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来源:百家汽车网


照亮心中的那盏灯

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有人说,爱如灯,它能照亮你前行的道路。是啊,这60个教学小故事,都贯穿了一个“爱”字——对孩子的爱。他们把爱的芬芳洒向孩子,用他们的真心换真爱,用真诚换真情,用他们的微笑、理解、宽容、严厉,让孩子的生活充满爱的阳光,用他们博大的胸怀谱写人生爱的诗篇,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

在序言中,吴非老师这样写道:教师是一盏灯,人的能力也许有差异,但我们多多少少能照亮一个学生一点点路,仅此而已。一个学生在基础阶段可能会遇到很多个老师,你就是其中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他可能不得不徘徊。在这六十多个平凡朴实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盏盏闪烁着智慧和希望的灯。如同寂静的黑夜里,那盏盏昏黄却倔强地照亮小路的灯光,给予人的不仅仅是光明,更多的是心安,一种被小心呵护着的幸福和感动。

一盏明灯,点燃希望。

上课不拖延时间,应该说是一个好习惯,但是黄雅芸老师在一次省级小学教师学科素养选拔赛中违反了比赛规则,她为了保护孩子的自信,拖堂一分钟,最后输掉了比赛,但她却无怨无悔。因为她觉得学生的发展远比比赛结果来得重要。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句安抚的话……对孩子而言都那么重要。我们身为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学困生”,只要我们发现了,并适时地引导,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黄老师用自己的爱和微笑,成就了一个孩子,为孩子小小的世界点亮了一盏灯。

这让我想起了一次语文公开课上,我在教《雨点》这一课时,我引导孩子展开想象:雨点还会落进哪里在干什么孩子们发言踊跃,答案异彩纷呈。“雨点落进田野里,在田野里唱歌。”“雨点落进花园里,在花朵上欢笑。”“雨点落在屋顶上,在屋顶上滑滑梯。”“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跳舞。”“……”本想就此总结,布置作业。这时,一只手犹豫不决地举了起来,我一看,是我们班的“活宝”阳阳,他会回答吗他经常看到别的孩子举手,也举手,可喊他回答,他又答不出来,然后傻傻地看着你。此时,就只有他一只小手“顽强”地举着,颇有“不喊他回答誓不放下的架势”。可是,喊他吧,万一答不出来,或者答非所问,岂不尴尬。天知道,他能答出什么来。那么多双眼睛注视着他,我只好不情愿地喊他回答。他有些激动,又有些惶恐,不安地拧着衣角。“雨点、雨点……”我耐心地引导他:“雨点落在哪里”“雨点、雨点……”这时,下课铃响了。其实,我可以这样结束:“想好了,课后再来告诉老师!”但我想到了黄雅芸老师,想到她在下课铃响时,面对一个孩子正在努力组织语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时,没有打断孩子的发言,结束这节课的内容,而是坚持让孩子将要说的话说完。她坚信,只有今天让孩子慢慢地把话说完整,将来他的发言才会准确简练、既精彩又睿智。想到此,我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说:“别着急,老师相信你!”他受到了鼓舞,顿时,充满了信心,他小声地说:“雨点、雨点落在小草上,在小草上打滚。”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听课的领导、同仁并没有对我的“拖堂”表现出不耐烦,而是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黄老师用她无私的爱呵护着孩子们柔弱的自信,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这样的教育或许更纯粹,更简单,更有意义。

一盏明灯,照亮角落。

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是啊,一个淡淡的微笑,一个深情的拥抱……这些都是爱的传递。

《开在角落的花》讲述了一个可爱的“星星的孩子”(患有自闭症),安静的她却能看到花坛角落里被人们忽视的小花,她小心翼翼地将花捧起,并深情地亲吻了花。她不仅懂得欣赏花的美,还能勇敢而直接地表达内心的欢喜。在她寂寞的世界里,同样有着美和爱。其实,她就像那朵花,等待着我们的关注,等待着我们的爱。作为教师,我们要看到每个角落,不管孩子们是否需要关注,我们的爱都应当无所不在。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以前任教的五年级的学生茹茹,她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不愿意与其他孩子交流,不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每次上学放学都是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路上,没有朋友,她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经了解,她爸妈感情不和,离异了,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自尊心强的她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外界交流,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来往。我找她父母沟通,即使婚姻结束了,但对孩子的关爱不能结束,我给予她更多的关爱。她渐渐地开朗起来,融入了班集体,最后取得同学们的信任当上了班干部。她就像书中讲到的平凡的花朵,在那默默地开放着。虽然,在其他人看来她们有些不合群,但却在不断地进步着,我看到这些平凡的小花,也在默默地盛开,绽放自己的美丽。

即使是开在角落的小花,同样需要被关注,被尊重,被关爱。每一个孩子好比一朵鲜花,有的开得绚丽多彩,有的还是含苞待放,有的却还是一个个的花骨朵。他们都会拥有最绚丽夺目的时刻,只是需要时间。我们教师要耐心地聆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用你的爱心、细心、耐心来肥沃他们的土壤吧,相信你一定也能看到他们花开的时刻。我相信每一朵平凡的花都有美丽绽放的一刻!我们的孩子会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绽放绚丽光芒。

一盏明灯,照亮方向。

每一任老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每一本著作也都是老师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教师不能只做探照灯,把关爱仅仅放在那些优等生身上,把问题学生拒之于千里之外,因为他们最需要关爱。做孩子们最信任的引路人,真正做到“感受心灵,走进心灵,培育

心灵,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用爱去交换爱,用真情赢得真情,用真情去点燃自信的火花”。

《不一样的阿慢》讲述的是一个凡事总比别人慢一拍的孩子周翔,因为做事慢,大家都叫他“阿慢”。而张小兵老师无限“纵容”了他的慢,尊重、保护、发展了“阿慢”的学习个性,并启迪他在这一过程中树立自信心。运动会三千米比赛, “阿慢”获得了第三名是他建立自信的一次契机。在以后的学习中,阿慢做事依然很慢,每次老师找他,他都是重复那句:“慢——慢——地来”。最终,阿慢获得了成功,成为了博士,还拥有四项专利。是啊,每个学生都会存在个体差异,我们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其自然,要知道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未必就是好事。要尊重、保护、发展学生的学习个性,并启迪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树立信心。

读了阿慢的故事,我是深有感触,我们班也存在着这样一位“阿慢”。我们班的小森,也是生活在慢镜头下的孩子,特殊的家庭环境让他养成了非常差的学习习惯。凡是教过他的老师,对他读书、写作业、收拾书包等的“龟速”都不敢恭维。我平时总是激励他,给他创造机会,耐心地引导他,为他点滴的进步喝彩,增强他的自信,让他品尝学习中的喜悦。有时教他背书甚至读了十几遍还背得不熟练,我依然不厌其烦地指导。因为我知道,“教育是慢的艺术”,对待这些孩子更要慢慢来。渐渐地,他与队伍的距离越来越短了,变得勤奋了,他说:“老师说我能学好就能学好,只是需要努力!勤能补拙!”我又跟他报名参加了他特别感兴趣的美术兴趣小组。他兴奋地说:“老师,将来我一定要考上美术学院,一定要为您画一幅像!”他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并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着。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花朵是五颜六色的,学生是五彩斑斓的”。是啊,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应该是学生成长中的精神标杆,是一盏指引他们前进的灯,能照亮他们未来的路。

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用爱走进学生心灵吧,让一切生灵都沐浴爱的阳光。只要心中有盏灯,不管多黑暗的地方都会是亮的!让我们用真诚的心,点亮一盏明亮的灯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