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爆整定计算
河西副斜井变电所各台高爆的保护整定计算: 河西副斜井变电所各台高爆的保护整定计算:
(1)各台高爆的速断保护整定:
当按倍数取值设定时,按公式:nk=(1.2~1.4)I(3)/ I′Qe 进行整定:
式中:
I′Qe ------ 为该系统线路上所带的最大一台电动机的额定启动电流,A。
I (3)---- 低压侧最远点处三相短路电流换算至高压侧后的三相短路电流(A) 。
按电压1140V,线路最远点,电缆截面70mm,线路最长1500m计算。
查表得,I(3)=1.15KI(2)=1.15×0.114×1121=146.963A
K-----低压侧最远点处三相短路电流换算至高压侧时的换算系数,对于 1140V 电压等级 为:
K=0.114; 2 I(2)------ 低压侧最远点处的两相短路电流值(A),
查表得:70mm 电缆,长度 1500 m,由 1000KVA/10/1.14 移变供出后的 I(2)=1121A。 当按电流取值设定时,按公式:Ik=(1.2~1.4)I(3)/Kj 进行整定。则有: 1
#高爆、2#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nk=(1.2~1.4)I(3)/ I′Qe=1.4×146.963/400=0.514 取 nk=0.6 Ik=(1.2~1.4)I(3)/Kj=1.4×146.963/80=2.57A 3#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取 Ik=3A nk=(1.2~1.4)I(3)/ I′Qe=1.4×146.963/50=4.115 取 nk=5 Ik=(1.2~1.4)I(3)/Kj=1.4×146.963/10=20.575A 5#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取 Ik=21A nk=(1.2~1.4)I(3)/ I′Qe=1.4×146.963/50=4.115 取 nk=5 Ik=(1.2~1.4)I(3)/Kj=1.4×146.963/10=20.575A 7#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取 Ik=21A nk=(1.2~1.4)I(3)/ I′Qe=1.4×146.963/200=1.029 取 nk=1 Ik=(1.2~1.4)I(3)/Kj=1.4×146.963/40=5.144A 取 Ik=6A 8#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nk=(1.2~1.4)I(2)/ I′QeKm=1.4×127.79/400×2=0.22 取 nk=0.22 Ik=(1.2~1.4)I(2)/KjKm=1.4×127.79/80×2=1.12A 式中: 取 Ik=1.12A I(2)---为线路上最小两相短路电流(A) ; Km---灵敏度系数,取 Km=2 6#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nk=(1.2~1.4)I(3)/ I′Qe=1.4×146.963/200=1.03 取 nk=1 Ik=(1.2~1.4)I(3)/Kj=1.4×146.963/40=5.14A 4#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取 Ik=5A nk=(1.2~1.4)I(3)/ I′Qe=1.4×146.963/50=4.115 取 nk=5 Ik=(1.2~1.4)I(3)/Kj=1.4×146.963/10=20.575A 9#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取 Ik=21A nk=(1.2~1.4)I(3)/ I′Qe=1.4×146.963/50=4.115 取 nk=5 Ik=(1.2~1.4)I(3)/Kj=1.4×146.963/10=20.575A (2)各台高爆过载电流的整定计算: 取 Ik=21A 当按倍数取值设定时,按公式:na=KrejKe(I′Qe+KX∑Ie′)/KretIge 进行整 定: 式中: Ke――为接线系数,取Ke=1 KX---需用系数,取 KX=0.65 ∑Ie′-----为该系统线路上所带的其余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之和,安。 Ige----高爆装置内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的额定电流。 Kret----返回系数,取 0.85 当按二次额定电流取值整定时,按公式:I〃a=KrejKe(I′Qe+KX∑Ie′)/ KretKj 进行整定: 式中:Kj----高爆内电流互感器变比。 1#高爆、2#高爆的过载整定: Pe1=730KW, I′Qe=7×730/√3×10×0.85=347.09A ∑Pe=5746.7KW 0.85=253.72A ∑Ie ′ =K X ∑ Pe/√3×10×0.85=0.65×5746.7/√3×10× na=KrejKe(I′Qe+KX∑Ie′)/KretIge=1.4×1×(347.09+285.9)/0.85×400=2.47 取 na=3 I 〃 a = K r e j K e (I ′ Qe+KX ∑ Ie ′ ) / KretKj=1.4 × 1 × (347.09+285.9)/ 0.85 ×
80=12.36A 取Ia=13A 3#高爆备用 5#高爆的过载整定: Pe1=730kw, I′Qe=7×730/√3×10×0.85=347.019A ∑ Pe=850KW 0.85=37.52A ∑ Ie ′ = K X ∑ P e / √ 3 × 10 × 0.85 = 0.65 × 850/ √ 3 × 10 × na=KrejKe(I′Qe+KX∑Ie′)/KretIge=1.4×1×(347.019+37.52)/0.85×400=1.58 取 na=2 I 〃 a = K r e j K e (I ′ Qe+KX ∑Ie′ ) /KretKj=1.4 × 1 ×(347.019+69.759)/0.85 × 80=7.9A 取Ia=8A 7#高爆的过载整定: Pe1=185kw, I′Qe=7×185/√3×10×0.85=87.96A ∑Pe=495.9KW 0.85=21.A ∑Ie ′ = K X ∑ P e /√ 3× 10 × 0.85 =0.65× 495.9/ √ 3× 10× na=KrejKe(I′Qe+KX∑Ie′)/KretIge=1.4×1×(87.96+21.)/0.85×100=1.8 取 na=2 I 〃 a = K r e j K e (I ′ Qe+KX ∑ Ie ′ ) / KretKj=1.4 × 1 × (87.96+21.)/0.85 × 20=9.04A 取Ia=9A 8#高爆的过载整定: Pe1=800kw, I′Qe=7×800/√3×10×0.85=380.38A ∑ Pe=1020KW 0.85=45.03A ∑ Ie ′ = K X ∑ P e / √ 3 × 10 × 0.85 = 0.65 × 1020/ √ 3 × 10 × na=KrejKe(I′Qe+KX∑Ie′)/KretIge=1.4×1×(380.38+45.03)/0.85×300=2.3 取 na=2 I 〃 a = K r e j K e (I ′ Qe+KX ∑ Ie ′ ) / KretKj=1.4 × 1 × (380.38+45.03)/0.85 × 60=11.67A 取Ia=11A 10#高爆的过载整定: 10#高爆为联络高爆,其整定值如下: Pe1=730kw, I′Qe=7×730/√3×10×0.85=347.9A ∑Pe=3934.9KW 0.85=173.73A ∑Ie ′ =K X ∑ Pe/√3×10×0.85=0.65×3934.9/√3×10× n a=K rejK e(I′Qe+KX ∑Ie′) /KretIge=1.4×1×(347.9+173.73)/0.85×200=4.27 取 na=4 I 〃 a = K r e j K e (I ′ Qe+KX ∑ Ie ′ ) / KretKj=1.4 × 1 × (347.9+173.73)/0.85 × 40=21.44A 取Ia=21A 6#高爆的过载整定: Pe1=55kw, I′Qe=7×55/√3×10×0.85=26.15A ∑ Pe=604KW 0.85=26.66A ∑ Ie ′ = K X ∑ P e / √ 3 × 10 × 0.85 = 0.65 × 604/ √ 3 × 10 × n a =K r e j K e (I′ Qe+KX ∑Ie′ ) /KretIge =1.4×1×(26.15+26.66)/0.85×200=.43 取 na=0.4 I 〃 a = K r e j K e (I ′ Qe+KX ∑ Ie ′ ) / KretKj=1.4 × 1 × (26.15+26.66)/0.85 ×
40=2.17A 取Ia=2A 4#高爆备用 9#高爆的过载整定: Pe1=730kw, I′Qe=7×730/√3×10×0.85=347.09A ∑ Pe=1150KW 0.85=50.77A ∑ Ie ′ = K X ∑ P e / √ 3 × 10 × 0.85 = 0.65 × 1150/ √ 3 × 10 × n a=K rejK e(I′Qe+KX ∑Ie′) /KretIge=1.4×1×(347.09+50.77)/0.85×300=2.18 取 na=2 I 〃 a = K r e j K e (I ′ Qe+KX ∑ Ie ′ ) / KretKj=1.4 × 1 × (347.09+50.77)/0.85 × 6010.92A 取Ia=11A 11#高爆的过载整定: Pe1=55kw, I′Qe=7×55/√3×10×0.85=26.15A ∑ Pe=469KW 0.85=20.70A ∑ Ie ′ = K X ∑ P e / √ 3 × 10 × 0.85 = 0.65 × 469/ √ 3 × 10 × n a =K r e j K e (I′ Qe+KX ∑Ie′ ) /KretIge =1.4×1×(26.15+20.70)/0.85×50=1.54 取 na=2 I〃a=KrejKe(I′Qe+KX∑Ie′)/KretKj=1.4×1×(26.15+20.70)/0.85×10=7.7A 取Ia=8A (3)各台高爆过载定值的延时整定: 按公式:ts2=t1+t2+0.1≤ts1 进行整定: 式中: ts2-----本台高爆的过载延时时间整定值(s) ; t1------该线路中最大一台电动机的启动时间(s) ,一般,t1=0.25~5.5s; t2------高爆机构分闸的固有时间(s)一般,t2=0.15s; 0.1------综保动作时间(s) ; ts1------上一级高爆(或开关柜)的过载延时时间整定值(s) 。 由于在电子保护器的设计制造中,对于过载动作时间与过载电流值设计为具有反时限特 性,为此,其调定后的过载时间整定值与实际的过载时间定值将不同,在调定延时时间档 位并确定过载倍数后,其实际的过载延时时间值便以确定。 则,1#高爆的延时整定值为:ts2=t1+t2+0.1=3+0.15+0.1=3.25s 取 ts2=4s 2#高爆:过流延时整定:ts2=4s 3#高爆:过流延时整定:ts2=3S 5#高爆:过流延时整定:ts2=3S 7#高爆:过流延时整定:ts2=2S 8#高爆:过流延时整定:ts2=4S 6#高爆:过流延时整定:ts2=2S 4#高爆:过流延时整定:ts2=2S 9#高爆:过流延时整定:ts2=2S ,则有, (4)各台高爆的漏电时间整定: 1#高爆、取t1=0.6s; 2#高爆:取t2=0.6s; 3#高爆:取t3=0.5s 5#高爆:取t5=0.5s 7#高爆:取t7=0.5s 8#高爆:取t8=0.6s 6#高爆:取t6=0.5s 4#高爆:取t4=0.5s 9#高爆:取 t=0.5S 河西西一变电所各台高爆的保护整定计算: 河西西一变电所各台高爆的保护整定计算: (1)
