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水卸料操作规程
一、常规氨水进料操作
1. 进料前应完成的工作
1.1 系统已完成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工作。
1.2 氨水进料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1.3 输送管路通畅。
1.4 氨水车操作不影响水泥窑正常生产或检修等操作。
2. 氨水车卸料
2.1 氨水车进厂前,于地磅处称重。
2.2 现场,将氨水车停靠在卸料泵(图纸中47.01)的接口附近,便于连接卸料泵入口前软管接头处,同时应尽量不影响水泥窑正常生产、施工等其他活动。
2.3 现场,氨水车提供的接头与卸料泵前的接头连接,保持接头的密封性。
2.4 现场,将卸料泵前后阀门开启,将氨水上行管道上的手动球阀开启。
2.5 现场,开启卸料泵。
2.6 根据氨水车上的标识,由卖氨水人员判断氨水是否卸料完毕。
2.7 现场,停卸料泵。
2.8 现场,等待1min后,关闭进入氨水储罐的球阀,关闭卸料泵前后阀门。
2.9 现场,打开氨水车的接头与卸料泵前的接头之间的连接。将卸料泵前的接头和管道放置在合适位置。
2.10 现场,注意,不能直接把管中剩余的氨水卸到集水井及相关的沟中,如必须倾倒氨水,必须放到车间外的排水沟。
2.11 现场,检查氨水储罐的翻板阀液位计和超声波式液位计的中控显示值。现场检查是否有漏液等情况发生。
2.12 现场,将氨水车与地磅处称重,计算卸料量。
2.13 氨水卸料过程完毕。
二、当卸料泵发生故障时操作
当卸料泵发生故障时,只能使用氨水车自带的卸料泵进行加装氨水操作。此时应有2名以上厂里员工配合氨水供应商人员操作,并尽快修复卸料泵。
氨水浓度调配操作规程
一、常规氨水浓度调配
1. 氨水调配前应完成的工作
1.1 系统已完成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工作。
1.2 47.02氨水罐内已经有氨水,且液位计高度大于0.3m。
1.3 输送管路通畅。
1.4 相关系统阀门开闭处在正常状态。
1.5 对应氨水卸料泵未发生故障或卸料泵故障时的进料操作已经完毕。
2. 氨水浓度调配
2.1现场,进入47.03 SES CCT25控制柜的厂区自来水管道上阀门打开;从47.02储罐进入47.03 SES CCT25控制柜的沿线阀门打开。
2.2 中控,设定自来水调节阀开度0°,设定氨水调配用调节阀开度100°。
2.4中控, 打开47.02a泵。
2.5中控,待氨水调配罐中液面高度达到1.5m时,停泵。
3. 氨水浓度自动调配
3.1 中控,在氨水储罐浓度设定中,输入已购入氨水的浓度(如20%)。
3.2 中控,设置氨水调配浓度值(即目标值)如15%。
3.3 中控,设置调配罐余液浓度值,如10%.
3.4 中控,设置调配罐余液高度,如0.35m
3.5中控,调配时间设置,如5min。
3.6 点击按钮“启动调配”。
氨水提升操作规程
一、常规氨水提升
1. 氨水提升前应完成的工作
1.1 系统已完成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工作。
1.2 氨水调配罐内已经有氨水,且液位计高度大于0.3m;氨水缓冲罐内氨水较少,且液位计高度低于0.3m。
1.3 输送管路通畅。
1.4 相关系统阀门开闭处在正常状态。
2. 氨水提升操作(以开47.05a 泵为例)
2.1现场,打开47.05a 泵前后阀门,关闭47.05b泵前后阀门。
2.2中控,选择47.05a 泵。
2.3中控,启动47.05a 泵。
2.4 当47.17储罐液位达到1.5m左右时,停止47.05a泵。
2.5 氨水提升操作结束。
二、氨水提升泵47.05a 泵故障时提升方式
2.1现场,打开47.05b 泵前后阀门,关闭47.05a泵前后阀门。
2.2中控,选择47.05b 泵。
2.3中控,启动47.05b 泵。
2.4 当47.17储罐液位达到1.5m左右时,停止47.05b泵。
2.5 氨水提升操作结束。
氨水喷射操作规程
一、常规氨水喷射
1. 氨水提升前应完成的工作
1.1 系统已完成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工作。
1.2 47.17水罐内已经有氨水,且液位计高度大于0.3m。
1.3 输送管路通畅。
1.4 相关系统阀门开闭处在正常状态。
1.5 喷喷头经过清理,现场检测不堵塞,放置在喷射点附近。
2. 氨水喷射操作
2.1现场,外部管道阀门开启正常(如使用47.07a喷射泵,则前后阀门打开;而47.07b喷射泵前后阀门关闭)。压缩空气储罐与窑压缩空气系统阀门打开。
