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传媒品牌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6.21.025信息化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孙丙须(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济南272000)摘 要:医院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科学规范的收集、开放有序的利用,才能够服务于医疗与科研工作,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传统医院档案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信息化背景,提出了医院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模式;创新医院档案是对临床、医政等重要资料的保存与记录,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和数据。医院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科学规范的收集、开放有序的利用,才能够服务于医疗与科研工作,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对医院档案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医院的档案管理模式必须与信息化相适应、相衔接,不断改革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水平,才能够满足新时期医院档案工作的需要。方面属于典型的“行政推动型”,医院其它各个部门进行档案管理的目的仅为“上级要求”,使得档案管理形式化较为严重。二是医院档案“事中”档案管理乏力。对医院档案管理进行有力的跟踪与监控是保障医院档案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前医院档案缺少必要的监督。三是医院档案“事后”档案管理欠缺。医院档案管理的目标在于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临床应用、教育教学、医政管理等方面提供必要的资料,但是当前在这方面仍然缺少系统性。一 传统医院档案管理模式(一) 档案管理主体的“单中心”模式在传统医院的档案管理中,是一种管理主体的“单中心”模式,即:由医院的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对档案的收集、分类、保存与利用,各个部门负责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对相关重要的资料进行“归档”。但是由于档案管理主体部门的单一性,使得档案管理部门外的其它部门尚未得到切实的落实,其它部门的档案管理职能不到位。当前,虽然许多医院根据《医药卫生档案管理办法》制定了自己的档案管理方案和制度,但是仅是对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管理职责进行了规定,而对于其它部门的档案管理职责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档案管理主体责任模糊,影响了医院档案管理效能。(三) 档案成果利用的“被动”模式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是一种典型“重管轻用”的被动模式,医院各部门的档案被收集后,查询、调取困难,并没有将档案的收集、管理与利用有效衔接。由于医院的组成部门较多,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复杂,这些都使得医院档案的利用带来了难度。一些医院虽然档案内容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基本做到了应收尽收,但是档案的实用性不高,无法实现档案管理与利用的有效衔接,削弱了医院档案的实用性。(四) 档案管理人员的“兼职”模式医院的档案管理不但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拥有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更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拥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并能够将档案管理与业务知识相结合,是一种复合型的岗位需求。而当前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除了负责档案管理工作,日常工作中这些人员主要分布在业务科室。缺少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使得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效率。(二) 档案管理流程的“分散”模式教学改革与探索档案管理流程涵盖了档案“事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环环相扣、密不可分,但是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流程是一种典型的“分散”模式。一是医院档案“事前”管理不到位。在档案的“事前”收集作者简介: 孙丙须,男,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助理馆员,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档案管理。60投稿邮箱:jyxdhbjb@vip.163.com二 信息化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一) 档案管理主体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模式转变(二) 档案管理流程由“分散”模式向“集成”模式信息化背景下要进一步推进档案管理主体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进一步明确医院档案管理主体,要明确各个部门在档案管理中的职能、责任与义务,使得各部门在档案管理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健全既全面又具体,既科学又系统,既明确又可行的档案归档、查询、整理、编研、保密等系列管理制度,明确医院档案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处理和反馈过程、方法,将档案信息整理、筛选、检索、编目贯穿于医院档案实施的始终,全面增强医院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形成院长直接领导、办公室直接管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的档案管理格局。在信息技术条件下,通过设置统一的规范与标准,建立健全与之相匹配的档案管理机构、制度,以及考核、操作规程,树立数字档案管理的“价值链”(四) 档案管理人员的“兼职”模式向“专职”模式理念。转变动”模式向“主动”模式转变。树立以服务、利用为中心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思想,通过开展对信息的多种编研活动、深层次开发与加工,使得档案信息可以为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提供多元化的、有价值的信息。真正使得档案管理由“重管轻用”转化为“管用并重”,使医院档案管理发挥出最大的、潜在的效益。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构建“医疗云”,通过对医院档案信息深层次开发与加工,为医院各个部门提供档案资料管理和利用的终端,实现档案利用的实时化。进一步完善医院档案的查询、调取、使用等功能,使得医院档案的档案内容可以为使用部门提供多元化的、有价值的信息。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系统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等平台相衔接,医务人员、患者及社会群众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社会服务。