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湖北省为例
梅璐璐 周朝阳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
1 引言
摘 要:分析民政专项资金监管的现存问题,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预测、比对、核查和监控民政专项资金.从
民政业务的审核审批、资金发放、动态信息管理和民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分配、下拨、使用、发放、绩效评价两条主线探讨大数据技术在民政专项资金监管中的应用方法,精准监管民政专项资金.
关键词:民政专项资金;大数据;精准监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cnki.1672G3198.2019.28.053j民政专项资金是指下拨和省、市、县各级
预算安排,专门用于保障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特殊群体等民政部门服务和管理的各类对象基本生活和社会福利的专项资金.
民政专项资金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向城市.由于教育、医疗、文化等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高,意味着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人们对教育、医疗、文化等产品的需求增长会超过收入增长的比例.因为这些产品被列为财政支出的公品和公共服务,因此这些项目的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会加快.
由于收入提高,那些需求弹性高的公共品会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而提高.比如人们对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的需求不但会有数量的提高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而且对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会提高.人们更重视教育质量、医疗服务、医疗设施的质量等等.随着互联网的介入,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各种资源入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纷纷涌现也体现了人们对此类产品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增长.
今年的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各行业的“互联网
,的建设,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此外,支持一些公办医院开展“互联网+医疗”如智慧医院的上线等,也开始使用互联网资源对教育、医疗等服务质量进行提高.而互联网的建设也是在经济发展中扩大的财政职能.互联网的速度和稳定性等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也是人们对其质量的要求.因此,购买性支出中基本公共品的支出的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城市化.
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救助、优待抚恤等各项民政专项资金的救助、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国家投入的资金连年
(递增.根据«湖北省财政社会保障手册»2017年
,版)2016年和省级预算安排湖北省民政专项资金
资金使用的合154.21亿元,2017年增长至163亿元,财政职能的因素.
3.2 城市群与自然条件和财政职能的关系
城市群的出现目前在国内也比较多,比较有名的诸如长江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城市群从现象上看是特定地域范围内的几个城市围绕一个核心城市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各城市内部都有自己的经济区,城市群建设的目的是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要求城市群之间的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应完善成熟.这就要求个城市之间的财政职能的调整和配合,比如城市之间统一的经济贸易的制定、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等,这些都涉及的财政职能.因此,城市群的出现如果脱离了的财政职能的支持,城市群势必会成为无源之水,不能很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城市的最初发展,固然有其自然因素,但是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的规划、的公共、公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都是城市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城市化的发展呈现出空心城市和城市群两种现象,而这不但与自然条件有关,也与的财政职能密切相关.因此,谈论城市化不能脱离财政职能的角度.
参考文献
[]1360问答.1980-2007年中国城市化水平百分比和人均GDP分
/:////别是多少?[EBOL].httswenda.so.com1380378pq
,4670686012013G09G26.
[]地理沙龙号.据发达国家还2201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59.58%,
/:////差15个百分点[EBOL]httwww.360kuai.comcpp?__91ab77117d71b3c77cota=4&kuaiso=1&trl=so_ju_5__1,rec&sin=3607c3bbd1&referscene=so2019G04G28.g
[]一牛财经A中国G人均G人均收入多少?3PP.2018年,DP、DP、
/:///刚刚,统计局给出答案![EBOL].httwww.360kuai.comp
/?__c93383b51ad12dc25ccota=4&trl=sorec&sin=360_pjug
__1,57c3bbd1&referscene=so2019G01G23.
4 结束语
3 空心城市与城市群现象
3.1 空心城市与自然条件和财政职能的关系
空心城市的出现大多为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或自然资源近枯竭的城市.由于地理条件比较偏远,大多数居民选择迁移到交通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城市.自然资源将近枯竭的城市呈现的是与自然资源有密切关系的城市的支柱产业的衰败,从而大量的从业者离开该城市迁移到其他城市.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自然资源衰竭型城市,的财政职能都较少,提供的公品和服务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低于那些有吸引力的城市.因此,空心城市的出现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
(〕.基金项目:民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研究”课题编号:鄂采计〔2018年湖北省民政厅重点研究课题“2018-02750号)
,作者简介:梅璐璐(女,汉族,湖北宜昌人,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周朝阳1995-)
(,女,汉族,湖南宁乡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财政管理.1967-)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28期
105
财经管理
规性和有效性受到社会各方高度关注.虽然国家对民政专项资金的监管越来越严格,但在近几年的审计、纪委检查中,挤占、截留、挪用等违规使用民政专项资金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进一步加强民政专项资金的监管非常重要.