各台高爆的速断保护整定: 当按倍数取值设定时,按公式:nk=(1.2~1.4)I(3)/ I′Qe 进行整定: 式中: I′Qe ------ 为高爆内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的额定电流,安。 I(3)---- 低压侧最远点处三相短路电流换算至高压侧后的三相短路电流(A) 。按电压 2 2 1140V , 线 路 最 远 点 , 电 缆 截 面 70 m m --800 m 、 50 m m —200 m 计 算 。 查 表 得 , I(3)=1.15KI(2)=1.15×0.114×1529=200.452A K-----低压侧最远点处三相短路电流换算至高压侧时的换算系数,对于 1140V 电压等级 为:K=0.114; 2 I(2)------ 低压侧最远点处的两相短路电流值(A),查表得:70mm 电缆,长度 1500 m,由 1000KVA/10/1.14 移变供出后的 I(2)=1529A。 当按电流取值设定时,按公式:Ik=(1.2~1.4)I(3)/Kj 进行整定。则有: 1#高爆、2#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nk=(1.2~1.4)I(3)/ I′Qe=1.4×1.744×1000/400=6.104 取 nk=6 Ik=(1.2~1.4)I(3)/Kj=1.4×1.744×1000/80=30.52A 3#、6#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取 Ik=31A nk=(1.2~1.4)I(3)/ I′Qe=1.4×1.744×1000/50=48.832 取 nk=48 Ik=(1.2~1.4)I(3)/Kj=1.4×1.744×1000/10=244.16A 5#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取 Ik=244A nk=(1.2~1.4)I(3)/ I′Qe=1.4×200.452/400=0.702 取 nk=0.7 Ik=(1.2~1.4)I(3)/Kj=1.4×200.452/80=3.508A 7#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取 Ik=4A nk=(1.2~1.4)I(3)/ I′Qe=1.4×200.452/200=1.403 取 nk=2 Ik=(1.2~1.4)I(3)/Kj=1.4×200.452/40=7.02A 9#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取 Ik=7A nk=(1.2~1.4)I(3)/ I′Qe=1.4×200.452/50=5.613 取 nk=6 Ik=(1.2~1.4)I(3)/Kj=1.4×200.452/10=28.06A 11#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取 Ik=28A nk=(1.2~1.4)I(3)/ I′Qe=1.4×200.452/50=5.613 取 nk=6 Ik=(1.2~1.4)I(3)/Kj=1.4×200.452/10=28.06A 13#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取 Ik=28A nk=(1.2~1.4)I(3)/ I′Qe=1.4×200.452/50=5.613 取 nk=6 Ik=(1.2~1.4)I(3)/Kj=1.4×200.452/10=28.06A 16#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取 Ik=28A nk=(1.2~1.4)I(2)/ I′QeKm=1.4×1.52×1000/400×2=2.66 取 nk=3 Ik=(1.2~1.4)I(2)/KjKm=1.4×1.52×1000/80×2=13.3A 14#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取 Ik=14A nk=(1.2~1.4)I(3)/ I′Qe=1.4×200.452/400=0.702 取 nk=0.7 Ik=(1.2~1.4)I(3)/Kj=1.4×200.452/80=3.508A 12#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取 Ik=4A nk=(1.2~
1.4)I(3)/ I′Qe=1.4×200.452/50=5.613 取 nk=6 Ik=(1.2~1.4)I(3)/Kj=1.4×200.452/10=28.06A 10#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取 Ik=28A nk=(1.2~1.4)I(3)/ I′Qe=1.4×200.452/200=1.403 取 nk=2 Ik=(1.2~1.4)I(3)/Kj=1.4×200.452/40=7.02A 8#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取 Ik=7A nk=(1.2~1.4)I(3)/ I′Qe=1.4×200.452/50=5.613 取 nk=6 Ik=(1.2~1.4)I(3)/Kj=1.4×200.452/10=28.06A 4#高爆的速断整定为: 取 Ik=28A nk=(1.2~1.4)I(3)/ I′Qe=1.4×200.452/50=5.613 取 nk=6 Ik=(1.2~1.4)I(3)/Kj=1.4×200.452/10=28.06A (2)各台高爆过载电流的整定计算: 取 Ik=28A 当按倍数取值设定时,按公式:na=KrejKe(I′Qe+KX∑Ie′)/KretIge 进行整 定: 式中: Ke――为接线系数,取Ke=1 KX---需用系数,取 KX=0.65 ∑Ie′-----为该系统线路上所带的其余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之和,安。 Ige----高爆装置内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的额定电流。 Kret----返回系数,取 0.85 当按二次额定电流取值整定时,按公式:I〃a=KrejKe(I′Qe+KX∑Ie′)/ KretKj 进行整定: 式中:Kj----高爆内电流互感器变比。 1#高爆、2#高爆的过载整定: Pe1=730KW, I′Qe=7×730/√3×10×0.85=347.1A ∑Pe=5331.5KW 0.85=235.4A ∑Ie ′ =K X ∑ Pe/√3×10×0.85=0.65×5331.5/√3×10× n a =K rej K e (I′ Qe+KX ∑Ie′ ) /KretIge =1.4×1×(347.1+235.4)/0.85×400=2.4 取 na=3 I〃a=KrejKe(I′Qe+KX∑Ie′)/KretKj=1.4×1×(347.1+235.4)/ 0.85×80=12A 取Ia=12A 时间定值取:T=4s 3#高爆、6#高爆的过载整定: Pe1=280KW, I′Qe=7×280/√3×10×0.85=133.134A ∑ Pe=1400KW 0.85=61.812A ∑ Ie ′ = K X ∑ P e / √ 3 × 10 × 0.85 = 0.65 × 1400/ √ 3 × 10 × n a = K r e j K e (I ′ Qe+KX ∑ Ie ′ ) / KretIge = 1.4 × 1 × (133.134+61.812)/0.85 × 50=6.422 取 na=7 I〃a=K r e j K e (I′ Qe+KX ∑Ie′ ) /KretKj=1.4×1×(133.134+61.812)/ 0.85× 40=32.11A 取Ia=33A 时间定值取:T=3s 5#高爆的过载整定: Pe1=400KW, I′Qe=7×400/√3×10×0.85=190.2A ∑ Pe=250KW 0.85=11.04A ∑ Ie ′ = K X ∑ P e / √ 3 × 10 × 0.85 = 0.65 × 250/ √ 3 × 10 × n a =K rej K