2.2现场打开主管路上的47.13-9和47.13-10阀门,关闭下行支管路尿素系统阀门47.13-11和47.13-12(位于47.13-9和47.13-10阀门旁)。
2.3 压缩空气调节阀设定开度0,实际开度0(或1,反馈略有不同,下同略)。氨水流量调节阀设定开度0°,氨水回流阀开度20°,47.07a喷射泵停机状态。
2.4中控,打开压缩空气调节阀,设定开度45。
2.5 现场,将喷插入喷射点。
2.6中控,将47.07a泵调节频率至50Hz,打开。
2.7中控,待泵启动后,电流约5.1 A左右。过低意味着空转,必须马上停止,现场检查是否有压缩空气倒流;过高意味着系统堵塞。
2.8中控,此时氨水处在回流状态,待回流流量稳定后,运行0.5min。
2.9 中控,氨水回流阀开度调整到0,此时可以观察到氨水泵出口压力上升,待泵出口压力大于1线各只喷压缩空气压力时,把1线氨水流量调节阀开度调整到***。经约1min稳定后,流量计读数即为实际喷射流量。
2.10(中控,此时若点击自动模式,则进入自动控制状态,自动后,画面出现:自动调整已投入图标)。
2.11中控,调节回流阀开度和主管路电动阀开度,至氮氧化物控制指标。
2.12 (中控,自动调整下先停止自动调整),停止喷射泵47.07a,同时将氨水流量调节阀关闭,打开氨水回流阀开度20°
2.13 现场,将喷从喷点取出,注意烫伤。
2.14中控,15min后关闭压缩空气阀门。
二、47.07a泵故障时氨水喷射
1. 氨水提升前应完成的工作
1.1 系统已完成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工作。
1.2 氨水缓冲罐内已经有氨水,且液位计高度大于0.3m。
1.3 输送管路通畅。
1.4 相关系统阀门开闭处在正常状态。
1.5 喷喷头经过清理,现场检测不堵塞,放置在喷射点附近。
2. 氨水喷射操作
2.1 47.07b喷射泵,则前后阀门打开;而47.07a喷射泵前后阀门关闭。压缩空气储罐与窑压缩空气系统阀门打开。
2.2现场打开主管路上的47.13-9和47.13-10阀门,关闭下行支管路尿素系统阀门47.13-11和47.13-12(位于47.13-9和47.13-10阀门旁)。
2.3压缩空气调节阀设定开度0,实际开度0(或1,反馈略有不同,下同略)。氨水流量调节阀设定开度0°,氨水回流阀开度20°,47.07b喷射泵停机状态。
2.4中控,打开压缩空气调节阀,设定开度45。
2.5 现场,将喷插入喷射点。
2.6中控,将47.07b泵调节频率至50Hz,打开。
2.7中控,待泵启动后,电流约5.1 A左右。过低意味着空转,必须马上停止,现场检查是否有压缩空气倒流;过高意味着系统堵塞。
2.8中控,此时氨水处在回流状态,待回流流量稳定后(此流量较大约***~***m3/h),运行0.5min。
2.9 中控,氨水回流阀开度调整到0,此时可以观察到氨水泵出口压力上升,待泵出口压力大于1线各只喷压缩空气压力时,把1线氨水流量调节阀开度调整到***。经约1min稳定后,流量计读数即为实际喷射流量。
2.10(中控,此时若点击自动模式,则进入自动控制状态,自动后,画面出现:自动调整已投入图标)。
2.11现场,调节回流阀开度和主管路电动阀开度,至氮氧化物控制指标。
2.12 (中控,自动调整下先停止自动调整),停止喷射泵47.07b,同时将氨水流量调节阀关闭,打开氨水回流阀开度20。
2.13 现场,将喷从喷点取出,注意烫伤。
2.14中控,15min后关闭压缩空气阀门。
尿素系统操作规程
一、尿素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1 系统已完成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工作。
1.2 尿素已经进场。
1.3 输送管路通畅。
1.4 相关系统阀门开闭处在正常状态。
二、尿素的溶解
2.1 现场,人工将尿素1.3 t倒入47.14尿素溶解罐。
2.2 中控,打开47.15-2泵前后阀门,开47.15-2泵,加水2t,约至液位高度1.6m。盖上盖子。
2.3 中控,开47.14尿素溶解罐上的搅拌器。
2.4 中控,开预热发电蒸汽管道进入47.14尿素溶解罐上阀门,打开47.14尿素溶解罐至47.04b罐蒸汽阀门。
2.5 中控,搅拌1h后,待尿素溶解后,关闭预热发电蒸汽管道。
2.6 中控,关闭搅拌器。
2.7 尿素溶解完毕。
三、尿素溶液的储存
3.1 确认尿素溶解完毕。
3.2 打开尿素溶液输送泵47.16前后阀门。
3.3 确认47.14尿素溶解罐的搅拌器关闭,且未正在添加尿素、热水。
3.4 打开47.16泵。
3.5 待尿素溶解罐清空后,关泵。
四、尿素溶液的输送
同氨水输送流程。
五、尿素溶液的喷射
同氨水喷射流程。有两点区别:第一,氨水喷射中关闭的阀门47.13-11和47.13-12打开;第二,插入烟室喷时,关闭空气泡。