大数据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其本身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目前仍未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大数据”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的定义为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维基百科将大数据定义为利用常用软件工具捕获、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但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仅仅是掌握这些海量数据,更和省级民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下拨分配方案主要参考各民政单位的预算申报,只能做逻辑性、合理性审核,无法对预算编制原始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对于虚报、重报等问题也无法及时发现,造成部分地方存在资金缺口,部分地方资金大量结余的不合理状况.3.2 业务系统功能不健全3.2.1 业务系统缺乏对民政对象信息的智能比对稽核功能
以湖北省城农低保资金为例,民政部门使用的业务系统是全省通用的社会救助信息平台.业务操作时,民政对象的姓名、身份证号和银行账号等信息,均是由基层工作人员手工录入,系统不能对这些信息进重要的在于对这些庞大的数据信息进行进一步专业化处理,依靠精准的数据分析,增强监管的精准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本文基于对湖北省民政专项资金使用和监管现状的调研,以湖北省城农低保资金为例,探索大数据技术在民政专项资金监管中的运用.
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及其他机构意识到数据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资产,纷纷研究合理“2大数据研究与开发012应用大数据技术.2计年划3”,1月22美国启动了个9日,联邦部门开展了
个大数据相关项目.据发展行20动15年纲要8月»旨3在1日,
发布了«促进大数,加快我国
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推动数据的开放、共享、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美国开展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部门数据合作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国学者对大数据在公共部门的应用研究,大多集中在数据开放的平台、现状、经验与启示等方面,对数据开放的具体合作方式和模式研究较少.对于民政部门运用大数据技术的研究主要有:彭伟提出通过统筹民政业务体系整合与共享、建设统一的民政数据中心、推进民政业务“大数据”的运用等措施来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曾波彦以湖南省为例,针对性地分析了民政部门运用大数据建设信息平台的措施.陈画提出基于大数据技术建设的民政信息化平台能够为民政部门决策提供辅助,王津东分析了南京市江宁区现行的民政信息平台促进智能化决策的运行现状.在民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方面,仅有王丽萍分析了民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现存问题,从基础数据的维护、专项资金预算上报及审核、下拨分配、流程查询、使用、统计和监管这六个资金运行流程提出了大数据在民政专项资金监管中的运用.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部门近年来加强了大数据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改进.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民政专项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民政专项资金实施精准监管的方式和流程.
民政专项资金监管现存问题
.1 预算编制不规范,
资金分配不合理民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不规范,各民政单位都是采用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使不合理因素长期沿袭.此外,县(区)民政局预算编制时间普遍较短,没有深入调研和分析,缺乏全面、客观、准确的依据,预算编制粗糙. 106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28期
行比对稽核,造成民政对象姓名、账号、身份证号等信息不准确,导致资金错发、漏发、多发、重复发放等问题.还存在工作人员手工篡改、虚报谎报银行账号等3信息的风险.2.2 .不同业务系统间缺乏信息共享比对功能
湖北省除安置业务外,各项救助、补助业务都有的管理系统.但各业务的系统没有实现信息共享,不能有效阻止民政对象重复享受不同类别的民政救助、补助问题.如按照规定,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
围的残疾人(社会救助),不能再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
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福利),但特困人员救助
业务系统和残疾人业务系统数据不能共享,因此两类救助名单数据只能靠街道、乡镇人工核查是否存在重复享受待遇情况.3.3 对民政对象信息的动态管理不精准
以低保资金为例,信息动态管理就是及时掌握低保对象动态信息,对于脱贫及死亡人员及时清退,新增贫困者及时给予保障.
