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天府新论2008年第3期 地方在区域竞争力构建中的策略分析 地方在区域竞争力构建中的策略分析 曹 洪 宋志斌 [摘要]区域竞争力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有机结合。地方在区域竞争力构建中可 以采用优惠策略凸现比较优势或者通过提高公品供给构建竞争优势。从实践来看,无论 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经历了从单纯的凸现比较优势到提升竞争优势 的转变。 [关键词]区域竞争力;地方;生产函数;公品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633(2008)03—065—04 资源、税收优惠等来凸现自身的外部优势,其目的 是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并且, 由于我国对矿产资源等的法律规定,使得地方 普遍的采用以矿藏、税收或者土地作为优惠的条 一、引 言 区域竞争力包括两个基本组成要素:比较优势 和竞争优势,两者的有机组合构成区域竞争力。其 中,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有关,是指本地区在经济 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从而使得 一件。税收优惠与矿藏资源优惠等策略本质上是相似 的,二者都是将本来应该属于地区的社会福利让度 给外来资本,作为其进入地区的补偿;其最终的结 果都是降低企业生产的成本。为了分析方便,我们 这里以税收优惠为例分析。 个地区拥有一定的特色产品或者特色产业,或者 使企业的产品在竞争中具有成本优势。竞争优势和 资源利用有关,是指在竞争中相比于竞争对手的更 强的能力与素质。竞争优势的取得是和一个地区拥 有较多的高级要素、在科研方面的投入、相关 的产业环境等分不开的。 (1)模型假设。目标函数。地方提升 本地区竞争力的目的是本地区居民社会福利最大 化。因此,地方在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策略选择 时的目标函数就是辖区居民福利最大化。可以从单 个选民的效用函数导出目标函数。 在模型中,我们假定每个地区的选民的效用函 数是相同的,即:U =F(M,L)。这里,M表示 税后收入,L表示就业机会。单一效用函数假设使 得我们能够对本地区居民的社会福利进行加总,在 在区域竞争力的构建中,地方一般可以采 用两种策略。第一种是通过低价转让资源或者采取 优惠,降低投资方投资的成本或者增加投资方 的收益。这种的目的是凸现自身在资源方面的 优势,其实质是增强自身的比较优势。第二种是通 过提高公品的供给量和质量,提高本地区的生 产效率来构建竞争优势。这种策略的实质是为相关 企业和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可以认为, 这里,我们采用单个人的效用函数表示整体效用函 数。作为地方的领导人,其效用函数是由选民 其目的是提高本地区的竞争优势。本文构建一个简 单的模型分析地方在构建区域竞争力中两种不 同的策略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 的效用函数决定的。因此,地方将本地区的福 利看作是L和M的函数,他们的目标是在一定的 条件下最大化包含这两个要素的福利函数。 二、地方不同策略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 l、凸现比较优势为目的的优惠策略分析 地区生产函数。为简化分析,我们假定生产函 数是固定生产函数,Y;=min(k;,IJi)。由于要素 之间的不可替代,这使得我们可以将就业水平和工 资水平的提高可以分别归因于地区资本存量的增加 地方可以以多种优惠条件,例如低价出让 [收稿日期]2008—_I)1— 5 [作者简介]曹洪,经济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主要研究产业经济学。 四川成都610031 65 宋志斌,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四川成都61006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天府新论2008年第3期 和资本效率的提高。 征税依从属地原则,对投入到本辖区的资 本征收比例税,但不依从属人原则,即不对到其他 地区投资的本地区法人的资本征税。 (2)优惠策略的实施效果分析。地方要吸 引外部投资必须给予一定的优惠。而这种优惠 其实质是吸引外部投资的成本。