e (I′ Qe+KX ∑Ie′ ) /KretIge =1.4×1×(190.2+11.04)/0.85×400=0.83 取 na=0.9 I 〃 a = K r e j K e (I ′ Qe+KX ∑ Ie ′ ) / KretKj=1.4 × 1 × (190.2+11.04)/ 0.85 × 80=4.14A 取Ia=5A 时间定值取:T=2s 7#高爆的过载整定: Pe1=KW, I′Qe=7×0/√3×10×0.85=0A ∑Pe=KW ∑Ie′=KX∑Pe/√3×10×0.85=0/√3×10×0.85=0A 取 na=0 na=KrejKe(I′Qe+KX∑Ie′)/KretIge=1.4×1×(+)/0.85×200=0 I〃a=K rejK e(I′Qe+KX ∑Ie′) /KretKj=1.4×1×(+)/ 0.85×40=0A =0A 取Ia 时间定值取:T=0s 9#高爆的过载整定: Pe1=90KW, I′Qe=7×90/√3×10×0.85=42.8A ∑ Pe=180KW 0.85=7.95A ∑ Ie ′ = K X ∑ P e / √ 3 × 10 × 0.85 = 0.65 × 180/ √ 3 × 10 × n a = K r e j K e (I′ Qe+KX ∑Ie′ ) /KretIge = 1.4 ×1 ×(42.8+7.95)/0.85 × 50=1.67 取 na=2 I〃a=KrejKe(I′Qe+KX∑Ie′)/KretKj=1.4×1×(42.8+7.95)/ 0.85×10=8.36A 取Ia=9A 时间定值取:T=2s 16#高爆的过载整定: Pe1=400KW, I′Qe=7×400/√3×10×0.85=190.2A ∑ Pe=2200KW 0.85=97.134A ∑ Ie ′ = K X ∑ P e / √ 3 × 10 × 0.85 = 0.65 × 2200/ √ 3 × 10 × na=KrejKe(I′Qe+KX∑Ie′)/KretIge=1.4×1×(190.2+97.134)/0.85×400=1.183 取 na=2 I 〃 a = K r e j K e (I ′ Qe+KX ∑ Ie ′ ) / KretKj=1.4 × 1 × (190.2+97.134)/ 0.85 × 80=5.92A 取Ia=6A 时间定值取:T=3s 12#高爆的过载整定: Pe1=125KW, I′Qe=7×125/√3×10×0.85=59.43A ∑Pe=362KW ∑Ie′=KX∑Pe/√3×10×0.85=0.65×362/√3×10×0.85=16A n a = K r e j K e (I′ Qe+KX ∑Ie′ ) /KretIge = 1.4 ×1 ×(59.43+16)/0.85× 50=2.484 取 na=3 I 〃 a = K r e j K e (I ′ Qe+KX ∑ Ie ′ ) / KretKj=1.4 × 1 × (59.43+16)/ 0.85 × 10=12.421A 取Ia=13A 时间定值取:T=2s 10#高爆的过载整定: Pe1=730KW, I′Qe=7×730/√3×10×0.85=347.1A ∑ Pe=1620KW 0.85=71.53A ∑ Ie ′ = K X ∑ P e / √ 3 × 10 × 0.85 = 0.65 × 1620/ √ 3 × 10 × n a =K rej K e (I′ Qe+KX ∑Ie′ ) /KretIge =1.4×1×(347.1+71.53)/0.85×200=3.45 取 na=4
I 〃 a = K r e j K e (I ′ Qe+KX ∑ Ie ′ ) / KretKj=1.4 × 1 × (347.1+71.53)/ 0.85 × 40=17.24A 取Ia=18A 时间定值取:T=3s 8#高爆的过载整定: Pe1=250KW, I′Qe=7×250/√3×10×0.85=118.87A ∑Pe=444.5KW 0.85=19.63A ∑Ie ′ = K X ∑ P e /√ 3× 10 × 0.85 =0.65× 444.5/ √ 3× 10× n a =K rej K e (I′ Qe+KX ∑Ie′ ) /KretIge =1.4×1×(118.87+19.63)/0.85×50=4.56 取 na=5 I 〃 a = K r e j K e (I ′ Qe+KX ∑ Ie ′ ) / KretKj=1.4 × 1 × (118.87+19.63)/ 0.85 × 10=22.81A 取Ia=23A 时间定值取:T=2s 4#高爆的过载整定: Pe1=90KW, I′Qe=7×90/√3×10×0.85=42.8A ∑Pe=90KW ∑Ie′=KX∑Pe/√3×10×0.85=0.65×90/√3×10×0.85=3.974A n a =K r e j K e (I′ Qe+KX ∑Ie′ ) /KretIge =1.4×1×(42.8+3.974)/0.85×50=1.54 取 na=2 I〃a=KrejKe(I′Qe+KX∑Ie′)/KretKj=1.4×1×(42.8+3.974)/ 0.85×10=7.7A 取Ia=8A 时间定值取:T=2s (3)各台高爆的漏电时间定值: 1#高爆、取t1=0.8s; 2#高爆:取t2=0.8s; 3#高爆:取t3=0.6s 4#高爆:取t5=0.5s 5#高爆:取t7=0.5s 6#高爆:取t8=0.6s 7#高爆:取t6=0.5s 8#高爆:取t4=0.5s 9#高爆:取 t=0.5S 10#高爆、取t1=0.5s; 11#高爆:取t2=0.5s; 12#高爆:取t3=0.5s 13#高爆:取t5=0.5s 14#高爆:取t7=0.5s 16#高爆:取t6=0.8s 水泵房各台高爆的整定计算 计算: 七、河西 1200 水泵房各台高爆的整定计算: (1)高爆启动工作电流的整定: 用公式:IK=KPe1/ 3 UeCOSΦ+Kr∑Pe/ 3 UeCOSΦ进行整定: 式中:k---启动电流倍数,一般,对于鼠笼型电动机取 k=4~7;对于绕线型电动机取 k=1.5~2; Kr---需用系数,取 Kr=0.7; Pe1----系统中最大一台电动机的额定功率(KW) ; ∑Pe----其余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之和(KW) COSΦ----系统平均功率因数,取 COSΦ=0.85 Ⅰ#、Ⅱ#高爆: IK=k ∑ Pe/ 3 U eCOS Φ =7 × 280/ 3 × 10 × 0.85+0.7 × 5 × 280/ 3 × 10 × 0.85=133.1+66.6=199.7A 实际整定取 IK=200A 0#高爆: IK=k ∑ Pe/ 3 U eCOS Φ =7 × 280/ 3 × 10 × 0.85+0.7 × 2 × 280/ 3 × 10 × 0.85=133.1+26.63=159.7A 实际整定取 IK=160A
1#、3#、5#、2#、4#、6#高爆: IK=k∑Pe/ 3 UeCOSΦ=7×280/ 3 ×10×0.85+0=133.1+0=133.1A 实际整定全部取 IK=140A (2)高爆的速断整定: 当按倍数整定时,其整定公式为:nk=(1.2~1.4)I(3)/ I′Qe; 当按电流整定时,其整定公式为:Ik=(1.2~1.4)I(3)/Kj。 Ⅰ#、Ⅱ#高爆: nk=(1.2~1.4)I(3)/ I′Qe=1.4×1.744×1000/400=6.104 取 nk=6 Ik=(1.2~1.4)I(3)/Kj=1.4×1.744×1000/80=30.52A 0#高爆: 取 Ik=31A nk=(1.2~1.4)I(2)/ I′QeKm=1.4×1.52×1000/300×2=3.55 取 nk=4 Ik=(1.2~1.4)I(3)/KjKm=1.4×1.52×1000/60×2=17.73A 1#、3#、5#、2#、4#、6#高爆: 取 Ik=18A nk=(1.2~1.4)I(3)/ I′Qe=1.4×1.744×1000/200=12.21 取 nk=12 Ik=(1.2~1.4)I(3)/Kj=1.4×1.744×1000/40=61.04A (3)高爆的过载整定: 取 Ik=61A 当按倍数取值设定时,按公式:na=KrejKe(I′Qe+KX∑Ie′)/KretIge 进行整 定: 当按二次额定电流取值整定时,按公式:I〃a=KrejKe(I′Qe+KX∑Ie′)/ KretKj 进行整定: Ⅰ#、Ⅱ#高爆: n a = K r e j K e (I ′ Qe+KX ∑ Ie ′ ) / KretIge=1.4 × 1 × ( 133.134+66.6 ) /0.85 × 取 na=0.8 400=0.82 I〃a=K r e j K e (I′ Qe+KX ∑Ie′ ) /KretKj=1.4×1×(133.134+66.6) /0.85× 80=4.1 取I〃a=4A 高爆的过载延时定值为:T=3S 0#高爆: n a = K r e j K e (I ′ Qe+KX ∑ Ie ′ ) / KretIge=1.4 × 1 × ( 133.134+26.63 ) /0.85 × 300=0.87 取 na=0.9 I〃a=K rej K e (I′ Qe+KX ∑Ie′ ) /KretKj=1.4×1×(133.134+26.63) /0.85× 60=4.4 取I〃a=5A 高爆的过载延时定值为:T=3S 1#、3#、5#、2#、4#、6#高爆: na=KrejKe(I′Qe+KX∑Ie′)/KretIge=1.4×1×(133.134+0)/0.85×200=1.096 取 na=1 I 〃 a = K r e j K e (I ′ Qe+KX ∑ Ie ′ ) / KretKj=1.4 × 1 × ( 133.134+0 ) /0.85 × 40=5.48 取I〃a=6A 高爆的过载延时定值为:T=2S (4)各台高爆的漏电时间整定: I#高爆、取t1=0.6s; II#高爆:取t2=0.6s; 0#高爆:取t3=0.6s 1#高爆:取t5=0.5s 3#高爆:取t7=0.5s 5#高爆:取t8=0.5s 2#高爆:取t6=0.5s 4#高爆:取t4=0.5s 6#高爆:取t4=0.5s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目 录 1 绪 论 ............................................................................................................................ 1 1.1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发展概况 ............................................................. 1 1.2 本设计研究内容 ............................................................................................. 2 2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保护原理 .......................................................................... 3 2.1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保护原理
..............................................................
