗野的,作者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白鸟夫妇的狭隘固执。

(2) 有评论家认为:这个简单故事中蕴含着多重悲剧,值得读者反复阅读和深思。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包含了哪几重悲剧?

(3) 解释画线句子的含义并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6. (13分) (2019高一下·白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 文欢

张大千与齐白石并有“南张北齐”的美誉,被徐悲鸿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

第 6 页 共 16 页

“大千”二字是他19岁时在上海郊外的松汀县里的禅定寺出家时所起的法号。至于他为什么会出家,这里又得引出他的一个爱情故事来。张大千有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表姐,叫谢舜华。她比大千大三个月。童年时两人常常结伴玩耍、同进同出。两个年轻人都深爱上了对方。双方的父母也一起替他们定下了这门亲事,只待大千从日本留学回来便给他们成婚。谁知等张大千从日本回来,竟猛遭迎头痛击——谢舜华因思念过度,正值花样年华却凋零去世了。这一感情上的打击对年轻的、刚刚初恋的张大千来说,简直是致命和毁灭性的。突然他萌生一个念头:只有出家不再和别的女人有情缘才能对得起表姐的一腔痴情。于是他便真的去出家了,禅定寺的住持逸琳法师为其取“大千”二字为法名。从此便再没用过原来的名字“张正权”,并常以“大千居士”自诩。三个月后,他对人生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就主动回家了。佛学对他的洗礼最主要的是使他对生活和艺术有了一种超然的达观态度,这种达观使他在尘俗世界中爱美食、爱热闹、爱朋友、爱赚钱、爱花钱、爱名声等。这种看似极端矛盾的既能入世又能出世的思想在他身上竟能如此的对立而统一,不得不说都是赖于宗教对他的影响。

张大千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全能画家,更是一位精通鉴定、善于模仿的造假高手。如今,在国内和海外不少文物收藏机构中,都收藏有张大千模仿徐渭、石涛、、石溪等历代名家的假画。有的已被鉴定确认是张大千所为,有的至今还未被认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次,美国某著名美术博物馆开了一次规模不小的中国画家石涛作品特别展,并邀请了世界上许多资深的学者、专家,当然,其中也邀请了大千先生。大千先生到展厅匆匆地转了一圈便出来了,随即对秘书莞尔一笑,说:“这些画中有1/3是我早年的仿作,嘿嘿……”其实张大千最初的仿画目的很简单:一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二是因当时没有名气,所以有些名画家没看重他,为了赌气才格外张扬,多少有些少年狡狯的游戏心理。

1949年,画家张大千羁留海外,为世人诟病,其实他自有一番隐衷。据大千先生自己所述移居海外的理由:“远去异国,一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应酬烦嚣,能于寂寞之乡,经营深思,多作几幅可以传世的画;再者,我可以将中国画介绍到西方,中国画的深奥,西方人极不易了解,而近年来偶有中国画的展览,多嫌肤浅,并不能给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谈不上震惊西方人的观感,另外,中国的历史名迹、书画墨宝,近几十年来流传海外者甚多,我若能因便访求,虽不一定能合浦珠还,至少我也可以看看,以收观摩之效。”由是,决定举家远迁南美。

张大千居阿根廷期间,他的太太曾正蓉与儿子张心智,按照他离开时的嘱咐,把放在家中未带走的、当年临摹的125件敦煌壁画全部交给四川博物馆保存,完成了他的心愿。张大千的足迹遍及欧、美、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着实地宣扬了中国文化。而他那挽袖挥毫、落笔抚须的神态,确也堪称一位表里相符的中国“文化大使”。张大千自巴西移居美国后,虽频频去、,以此稍解故园之思,但他仍向友人坦言:“在国外我并不快乐,就像大海里浮动的木块,不知此身系于何处!”1982年初,一位美籍人士从长江三峡入川访问后,到台北来拜访张大千,并赠送了一份他渴望的珍贵礼物——一包“故乡成都平原的泥土”。手捧泥土,他热泪纷纷下,把泥土供奉在先人灵位前。1983年4月2日,张大千的人生之旅终结,享年84岁。

第 7 页 共 16 页

为了纪念这位终生致力于中国绘画艺术研究、发掘、整理的一代艺术伟人,张大千的家乡人民建造了张大千纪念馆和张大千石雕坐像,并将此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张大千逝世的地方——中国省台北市,也建有张大千先生纪念馆。在海峡两岸都建有纪念馆的艺术家,张大千是唯一的一位。