因为,地 方的优惠实质上导致了本地区资源的外流,这 必然导致本地区居民收入的下降。假定ri为地区i 的税收优惠比例,优惠比例越高,则吸引的外部投 资越多。假定ki是地区i新吸引的投资,K=∑K 为所有地区新吸引的资本总额。那么,优惠的 成本为rik.。 虽然为了吸引外部投资而耗费在税收优惠上的 资源流失会降低本地居民的税后收入,但税收优惠 又会通过吸引新的投资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 既然劳动力是投资的函数,而投资是税收优惠 率的函数,假定福利在L和M之间是可分的,则i 地区的社会福利函数为:W。=U(k )+(M。一 riki)。这里的M 是地区i的税前收入。现在,地区 i所面临的问题是选择一个合适的优惠率使得其福 利最大。地区福利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U,一ri—Ki(dr,/dk。):0 (1) UKi 对(1)式变形,我们可得: u 一ri— ̄L ki dK(Kdr,)]=0 L dK即: U 。一ri(1+s。a。/e)=0。 ・ (2) 其中,s =k。/K是地区i新投资占所有地区新 投资的份额;£。=(r,/K)(dK/dr ̄)>0是资本的 税收弹性,税收弹性表明了资本对税收的敏感程 度,弹性越大,吸引相同资本所需要的税收优惠越 高;巩=dK/dk.是i地区的推测变量,ai>0,因为 一个地区认为如果自身吸引的投资增加,那么总投 资的数量当然就增加。当ai=】时,即i地区认为 其他地区的投资保持不变,则属于库诺竞争;ai= 2时,即i地区认为其他地区吸引的投资和自己吸 引的投资数量相同;当ai趋于无穷大时,表明地 区i没有吸引投资。因此,ai越大,表明地区之间 的合谋程度越大。 由(2)式我们可以得到: U 。 ,¨ ’ ri ¨ 等式表明一个地区的税收优惠的高低与这个地区 资本的边际效用u’和资本弹性£-呈正比;与这个地 66 地方在区域竞争力构建中的策略分析 区吸引投资所占的份额si和推测变量ai成反比。当所 有地区之间的补贴率相等时,达到均衡,即: :! 一 :j 1+s。ai/£。 1+siaj/Ej。 结论1:每个地区都要参与税收竞争博弈,并 且一个地区能否吸引外部投资取决于竞争对手的推 测变量。 证明:由(2)式子可得:s。=( 一1) 专。 即,一个地区吸引的资本份额的大小与其自身的推 测变量成反比,而一个地区不参与税收竞争,意味 着其推测变量无限大,则其吸引外资所占的市场份 额下降为0。因此,博弈的均衡结果是每个地区都 参与税收竞争博弈。 对于命题2,我们可以分析两地区均衡时的状 况。当只有两个地区参与竞争时,则由(2)式可 得,均衡条件下不同地区吸引投资的份额为: ssi= l一 ∞ lU等 U+a1 2 (\ 4)/ 地区1吸引外部投资,则si>0。因此,地区1 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吸引外部资本: U -> 所以,一个地区能否吸引投资,不是取决于自 身的推测变量,而是取决于竞争对手的推测变量, 竞争对手的推测变量越小,本地区吸引外部投资的 可能性也就越小。因此,随着税收竞争越来越激 烈,单个地区吸引外部投资所占的市场份额也越来 越小,竞争对手推测变量也就越来越小,通过税收 优惠吸引外部投资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小。 结论2:在资本税收弹性(£)是税收优惠率 (r)的外生变量时,在参与竞争的地区数目不变的 情况下,资本税收弹性的增加将导致:(1)就业增 加;(2)社会福利减少。 证明:对(2)式对k和£全微分,得到: Xdk+(aWk/ )dE=0。 因为 aWk/a£=ra/n ̄ >0, 贝0: dk/d ̄=r/ J1£ >0 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时,e将导致就业增 加。命题①得证。 其次,我们对(】)式对£进行全微分,得到: W =aw/ =(u 一r)(a—n)。 在推测变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即a<n时,上 面的式子小于0,即资本税收弹性越高,则社会福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天府新论2008年第3期 利越低。命题②得证。当资本税收完全无弹性时, 地方税收优惠比例的提高不会对吸引外部资本 产生任何影响,此时,地方社会福利下降得更多。 资本税收弹性越高,表明吸引相同的资本所需 地方在区域竞争力构建中的策略分析 证明:对(1)式进行‘k和a的全微分可得: Xdk+(a.wk/ )dQ=0。 由(2)我们可得: aWk/aa=一kr 。 要的税收优惠越来越高,即吸引投资的成本越来越 高。