3
2.2
过载故障的保护原
理 ...................................................................................... 3 2.3 起动时间过长故障的保护原理 ...................................................................... 6 2.4 不平衡故障和断相故障的保护原理
..............................................................
6
2.5
电压故障的保护原
理 ...................................................................................... 9 3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硬件设计 ........................................................................ 10 3.1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硬件总体结构 .................................................... 10 3.2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 11 4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软件设计 ........................................................................ 16 4.1 采样数据的处理方法 .................................................................................... 16 4.2 保护程序的设计
............................................................................................
17
5
结
论 .......................................................................................................................... 22 参考文献
.......................................................................................................................
24
致
谢 ............................................................................................................................. 25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1绪 论 1.1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发展概况二十一世纪以来,微处理器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 进了智能化低压电器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低压电器是机械工业的重要基础元件,其品种繁多、量大面广,几乎应用到所有 用电领域,是用电的重要保证,是低压配电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随着经济 的发展,对电能的需求和依赖不断增大,承担电能的传输与分配、用电设备保护与控 制任务的低压电器就显得更为重要。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
低压电器的发展,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究、开发。随着 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综合化,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将进一步趋向整体化、交叉化及综 合化,这为低压电器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电气传动自动化控制系统及通信 系统等自动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对于担负检测、变换、控制、保护和调节作用的低 压电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技术突飞猛进、工业用电系统复杂性不断提高, 促使低压电器向电子化、智能化、组合化、模块化、高性能和小型化方向发展。 微处理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 靠性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和应用,给传统的低压电器带来了新的活力,使 越来越多的新型电器以机电一体化的面貌出现,为智能化低压电器的开发提供了良好 的条件。低压电器的智能化技术就是将上述有关的先进技术与低压电器相结合,一方 面使其具有智能化功能,即能够根据运行状态,通过感知、推理、学习、决策手段自 动地选择最佳模式进行控制与保护; 另一方面使其能与控制计算机实现双向通信, 提高配电控制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1]。 随着智能化低压电器的发展,一个系统中使用的低压电器元件越来越多,只要一 个电器元件出现故障,就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发生故障,从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 此,低压电器的可靠性分析己成为了国内外电器企业及研究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过载保护继电器属于保护类电器,一般与接触器相配合,主要用于实现电动机的 过载保护。其工作特点是:当电动机发生故障时,过载保护继电器能及时、可靠的动 作,达到保护电动机的目的;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过载保护继电器不动作。 1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电动机保护装置采用热继电器已有很长的历史。国内生产的热继电器产品主要有 JR9,JR10,JR15,JR16 等。还有引进生产的 T 系列和 3UA 系列热继电器产品等,其 价格远高于国产的同规格产品。热继电器采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而动作的原理,受环 境温度的影响很大,而且反复加热与冷却使双金属片弯曲变形逐渐加大,从而使热继 电器的准确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用电动机的场合越来越多,对电动机的可靠保护 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某些场合,以双金属片为核心的传统的热继电器已不能满足 现代工业对过载保护继电器在精度、速度和通信等方面的要求。许多用户都在盼望着 能
有一种性能好、可靠性高的过载保护继电器来取代双金属片式热过载保护继电器, 对电动机进行可靠保护。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式过载保护继 电器应运而生。 1.2 本设计研究内容研究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保护原理。本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过载、短路、 堵转、不平衡、断相、过压、欠压、失压等各种故障状态进行分析,采用电流幅值、 电流负序分量、电流零序分量和电压幅值的不同排列组合作为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 的保护原理。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发热物理过程的数学模型,获得与实际温升过程 更为吻合的累加定子电流的过载反时限保护特性方程,实现电动机过载能力的充分利 用;针对常见的不同类型的断相故障,分别进行分析并建立不同类型的断相故障保护特 性方程: 对于其他不同故障所表现出的不同状态, 建立各种故障相应的保护特性方程。 设计智能化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本文设计以 PIC16F877 单片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智能化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根据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 的保护原理,采用 PIC 汇编语言编写保护程序,利用 PIC16F877 单片微型计算机的运 算能力、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能够根据电动机的运行状态自 动选择最佳的保护模式进行电动机的控制与保护。 2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2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保护原理 2.1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保护原理故障信息及故障特征的提取和处理是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实现电动机保护的关 键所在。 由于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对称状态下的过流与在不对称状态下的过流(存在 反向旋转的负序磁场)烧损电动机存在不同的机理,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传 统的以电流幅值作为故障判据的保护方式在原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它只能反应对称 故障,对断相、接地、不平衡运行等不对称故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保护。因此,在 研究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智能化技术的过程中,利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子保护 电路,采用的保护原理是基于对称分量法,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流幅值、电流负序 分量、电流零序分量以及电压幅值的不同排列组合作为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保护 原理,除实现过载故障保护外,同时可以实现三相短路、起动时间过长、堵转、不平 衡运行、断相、接地和电压故障等故障保护[2]。本章将分别讨论上述各种故障的保护 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对称故障的主要特