(选自《三峡文学》,有删改)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张大千通过对历代名家之作的模仿,切实地提高了自己的技艺和名气,由此可知模仿他人是出人头地的必经之路。

B . 张大千是一个重情之人,所以才会因感情而出家,因见到故乡泥土而流泪,羁留海外不快乐,不知此身系于何处。

C . 作者主要通过记述张大千的言行,表现这位艺术家的生活、情怀,同时,引人了别人对张大千的评价来丰富文章内容。

D . 海峡两岸都建馆纪念张大千,可见两岸人民对张大千绘画成就的髙度认同,也反映出两岸人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E . 本文客观地记录了张大千其人其事,没有刻意美化,从多方面叙述了他的爱好与做法,这反映出作者的求真态度。

(2) 张大千对祖国的热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3) 张大千假造历代名家画作的做法至少可以从“艺术”和“道德”两个角度来评价,对这种现象,你持何种态度?请结合原文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 (2016高一上·沁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萧授,华容人。由千户从成祖起兵,至都指挥同知。永乐十六年,擢右军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湖广、贵州。 宣德元年,镇远邛水蛮银总作乱。指挥祝贵往抚,被杀。授遣都指挥张名破斩之。贵州宣慰所辖乖西巴香诸峒寨,山箐深险,诸蛮错居,攻剽他部,伤官军,发民冢。而昆阻比诸寨亦恃险不输赋。二年,授遣都指挥苏保会宣慰宋斌攻破昆阻比寨,穷追,斩伪王以下数百人。乖西诸蛮皆震慑归命。

水西蛮阿闭妨宜作乱,授结旁寨酋,以计诛之。而西堡蛮阿骨等与寨底、丰宁、清平、平越、普安诸苗复相聚

第 8 页 共 16 页

为寇,四川筠连诸蛮应之。授且捕且抚。诸蛮先后听命,承制赦之。以丰宁酋稔恶,械送京师,伏诛。七年,谕降安隆酋岑俊。已,讨辰州蛮。擒其酋八十,斩馘无算。移兵击江华苗,讨富川山贼,先后破擒之。

先是,贵州治古、答意二长官司苗数出掠。授筑二十四堡,环其地,分兵以戍,贼不得逞。久之,其酋吴不尔觇官军少,复掠清浪,杀官吏。授遣张名击破之。贼走湖广境,结生苗,势复张。授乃发黔、楚、蜀军分道捕讨。进军竿子坪,诛不尔,斩首五百九十余级。贼悉平。九年,都匀蛮为乱,引广西贼入掠。授遣指挥陈原、顾勇分道邀击,获贼首韦万良等,降下合江蔡郎等五十余寨。

英宗即位,命佩征蛮副将军印,镇守如故。念授年老,以都督佥事吴亮副之。正统元年,普定蛮阿迟等叛,僭称王,四出攻掠。授遣顾勇等捣其巢,破之。而广西蒙顾十六洞与湖广逃民相聚蜂起,授督兵围之。再战,悉檎斩其酋,余党就诛。捷闻,进右都督。上言:“靖州与广西接壤,时苦苗患。永乐、宣德间,尝储粮数万石,备军兴。比年储粮少,有警。发人徒转输,贼辄先觉,以故不能得贼。乞于清浪、靖州二卫,各增储五万石,庶缓急可借。”报可。

四年,贵州计沙贼苗金虫、苗总牌纠洪江生苗作乱,伪立“统千侯”“统万侯”号。授督兵抵计沙,分遣都指挥郑通攻三羊洞,马晔攻黄柏山,大破之。吴亮穷追至蒲头、洪江,斩总牌,千户尹胜诱斩金虫,于是生苗尽降。授沉毅多计算,裨校皆尽其材,而驭军严整。自镇远侯顾成殁,群蛮所在屯结。官军讨之,皆无功。授在镇二十余年,规画多本于成。久益明练,威信大行,寇起辄灭,前后诸帅莫及也。,进左都督。是年六月召还,以老致仕。寻起视事右府。十年卒。赠临武伯,谥靖襄。

