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来源:百家汽车网
一、古诗文(36分) (一)默写与运用(12分) 1.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 2.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3.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 4.知困,_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5.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天下人民的幸福奋斗,表现出远大的政治抱负,这也就是《岳阳楼记》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11题(24分) 【甲】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谢无逸①闲居。一日,有一举子来谒,坐定,曰:“每欲问公一事,辄忘之。尝闻人言欧阳修者,果何如人?”无逸熟视久之,曰:“旧亦一书生,后甚显达,尝参大政。”又问:“能文章否?”无逸曰:“文章也得。”无逸之子宗野方七岁,立于旁,闻之,匿笑而去。此等举子,如何唤作书生? 注释:①宋代临川城南人,北宋文学家。 6.【甲】文选自课文《________》。(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8.梳理【甲】文第①段内容,填写表格。(6分) 场景 滁人游 (1)________ (2)________ 太守醉 9.解释【乙】文中的加点词。(4分) 太守治理下滁州百姓过着(3)________的生活 生活特点 (1)宗野方七岁( ) (2)匿笑而去( )

10.对【乙】文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曾经听人说过欧阳修,果然有这样一个人吗? B.曾经听人说过欧阳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C.尝试听你说过欧阳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D.尝试听你说过欧阳修,果然有这样一个人吗?

11.从【甲】【乙】中可以看出欧阳修有两大才能:(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4分)

二、现代文(3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16分)

用好节俭传家宝

①有的餐厅推出机器人小锅炒菜、“智能光盘套餐”,通过精准定量、科学配比,引导节约用餐;有的单位食堂使用订餐码,鼓励员工线上预订,并根据当日订餐情况精准把控菜品供应量。最近,一些地方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减少餐饮浪费、倡导节约,令人眼前一亮。

②餐桌上的新风尚,映照着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节俭基因”。从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的幸福观,到老子“去甚、去奢、去泰”的思辨,再到墨子对“节用”理念的提倡……有关节俭的表达,寄托者对人与自然良性关系的期待,也蕴藉着人与社会的相处之道。

③勤俭建国、励精图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治国经验。同志睡衣上的73个补丁,周恩来同志“一片菜叶抹碗底”的简朴饮食,习总强调“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党的以来,从规定到反“四风”再到“光盘行动”,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说“不”,狠刹舌尖上的浪费,节俭之风大兴。

④节俭文化中的谦逊与珍惜,反映了对劳动成果的敬畏。从一株秧苗到一碗米饭,从一粒黄豆到一瓶酱油,都要历经几十道工序。人们欣羡田园生活,本质上则是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对劳动创造的赞叹。品鲈鱼美,勿忘“出没风波里”的艰辛;食盘中餐,须记“田家秋作苦”的汗水。万物生长,每一分倾注时光与汗水的劳动都不容辜负,而节俭正是尊重劳动的应有姿态。

⑤提倡节俭并非抵制消费,而是强调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践行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更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能家电、共享单车、二手物品售卖平台……近年来,用好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以资源节约为特点的生活方式,顺应了大众消费趋势,也激发了新的经济价值。

⑥节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美学。《训俭示康》有言:“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近年来,“极简主义”“断舍离”等概念被不少年轻人推崇,绿色环保的服饰家居设计备受青睐,追求简约适度的生活理

念渐成潮流。在物质丰盈的今天,洗尽铅华、摆脱心为物役的束缚,才能更接近生活的本真。

⑦我们面向未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弃微末,就能让“浪费可耻、节约为荣”在全社会蔚成风尚。

12.文章第①段以“有的餐厅”“有的单位”的现象开头,有什么作用?(4分)

13.文章第②③④段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为什么要节俭”,请概括。(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勤俭建国,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治国经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第⑤⑥段能否互换,请说明理由。(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8分)

九岁的夏天,一次远行

①一大块黑黄的云自天边涌来,轰隆隆一阵雷声,奔马似的从云层中翻滚而过,狂风大作,树叶噼啪作响,雨点大颗大颗拍下来……

②北方科尔沁大地,盛夏时节的雷雨天,脾气急,说来就来。 ③“劈精灵呢!”