对于低保对象经济状况的动态管理,湖北省市、县民政部门通过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进行信息比对.除了在初始审核阶段核查申请对象及家庭的基本信息等,也会根据规定的各类低保对象核查频率,重新调取一次在册对象的经济状况信息数据,核查其是否仍符合救助标准.但由于数据源不健全、数据传输不及时等多种因素制约,目前系统核对的效果和效率仍然有待提高.
对于低保对象死亡情况的动态清理,城市人口和殡葬管理措施规范,殡仪馆、门对于死亡人员的统计全面、及时,民政部门能够及时准确获得死亡人口数据.而农村人口居住较为分散,且大多数实行土葬,只能依靠村干部上报或乡镇民政工作人员下乡核查死亡情况.基层民政人员工作量大且效率低,对在册对象没有及时、准确的清理,造成财政资金损失.
33..44 .1无法实时监督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有效性缺乏对资金使用合规性的实时监控
由于缺乏专业有效的技术工具,无法实时跟踪民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即无法对民政专项资金的合规性3做到全面.4.2 、实时监督.缺乏对资金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实时监控
对于民政专项资金绩效指标只是在预算申报时提出,年度结束时进行评价,在年度中间没有采集和统计民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运行信息,没有实时监控各绩效指标的完成状况,无法及时修正与绩效目标的偏差.
28334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民政专项资金实施精准监管的方式和流程
4.1 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监管民政专项资金的方式
运用大数据技术监管民政专项资金,首先需要实现民政专项资金的全流程信息化监管.电子化记录从业务办理到资金发放的全流程信息,实现民政业务及财务监管全过程在线.
在实现民政业务全流程信息化的基础上,大数据可凭借其特点和技术优势容纳巨大的数据库资源,进行多种来源和类型的数据分析,海量的存储空间和多样化的分析手段为提升工作的精细化程度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撑.此外,大数据能够高效利用所需数据,并结合生成速度快和处理速度快的两大优势,快速获取分散的数据库数据进行集成,实时采集数量巨大、来源
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通过利用联机分析处理()技术,使得民政工作人员能够迅速观察申请对OLAP
象各个方面的信息,形成比对数据仓库.通过这种大数据技术健全信息的充分收集和共享机制,可快速获取关于民政对象身份及经济状况等真实信息以判断资金发放的合理性,且数据的实时加载、刷新能够实现对民政对象的动态管理.不仅能提高监管质量,更能节省采集监管数据的人工成本.4.1.4 大数据可视化实时精准监控民政专项资金运转、绩效情况
大数据技术可以利用来自资金流动过程中的数据对资金监管过程进行掌控、优化,将来自社会各界的数高价值的信息资源,提高监管的准确性.因此,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民政专项资金的科学化、信息化、精准化监管.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
监管民政专项资金的方式有以下四种(如图1
).图1 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监管民政专项资金
的四种方式
.1.1权威把民政部门多年收集的民政业务与 大数据精准预测促进民政决策更科学、
PSS财务数据整合汇聚起来,通过S和SAS等数据分析软件,运用回归分析、关联分析doo、聚类分析等算法处理简单结构化数据,在Hap系统中处理复杂半结构化数据,
挖掘数据特征和更多支持民政工作决策的有价值信息并据此预测发展趋势,对民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未来趋势做出定量的分析及合理的预测,大大提高决策的准确性.1.2、客观性和科学性 .大数据自动化精准比对提高民政监管工作效率
面对海量的业务及财务数据,依靠以前人工处理的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化民政工作的进度及要求,需要采取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大数据手段进行程序比对(比对M,通yS,Q过自动检查数据质量L)将中数,整据合上各传项于数,据关提高比对核查资系源型,编数写据J工a库va管理系统算法进行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性管理
.1.3 .