(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四》,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而昆阻比诸寨亦恃险不输赋 输:缴纳 B . 其酋吴不尔觇官军少 觇:视、看 C . 僭称王,四出攻掠 僭:非法 D . 比年储粮少 比年:连年 (2) 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萧授为将“沉毅多计算”的一组是( ) ①由千户从成祖起兵,至都指挥同知 ②攻剽他部,伤官军,发民冢

③水西蛮阿闭妨宜作乱,授结旁寨酋,以计诛之

第 9 页 共 16 页

④授筑二十四堡,环其地,分兵以戍,贼不得逞 ⑤念授年老,以都督佥事吴亮副之

⑥授督兵抵计沙,分遣都指挥郑通攻三羊洞,马晔攻黄柏山,大破之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⑥ C . ②④⑤ D . ③④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萧授在永乐十六年,升任右军都督佥事,充任总兵官,镇守湖广、贵州。宣德元年,萧授派人击败了镇远邛水蛮夷银总。

B . 萧授在平定西堡蛮夷阿骨和寨底、丰宁、清平、平越、普安各地苗人的叛乱时,一边追捕一边安抚,秉承皇帝旨意把所有的蛮夷全部赦免。

C . 贵州治古、答意二长官司的苗人多次出来掠夺,萧授修筑堡垒分派兵力戍守。后来贼寇劫掠清浪,杀官吏,萧授派张名打败了他们。

D . 萧授上疏要求在清浪、清州二卫,各增加储粮五万石,这样可以在有战事的时候不用转运粮食,从而避免被贼寇觉察。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已,讨辰州蛮,擒其酋八十,斩馘无算。移兵击江华苗,讨富川山贼,先后破擒之。 ②,进左都督。是年六月召还,以老致仕。寻起视事右府。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 (10分) (2016高二上·龙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千秋岁① 秦观

第 10 页 共 16 页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僚和朋友。

(1) 词的开头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2)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五、 默写 (共1题;共6分)

9. (6分) (2016高二下·友谊期末)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①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对比手法写游人和自己不同的乐趣,从而表现自己“与民同乐”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论语〉十则》中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______,________”。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10. (7分) (2020·北京模拟) 语言基础运用。

截至3月15日,我国国内现有确诊病例仍超过1万,其中重症患者超过3000例,___________特别是在当前疫情出现全球扩散的危急形势下,中国的相关努力,也将为世界防疫提供更多的经验和技术的助力。

(1) 将下面三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而要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关键就在于,药物研发与临床救 治的技术突破和创新步伐要继续加快。

②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的压力依旧不可低估。

③可以说,“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疫情 防控原则,至今依然需要不打折扣地坚持和落实。

第 11 页 共 16 页

A . ①③② B . ②③① C . ③②① D . ②①③

(2) 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为无语病的句子。要求:保留原有信息,不超过30个字。

11. (3分) (2017·赣州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玉米是喜温作物,①________。种子发芽要求6—10℃,拔节期要求15—27℃,开花期要求25—26℃,灌浆期要求20—24℃。玉米的植株高,叶面积大,②________。玉米生长期间最适降水量为410—0mm,干旱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一般认为夏季降水量低于150mm的地区不适于种植玉米。③________。土质疏松,土质深厚,有机质丰富的黑钙土、栗钙土和砂质壤土都可以种植玉米。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20·静安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王欣宜对同学说:“最近我有点困惑,因为有人说我很‘执着’,还有人说我有点‘轴’(说话、做事爱较真,不听人劝)。”

请你以好朋友身份,给王欣宜写一封信,帮其解惑。

注意:①明确写信目的;②考虑如何说服收信者,语气得体;③遵照书信基本格式;④不少于800字。 下面方框中的话可以帮你思考这个问题,供你参考。

孔子说:“言语一定信实,行为一定坚决,这种人是小人啊!因为他不问是非黑白,只管贯彻自己言行。”孟子说:“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行为不一定贯彻始终,重要的是我们得按照道义行事。

第 12 页 共 16 页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1分)

4-1、

4-2、

4-3、

5-1、 5-2

5-3

6-1、6-2

6-3

第 13 页 共 16 页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1、

7-2、

7-3、 7-4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1

8-2

五、 默写 (共1题;共6分)

9-1、

第 14 页 共 16 页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10-1、 10-2

11-1、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第 15 页 共 16 页

第 16 页 共 1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