④一遇雷雨天,母亲就把我们拢进屋子,再关紧木格子窗。电视剧《聊斋》里就有雷神“劈精灵”的情节,令人畏惧。我赶忙躲进屋,惟恐这雷劈错了人。

⑤我老家的黑土地上生长着成片的玉米。我九岁那年夏天,三天两头下雨,不到七月份,玉米就长到一人高了。

⑥我那时正读小学三年级,要到本乡另一个村子——继斌村参加期末会考。两村相距十三四里,对小孩子来说还是很远的。

⑦那天清早又下了一阵雨,瘦小的我背上书包,穿着雨衣,跟着人群走在满是泥泞的乡间小路上,溅得满身泥水。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继斌小学。

⑧考完试已是下午。同学小娟拉着我去继斌村她亲戚家,我觉得不妥,可拗不过她,懵懵懂懂跟着去了。结果她一到亲戚家,便改了主意,要留下来过夜,不走了。我傻了眼,虽然她们百般挽留,我坚决不同意。父母不知道我来这里,我若不回家,他们得急成什么样?见我执意要走,那家人派出一个大我两三岁的女孩,送我回继斌小学。

⑨这时老师早已带着同学们走了。望着空空的校园,想想十几里路,要一个人走过那风声四起的玉米地,走过荒凉的林间小路,我心里一阵阵害怕。可面对女孩的再次托留,我仍倔强地表示必须回家。

⑩农村的路没什么规律,曲曲弯弯的,我忘了回去的路。女孩送我到继斌村口,指着眼前无边无际的田野告诉我,顺路走下去,就能看到一座小

桥,之后会出现三岔路口,记住,往右拐。穿过两片玉米地,走过一段土路,再进入一片林地,然后越过一道大壕,就到你们村了。

⑪我在脑子里尽力记着她的话,一个人上路了。此时,天空乌云翻滚,不时传来惊心动魄的雷声,头顶上仅有的一块蓝很快被阴云占领。我想起母亲讲的“劈精灵”的事,不由心惊肉跳,迈开小腿儿一路紧走。我虽笃信自己是个好人,可万一我上辈子是个小精灵呢,比如小兔子什么的,雷神发现我的原形,像追着小狐狸那样一直追着我劈怎么办?……我的心快揪成一个铁蛋儿了,呼吸也变得紧迫,强忍着把眼泪憋了回去。

⑫我不由自主地越走越快,直至跑起来。奇怪,一路上一个人也没遇到。这种乌云压顶的天气,谁会出来呢?天越来越暗,气温越来越低。黄豆粒大的雨滴落下来,在我身后追赶着。玉米地里呼呼的声响越来越大,整个世界都被风雨笼罩。

⑬慌乱中,我不记得跑过了几片玉米地,没了东南西北的概念,我浑然不知身在何处。天快黑了,四野茫茫。我不知疲倦地跑,不知道跑了多久。就在我几近力竭时,阴云渐渐稀薄,雷声隐去,我的眼前出现一道大壕,几个女孩拎着篮子出来采蘑菇。一个高个子女孩看到我从村外的路上摇摇晃晃地跑过来,很是诧异。她告诉我,顺着大壕走就能回到家。我仍处于晕乎乎的转向状态,根本分辨不出路。即便如此,我还是谢绝了她送我回家的好意,七拐八拐地绕回了村小学。在熟悉的地方,我的方向感马上就转回来了,接下来,我一路顺畅地走回了家。

⑭父亲还在外面到处寻我呢,母亲在屋里急得团团转。当我轻轻走进家门,母亲一下子愣住了,扑过来时差点摔倒。她紧紧抓住我的手,眼泪刷地流了出来,肩膀不住抖动。家教甚严的母亲,这次出奇地没有训斥我,而是去厨房熬了一碗热热的汤。

⑮我躺在暖烘烘的炕上,呆呆地好久没有说话,看着弟弟从我的书包里翻出大鹅蛋,香香地吃起来,我心里好像终于踏实了。

⑯这一路狂奔,我没流一滴泪,可是此刻,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⑰在这场雷雨天里,九岁的我第一次孤身走了这么远的路。此后人生中风雨次第而来,我再也没那么慌张了。

15.本文写了九岁的“我”三次谢绝别人的建议与帮助,独自在夜晚的风雨中回家的故事。请概括“我”的“谢绝”。(4分)

(1)谢绝了同学小娟和其亲戚的百般挽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回家后,害怕被骂,眼泪就流下来了。 B.回家后,温暖踏实,眼泪就流下来了。 C.回到家,又累又饿,就流下了眼泪。