征是三相电流基本对称但同时出现过电流,因 此可通过检测电流幅值进行故障判断。根据对称分量法分析,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在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常运行时没有或很小,一旦出现必然表示发生了不对称故障。不对 称故障可分为非接地性不对称故障和接地性不对称故障[3]。非接地性不对称故障会引 起三相电流不对称,此时定子电流可分解为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零序分量为零),因 此采用负序电流分量及各线电流的情况作为此类故障的判据;接地性不对称故障会引 发电流零序分量的出现,因此接地性不对称故障可用零序电流分量反映。 2.2 过载故障的保护原理过载保护是指电流超过电气设备限定范围,而有一定烧毁危险时,保护装置能在 一定时间内切断线路,保护设备不受损坏。过载保护是最基本和最有效的事前保护。 电动机的过电流大小与允许过电流时间之间的关系称为过载特性。电动机的过载 与输电线路或其它设备的过载不同,电动机过载将导致电动机过热,但其低倍过载又 允许定时限,所以电动机的过载特性应具有反时限特性[4]。另外,在电动机多次重复 3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短时间过载,而每次过载时间均小于容许时间时,保护装置不会动作,但由于电动机 自身的热积累可能使电动机烧毁,因此电动机的过载保护还应具有模拟和记忆电动机 热积累的功能,当热量积累到使电动机绕组的实际温度达到会显著降低绝缘寿命的程 度时,要求保护电器给予保护。怎样充分利用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同时又可避免过热 使绝缘破坏而损坏电动机, 最困难的就在于如何处理电动机运行过程中的热积累问题。 电动机发热理论研究表明,电动机持续运行的容许负荷,主要取决于定子绕组的 温升,即定子电流的大小作为电动机过载的主要依据。电动机温度会由最初的温度(与 周围空气温度相同)开始上升,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稳定温度。合理模拟电动机的温度 变化过程,才可以保护电动机既不能过热,又能充分利用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因此, 对于过载故障, 我们利用异步电动机发热物理过程的数学模型, 通过求解热微分方程, 获得累加定子电流的热过载保护动作方程,从而实现过载故障的有效保护。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动机定子绕组损耗和转子绕组损耗产生的热量应当等于被 电动机吸收从而使电动机温度升高的热量与电动机向周围介质散发的热量之和。在考 虑发热的同时,也考虑了热量向周围介质的散失,因此真实地反映了电动
机在过载状 态下实际的温度变化过程。 当电动机温度变化时,定子绕组的电阻和转子绕组的电阻也随温度而变化。根据 焦耳定律,当每相绕组流过电流 1℃时,当电动机温度增加时,导体自身的比热容需 要吸收热量,并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单位时间内电动机向周围空气散发的热量与下列因素有关: 电动机与周围空气温 度之差,即电动机的温升:温升越高,散到周围空气中的热量越多;电动机的散热面 积越大,散到周围空气中的热量越多。 在不对称情况下,电流中会含有负序分量,幅值相同的正序电流和负序电流在电 动机内产生的热量并不相同。对定子绕组而言,正序电流和负序电流产生的旋转磁场 为正、反同步转速,定子绕组的正序电阻与负序电阻阻值相同,定子发热损耗与其电 阻成正比,故数值相同的正序电流和负序电流产生的定子发热损耗相同。而对于转子 绕组而言,转子对正序电流产生的旋转磁场的转差率为 s,额定转速时,s≈0,感生电 流频率很低,而转子对负序电流产生的旋转磁场的转差率为 2-s,所以电动机在额定 转速时,(2-s) ≈2,转子感生电流的频率近似为 100Hz,对鼠笼型电动机而言,转子 对负序电流和正序电流所表现出的电阻之比可达 1.25~6 倍,所以数值相同的负序电 流产生的损耗接近于正序电流损耗的倍数。因此在设计过载保护发热模型时,应充分 4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考虑负序电流的热效应。 为了方便反映定子绕组的正序电流和负序电流的不同发热效应, 英国 GEC 公司提 出了反映发热效应的“等效电流” 。 当电动机工作在额定工况时,绕组的温度处于平衡状态,绕组电阻产生的热量全 部散失在周围介质中。模拟的温度变化曲线是一条类似指数变化的上升曲线,与实际 温度变化过程相吻合。显然该曲线若用集成电路型等模拟式保护很难实现,而用微机 数字式保护较易实施。 通常情况下,电动机的寿命取决于绕组绝缘材料的寿命,而绝缘材料的寿命取决 于所受的最高温度及其作用时间。根据 GB755-81《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表 2-1 列出 了各种绝缘等级材料长期使用的极限温度。国家标准规定的极限温度是在环境温度为 40℃时做出的。表 2-1 各种绝缘等级材料的极限温度绝缘等级 绝缘等级 A级 E级 B级 F级 H级 极限温度 (℃) 105 120 130 155 180 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负载及额定频率下运转,绕组温度不会达到表 2-1 中规 定的数值。绝缘材料在规定的极限温度
下工作能够获得合理的使用寿命。若绝缘材料 的工作温度超过极限温度,一般认为,温度每上升 7~10℃,绝缘材料的寿命将减少 一半。 过载故障保护的核心部分是累加值 Ak+1 的计算,递推基值为 A0,为 A0 环境温度 θ0 下电动机所具有的热常数,的取值并不影响 Ak+1 的最终结果,但会因变化过程不同 而可能影响保护性能,故不宜随便更改。在 Ak+1 每个 ? t 时间内计算 1 次。累加值不会 无限增大,当 ? k ? 1 ? ? m 时,保护动作跳闸,并且置位保护动作标志和起动闭锁;累加 Ak+1 值不会无限减小,当 Ak+1=A0 时,即当电动机温度下降到与周围环境温度相同时, 将稳定在 A0 上,此时清除起动闭锁,合闸后可重新起动电动机。 由以上分析可知,过载故障保护采用的是反时限保护原理,即实现了在不同过电 流情况下的不同的时间延时,因为电动机的温度变化是一个持续过程,脉冲干扰不会 5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再使保护器出现误动作,从而可提高保护器的抗干扰能力。 2.3 起动时间过长故障的保护原理电动机作为一种单独的电器元件,有其特殊的运行情况,即存在起动问题。准确 而可靠地对电动机起动过程进行判断,直接关系到电动机保护的性能。 在电动机起动瞬同,转于转速 n=0,转差率 s=1,因向电动机的等效阻抗很小,此 时起动电流很大, 一般电动机起动电流可达到电动机额定电流的 4~7 倍。 但随着电动 机的转速增大,电流逐步减小,在额定负荷下,转差率、很小(一般约为 0.01~0.05), 从而了定子和转子的电流。 在电动机起动时,电动机会从停运状态的小电流突增到起动时的大电流,然后再 下降至稳定运行时的工作电流[5],因此利用微机的记忆功能,根据电动机电流的初始 状态,可判断电动机处于起动过程还是正常运行过程。在电动机起动过程中若发生短 路故障,短路电流将大于起动电流,速断保护动作,从而使电动机得到保护。 当检测到线电流从 0A 增加到 0.1A 以上时,则认为电动机开始起动。在起动过程 中实时检测电动机的线电流与线电压,通过运算和比较,随时监测短路、断相及不平 衡和电压故障的出现,这样将会大大提高电动机的保护能力。这是微机控制电动机保 护器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传统老式保护器无法比拟的。当达到起动时间后,根据检测 到的线电流值进行电动机是否存在起动时间过长故障的判断。 起动时间过长故障的保护特性方程为: I ? I STA
t ? tS T A (2-1) 式中: I STA — 起动时间过长故障保护的整定电流 A t STA — 起动时间过长故障保护的整定时间 s 2.4 不平衡故障和断相故障的保护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烧坏以不平衡故障率最高,占整个电动机烧坏故障的 70%以上。 根据对称分量法,当不平衡故障发生时,将使三相电流和三相电压的大小、相位不再 对称,电流、电压中会出现负序分量,不会出现零序分量。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序等效电路和负序等效电路如图 2-1 所示。 6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a)正序等效电路 (b)负序等效电路图 2-1 正序等效电路和负序等效电路 图中: U 1? — 每相定子电压正序分量,单位为 V U1 ? — 每相定子电压负序分量,单位为 V 电动机正序阻抗和负序阻抗与转差率有关,忽略励磁阻抗,正序阻抗为 Z ? ? R1 ? R2 s ? j ( X 1? ? X 2 ? ) (2-2) 负序阻抗为 Z ? ? R1 ? R2 2?s ? j ( X 1? ? X 2 ? ) (2-3) 正序电流为 I1 ? ? I 2 ? R1 ? ? ? U1 R2 s ? (2-4) ? j ( X 1? ? X 2 ? ) 负序电流为 I1 ? ? I 2 ? R1 ? ? ? U1 R2 2?s ? (2-5) ? j ( X 1? ? X 2 ? ) 三相异步电动机在正常运转时存在两个主要力矩:一个是使电动机转动的电磁力 矩,由电动机定子绕组中流过的电流产生;另一个是阻碍电动机转动的阻力力矩,由 电动机所带的机械负荷产生。当三相电动机发生不平衡故障时,转子上将作用两个电 磁力矩:一个是在正序电压、正序电流作用下产生的正序电磁力矩,使电动机继续转 动,另外一个是在负序电压、负序电流作用下产生的负序电磁力矩,起制动作用。 正序电磁力矩和负序电磁力矩可分别表示为: 7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T ? ?3 p ? p (I2 ) ? 2 R2 s R2 R2 2?s ' ' ' (2-6) T ? ?3 ? (I 2 ) ? 2 (2-7) 式中: p— 极对数 ? — 角速度 合成电磁力矩可表示为 T ?3 p [( I 2 ) ? 2 R2 s ' ? ? (I2 ) ? 2 R2 2?s ' ] (2-8) ,电动机吸 从式( 2-9)可以看出,当不平衡故障发生时,减小,为了克服 收的功率将变为损耗,从而使电动机严重发热,严重程度不随平衡度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设置不平衡故障的保护特性方程为: 当 I ? ? 0 且? ? I m ? I pj I pj ? ? bph t 时, ? t bph (2-9) 式中: I m — 三个线电流中的最大值 A I pj — 三个线电流中的平均值 A ? bph — 不平衡度的整定值 t bph — 不平衡故障保护的整定时间,单位为 s 在不平衡故障中, 断相故障是危害性最大的故障。 因此断相故障的保护特别重要。 常见的断相故障有: (1) 供
