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良庆区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纸的发明作业设计新人教版

良庆区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纸的发明作业设计新人教版

来源:百家汽车网
10.纸的发明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制造(zhì zì)携带(xié juàn) .. 积累(lèi lěi)朝鲜(xiān xiǎn) ..创造(chuāng chuàng) .

二、看拼音,写词语。

jì lù ōu zhōu bǎo cún

jīng yàn shè huì dà yuē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文字 ( )原料 改进( ) 价格( ) 五、选词填空。

1。科学家( )了许多奇怪的现象. 2.诺贝尔( )了炸药。

笨重 粗糙

便宜

方便

发明 发现 改造 改进 改变

3.近几年,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 )。 4。蔡伦( )了造纸术。

5.这些危房经过( ),已是面目一新了。 六、按要求写句子。

1.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帛比竹片、木片轻便。帛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制造了文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最早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 ) 2。“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 )

3.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 4.造纸术先传到欧洲再传到日本.( ) 八、联系课文内容作答。 1.蔡伦造纸的过程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蔡伦的这种造纸方法有什么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zhì√ xié √ lěi√ xiǎn√chuàng√ 二、记录 欧洲 保存 经验 社会 大约 三、轻便 精细 昂贵 麻烦 四、创造 剪碎 技术 便宜

五、1.发现2。发明3.改变 4。改进5。改造

六、1。发明是贡献之一。2.帛虽然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3.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 七、1。√2.√3。×4。×

八、1.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2。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

10.纸的发明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制造(zhì zì)携带(xié juàn) .. 积累(lèi lěi)朝鲜(xiān xiǎn) ..创造(chuāng chuàng) .

三、看拼音,写词语。

jì lù ōu zhōu bǎo cún

jīng yàn shè huì dà yuē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文字 ( )原料 改进( ) 价格( ) 五、选词填空。

1.科学家( )了许多奇怪的现象。 2.诺贝尔( )了炸药.

笨重 粗糙

便宜

方便

发明 发现 改造 改进 改变

3。近几年,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 )。 4。蔡伦( )了造纸术。

5。这些危房经过( ),已是面目一新了。 六、按要求写句子。

1。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帛比竹片、木片轻便。帛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制造了文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最早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 ) 2.“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 )

3。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 4.造纸术先传到欧洲再传到日本。( ) 八、联系课文内容作答。 1。蔡伦造纸的过程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蔡伦的这种造纸方法有什么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zhì√ xié √ lěi√ xiǎn√chuàng√ 二、记录 欧洲 保存 经验 社会 大约 三、轻便 精细 昂贵 麻烦 四、创造 剪碎 技术 便宜

五、1.发现2。发明3。改变 4.改进5。改造

六、1。发明是贡献之一。2.帛虽然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3.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 七、1.√2。√3.×4.×

八、1.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2.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家世代为宦,父亲司马池为宋仁宗宝元庆历间名臣,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生以清直仁厚享有盛誉。司马光受家庭熏陶,笃诚好学。7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15岁时所写文章,时人称之“文辞纯浑,有西汉风”,20岁时中进士甲第,可谓功名早成。但他并不以此“矜夸满志,昆明于物,如谓大下莫己若也\",而是豪迈地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这些话反映了青年司马光的胸怀与胆识,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不求虚名.因此,步入仕途后的司马光,继续广泛深入地学习,音乐、律历、天文、术数无所不通,其中最用心力的是对经学与史学的研究,尤其对古籍阅读极广,考察极细,可谓通习知晓,烂熟于胸.他随读随作札记,仅26岁一年所写读史札记,便多达30来篇,就中萌发了删削卷帙浩繁的古史成一部编年体通史的著史想法,以方便阅读,而更为深沉的动力,则是封建政治的需要。

