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康复训练教学计划
一、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常到校学生9人,女生3人,男生6人,均是走读生,他们的智残、智障程度各不相同,表现的症状也各有特点,通过两年的训练,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如王明浩同学虽是标准的唐氏综合症,可他却是这个群体中最轻的,经过康复训练后,他能够自理,也能掌握一定知识技能;卞茂政、辛加同、孟庆新这三位同学属于自闭症,他们都有些怪异的动作,卞茂政同学是自己生活在自己的快乐、痛苦中;张润雨、张之言、李忠耀、杨忠良这四位同学语言障碍,张之言、杨忠良还有动作协调差;王静淑同学属于癫痫引发的脑断电,需多锻炼,增强体质。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存在很多的发展空间,在以后的教学和训练中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二、康复训练内容、形式:
康复训练课程在设计时,主要采用一般性康复训练与专业性康复训练相结合、多种形式训练相结合,以及康复训练技术与教育训练方法相结合的三个基本思路设计课程的框架和内容。
(一)一般性康复训练与专业性康复训练相结合
康复训练课程设计基于帮助有康复特殊需求的学生在培智学校接受一般性和专业性的康复训练,从而使其生理、心理功能得到康复、发展,潜能得到开发,为提高生活质量打下基础。一般性康复训练是根据智力落后儿童的康复需求,开设认知、沟通、体能、社会情绪训练课;专业性康复训练是由专业人员运用一些专业化的技术与仪器设备所进行的
1
康复训练,有专门的训练室、技术与方法等。康复人员要经过正规培训,康复对象主要针对于有特殊康复治疗需要的智力落后儿童,方法有物理治疗、职业治疗、音乐治疗、言语治疗、行为治疗等。
(二)多种训练形式相结合
指以个别训练为主,小组教学和集体教学为辅的教学形式。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度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对学生全面地实施一对一的个别教学也不太可能,尤其是在我国,学生数多、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因此,更现实地说,我们应当在教学中融合个别化教学。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理解为在集体教学中加进个别辅导,而是把个别化教学的理论思想、策略和方法融合到教学安置当中。1.以班级为基础的动态灵活分组
分组的目的在于减少一起学习的学生的差异,学生的差异既包括现有水平的差异,也包括潜在水平的差异,因此要动态地看待学生水平的差异,灵活加以安置。只要证实学生有了进步和兴趣,就允许他们从一个小组转到另一个小组。
2.个别教学
根据学生的潜能优势和障碍需要,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为学生设计特殊服务部分,此部分主要采取个别教学。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与训练。在接受有针对性的服务对象中包含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情绪障碍儿童、行为障碍儿童等,其中接受的服务内容包括:沟通语言训练、认知思维训练、肢体康复训练、音乐治疗、物理治疗、游戏治疗、诗歌训练等。
3.协同教学
2
所谓协同教学是指由1个以上的教师以及教学助理人员分工合作、共同策划及执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形态。协同教学方案是由具有不同专长的教师以及教学助理组成教学小组,先由小组共同拟订教学计划,再由教师依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最后再由小组成员共同评价学生的表现,并实施教师间之交互评价。
4.灵活调整教学时间和学生学习进度
打破 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个别化教学中,由于要考虑到每个教学对象的个别差异和学习速度,教师可以不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来教学,学生的学习速度也因人而异。
(三)康复训练技术与教育训练方法相结合
医学康复是指通过医疗措施,特别是康复医学的技术和方法,使残疾者身心功能障碍得到复原或改善,并充分发挥其代偿能力,使其获得最大限度的和主动的生活能力。教育康复是采取特殊的方法与措施,以教育的形式对残疾人的功能进行补偿,使之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康复训练课程的实施中,既要以康复医学的技术为基础,又要结合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康复训练和目标能够有效地达成。
三、 重点:补偿训练、生存技能训练
四、 难点:训练过程
五、 课时:18课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