电电源线一线断开:供电电源线一线直接断开是电动机断相运行中最为常 见的故障; (2) 一相定子绕组断开:电动机绕组接法有 Y 型和△型两种,其定子绕组为一相 断相的表现有所不同。 无论何种断相故障形式,断相运行时,由于负序转矩的存在,合成转矩都会减小, 从而使铜耗增加,电流增大,例如 Y 型连接的电动机在供电电源一线断开或电源一线 绕组断相的情况下,断相后电流约增大到断相前电流的万倍以上,三角型连接的电动 8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机在供电电源一线断开的情况下,断相后电流约增大到断相前电流的 2 倍以上。电流 的增大将使电动机温升加剧,严重时甚至烧毁电动机。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断相保护 特性方程,以保证断相时及时切断电源[6]。 2.5 电压故障的保护原理电压故障包括过压故障与欠压故障、失压故障。 过压故障有两种:系统的操作与某些不正常运行状态使电动机发生电磁能量的转 换而产生的内部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无论何种过压,电压的增加都将造成电动机的 电流增大,从而破坏绝缘而损坏电动机。 电动机电磁转矩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即与外加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当电动机端 电压降低时,若电动机处于起动过程,起动转矩会成平方倍数的减少,严重时会造成 电动机不能起动,使电动机长时间承受相当大的起动电流作用,从而导致电动机绝缘 过热甚至损坏;若电动机处于运行状态,电动机转矩的下降会使电动机的过载能力降 低,机械特性变软,运行的稳定性变差,若负载转矩大于电动机的最大转矩,电动机 将被迫停车,铁心损耗的减少小于铜耗的增加,从而也会使电流增大而烧坏电动机。 因此,有必要进行电动机的电压故障保护。电动机的过压、欠压保护是通过电压幅值 来进行判断的。 在阻力转矩一定的情况下,当电压降低到足以引起电动机制动的电压 U 时,欠压 保护应能反应并将电动机断开; 若电压下降得过低时, 欠压保护应能迅速切断电动机。 为了保证不因短时出现低电压而停转,电动机一般具有一定的转矩过载倍数。电 动机转矩过载倍数一般为 1.8~2.2,由此可确定欠压保护的动作相电压。 由于采样电压为线电压,根据不同连接型式电动机的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可 以获得额定线电压值,电动机欠压保护的动作线电压一般取 0.5 倍额定线电压值。 过压、欠压保护采用定时限保护,欠压保护采用速断保护,故障保护特性方程分 别为: 过压保护特性方程: t ? t gy U ?U
gy (2-10) 欠压保护特性方程: t ? t qy U shy ? U ? U gy (2-11) 9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失压保护特性方程: t ?0 U ?Us h y (2-12) 式中: U gy — 过压保护的整定电压,单位为 V,一般取 1.2UN t gy U shy t qy — 过压保护的整定时间,单位为 s — 失压保护的整定电压,单位为 V,一般取 0.35 UN — 欠压保护的整定时间,单位为 s 3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硬件设计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大 部分。硬件设计是实现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预定功能的基础,是电子式过载保护继 电器的“肢体” ;软件设计是完成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设计任务的关键,是电子式过 载保护继电器的“灵魂” 。结合前章所述的保护原理,本章将设计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 器的硬件部分,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故障的有效保护。 3.1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硬件总体结构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信号采集变换单元、 信号预处理单元、 单片机系统单元、键盘显示单元、输出控制单元等[7]。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硬件 结构框图如图 3-1 所示。 互感器 信 号 预 处 理 单 片 机 系 统 键盘显示 输出控制 图 3-1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硬件结构框图 单片机系统以一定的时间间隔通过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进 行电流和电压采样,采样信号经处理后,送入单片机端口,经片内 A/D 变换器转换成 10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数字信号,由单片机进行运算、分析和判断后,再输出相应的信号显示在显示器上, 并通过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与保护。 3.2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单片机是硬件电路的核心部件,在设计时选用了低功耗、高性能、性价比较高的 PiC16F877 单片机。此单片机由美国 Microchip 公司推出,采用 RISC 结构,具有高驱 动能力 I/O 端口(可直接驱动数码管 LED 显示),片内含 4K 字节程序存储器 FLASH3 个定时器/计数器,8 通道 10 位高速 A/D 变换器;另外 PIC16F8T7 单片机还具有片内 WDT 和掉电保护功能,因而 PIC16F877 单片机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非常适用于 工业现场控制。单片机的复位电路是易受噪声干扰的敏感部位,当复位端口串入干扰 时,一般不会导致系统的错误复位,但会引起 CPU 内部的某些寄存器和接口电路的状 态发生变化,造成系统工作失常。 复
位电路具有自动复位和手动复位两种形式。复位电路中的二极管能在电源掉电 时使电容迅速放电,待电源恢复正常时实现可靠复位,避免了由于电源瞬时掉电而电 容不能迅速放电而引起单片机不能可靠复位,导致程序运行失控,造成“程序乱飞” 和“死循环”[8]。 在控制系统中,时钟电路非常关键。外时钟是高频噪声源,除能引起对系统的干 扰,还可能产生对外界的干扰,因此选用时钟频率低的单片机可以降低系统噪声,在 本设计中, 选择的外时钟频率为 4MHz, PIC16F877 单片机的最短指令周期可达到 1us, 可以满足系统的要求,此外,设计了双余度时钟来提高系统时钟电路的可靠性。 74LS123 芯片为双单稳触发器,在此作为故障诊断电路。74LS123 芯片的两个输 出端 1Q,2Q 的脉冲波由 1B 端和 2B 端输入时钟的上升沿触发。1Q 和 2Q 获得的脉冲 宽度分别由时间常数 R14 C 14 和 R 15 C 15 。决定。如果正确地选择时间常数,使脉宽 T,稍 大于时钟周期 T,那么将可得到一个恒定的高电平输出。在本设计中,振荡脉冲周期 T 约为 250ns,选择电阻 R14 ? R15 ? 10 K ? ,电容 C 14 ? C 15 ? 30 pF , T w 约为 300ns,大 于 T,满足需要。当 113,2B 端输入 4MHz 的振荡脉冲时,1Q 端、2Q 端输出高电平; 1B,2B 端无振荡信号输入时,1Q 端、2Q 端输出低电平:113,2B 端输入不规则信号 时,1Q,2Q 端输出的信号亦不规则,并会有下降沿和低电平出现。根据这些信息可 对时钟电路的控制逻辑进行设计。 11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74LS74 芯片是双 D 触发器,在本设计中,只用到其中的 1 个 D 触发器。74LS125 芯片是四总线缓冲器,在此作为开关使用。当选通端为低电平时,输出与输入相同; 当选通端为高电平时,输出为高阻态。 当时钟 1 和时钟 2 均正常工作时,74LS123 的 IQ 端和 2Q 端均输出高电平,即 74LS74 芯片的 CLR1 端和 PRl 端均为高电平,此时 74LS74 芯片的 Q 1 和 Q 1 的电平保 持初始的电平状态,从而选定晶振 1 或晶振 2 接至单片机的时钟输入端 XTALl 和 XTAL2;当晶振 1 出现故障时,74LS123 芯片的 Q 1 端输出低电平,从而使 74LS74 芯 片的 Q 1 端输出高电平, Q 1 输出的低电平,从而选通 74LS125 芯片的 3 和 4 缓冲器, 将晶振 2 接至单片机的时钟输入端 XTALl 和 XTAL2;同理,当晶振 2 出现故障时, 74LS123 芯片的 2Q 端