司马光通过编纂史著,从历史的成败兴亡中,提取治国的借鉴,“使观者自责善恶得失\"。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的编写,大致分三个步骤:首先,排列丛目;然后,编写长编;最后,删改定稿。一、二两步,在主编司马光指导下由助手完成,第三步则完全由主编一人完成。全书的发凡起例由主编拿出后,编写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和原则,司马光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严格的选材。丛目、长编的取材尽量广泛,提出“宁失于繁,毋失于略”,所选史料内容则着重在国家兴亡、得失、君臣道德等方面,目的在提供治国借鉴,反映生民休戚。这样,所收史料除正史之外,诸如稗官野史、百家谱录、总集别集、传状碑志等总数不下300多种。长编长达6500多卷,3000多万字。

第二,精心的考异。只有真实才有价值,只有有价值才能具备借鉴作用。任何史家著史都要对史料进行考异,而司马光除将考异所选史料收入正文之外,又将各种不同的说法和鉴别理由加以逐条说明,著成《通鉴考异》30卷,与“通鉴”一起奉上。由于考异中“抉择幽隐,校计毫厘\"的严谨态度,大大增强了史著的可靠性、真实性,“通鉴”以信史著称,离不开“考异”的辅翼作用.而这种著史方式,为后世史家沿用,清代以考证史实见长的乾嘉学派,正是沿着这条路子发展起来的.

第三,编制目录。《资治通鉴》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史实,是一部总计294卷的长篇巨著,为翻检方便,于修史同时编写《通鉴目录》30卷,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因按年纪事,故没有篇目,不作目录,只是以年检索。司马光突破这种旧例,分三部分将年表、帝纪、历法、天象、目录、举要、索引集于一块,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使“通鉴”体更臻于完善,将我国的历史编纂学推进到了新的水平上。

第四,完善史体.编年体记事简明扼要,但受时间使史事拖沓割裂,不易反映全貌。司马光注意吸收纪传体的优点,为交代前因后果,大量采用连载、主载、附叙、追叙、补叙等写法,带有以事件为线索组织材料的性质,表现出突破编年体,酝酿纪事本末体的趋势,对南宋袁枢编纂《通鉴纪事本末》一书,有启迪先导之功。这一改造,使古老的编年体例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后世仿作接踵而起,形成了一个从古至今的编年史书系统。这一系统中,《通鉴》以通史成书,便于“探明变化之由,寻求演变之迹”,与唐宋以来社会上“主通明变”的思潮相吻合,也与“资治通鉴\"的目的相一致。

第五,加工贯通.集体写书,由于手笔不同,风格各异,容易产生割裂驳杂的现象,但《资治通鉴》的语言风格如出一人之手,浑然一体,毫无雕琢弥缝的痕迹,这正是司马光精心改编和加工的结果。有着深厚文字功底的司马光,尤长于叙事,款款写来,原委了然,文字优美而质朴,格调古雅浑厚而又简洁晓畅,真可谓别具匠心,自成一体。有许多场面和人物描写,已成文学史上的名篇,而大型战争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叙述,更是脍炙人口,引人入胜,超越了所有其他史书的记载,成为历史散文的上乘.

第六,撰写附论。我国史家借论赞以寓褒贬劝诫之意,已成传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一书中附论,不仅数量多,而且篇幅长。全书附有180多篇,80多篇援引他人之论,其余全为亲手撰写。所论多为治乱之因、君臣之道,是在以往所写史论与奏疏基础上,因史事而发挥,就时事而议论。字里行间,充满着匡辅的诚意和情感,寓褒贬臧否于其中,体现出因事劝谏的良苦用心,无论是民族问题还是用人原则,都针对现状提出了革除弊政的历史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更具匠心的是,这么多的附论,与《资治通鉴》的内容取舍编排,竟是这样的浑然一体,成为贯彻“资治”这一著史目的的点睛之笔。翔实、体例精善、叙事生动、议论深刻、文风质朴的史学巨著终于完成了。主编司马光所耗费的心血是难以估量的。

