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南京2020中考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南京2020中考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来源:百家汽车网
【文库独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2.商鞅变法中,把乡、邑、聚合并成县。这一措施是( ) A实行分封制 B.建立县制 C.奖励耕战 D.统一度量衡

3.下图为西汉“丝绸之路”示意图,图中“①”处应为( )

A.长安 B.涿郡 C.临安 D.广州

4.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 ) A.吴国 B.辽代 C.北宋 D.元朝

5.龙门石窟中的宾阳中洞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具有明显的汉文化特点。影响这一特点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 A.昭君出塞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6.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他主张( ) A.统一铸造五铢钱 B.轻徭薄赋 C.废除丞相 D.闭关锁国

7.清乾隆年间,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措施是( ) A.设置府 B.册封“班禅”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8.19世纪末的一场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全力撞向日舰、最终壮烈殉国的清军将领是( ) A.林则徐 B.李秀成 C.左宗棠 D.邓世昌

9.1935年1月,党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B.是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开始 C.肯定了的正确主张

D.讨论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10.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杨虎城发表通电,提出“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他们呼吁( ) A.变法维新 B.民主科学 C.团结抗日 D.和平建国

11.下列符合下面材料中“基本任务”的军事行动是( )

A.挺进大别山 B.发动辽沈战役 C.北平 D.南京

12.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 A.魏源 B.严复 C.鲁迅 D.陈独秀

1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就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14.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舞和祝福深圳人民。1992年,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的是( )

A.“一五”计划的执行 B.“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南方谈话”的发表

15.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 ①和平 ②提出“一国两制” ③、澳门回归 ④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1971年,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7.2004年,有位中国水稻专家获得“世界粮食奖”。他是( ) A.宋应星 B.詹天佑 C.邓稼先 D.袁隆平

18.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是在( ) A.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B.公元前2世纪 C.2世纪 D.10世纪

19.信徒称为穆斯林的宗教产生于( ) A.古代埃及 B.阿拉伯半岛 C.意大利 D.古代印度

20.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与郑和下西洋相比,不同点是( ) ...A.得到统治者支持 B.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到达非洲东海岸

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走在了前列。据此回答第21—23题: 21.17世纪,“确认国王只能根据议会制定的法律来执政”的法律文献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权利法案》 C.《宣言》 D.《黑人奴隶宣言》

22.18世纪后半期, 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家,获得了巨大的海外市场。在此过程中,英国打败的竞争对手有( )

①西班牙 ②美国 ③荷兰 ④法国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工业。引发这场的发明是( ) A.珍妮机 B.火车机车 C.发电机 D.内燃机

24.1861年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下列属于这次改革内容的是( ) A.废除农奴制 B.废除君主制度 C.废除贵族世袭制 D.废藩置县

25.引起下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户数及比例 年代 户数(百万户) 占农户总数(%)

1929 1.0 3.9

1930 6.0 23.6

1937 18.5 93.0

A.发展商品经济 B.实行农业集体化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26.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②攻克柏林战役 ③德国进攻波兰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27.2012年5月30日,希腊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民众希望希腊留在欧元区。将“欧元”作为单一货币的组织是( )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欧洲联盟

28.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外在原因是( ) A.美国的扶持 B.允许土地买卖

C.实行“科技立国” D.发展“新经济”

29.肯尼迪在回忆古巴导弹危机时曾说,“觉得核战争在那天比在核时代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逼近”。这一危机反映的世界政治局面是( )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美苏冷战 D.一超多强 30.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的镜子”。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是(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31题8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2分,共30分。)

31.(8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B

32.(10分)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具有明显的近代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纪念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辛亥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纪念孙中山先生》

材料三 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1) 材料一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人是谁?(1分)请再举一家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1分)“大生纱厂”的创办人是谁?(1分)为挽回国家利益、发展工商业,他提出了什么口号?(1分)

(2) 材料二中提及了孙中山先生的哪些 “丰功伟绩”?(2分)

(3) 从材料三中,列举“新型交通工具”和“社会风尚的革新”的表现各一例。(2分)近代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1分)

(4)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分)

33.(12分)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每空1分)

一、单项选择题

1.D 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种植水稻;元谋人、北京人时期还未出现原始农业。故选D。

2.B 商鞅变法中废分封建立县制,在原来未设县的地方,把许多乡、邑、聚合并成县,设县令、县丞,由国君任免,加强了集权。A项是西周的政治制度;C项是商鞅变法中的另一内容,包括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两方面;D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故选B项。

3.A 图中“①”处为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今陕西西安。涿郡,今北京;临安,今浙江杭州;广州位于东南沿海的广东省。故选A。

评析 本题考查古代地区名称变化的相关知识,考点涉及丝绸之路,并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解题关键是熟悉古今地名的变迁和对丝绸之路路线图的准确掌握。

4.A 孙权在南京建吴国都城。辽代都城是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北宋都城是东京,今河南开封;元朝都城是大都,今北京。故选 A。

5.B 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故选B。昭君出塞是在汉元帝时期,促进了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文成公主入藏发生在唐朝,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 6.B 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他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故选B项。A项是汉武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C项是明太祖加强集权的措施;D项是明清时期严格对外贸易的。

评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及相关措施,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试题难度适中。解题关键是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解题。