16.对第⑯段画线句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D.在路上不好意思哭,回家终于可以哭了。

17.文章第③④段叙写“劈精灵”的情节有什么作用?(6分) 18.请联系文章标题以及全文,理解第⑰段画线句的内涵。(5分)

三、综合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9—22题。

近日,学校开展“弘扬优良家风,赓续传统美德”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撰写主持词

19.你将在活动开幕式上担任主持人。撰写主持词,下列顺序最合适的一项是( )(4分)

①这样看,“家风”之“家”,其实也是“国家”之“家”。 ②孟母三迁等耳熟能详的故事告诉我们,清正的家风能让传统美德代代相承。

③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学习家风故事,阅读名人家书,体悟“家国情怀”。

④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寄寓着传家久、继世长的深沉用意。

⑤所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家训不仅是自家事,更关系着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家风正则国兴。

⑥我们宣布,“弘扬优良家风,赓续传统美德”主题活动开幕! A.④②⑤①③⑥ B.④②⑤①⑥③ C.④⑥①②③⑥ D.④⑤②①⑥③ 任务二:学家训,拟标题

20.在“学古人家训,做美德展板”的活动中,你和同学们收集了古代名人家训,制作了三块展板。你们并从中提炼出反映古人家风的美德作为展板标题,第一块和第二块展板缺少标题,请你补上。(4分)

任务三:读家书,谈心得

21.在“读名人家书,写阅读心得”的活动中,同学们都选择阅读《傅雷家书》,阅读心得的主题如下:

A.艺术家的赤子之心 B.感人至深的父爱

C.亦师亦友的父亲 D.值得商榷的父爱

你认为哪项阅读心得可以引述下面这封信?请陈述理由。(6分)

阅读心得的主题选项(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四:品家书,写体会

22.翻译家楼适夷在《傅雷家书》代序《读家书,想傅雷》中说:“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请结合这段话和阅读《傅雷家书》的体会,和你的父母谈谈“传承优良家风,赓续传统美德”的意义(80字左右)。(6分)

四、写作(60分)

23.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请以“有路,就不会遥远”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

【答案】 闵行

1.忽复乘舟梦日边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落日故人情 4.然后能自强也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醉翁亭记

7.太守回去而宾客跟随(他)。/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 8.(1)太守宴;(2)众宾欢:(3)安定富足 9.(1)正;刚刚(2)离开 10.B(4分),A(2分) 11.(1)善理政:(2)善为文

12.开头写了一些地方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减少餐饮浪费的现象;呼应标题“用好节俭传家宝”,用日常所见,引出论题“节俭”;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内容+结构+效果:2+1+1) 13.(1)餐桌上的新风尚,映照着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节俭基因”。 或:节俭基因寄托着人与自然、社会得相处之道。

(3)节俭文化中的谦逊与珍惜,反映了对劳动成果的敬畏。 14.第⑤段论述提倡节俭就是践行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第⑥段论述节俭还是一种生活美学。两段构成从生活方式到生活美学(或从生活状态到生活观念)的层进关系,并呼应了第⑥段首句“节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美学”。 15.(1)谢绝那个大我两三岁的女孩的再次挽留 (2)谢绝采蘑菇/高个子的女孩送我回家的好意 16.B(3分);C(1分)

17.第③、④段提及雷神“劈精灵”的内容(1分),体现盛夏北方雷雨的急和暴烈(1分),为后文我回家路上遇到暴雨时感到害怕和母亲为我担心作铺垫(2分),从而衬托我的倔强(2分)。

18.本文着重叙述九岁那年夏天,我在雷雨天独自走了十三四里路回家的一次经历(2分),它使我更加、勇敢、坚强(2分),让我在日后的人生中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能不慌张、沉着应对(1分)。 19.A

20.(1)忠义、忠诚;(2)清廉、廉洁、无私

21.选C,2分;理由4分。理由部分要求:围绕主题,论据充分,表述清晰,结构合理。 选B,1分;理由2分。理由部分要求:围绕主题,论据充分,表述清晰,结构合理。 22.要求:结合这段话(1分);有阅读《傅雷家书》的体会(2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1分);谈出“传承优良家风,续传统美德”的意义(1分);注意写给父母的礼节、口吻(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