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来源:百家汽车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作者:温雪萍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7期

摘 要:文明礼仪是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的根基,是他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基本的道德底线。

关键词:文明 ;行为 ; 养成 ;教育 【正文】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 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另外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是进行养成教育的最佳阶段,抓住关键时期进行培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就显得犹为重要。 普及知识,提供养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讲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从目前情况看,小学生对礼仪知识的认识还比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在家庭生活中,要尊老爱幼、善待家庭;在人际交往中,要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有限,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我把礼仪贯穿到歌谣、听故事、知识抢答、朗诵、肢体动作等各种表演形式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二、 榜样示范,带动养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因此,应该通过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来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教育,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榜样的示范作用,会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使教育形象化、具体化。 1、教师树立学习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对学生都有很强的潜移默化作用。教师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一个谈吐文雅、穿戴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庄、对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在升旗仪式上要庄重严肃,自己却在有说有笑;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自己却在上课铃声响后迟迟不到课堂。这样的教师又如何教育学生呢?所以教师应作为学生最具体的看得见的活教材,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树立文明礼仪形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不许学生做的,教师决不能做,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堪为学生表率,以自己巨大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我们的文明礼仪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树立优秀学生榜样。

教师还要注重在学生中挖掘和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身边的学生榜样离自己最近,摸得着,看得见,同学之间最了解,最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这样的榜样也更具有说服力。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观察学习过程就是通过个体观察榜样的不同示范而进行的。而学习者通过这种榜样观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小学生的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在班上设立了“文明标兵”、“礼仪之星”称号,每个礼拜评选一次,并给评上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让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受到教育。我还还结合班级其他活动,设置情景 :如母亲节前夕,为了让学生了解父母亲的辛苦及对孩子的疼爱,就组织同学们通过回忆自己与父母亲之间真实的小故事,观察母亲一天的工作,说说母亲的心事等形式,让孩子们深深地体验到母亲对自己的疼爱和关心。在节日当天,让他们给爸爸妈妈制作贺卡、给爸爸妈妈唱首歌,抱抱爸爸妈妈、对爸爸妈妈说一句感激的话等等,从而让同学们学会感恩。 三、开展活动,培育养成

学习“文明礼仪”要重在实践。一个人的“文明礼仪”只能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反映出来,而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养成。我教育学生在理解“文明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生活中,各项实践活动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一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公益性劳动,如清洁卫生、布置教室、绿化美化校园等,培养关心集体、劳动光荣的意识。二组织学生参加执行日常规范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会、班委、值周生的作用,让学生参与道德、纪律等基础文明的管理监督与考核,使学生在参与中抑制和防范不良行为,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另外,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到社会上去观察,去与那些违法违纪的行为作斗争,并且让学生集中讨论交流活动的体会。这样,能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哪些是不良行为,从而加深了对坏人坏事的憎恶。诸如此类活动,要经常开展,做到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教育效果。 四、规范制度,促进养成

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度是养成计划具体付诸于实践的有效措施,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规范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我在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得养成教育有方向,学生行为有规范,教师执行有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度。我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为基本,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道德观念差、不懂礼仪、不讲礼貌的现象,从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入手,分别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和要求。让学生懂得了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教师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绝不手软,切实维护规章制度的威信。这样用法规增强了对学生的约束和规范,通过严格管理加强了学生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之,礼仪是人类社会的需要。一个人的言语、行为是不是符合礼仪要求,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礼仪教会怎样做人:为人处事时,懂得尊重别人;懂得人际关系和谐融洽靠的是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其间包括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尊老愛幼,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爱护公物,养成好的卫生习惯,遵守公共秩序,遵纪守法,待人宽厚„„良好的礼仪习惯是一种资本,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将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生要知道文明礼仪》 2.《社交礼仪常识》 3.《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