7.D 清乾隆年间,平定了大小和卓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故选D项。A项是在康熙年间设置的,是巩固东南海防的措施;B、C两项均是清朝加强对管辖的措施。

8.D 从材料信息“19世纪末”“海战”“指挥致远舰”“壮烈殉国的清军将领”分析可知,14年甲午中日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牺牲,故选D。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李秀成率领太平军抗击洋队;左宗棠抗击沙俄侵略,收复。

评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相关知识,并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及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试题难度适中,解题关键是准确掌握基础知识。

9.C 遵义会议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的正确领导,故选C。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始;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是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开始;七大主要讨论的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10.C 西安事变是在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情况下发生的,张学良、杨虎城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故选C项。A项是戊戌变法的主题;B项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题;D项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

11.A 从材料信息“1947年”“将战争引向区域”“举行全国性的”分析可知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向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揭开了人民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发动辽沈战役是战略大决战的开始;平津战役北平;渡江战役南京。故选A。

评析 本题考查中国战争中重大战役的相关知识,并考查学生的知识识记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有一定难度。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历史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知识分析比较。

12.B 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在译著《天演论》中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提倡维新改革,故选B。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鲁迅、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评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人物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试题难度适中。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13.A 注意材料信息“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可知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大大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选A项。B项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C项使农民劳动积极性受到挫伤,农业生产下降;D项是改革开放后实行的。

14.D 1992年,的“南方谈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指明了方向,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故D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B项发生在1958年;C项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15.D 注意材料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①的时间是1951年,②提出于改革开放后,③分别是在1997年、1999年回归的,④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排除①,故选D。

16.C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项表述错误,故选C项。其余三项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表述正确,应排除。

17.D 从“2004年”“中国水稻专家”“世界粮食奖”可知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故选D。宋应星是明末科学家,詹天佑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师,邓稼先是“两弹元勋”。

18.A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故选A。其余三项时间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19.B 信徒称为穆斯林的宗教是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故选B。其余三项地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20.C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往,加强了友好往来,故选C。其余三项皆是相同之处,应排除。

21.B 依照《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即国王需按照议会制定的法律行使权力。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法国《宣言》宣称自由平等是天赋不可剥夺的权利,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美国《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故选B。

22.B 英国16世纪击败西班牙,17世纪击败荷兰,到18世纪击败了法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家。美国通过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故选B。

23.A 18世纪60年代,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引发了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性的变化称为工业。故选A项。B项发明于19世纪初,C、D两项都是第二次工业的成果。

24.A 1861年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故选A项。改革维护了沙皇统治,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因此B、C两项不属于这次改革的内容;D项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因而此三项排除。

25.B 根据表中的年代和“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户数及比例”分析可知,引起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苏联实行了农业集体化,故选B。A是新经济的内容;C、D两次改革的时间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因而此三项排除。

26.C 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1942年1月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发生斯大林格勒战役,1945年发生攻克柏林战役。故选C。

27.D 欧洲联盟各国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D项。A、B两项是国际政治组织,且国际联盟已不存在;C项是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因而此三项排除。 28.A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扶持日本,这是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外在原因。B项是

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C项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在因素;D项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经济增长模式。故选A项。

29.C 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故选C。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是一战以后的世界格局;一超多强是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

评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20世纪世界格局变化的掌握,考查知识迁移能力,试题难度适中。解题关键是能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联系。

30.C 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的镜子”, 他的代表作品是《战争与和平》,故选C。意大利但丁的代表作品是《神曲》;英国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是《哈姆雷特》;美国德莱塞的代表作品是《美国的悲剧》。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 (1)商(殷);(1分)甲骨文。(1分)

(2)金文(铭文)。(1分)

(3)秦始皇 (嬴政);(1分)小篆。(1分) (4)兰亭序;(1分)柳公权。(1分)

(5)汉字:历史悠久;由繁到简;有利于文化传承与发展;有利于国家统一。 书法:实用功能;审美功能。

(任答一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1分)

解析 第(1)(2)(3)(4)问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小,依据所学作答即可。第(5)问属于开放性问题,考查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32.答案 (1)李鸿章;(1分)汉阳铁厂或湖北织布局(其他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1分)张謇;(1分)实业救国。(1分)

(2)领导辛亥;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建立中华)。(任答两点)(2分) (3)轮船或火车;(1分)剪发辫或改称谓。(1分)商务印书馆。(1分) (4)近代化。(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1分)

解析 第(1)问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小,依据教材进行作答即可。第(2)问依据材料内容,回顾孙中山先生的功绩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内容回答第一小问;依据教材内容回答第二小问。第(4)问抓住主题内容归纳,言之有理即可。

评析 本题是一道图文材料解析题,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考查内容,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识图能力、再认再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关键是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能熟练运用基础知识。

33.答案 (1)①十月;(1分)一。(1分)

②国家()。(1分)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2)④飞机。(1分)

⑤20世纪四五十年代;(1分)科技进步。(1分) (3)⑥世界贸易组织(WTO)。(1分) ⑦俄罗斯。(1分) (4)⑧1947。(1分) ⑨纳米比亚。(1分) ⑩巴拿马。(1分)

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依据所学作答即可。得分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正确掌握及准确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