实际上,《资治通鉴》的著述意义,已远远超过作者的本意,它不仅为统治者提供“资治\"的借鉴,也给全社会提供了借鉴。近千年的历史证明:《资治通鉴》已与《史记》一样,被人们并称为史学瑰宝,广为流传,教益大众。

4 古诗二首

游园不值

一、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滨(bīng bīn) 苍(cāng chāng) 紫(zhǐ zǐ) 胜(shèng shèn) 扉(fēi fiē) 齿(cǐ chǐ) 二、比一比,组词。

苍( ) 闲( ) 紫( ) 胜( ) 沧( ) 闭( ) 柴( ) 姓( ) 滨( ) 景( ) 台( ) 扉( ) 宾( ) 影( ) 苔( ) 非( ) 三、选字填空.

仍然 果然

1.猎人顺着小路走到尽头,( )发现了黑熊的踪迹。 2.尽管困难非常大,小月( )坚持跑完了全程.

沉思 深思

3。画中的人物,像在凝视,又像在( ),画得十分传神、 4。你要好好冷静下来,( )自己犯错误的原因。

一、bīn cāng zǐ shèng fēi chǐ 二、沧桑 闲人 紫色 胜利

沧海 关闭 柴草 姓名 海滨 景色 高台 柴扉 宾客 影子 青苔 非常

三、1、果然 2、仍然 3、沉思 4、深思

春 日

1、读词语。

歌咏 咏梅 梳妆打扮 裁衣 裁判 万紫千红

碧玉 碧绿 海滨 紫色

2、请把打乱了顺序的诗句重新排列。 错误!无边光景一时新 错误!万紫千红总是春 错误!胜日寻芳泗水滨 错误!等闲识得东风面

《春日》 3、词语解释。

胜日: 光景: 等闲:

