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探讨
作者:郝志敏
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36期
郝志敏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调度处中心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在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的电力设施配置取得了很大进步,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现阶段,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提高电能输送的可靠性,使供电质量得到提升,必须将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本文主要研究配电网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其以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力系统 配网自动化技术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12(c)-0108-02
现阶段,我国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它主要是通过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电力配网的各项参数、配网实时信息、地理信息等数据完整收集起来,形成一个自动化系统,一旦配网系统发生故障,自动化设备便能够自动开启管理功能,对配网状态进行监测和保护,有利于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我国的配网自动化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不过其中仍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1 配网技术存在于电力系统中的优势与不足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电能运输的可靠性,我国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它的应用使供电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同时也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电能输送的可靠性。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给系统运行带来很多优势,不过其中也存在很多不足。
1.1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优点
配网自动化技术所具备的功能非常多,其中主要包括故障隔离、故障定位、提供地理信息、电流、电压的负荷管理等,除此之外,它还能够有效控制和收集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络数据。通过配网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的管理水平,减少电力系统中故障的发生,还能够使配网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客户满意度也会因此提高一个等级。
配网自动化实现的关键就在于提高供电运输的可靠性,因此,配电网络需设置基本的配电网架与电源点,同时,还需具备通信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起到功能分散效应,它可以对配网的地理信息进行监控,同时还能够实做内核调度工作,实现数据库功能的一体化,确保信息的可靠性与高效性,还能够共享功能软件与数据信息。
通过有效的电网系统配置,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区域的具体位置,当发现故障区域后,此区域开关会自动跳开,确保非故障区域电能输送的正常运行,这就有利于避免出现由于一处区域发生故障,整个电力系统都必须停止运行的问题,电能可靠性因此得到很大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故障监控、故障隔离和定位等功能。
1.2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不足
配网自动化技术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不过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主要变现为两大点。第一点是电网自动化设备没有进行及时更新,设备老化之后仍然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这对电力网络信息的传输造成很大影响,出现传输能力不足的现象。除此之外,管理者将新设备与老化设备相结合使用,由于新、老设备在运行能力上存在很大差异,导致运行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设备无法实现正常运行;第二点是配电网自动化设备在设计上比较单调。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设备的主要功能就使电能输送的可靠性得到提升,不过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上看,电能输送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发生了变化。当实施例行检查时,通常配电网都会出现停电现象,此时的停电时间会非常长,这一停电时间远远超过了因故障而引发的停电时间,这表明,配网的管理手段与管理质量也是影响电能输送可靠性的重要因素,而配网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并没有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
2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中的发展方向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在开关设计上应该要具备安全和操作性强的特点,这有利于对其进行管理配电网设备应该要能够适应外部的恶劣环境,如果它无法适应室外的环境,电力系统将无法正常运动,配网电能的输送质量也会降低。因此,配网技术在今后电力系统的应用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2.1 合理利用配电网系统资源
配网自动化技术运行效率的评判标准为是否能够实现对电网系统资源的合理利用,当系统在运行时,才能够看出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必须实现电网资源的合理利用,才能够使配网自动化技术充分发挥作用。为了确保通过自动化技术,将相关的电力系统信息准确、快速地传输给用户,首先必须实现电网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也可以保证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修复,其在短时间内完成修复。
2.2 及时更新配网自动技术设备
电能输送的可靠性与自动化技术的更新存在直接联系,若设备无法实现及时更新,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便会遇到很多阻碍,尤其是当技术设备突然发生故障时,不仅会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导致电路起火,引发火灾。因此,自动化技术设备必须要实现及时更新,这有利于确保供电安全,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也使供电质量大大提升。
2.3 优化监控平台 研发新型装置
在电力系统的管理中,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电网运行监控平台,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24小时全天候的监控,配电线路也能够实现合理的自动化配电。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完善电源的布局方式,扩大存储系统来实现自动化技术设备的优化。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电能控制与监测系统,研发出新型的电能控制装置,这有利于实现监控中心的远程控制,完善配网自动化技术。
2.4 实行集中管理模式
在传统的配电管理系统中,大部分用户都非常分散,系统中各个组成构件的联系不够紧密,且很多组织构件的功能存在相似之处。通过实现配电系统的集中管理,有利于加强系统构件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可以实现系统构件功能的相互转化。配网中心与系统相连接之后,便能够最大限度的使用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所提供的资源,且可以实现有效资源的共享。
2.5 加强配网自动化技术信息搜索机制的配置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信息技术的更新也需要提高速度。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必须实现信息的及时更新。配电网设备包括很多个组成部分,它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因此,它更加应该重视电力系统整体信息的更新,而不能仅仅只把关注重点局限于某一区域的配电网系统信息上。为了实现电力系统整体信息的更新,必须建立信息一体化系统,加强配网自动化技术信息搜索机制的配置,通过整体信息的有效更新,有利于让管理者及时了解到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3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对用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它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供电的可靠性与安全问题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现阶段,配网自动化技术被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它的应用提高了供电的安全性,使电能质量也相应得到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于电力系统中的优势与不足,然后研究了其在今后电力系统中的发展方向,有利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夏书军,程志武,周晓东.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网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128.
[2]陈雷.浅谈ERP在电力系统中的实施与应用[J].科技风,2010(16):265.
[3]杨文.浅析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8):162.
[4]项秉福,周策,宋占海,等.电力变压器中的磁场分布与磁屏蔽效果分析[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55-60.
[5]朱金垦,叶正策,潘益伟,等.一起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事故的分析及启示[J].无线互联科技,2013(7):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