大数据核查实现对民政对象的贫困识别、
动态民政部门处理业务需要审核的各项信息广泛分布于财政、税务、银行等各个部门,涉及社保、税收征管、国库收支等多个部门的系统.大数据的包容性理念和数据获取存储技术可有效打破部门间的界限,对原有
据和民政业务系统处理数据联系起来,密切跟踪民B专项资金I的运行状态,通过使用分析工具使数据以图表、
画、E地xc图el、、B政
仪D表P、盘BI等EE等
动各类可视化形式清晰显示.持续性更新的各类数据将实现整个资金运转过程的实时可视化,使民政部门和财政部门都能对业务和资金的监控一目了然,全面及时监视资金运转情况和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智能生成错误预警提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缩短监管时间周期,弥补传统监管方式在时效性方面的不足.4.2 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监管民政专项资金的具体流程
运用大数据技术监管民政专项资金的流程可以分为两条主线,如图2所示.
图2 运用大数据技术监管民政专项资金的流程
4.2.1( 在民政对象1
)民政部门主管的业务线
大数据精准核查实现多方联动识别贫困对象审核审批阶段,通过建立健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体系,打破部门间数据资源流动的壁垒和信息不对称,加强电子政务系统间信息的整合、交换、共享和政务工作协同的开展,提高信息收集效率.运用大数据技术,在保证数据传输安全性的基础上,以申请人身份证号为关键字段,调取户籍、税务、人社、工商等横向职能部门和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以及支付宝等新型非金融机构的数据资源.不断健全、完善数据源,并保证数据的精准性,以此方式汇集散布在各个部门的碎片化信息,进行联机
分析处理(系统比对,O再L逐AP
条),核与申请对象所申报的基本信息进行实比对结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做到知根知底,精准识别,防止出现错保现象.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28期
107
444财经管理
()大数据精准比对实现多重待遇稽核.2
在民政对象审核审批阶段,共享业务档案中的已享待遇身份,运用大数据手段快速自动比对民政部门内不同种民政专项资金的民政对象是否存在重复享受救助或补助的情况.在审核时自动搜索在库名单内是否已有该申请对象的其他相关申请记录,自动串联比对,并根据现行民政待遇互斥及时智能生成相关预警情况,避免重复救助,确保精准执行,同时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大数据精准比对确保资金准确发放给民政3对象.
业务系统完成审批流程后,先进行实名稽核、账户稽核.即建立银政直连专线,对接银行系统保存的客户地图、了解贫困特征、预测贫困趋势和开发提供数
据依据,指导安排和省级财政下拨的民政专项资金合理均衡分配至各地区,确保把宝贵的救助资源精准投放到真正的贫困地区.
()大数据精准监控实现对资金的实时监督预警.3
运用大数据技术实时收集民政对象的人员数据、业务办理的工作流程数据、资金支付的流水数据、民政项目工程进度等运行中的业务及财务处理数据和各类
、、文档数据,采用E地xcelPowerBIBIEE中的图表、
图、仪表盘等数据可视化手段将大数据集形成数据图像,实现对民政专项资金的实时监测、分析研判和全程监管.同时配置红绿灯预警监控机制,如资金拨付支出进度预警,通过实时跟踪监控各级配套财政资金来数据资源,将民政系统内填写的民政对象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账号上传到与从银行系统采集到的数据根据身份证号作对比My
SQL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重复数据不做修改,差异数据反馈到业务系统,修改正确后形成完整无误的资金发放名单再递交财政部门,减少因银行账号人为录入错误而导致资金多次发放,徒增民政员工工作量的情况.与银行系统的大数据比对可有效避免伪造花名册及时预警(4)大数据.
精,虚报冒领民政专项资金的风险准核查实现对民政对象动态.
管理的大数据技术实时收集、工商、税务、人社、住建、殡葬、银行等相关部门的数据信息,构建强大的动态民政数据仓库,实现全景式、持续性的数据收集与整理,保证民政对象动态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掌握民政对象的动态变化情况,如家庭经济状况已不符合受助标准或民政对象死亡等情况将自动更新并在系统中显示预警信息,及时调整民政对象相关待遇.