4、读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图》所作的题画诗。

河豚:一种有毒的鱼,有人加工后食用。

参 1、略

3错误!错误!错误! 2、○

3、好日子 风光景物 随意 4、略

我变成了一棵树

课题 我变成了一棵树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希、痒”等7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想象的趣味。 教学 过程与方法: 目标 1.学生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我\"变成树的乐趣。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联系生活,读懂想象,学会想象。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读懂课文,体会想象的乐趣,进行想象力训练。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1。会认本课“希、痒\"等7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通过朗读,了解“我”变成大树的乐趣。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设计意图 1同学们,你可有过奇思妙想,希望自己变成别的什么?文中的出示课件,激情导入,使导入 小朋友,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这样,玩的时候就没人打扰了。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 ) 分钟 他真的变成树后,发生了许多奇妙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的学习中.】 2。请学生们想象,说说这些鸟窝里会住着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我变成了一棵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标出自然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2.文中的生词。 识字,自主预习,体现了形状 狐狸 丁零 巧克力 香肠 ........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继续 麻烦 痒痒 鳄鱼 抬头 ........的教学理念.】 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纠正读音:读准平舌音“醋”,翘舌音“状、肠 ”,后鼻音 “ 丁、零、痒”。 3.理解词语: (1)对于像“丁零”可以让学生发出类似的声音来理解. (2)对于“痒痒、抬头”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演示一下。 (3)对于“巧克力、香肠”可以出示图片,或者学生自己介新课 (4)还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查字典来理教学 ( ) 解。 分钟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进行习 惯性评价。 绍的方式理解. 5.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 (2)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4。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 决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①因为贪玩,不想被人打扰,所以想变成一棵树。 ②我变成一棵树后,树上长满了鸟窝,奇形怪状的.窝里住满了我的朋友,还有妈妈,他们在一块吃东西,馋得我口水直流.(板书:变成一棵树,长满鸟窝 住满朋友、妈妈) 四、指导识字、写字。 (课件出示5)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状 狐 狸 丁 零 巧 克 肠 继 续 抬 麻 烦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记准读音。 【设计意图:书写的指导,细致具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习惯。】 4.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 的识字方法。 形声字结构特点:狸 零 肠 抬 形近字比较:状一壮 呱一狐 断一继 组词扩展:丁冬 丁零 巧手 巧合 攻克 续写 (1)让学生观察生字的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独体字 结构。 (3)教师重点指导“狐、零”的写法. “狐\"左窄右宽,注意右面是个“瓜”,不是“爪\"。 “零”注意:上面是“⻗”,不是“雨”.下面的是个“令\",5.指导写字。 不是“今”。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5)巩固检查。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想象一下,鸟窝里还会住进那些小动物呢?这些小动物在鸟窝里都伸 会干什么? ( )分钟 【板书设计】 板书 内容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变成一棵树,长满鸟窝 住满亲朋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注重学生的质疑、自主释疑的能力,放手给学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课中字词的学习是重点,扫清了阅读障碍,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从而实现由初读到品读的过渡. 不足之处: 字词的教学要放手给学生,教师应该多放手,少帮扶。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1.学生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导入 ( ) 分钟 形状 狐狸 丁零 巧克力 香肠 继续 抬头 麻烦 痒痒 鳄鱼 2. 指名朗读课文,开火车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看看“我\"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板书:我变成了一棵树)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出示字词,朗读课文,引入课题,温故知新。】 二、边读边想象,重点感悟 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 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用笔在文中画 过渡: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个想象多么有趣,接下来还出来,再来和大家交流。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1.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抓住重点词句,结合课件,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理解课文,并通过朗读,树!” 读出作者想象的丰富,读(1)这是介绍“我”变成树的过程,你认为哪些词句出味道。层层推进,很好有趣? 预设:我认为“痒痒的”一词太有想象力了,一个人变成树的过程竟然是从身上冒出树枝,还“痒痒的\"。 预设:“冒出来”非常好玩,从人的身上冒出树枝,该多新课 教学 ( )分钟 么神奇的事情! (板书:变成树:痒痒的 冒出来) (2)从身上长出枝头的“我”和大家一样的感到好玩,感到惊奇,请读出这种感情。 学生读,评价读,指名读,齐读. 2.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 (板书:长满鸟窝:各种形状) 省略号还省略了哪些形状的鸟窝? 地完成了阅读教学。】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朗读体会“我\"想象力的丰富,体会到想象的魅力,热爱想象。】 (梯形、星形、心形、五角星等) 3。 “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 鱼、小狐狸住在里面.” (板书:住满亲朋:小兔子、小松鼠、妈妈……) 你认为这句话想象奇特的地方在哪里? (这些在陆地上生活的小动物居然爬到树上居住,而不是一些鸟儿。) 更为神奇的还不是这个,最神奇的是,妈妈居然也来到了树上,还住在三角形的鸟窝里!妈妈到来,还带来了好吃和大家一起分享。而“我\"——这棵大树,又是有何反应? “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为什么“我”的肚子会发出“咕噜噜……\"的声音? 这说明了什么?(因为正是该吃饭的时候,我很饿了.) 但是没有人理会“我”,没人会想到变成大树的我,还要和他们一样吃东西,以至于—- (我的口水流下来了),从哪里看出来? “唉,变成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三、拓展想象,说话训练.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设计意图:拓展运用,学以致用,仿照课文,大胆想象,有效训练学生想吧! 象,提高想象力、发散思2。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维的能力。】 1.本文想象大胆,语言生动、有趣,让我们再来读读奇妙的事情呢?想一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板书 内容 变成树: 痒痒的 冒出来 长满鸟窝: 各种形状 想象奇妙、有趣 住满亲朋: 小兔子、小松鼠、妈妈……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出示课件图片、文字,中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力,还能引导学生拓展想象,提出了“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 很好地对接文本,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2。注重文本的感情朗读,每次分析一个片段,理解片段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真正融入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有效训练了学生感情朗读能力。 不足之处: 教师注意问题的引导和设计,要准确找好切入点,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