因此,虽然吸引的外部投资带来就业机会的增 加,但并不能弥补成本的增加。结论2对于当前我 国许多地方不顾一切代价,不断提高优惠比率 由此我们可得: k。:dk/da=kr /X<0。 贝U I(a=nr k/X<0。 来吸引外部投资,无疑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结论3:在其他条件不变,竞争地区数目增加 的情况下,(1)每个地区的就业可能增加,Jdz可能 减少;(2)总就业将增加;(3)每个地区的福利将 减少。 ’ 证明:对多个地区之间竞争的情况,我们为了 简化,假定各个地区资本所占的份额、资本的弹性 以及推测变量都相同。对(2)式进行k和n的全 微分: (awk/ ̄)clK+(awk/an)dn=0。 其中: awk/a =入=u”一£Lr 一n(r +kar') <0;。 则: dk. —k(r—— +kar 一' ) 。 k 可能为正或者负。当I, 足够负时,k 为负。 命题1得证。 既然K=nk,那么,我们有: dk=K =d(nk)=k+nk, =k[1+ (!:± 2] 入 。 Seade(1980)、Dixlt(1986)证明了U 一ar < 0。因此,K: >0。这说明,随着 的 增加,总资本是不断增加的,而总资本的增加将导 致就业人数的增加。命题②得证。 参与竞争地区数量的增加对地区的效用我们可 以对(1)式全微分,得到: dW/dn=w =(U ~r)k 一kr K。 因为: Kr =(U 一r)/Q。 则 W =(U 一r)(ak 一K)/a=一(U 一r) kW /X<0。 即,随着n增加,则每个地区的社会福利是下 降的。命题③得证。 结论4:地区之间的合谋将导致就业数量下 降,社会福利上升。 因此,地区之间合谋程度的增加将降低每个地 区的就业数量。 地区合谋对每个地区的社会福利的影响,我们 全微分(1)可得: aW/an=W = (U 一r)k。一kr I(a。 由(2)式和I(a=nk。,我们可得: aw/an= (u 一r)(Q—n)/I(a>0。 在推测变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即a<n时, 则地区合谋将导致社会福利的上升。 (3)优惠策略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从上面模 型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地方采用优惠策略能够 凸现自身的比较优势,例如土地、自然资源等,但 这种策略只是一种短期策略,即短期内可以使得一 个地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 采用这种策略,这种策略的效果在不断下降, 而且也导致各个地区之间陷入囚徒困境式的恶性竞 争,最终将损坏地区的竞争力。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地区,尤其是一 些欠发达地区,为了吸引#1-资,以资源换资金,以 土地换资金,以环境损坏换资金,以税收换资金, 虽然从短期来看,确实吸引了#1-资,促进了经济的 发展,但是,由于矿藏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使得很 多地区已经从原来的矿藏资源丰裕地转变为矿藏贫 瘠地;变为污染严重,环境被严重破坏的地区。同 时,由于采用了土地优惠和税收优惠,很多地区不 仅不能从#1-资中获取资金改善自身基础设施建设, 反而是将现有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了一些不能产生效 益的产业和项目,从根本上丧失了自身的比较优 势。 2、提升竞争优势为目的公品策略分析 (1)公品策略实施及其效果。除了通过优 惠措施来凸现自身的比较优势之外,地方还可 以采取以公品投入等为重点的策略,来培育自 身的竞争优势。地方可以通过加大教育和科研 创新投入,提高本地区高级生产要素的拥有量;通 过投入一些公品建设,尤其是一些产业公共基 础平台建设,促进企业和产业在本地的集聚和集 中;同时,可以通过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 6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天府新论2008年第3期 地方在区域竞争力构建中的策略分析 服务水平,制定合适的产业培育,促进本地区 本地区劳动力和要素市场的效率,与其他地区都采 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对公品策略的实 施效果,我们可以将优惠策略的模型进行修改后进 彳=} 木斤 用优惠策略时相比,采用公品策略对该地区而 言是一种帕累托改善。 将地方提供公品的策略行为纳入 生产函数中。