输出低电平,从而使 74LS74 芯片的 Q 1 端输出低电平, Q 1 输出 高电平,从而选通 74LS125 芯片的 1 和 2 缓冲器,将晶振 1 接至单片机的时钟输入端 XTAL1 和 XTAL2。 由以上分析可知,两个时钟互为备份,即一个工作,另一个则作为工作时钟的备 份时钟。因此,双余度时钟能容忍一个时钟发生故障,从而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信号预处理电路包括三路电流信号预处理电路和三路电压信号预处理电路,共用 一个调压电路进行调节。 根据前章所述的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保护原理,涉及计算线电流各分量时同 时采集三相线电流的问题。 由于采集三相线电流的采样通道只有三个, 而且 PIC16F877 单片机的命令执行速度比较快,依次分时选通进行采样所需总时间较少,因此采样保 持器 LF398 基本能满足电流同时采样的要求,LF398 的捕捉时间约为 6us。 设计时选择的互感器的输出电压 V out 限定在-5~5V,而 PIC16F877 单片机内部 A/D 端口的输入电压 V in 为 0~5V,因此需要将电压进行变换。 根据运算放大器原理可得 V in ? R2 ? R3 R2 V ? R3 R2 Vo u t _ _ _ (3-1) 为将-5~5V 变为 0~5V,令 5? R2 ? R3 R2 V ? R3 R2 ? (?5) 12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0? R2 ? R3 R2 V ? R3 R2 ?5 (3-2) 根据上式可得 V=1.67V,其中 V 由调压电路获得,并选用 R 2 ? 10 K ? , R 3 ? 5 K ? 。 在采样期间,采样顺序为先采集三个线电流,再采集三个线电压。单片机输出高 电平使三个电流通道的采样保持器闭合进行采样,输入信号通过采样保持器内部高增 益放大器对电容充电,经 1 延时后,单片机输出低电平,使三个采样保持器进入保持 状态, 输入信号可以保持到下一次采样开始, 单片机依次选通三相线电流的 A/D 通路, 读入线电流采样值。在完成线电流 10us 采样后,按照与线电流采样同样的过程进行线 电压采样。 根据互感器的衰减倍数及提升电路的数值,通过软件可得出实际的异步电动机的 线电流和线电压采样值。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键盘显示接口电路一般是必备的人机交互的主要设备。 LED 数码管显示器具有成本低、驱动简易等特点,因此在本设计中采用 LED 数 码管作为显示装置。 键盘的接口有两种方式:并行方式和串行方式。并行方式以单片机的并行口通过 一定的驱动装置连接 LED 数码管的段、位驱动器和矩阵式键盘,进行动态显示和扫描 键盘。其电路简单,但占用的 I/O 口位较多。
串行方式采用单片机的串行口连接移位 寄存器,再驱动 LED 的段、位和矩阵式键盘。这种电路虽然所占的 I/O 口位较少,但 接口芯片的数量将随 LED 数码管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电路比较复杂。因此在设计时, 采用了并行方式键盘接口电路,并选用了合适的芯片进行硬件译码和驱动。 在单片机接口电路中,所有整定参数和控制参数均可用键盘直接输入。键盘采用 矩阵式, 键盘中的键接在矩阵的行线和列线上。 在本设计中, 3-8 译码驱动器 74LS138 以 的输出作为键盘矩阵的行线驱动,而单片机的 RD1-RD3 作为键盘矩阵的列线驱动。 键盘接口电路最多可连接 4×8=32 个键,而在本设计中,只用到 16 个键,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排列的键值功能表如表 3-1 所示。 13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表 3-1 健值功能表 参数整定 0 4 8 退位 1 5 9 一次键入完成 2 6 启动 完成 3 7 停止 在进行参数整定时,可以根据需要对默认参数进行修改,标号与整定参数类型对 应表如表 3-2 所示。表 3-2 标号与整定参数类型对应表 标号 1 2 3 4 5 6 参数整定类型 Y 型接法 △接法 额定电流 I e 额定电压 U e Am A0 Ae k 标号 12 13 14 15 16 17 参数整定类型 I dzh t dzh ? bph t bph t dx I jd U 7 8 9 10 11 18 19 20 21 22 gy f t gy I dl U qy I STA t qy t STA U shy 按“参数整定”键后,首先输入密码,在密码正确的情况下,根据表 3-2 进行整 定参数类型的选择,即键入代表整定参数类型的标号,标号键入完成,按“一次键入 完成”键,随后键入修改值,再按“一次键入完成”键:若还需要修改其它参数,则 14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继续键入代表整定参数类型的标号,按上述步骤依次完成;若键入参数修改过程中, 键入错误,则按“退格”键进行修正:当所有需要修改的参数完成整定后,按“完成” 键。在键入所有数字时,最低位均为小数位。 LED 显示器的字段驱动以及故障显示采用硬件译码驱动。 CD4511 芯片是 BCD 七 段锁存和译码驱动芯片, WAD 11 只能输出 0-9 这 9 个数码, 故该接口电路也只能显示 0~9,而不能显示 A,B,C,D,E,F 等字符。CD4511 芯片的 4 位 BCD 输入端(A, B,C,D)接至单片机的 RD0~RD3 端,锁存控制端 LE 接至单片机的 RD7,当 RD7 输出低电平时, 芯片 CD4511 输出七段码 a, C, e, b, d, f,g, 最大输出电流为 25mA,
可直接驱动共阴 LED 数码管而无需再加接驱动电路。共阴 LED 显示器共由 4 个 LED 数码管组成,第一个 74LS138 译码驱动器的 4 位输出分别作为 4 个 LED 数码管的片 选。两个 74LS138 译码器的三个输入端 A,B,C 分别接至单片机的 RD4-VRD6 引脚, 两个 74LS138 译码器 E3 端分别接至单片机的 RB1 和 RB2 引脚,通过 RB1 和 RB2 引 脚的输出来进行译码器的选择, RB1 输出高电平时, 当 选中第一个 74LS138 译码驱动 器,进行键值输入或 LED 显示,四个 LED 数码管从左到右依次显示的内容为:线电 压或线电流的标号、线电压或线电流有效值的百位、线电压或线电流有效值的十位、 线电压或线电流有效值的个位,标号与电压有效值或电流有效值的对应关系如表 3-3 所示;当 RB2 输出高电平时,选中第二个 74LS138 译码驱动器,进行故障显示,从上 到下 6 个小灯所表示的故障类型如表 3-4 所示。表 3-3 标号与线电压有效值或线电流有效值的对应表 标号 1 2 3 4 5 6 电压有效值或电流有效值 A 相线电流有效值 B 相线电流有效值 C 相线电流有效值 A 相线电压有效值 B 相线电压有效值 C 相线电压有效值 15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表 3-4 6 个小灯表示的故障类型表 顺序号 1 2 3 4 5 6 故障显示类型 系统出错(LED 显示全 8)或键入错误(LED 显示全 9) 过载故障 三相短路故障 起动时间过长故障 堵转故障 不平衡故障 4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软件设计 PIC 汇编语言是针对 PIC 系列单片机的程序语言, 采用精简 RISC 指令系统, 对于 频率为 4MHz 的振荡器,一般指令的执行时间为 1us,个别其他指令的执行时间为 2us 或 3us,因此指令执行速度比较快,适合工业现场的实时控制。所以在编写电子式过 载保护继电器的软件时,采用了 PIC 汇编语言。 在进行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软件设计时,采用了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中心 思想是把一个复杂的应用程序按整体功能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的程序模块,各模块 可以单独设计、编程、调试和查错,然后装配起来联调,最终成为一个能完成规定功 能、具有实用价值的程序。 4.1 采样数据的处理方法目前, 对于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有效值的计算己经出现多种算法, 如峰值采样法、 傅立叶算法、积分法、导数算法、均方根值算法等等。在本软件设计中,采用了均方 根值算法来计算异步电动机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均方根值算法不仅适用于正弦
电量 的测量,而且可准确测量波形畸变的电量。 根据采样的线电流与线电压,利用均方根值算法进行线电流有效值 I 与线电压有 效值 U 的计算公式为 I ? 1 T ? T 0 iL (t ) d t 2 (4-1) 16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U ? 1 T ? T 0 u L (t ) d t 2 (4-2) 将式(4-1)和式(4-2)进行离散化处理,可得 I ? 1 N 1 N ( i L 1 ? i L 2 ? ... ? i Lk ? ... ? i LN ) 2 2 2 2 ( 4-3) U ? ( u L 1 ? u L 2 ? ... ? u Lk ? ... ? u LN ) 2 2 2 2 ( 4-4) 式中: N— 每个周期的采样点数,在本设计中,N=12 i LK u LK — 第 K 个采样点线电流的采样值为 A — 第 K 个采样点线电压的采样值为 V 设置单片机在每个周期采样线电流 12 个点, 即每隔 300 采样一次, 完成 ? 和 ? 2 即 要求移相 120 ? 和 240 ? ,移相 120 ? 。就是取后 4 个采样点,移相 240 ? 就是取后 8 个采样 点。离散化可得第 K 个采样点的正序电流、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的表达式。单片机可 以很方便地计算出一个电流周期内各个采样点的正序电流、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 4.2 保护程序的设计主程序是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完成其功能的核心程序。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 4-1 所示: 17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开始 初始化 系统自检 是否发生故障 N 显示子程序 跳闸退出 保留 键入 前的 参数 键处理子程序 输入错误 N 是否停机 N 数据采集 数据子程序 N 是否跳闸 跳闸 设置停机标志 显示子程序 图 4-1 主程序流程图 采样数据的处理结果是判别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正常与否的依据。当有故障发生 时,根据数据的处理结果,分别调用各故障处理子程序,可以及时输出正确的控制信 号,以达到保护电动机的目的[9]。 在本设计中,键盘采用的是机械弹性开关。由于机械触点的弹性作用,在闭合和 断开的瞬间会发生抖动现象。抖动时间的长短由按键的机械特性决定,一般在 5ms~ l0ms,为了确保按键不产生误动作,在本设计中采用了防抖动措施。防抖动措施有硬 件和软件两种方法。硬件防抖动措施一般采用 RS 触发器,构成双稳态消抖电路,采 用硬件防抖动电路将导致硬件电路的复杂化,因此在本设计中我们采用了软件消抖动 方法,工作原理是:当软件检测到第一次按键按下时,执行一个 10ms 的软件延时程 序,之后再检测该键是否仍保持闭合状态,若仍然处于闭合状态,则确认此键真正按 下,从而消除了抖动的影响。 18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
