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G(Ф20M)高效浓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NSG(Ф20M)高效浓缩机的检修周期、检修内容、检修方法、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等内容。
本规定适用于NSG(Ф20M)高效浓缩机的维护检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设备型号规格 主要技术性能
名 称 单 位 参 数
浓 缩 机 直 径 ㎜ Ф20000 浓 缩 池 面 积 ㎡ 314
灰 浆 处 理 量 m3/h 7000~1000 入 了 灰 水 比 0.5% 出 口 灰 水 比 30% 中 心 轴承型号 010.35.1400 转 动 耙 直 径 ㎜ Ф15000
耙 架 每转时间 min/r 13.7~22.8 提 耙 高 度 ㎜ 500 溢 流 水 质 PPm 300 减速机 型 号 NGW—11—3—12
速 比 i 630
传动电
动 机 型 号 YVP160M—6
功 率 KW 7.5 转 速 r/min 1440 减速机型号 XWFY63—11x11—3 功 率 KW 3 转 速 r/min 1440 总 容 积 m3 1300 设备总质量(单台) t 205
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 检修周期
检 修 类 别 小 修 大 修 检修周期(小时) 4000 8000
检修内容 小修
检查紧固地脚螺栓。
检查池壳外表是否有漏池现象。 清理轨道上的污垢杂物。
清除管线阀门和接头等处的跑冒滴漏。 检查辊轮和齿轮的咬合情况。 大修
包括小修项目。
排空浓缩机内灰浆检查斜板和池壳内板有无损坏。 检修转耙提耙机构是否完好必要时对其修理更换。 检查所有部件焊接处是否完好。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检修方法 转耙和提耙部分
检查轨道中心圆直径,误差≤±5㎜,轨道接头处两端顶面应处于同一平面上,误差不得超过0.5㎜,而每端轨道的不平度不得超过1.5㎜。
叶选择转盘机构使耙架各处刮板和池底的距离在60㎜左右。并且当耙架旋转一周,刮板和池底的距离误差不大于±10㎜.长度安装误差小于8㎜,高度安装误差小于4㎜。平面翘曲误差在全长内小于8㎜,在宽度内小于3㎜。
调整钢丝绳的长度,在行程开关处于下位时,满足找正的转架位置,(注意钢丝绳要有预紧度)。当行程开关处于上位时,满足提耙高度约500㎜的要求。 质量标准
检查耙齿与浓缩池底面在所有位置均符合图样的间隙。.主机及附属设备安装齐全,并对所有附属设备已单独做过空负荷试验,证明运转可靠没有障碍。检查各部分螺栓连接是否都已紧固。溢流槽的溢流堰应保持平整,并在同一水平面上。检查电动机转动方向是否正确。 试车与验收 试车前的准备
检测各部位间隙。各部位螺栓连接紧固。润滑良好,油杯中应充满润滑脂,减速机内润滑油的油面应在油位指示器的油线最高位置,并保证油路畅通。 试车
空负荷试车不得少于2小时,电流稳定,无异常响声及跳动现象。空负荷试车正常后,进行负荷试车。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此时应检查浓缩机的处理能力,所给灰浆的浓度,高浓度灰浆以及溢流水的质量是否满足生产的要求。 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
浓缩机在正常使用时,必须对机器各运转部位经常检查,至少每班一次。 必须定期对各润滑部位进行润滑,每周至少一次。 必须定期检查管道,保持其畅通无阻。
每次停车检修时,必须清洗检修排浆管道溢流槽等容易沉积灰浆部位,以免出现堵塞。 要经常检查集电装置,检查集电小车与集电环的接触情况。
应保持轨道表面的清洁,防止有砂石、碎铁块等物,以免破坏传动机构的正常运行。
在使用与维护过程中,应注意寒冷天气的影响。防止集电装置因受潮或冻结而失去导电能力。 应经常冲洗斜板表面,避免结垢。 完好设备标准 运转正常、效果良好:
设备出力达到铭牌的90%以上,或满足正常生产需要。
润滑系统顺畅,油标、注油点齐全好用,润滑油选用应符合《化工厂设备润滑管理制度》规定。
压力、流量平稳,运转正常无杂音。
各部温度正常,滚动或滑动轴承温度应符合HHJG501—84规程的规定。 内部机件无损坏,质量符合要求:
主要机件材质的选用,各部安装配合,磨损极限均符合HHJG501—84规程的规定。 主体整洁,零附件齐全、好用:
控制仪表、液位计等应灵敏、准确,并定期校验。
主体完整、稳定、联轴器螺栓、锁片、安全护罩等齐全好用。
基础、机座紧固完整,地脚螺栓及各部件连接螺栓应满扣、整齐、紧固。
控制阀门及附属管线安装合理、横平竖直,不堵不漏,涂色标志明显,符合HHJG523—84《设备管道的保温油漆规程》的规定。 机体清洁油漆完整,无跑冒滴漏。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应具有: 设备履历卡片。 检修及验收记录。 运行及缺陷记录。 易损配件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