氨水泄露安全操作规程
一、主要设备安全要求
1)氨水储罐
氨水储罐为氨水存储区域,由于氨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且氨气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因此氨水储罐操作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一旦发生泄露,应及时堵住围堰的排水孔且切断氨水供应,及时划定隔离带,向上级汇报。
2)氨水调配罐及缓冲罐
氨水调配罐及缓冲罐作为临时性的氨水中转罐,要注意其泄露风险,一旦发生泄露,应及时切断氨水供应,并向上级汇报。
3)氨水泵及其他控制系统部件
氨水泵及其他管件,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可能因多种原因出现破损,要注意其泄露风险。一旦发生泄露,SNCR系统应及时停机。待切断氨水供应后,进行处置,并向上级汇报。
4)喷
喷是SNCR系统的核心,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喷头的保护。一方面,在每次使用喷之后,要及时清理喷内部,将喷头拆下,疏通喷、喷头相关管道;另一方面,将喷取出后,需注意喷头温度较高,防止烫伤,也要保护氨水和压缩空气管道不接触喷头部。在喷使用中,严禁将氨水喷到平台上或其他一切非分解炉内部的空间。
二、紧急事故预案处理
1)浓氨水溅射的处理
浓度在15%以上的氨水对人体溅射损害较大的是眼睛、口腔、鼻腔、皮肤等。
氨水沾污皮肤,先用清水或2%的食醋液冲洗10min;若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水泡,可用2%的食醋液继续冲洗;若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水泡,可用2%的硼酸液湿敷。
长时间接触氨水导致出现呼吸道、眼、鼻、皮肤粘膜的严重刺激感,并伴随咳嗽、流涕、发痒、气促、紫绀、烦躁等症状的,应迅速离开现场,并脱去被氨水污染的衣、裤;口服食醋50-100毫升,同时服用维生素C50毫克,每日3次持续3天;鼻粘膜受到强烈的刺激,可滴入1%的麻黄素溶液,重者应吸入糜蛋白酶。若出现咽喉梗塞,肺气肿等症状,应请医生急诊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一旦发现氨水溅射进入眼睛,应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再滴入氯霉素眼药水。在现场处理过程中应通知当班领导尽快安排就近就医观察处理。
2)进入浓氨水区域工作的要求
浓氨水工作区域主要发生在氨水卧式储罐内及氨水输送管道发生泄漏时。在进入此类区域作业时,应达到以下着装要求:在正常的劳保用品配置外,需佩戴护目镜、配用活性炭防毒口罩、双手带长袖橡胶手套、身着连裤橡胶衣,长筒胶鞋。在进入场地作业应至少配置一位现场观察人员。工作前应按照准备好食醋、3%硼酸溶液、生理盐水、氯霉素眼药水等以备不时之需。
3)浓氨水泄漏的处理
查明泄漏原因后,迅速切断相关管道阀阀门,需要转移的氨水尽快利用管道进行输送转移。现场喷射清水进行稀释处理,并通知污水流出区域进行安全隔离。在浓氨水储存区域发生事故时,可利用积液井进行收集,清液回收后对浑浊液稀释至3%浓度以下才可外排。
4)热灼伤的处理
喷喷射液体时绝对不得进行插入分解炉或者拔出分解炉的操作。
5)氨水储罐的破损处理
一旦发生氨水储罐破碎泄漏事件,应尽快调整管道泵的操作模式,利用管道泵泵送破损罐体的残余氨液直至清空。如缓冲罐发生泄漏事故,依据泄漏点的位置,应尽快采用旋涡泵喷射清空。遗撒到场地或塔架内的氨液,应尽快用清水稀释至5%以下。氨水储罐附近有积液井,可考虑清液经过滤后作为低浓度回用。排污液排放浓度应控制在3%以下。在发生泄漏后,在对储罐或缓冲罐进行检查前应清水冲洗及压缩空气清扫处理后按照规定的着装要求进入通过实地观测确认主要破损原因并针对性进行补救。
玻璃钢破损主要可能性为:1)内衬层选材不当,一般地贮存酸性介质通常选用乙烯基树脂;贮存碱性介质采用双酚A型树脂;2)强度层玻纤材料与树脂材料浸润性不良;3)结构层设计不合理,缠绕线型和缠绕层数不能满足要求;4)固化脱模操作不当,强度形成过程因内应力形成渗漏;5)内衬层树脂厚度不够或应运输安装不当形成裂纹导致渗漏;6)拐角过渡区域出现应力裂纹;7)液下接管糊制缠绕层数不够导致接管渗漏。
找到破损原因后,底铲除破损区域分层部分,并用角向磨光机或抛光机打磨掉缺陷区以外周边的树脂层,宽度不小于5cm,然后再按工艺要求重新进行铺层。此部分工作应通知储罐厂家到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