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为了避免使用人员由于误操作的原因导致多次连击同一个按键, 即出现重键现象, 在软件编写过程中,设置了以键的释放作为按键的结束标志,即在执行完相应的按键 功能程序后,等待键的释放,当键释放后,再继续其它程序,若等待时间超过规定时 间,则认为该键出现故障,进行键入错误显示。 键处理子程序流程图如图 4-2 所示[10]: 键处理子程序 N 有键按下? 防抖动处理 N 键仍按下? 计算键值 键已释放? N 键值判别 参数整定键 启动键 停止键 其他键 参数整定子程序 启动键处理子程序 停止键处理子程序 设置键入故障标志 返回图 4-2 键处理子程序流程图 19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参数整定子程序流程图如图 4-3 所示[11]: 参数整定子程序 密码键入 N 一次完成键按下并释放? N N 密码正确? 有键按下? N 键值处理 N 键已释放? N 一次完成键按下? 取键值,键已释放? N N 完成键按下? N 取键值,键已释放? 设置键入 故障标志 返回图 4-3 参数整定子程序流程图 20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起动键处理子程序流程图如图 4-4 所示[12]: 启动键处理子程序 电动机在运行状态 N 启动闭锁? N 启动电动机 设置键入 故障标志 设置启动标志 清启动标志 清停机标志 返回 图 4-4 起动键处理子程序流程图 停止键处理子程序流程图如图 4-5 所示[13]: 停止键处理子程序 电动机处于停止状态 设置停机 标志 设置键入 故障标志 返回图 4-5 停止键处理子程序流程图 LED 显示器采用动态显示。正常工作时,设置 RD0~RD7 为输出,RB1 设置为高 电平,RB2 设置为低电平,RD4~RD6 依次输出“0~3”所对应的二进制码,经第一 21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个 74LS138 译码器译码后, 从左到右依次驱动每个 LED 数码管; 设置 RD7 为低电平, 选中 UM 11 芯片,RD1~RD4 依次输出线电压或线电流的标号和有效值,经 LAND11 译码后, 得到各个字段的驱动码, 驱动 LED 的字段进行显示。 当工作状态出现故障时, 依次将 RB1 和 RB2 设置为高电平,使第一个 74LS138 译码器与第二个 74L3138 译码 器分时被选中,进行故障的显示。为使显示清晰,每个 LED 数码管的显示需有一定的 时间[14]。 显示子程序流程图如图 4-6 所示
[15]: 显示子程序 有故障 N LED显示 N 小灯显示 LED显示 返回图 4-6 显示子程序流程图 5结 论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作为实现异步交流电动机保护的一类重要的低压电器产品 备受关注。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智能化己成为 当今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重要发展方向,此外,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也越来越 需要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研究电子 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智能化技术并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参考了 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在深入了解了当前低压电器智能化技术与可靠性研究的发展概 况的情况下,对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智能化技术与可靠性分析进行了研究。本文 的研究符合国内外低压电器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保护原理,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过载、短路、堵转、不 平衡、断相、过压、欠压、失压等各种故障状态进行分析,采用电流幅值、电流负序 分量、电流零序分量和电压幅值的不同排列组合作为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保护原 22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理。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发热物理过程的数学模型,获得了与实际温升过程更为吻 合的累加定子电流的过载反时限保护特性方程,实现电动机过载能力的充分利用;针 对常见的不同类型的断相故障,分别进行分析并建立不同类型的断相故障保护特性方 程:对于其他不同故障所表现出的不同状态,建立各种故障相应的保护特性方程。设 计了智能化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本文设计了以 PIC16F877 单 片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智能化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根据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 保护原理,采用 PIC 汇编语言编写了保护程序,利用 PIC16F877 单片微型计算机的运 算能力、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能够根据电动机的运行状态自 动选择最佳的保护模式进行电动机的控制与保护。 23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何瑞华.我国低压电器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低压电器,1998. 3~10 2 刘逸生.介绍西门子公司电子过载继电器.机床电器,1992.38~40 3 戚为达.国内外常见热过载继电器的对比,替代与使用.电气开关,1997,(3): 17~25 4 郎兵,李继红,周长青.电动机过负载保护模型的研究.电力情报,1998, 20(3): 27~29 5 杨玉民.过载、过
负荷、短路、过电流的异同点.农村电工,2001, 3(3): 32~48 6 陆宾,赵靖英.热过载继电器的故障研究.江苏电器,2004, 12(9): 6~14 7 陆俭国,王景芹.低压保护电器设计理论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6): 9~12 8 张莲,邓力.异步电动机过负荷保护模型的研究.中小型电机.2000, 3(3): 56~57 9 杨旭东.实用单片机汇编语言精选.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25~29 10 沈祖培,黄祥瑞.故障树系统分析软件包 FTAS 用户手册.北京:清华大学,1992.35~36 11 李光弟.单片机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2. 6~14 12 龙子俊.单片机应用技术.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3.125~128 13 赵晶.单片机高级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0.84~85 14 严天峰.键盘及其接口技术.安徽:电子世界出版社, 2002, 26~29 15 李德玉,李兵,段雄.单片机与 PC 机的串行通信设计.北京:煤矿机械出版社, 2002.10~12 24 平顶山学院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的设计 致 谢经过几个月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 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指导老师的督促, 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这次毕业设计得到了很多老师、同学和同事的帮助,其中我的指导老师翟子楠老 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尤为重要,每次遇到难题,我最先做的就是向翟老师寻求帮助, 而翟老师每次不管忙或闲,总会抽空来找我面谈,然后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他不仅 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而且由于他的耐心指导使我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不仅学 会了更多的书本及实践知识,更让我学会了做事要认真,避免马虎。 另外,感谢老师给予我这样一次机会,能够地完成一个课题,并在这个过程 当中,给予我们各种方便,使我们在即将离校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能够更多学习一些 应用知识,增强了我们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提高了思考的能力。再一次对我的 母校表示感谢。 感谢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和我密切合作的同学,和曾经在各个方面给予过我帮助 的伙伴们, 在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的最后的日子里, 我们再一次演绎了团结合作的童话, 把一个庞大的,从来没有上手的课题,地完成了。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帮助,才 让我不仅学到了本次课题所涉及的新知识,更让我感觉到了知识以外的东西,那就是 团结的力量。 最后,感谢所有在这次毕业设计中给予过我帮助的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 以加倍的
努力作为对给予我帮助的学校、老师及同学们的回报。 对上述朋友,再一次真诚地表示感谢!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