研究开发社会救助主动发现系统,例如根据住院患者基本信息、医院就诊记录及报销数据,智能筛选主动发现困难群众,核实相关情况后积极、及时地给予社会救助.2.2,做到应保尽保,( 应救尽救.财政部门主管的资金线
民政专项资金按照发放方式对公和1
)大数据精准预测指导预算的编制及审核对私转账.可分为发放给低保户、孤儿、高龄老人等个人类民政专项资金和发放给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建设等项S目PS类S民政专项资金.对于个人类民政专项资金,通过回归分析等大数据算法构建模型实现对预计时间内民政对象人数变化状况及民政专项资金调整情况的合理预判.如对于享受高龄津贴的民政对象,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身份证号即能高效快速的统计出本地区预算年度将新增的高龄津贴民政对象人员名单和数量.对于持续性项目类民政专项资金,大数据技术通过分析行业信息等,依据现有市场数据预测该项目的资金预算以及未来几年的资金预算数据.
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民政专项资金预算进行线上审核.通过数据分析软件核实民政对象是否符合条件、申报材料是否真实完整,必要时采取抽查等方式来核实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2
)大数据精准预测辅助决策资金的统筹分配.
,在况和财政状况D、F民S政对象H的ad分oo.布p上对本地区的经济状情况等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H全面记录的民政对象详实信息、历年民政专项资金数据资料将为MapReduce绘制贫困 108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28期
源和资金使用的执行情况,监督民政专项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发放到位,针对可能存在截留、挪用、挤占等情况的异常数据,智能生成进度缓慢或超期等警告信息.
同时,该平台将为审计、财政、纪委、监察等部门提供专门数据接口和访问入口界面,最大程度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监督体系的综合效用掌握(.
4)大数据精准监控实现对.
资金运行绩效的及时借助大数据技术,定期采集民政专项资金运行绩效信息并汇总分析,根据掌握的情况与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及时修正偏差,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
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如在评定资金到位率时,大
数据技术可以实时将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数据比对,检验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客观动态的评估方式将杜绝部分为追求政绩而虚报数据的现象.通过掌握民政专项资金的效益状况,及时调整、纠正,防止项目绩效过低和资金浪费,确保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
大数据的发展为解决民政专项资金监管的难题提供了契机.在民政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技术,加强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挖掘等,将有效提升和改善资金监管效率和效果,保证民政专项资金使用和发放精准、高效、及时透明安全.
参考文献
[1]G[laorstsnaerES/.Bigda/t,a[EB/OL].http://www.g
artner.com/it-[2]g3]BtWigeisdsRartay[,EbiZBg
/-orOdsLa]taki.Lht.t20:/1/3.OpbameaAn.wdimkiipneidsitara.otir/ognUwikni/veBili_sg'Bd,iatDaat2012.gOivLe]:ty:P//o.A[li2nc0n1ogunces$200MillionIg
a'InitiaG,2:nNewR&DInvestments[R/EG0x3eGc2u9]tiv.eWOafshing
tonOfficeofScie,nceandTechno,loG[4]bp彭伟ig_daw.t基于awy
_w.pr“ew大数据sshi_treelheoau”ss运用推eef_f.icig-oeov/ftn进aslit_民2ehseP/reside/ntW/hiteHous/ehtG/政.p
dde信ffaultfilesmicrositesostp息化建设[J].
中国新通信,[5]2曾波彦016,18(民政信息化的思维24):73.
视域、路径选择与探索实践]民政,[6]陈画20.[18,(10):34G36.
J.
中国[]机(专业版.大数据背景下的民政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研究现代计算),[7]王津东2014,(34):38G41.
J.
[]政,[8]王丽萍2015.南京市江宁区成功运营民政大数据决策系统,():J.
中国民.探索运用大数据管理民政专项资金0259.
[]财会学习,[9
](陈冠宇21):J.2016,
19,0张劲松+192..弥合数据、精准、扶贫之间的链接缝隙———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大数据运用及发展[]上海行政学院学2018,19(06):101G109.
J.
报,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