此时,地区的生产函数为: Y=0milq(K/0,L) 其中,0是提高公品供给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提 高的系数。例如,当0=2时,每个产出仅仅需要 半个单位的资本和一个单位的劳动;如果0=1, 则需要一个单位的资本和一个单位的劳动。现在劳 动的容量和资本容量之间的关系时L=OK。一般 的,对于一个特定的就业水平,0越高,所需要的 资本数量就越小。因此,我们假定0不小于1。在 其他假设不变的情况下,地区的目标函数现在可以 改写为: W.=U(k.,0。)+[M。一rK.: 结论5:当参与竞争的地区越来越多时,地方 三、地方提升区域竞争力策略的演变分析 1、从单纯的优惠策略到混和策略的演变路径 虽然地方在竞争之初有两个策略选择,但 在现实中,由于地方领导人任期等因素的影 响,地方总是愿意选择风险小、见效快的策 略。而优惠策略与公品策略相比,具有见效 快,操作难度较小、风险d-,等特点。因此,地方政 府在竞争之初多愿意选择优惠策略。从前面分析已 经看出,一旦地方进行优惠策略的竞争,其均 衡是所有地区都选择优惠策略;但是由于优惠策略 导致了地区竞争力和社会福利的下降,因此,地方 不能完全依赖优惠策略。 当其他地方都采取优惠策略时,尽管此时 优惠并不能够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优势,但 将发现采用公品策略提高本地区的生产效 率是有利的。 证明:对目标函数全微分可得: 是,如果该地区从优惠竞争中退出,将导致该 地区在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状况,因为其他地区 也不会有从竞争中退出的激励。因此,所有的地区 dW。:(aw。/a。。)dO。+(aw。/an)dI 。 令上式等于0,可得: 都继续将优惠作为一种防御性,以保证他 们的利益不会被其他地区所吸引。同时,这些地区 (aW/a。;)dO.+(aw/aI1)dI :0。 这是一个地区关于等效用函数0和 的等效用 函数。等效用函数又可以写成:  ̄3W/D uu。 OW/ ̄30~。 .将会寻求公品策略以增强本地区的竞争力,从 而使得地方竞争策略是在原有的优惠没有 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变化,即竞争更多向强调提 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和扩张上的转移。 2、地方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实践 当地区福利最大化时,aW/a。。>Q, ̄W/On< 0。由此可得dO.>0。命题得证。 从实践来看,无论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还 是欠发达地区,都经历了从单纯的凸现比较优势到 (2)公品服务策略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 、 既然优惠竞争从长期看导致了地区竞争力的下 降,是否可以找到其他的方法提升区域竞争力呢? 从结论5我们可以看出,地方可以离开直接优 惠策略,转向为外部投资者提供更好的公品, 而且提高公品策略是地方可以单独采用的 策略,可以不考虑其他地方的策略 ,因此,结 提升竞争优势的转变。在我国的招商引资竞争中, 地方为了吸引外来资本,在初期很多是倚靠税 收优惠、土地优惠和资源的低价转让来取得;但随 着参与竞争的地区越来越多,很多地区发现仅仅倚 靠优惠策略已经不能凸现自身的比较优势,而且, 地方也发现单纯的优惠吸引外资往往是得不偿 失,留下了很多后遗症;于是,竞争策略就从单纯 论5表明,地方可以通过公品的投入提高 的优惠策略向公品策略转变。 【参考文献】 Robert Premus,Tran Huu Dung.A conjectural variations model of strategic airy in st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J].nle An. irals of Region Science,1993. 曹洪,韩立达,黄善明 跨越欠发达地区“竞争力困境”的路径选择[J].云南社会科学,2003,(6). ,刘洪生,徐静.加入招商引资行为的税收竞争模型[J] 世界经济,2005,(1) 吴旬.土地价格、地方竞争与失灵[J].中国土地科学,2(X)4,(2). 徐斌.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与地方竞争 一个综述[J].当代财经,2003,(12). (本文责任编辑68 王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