加强医院之间的档案资源合作,开展多形式的交流协作,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要全面推进档案管理人员的“兼职”模式向转变“专职”模式转变,构建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信息化背景下要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流程进行要建立健全专门的医院档案管理机构,并为每个再造,推进档案管理流程由“分散”模式向“集科室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并为每个人员落成”模式转变。一要加强医院档案的“事前”管理。实好档案管理的责任,建立岗位绩效管理制度,在档案的收集环节,利用信息技术,要借助网络系充实医院档案管理力量,增强档案管理人员做好统的优势,打破医院档案实施过程中各环节、各部档案管理工作的动力。做好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门间的“条块分割”,实现档案管理的“一体化”,培训,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增强档案管理技术的适用性和便捷性。建立集成与继续教育体系。大力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外出的档案信息收集系统,将传统的医院档案整理、入学习与交流活动,督促档案管理人员各方面能力库、鉴定相衔接,摒弃传统的档案收集过程中的“形的自我提升。式主义”,将档案管理切实落到实处。二要加强医总之,医院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科院档案的“事中”管理。加强医院信息系统(HIS)、学规范的收集、开放有序的利用,才能够服务于医放射信息系统(RIS)、数字化医院影像存档与通疗与科研工作,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信系统(PACS)、临床信息系统(CIS)的有效整档案管理主体的“单中心”模式、档案管理流程的“分合,建立专门的医院档案查询系统及服务共享平散”模式、档案成果利用的“被动”模式、档案管台,从档案的检索、编研等各个环节入手,实现管理人员的“兼职”模式是传统医院档案管理模式的理的一体化。要对医院各个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真实写照。在信息化背景下,只有推进档案管理主统一管理,实现医院档案各个环节的可跟踪、可监体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模式转变、档案管理察,全面实现档案管理的快捷化。三要加强医院档流程由“分散”模式向“集成”模式转变、档案成案的“事后”管理。医院档案数据库形成后,要积果利用的“被动”模式向“主动”模式转变、档案极对档案管理进行评价。重点对医院档案对于临床管理人员的“兼职”模式向“专职”模式转变,做医疗、医学研究、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作用进行全面好档案管理的创新,才能够全面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评价。效能。(三) 档案成果利用的“被动”模式向“主动”模式转变在信息化背景下,要推进档案成果利用的“被教学改革与探索参考文献 [1] 苏忆文.分析在信息化时代下医院档案管理的创新[J].科技与企业,2016,(01):66-67.下转第66页教育现代化·2016年8月第21期61教育现代化传媒品牌提高本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参考文献[1] 赵爱玲.非金融专业选修金融学科基础课的改革建议[J].航海教育研究究,2011,(1):94-96.[2] 梁柯.关于非金融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77-78.)[3] 杨萌萌.管理类专业金融学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3(10):306-307.[4] 蒋俊贤.地方性本科院校非金融专业金融类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2(5):217-218.[5] 财经大学.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 马井静.财务管理专业金融类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论坛,2008(8):145-147.[7] 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36-41.上接第59页(一)降低或取消闭卷考试的比例(不超过10%)。这部分考核如果要考,只考查与课堂讲授或书本模型相关或简单推广的内容。用以检查平时对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记忆。(二)加大平时课堂参与度的考核比例(约60%)。课堂回答问题可以作为成绩记录: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一部分可以作为期末成绩的加分部分,回答正确得多分,回答错误给少分,不参与者不得分。课堂提问,教师尽量照顾到多数同学。还有就是课堂作业的讨论,课程作业以2~3人为一组,每次课根据讨论的结果,给出小组的总成绩,由小组内部分配,教师记录作为期末成绩记录。(三)另外以组为单位,一学期完成一篇课程论文(约30%)。以组为单位,以论文方式上交作业,作为期末成绩记录。模拟数学建模竞赛的形式就给定的问题进行建模求解,并写作建模论文上交。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亲身体验和实践对于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建模过程。当然,另一种方式是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收集感兴趣和有一定水准的数学建模案例,或者由教师推荐相关案例,例如历年中美数学建模赛题论文等,对这些案例进行学习、分析、研究和总结,以自己的理解写成课程报告上交。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比较完整复杂的数学建模案例,积累应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六 结语数学建模对大学生尤其是财经类高校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来说都有重要的作用。我校通过近几年的课程建设,在数学建模和竞赛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做了这方面的一些初步探索。研究结论对国内财经类高校和其它综合院校的《数学建模》课程建设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 化存才,《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体系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云南大学学报,2006,26(1):61-66.[2] 杨丽,富强,石琦,金融类院校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13.2(260):.47-48.[3] 王杉林,经管类院校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6):103-104.[4] 张全,数学建模与财经类院校数学教学改革[J],工程数学报,2003.20(8):7-99.上接第61页[2] 刘世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模式的改进策略[J].办公室讨[J].黑龙江档案,2012,(06):56-57.[4] 沈崇德.医院数字化客户服务模式构建与规范化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34-35.教学改革与探索业务,2014,(07):186-187.[3] 黄华,李艳梅.关于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技术创新问题的探66投稿邮箱:jyxdhbj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