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幼儿教师资《综合素质》考前检测试题C卷 含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7、8、9、11、( )、19”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 A.12 B.14 C.16 D.18
2、找规律填数字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各组数字填入数列“1、6、5、9、12、( )”,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 A.13 B.15 C.17 D.19
3、下列哪一项违背了教育公正的儿童观?( ) A.幼儿园小班张老师上班时间玩手机
B.某幼儿教师视每个幼儿的家庭条件而区别对待不同幼儿
第 1 页 共 14 页
C.某幼儿教师在工作之余还对小学生进行有偿家教
D.某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现有的教学技能和知识水平已足够应对幼儿园的学生,不再需要继续探索创新
4、幼儿园老师张某,多次申报职称未果,认为是幼儿园是故意为难他。此后,张某经常迟到,早退,教学敷衍了事,园长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张某依然我行我素,幼儿园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后将其解聘。该幼儿园的做法( )。 A.正确,张某的行为给教学造成损失 B.正确,应同时追究张某的民事责任
C.不正确,侵犯了张某的教育教学权 D.不正确,事业单位的人员不能解释
5、语言活动中,吴老师发现向红在他前面一个女孩身上贴上了纸条,此刻吴老师合理的作法是( )。
A.停止教学,点名批评 B.停止教学,让其罚站 C.继续教学,置之不理 D.继续教学,微笑提醒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是( )。 A.中秋 B.端午 C.重阳 D.清明
7、某幼儿园在其教学计划中大量增加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内容,该幼儿园的做法( )。 A.正确,有利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 B.错误,背离了幼儿教育的的基本目标 C.正确,有利于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水平 D.错误,只能适量增加小学教育的内容
第 2 页 共 14 页
8、在老师提问时,小虎总是喜欢抢答,但基本都答错,因此老师应当( )。 A.批评小虎不认真思考 B.引导小虎认真思考 C.当堂批评小虎 D.对小虎置之不理
9、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项不是同一类的是( )。 A.王有制 B.均田制 C.井田制 D.分封制
10、吃午饭时,孩子们吵吵嚷嚷,不能好好吃饭,说:“咦,教室里怎么飞来这么多小蜜蜂,嗡嗡的好吵啊,快把它们请出去,别打扰我们吃饭。”孩子们听了之后便安静地吃饭了。的语言具有( )。
A.教学性 B.趣味性 C.鼓励性 D.示范性
11、我国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A.专业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基础教育
12、幼儿教师逐渐培养幼儿学会自学,体现了素质教育( )的要求。
A.面向全体 B.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C.促进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 3 页 共 14 页
D.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13、要将Word文档中所选文本移动到剪贴板上,这样的功能按钮是( )。
A.格式刷 B.复制 C.删除 D.剪切
14、在课堂上,有位同学未经许可离开教室。对此,最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在几分钟内如果不能找到该学生,应当立刻报告给校长 B.发动全班同学一起去找他
C.立刻把他带回教室,但不要太关注他
D.事后和他进行谈话,严肃地对他说清楚不经许可不能擅自离开教室
15、对未成年人( )的矫治与犯罪行为的预防,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执行。
A.严重不良行为 B.不良行为 C.偷盗行为 D.抢劫行为
16、填入数列“36、24、15、12、( )、9”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
A.8 B.7 C.6 D.5
1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 )。
A.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B.平等的受教育条件
第 4 页 共 14 页
C.免试入学的机会 D.就近入学的机会
18、孙某和张某共同举办了一家具有法人资格的幼儿园,由张某担任园长,该幼儿园的法人代表是( )。
A.张 B.孙 C.孙和张 D.教职工大会
19、晚清时期第二次西学东用,西方近代技术不断由上海传人中国,上海成了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策源地,有许多翻译出版机构翻译出版西方的科学技术书籍,传播西方科学技术。当时翻译西方科技书籍最多的翻译出版机构是( )。
A.墨海书馆 B.益智书会 C.土山湾印书馆 D.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20、陈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关注幼儿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关注每一位幼儿的人格和道德发展,体现了( )的职业道德。
A.教书育人 B.关爱学生 C.育人为本 D.德育为先
21、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支持包括物质和心理两方面,说明幼儿教师是( )。
A.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B.学习者和研究者 C.幼儿的榜样和示范者 D.幼儿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第 5 页 共 14 页
22、我国唐代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称“李杜”。人称“小李杜”的两位诗人分别是( )。
A.李商隐、杜牧 B.李清照、杜甫 C.李鸿章、杜娟 D.李世民、杜如晦
23、教师钱某对幼儿园解聘自己的决定不服,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 )。
A.检举 B.揭发 C.提出诉讼 D.提出申诉
2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们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 )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导生制 D.导师制
25、被称为我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石窟是( )。
A.敦煌莫高窟 B.洛阳龙门石窟 C.大同云冈石窟 D.天水麦积山石窟
26、是一名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教育局要求她去省城参加培训学习,她应该( )。
A.拒绝,又辛苦又浪费时间 B.拒绝,骨干教师不需要再培训
第 6 页 共 14 页
C.参加,有利于身心休闲 D.参加,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27、下列选项中,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8、初入园的小朋友害怕幼儿园厕所里的蹲坑,黎老师就在每个蹲坑的两边合适的位置,用环保油漆画上了可爱的小脚印。孩子们看了既新奇又喜欢,入厕时都去踩自己喜欢的小脚丫。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长期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29、古人对于我国姓氏的来历有如下阐述“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宜;氏于事,则巫乙匠淘……”由此可以推断,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
A.族号 B.匿名 C.官名 D.爵号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材料分析:
试分析下面的儿童诗的写作与表达技巧。
有个圆圆/爱画圈圈/大圈像太阳/小图像雨点/晚上圆圆睡着了/圈圈很想圆圆/悄悄
第 7 页 共 14 页
地、慢慢地/滚进圆圆梦里面/一会儿变摇鼓/逗着圆圆玩/一会儿变气球/围着圆圆转/圆圆睡醒了/圈圈眨眨眼/变成大苹果/躲在枕头边。
2、材料分析:
周一长假结束后,楠楠一进教师,就马上走到自然角去探望小金鱼和蝌蚪。 “小金鱼没有了!”楠楠大叫起来。
邓老师很吃惊地走过去看,以前游来游去的小金鱼不见了,只剩下两个小鱼头躺在缸底的水草下,几只蝌蚪竟然正在啃鱼头。
蝌蚪吃金鱼的事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早餐结束后,邓老师决定利用这次机会,组织孩子们讨论小金鱼的死因。
孩子们分小组进行了热烈讨论。他们列出了几种可能的原因: (1)天气闷热致死。因为放假期间,天气一直有些闷热。
(2)水污染致死。因为涵涵苦经将肥皂泡吹到鱼缸里。大家觉得水污染可能会导致金鱼死亡。
(3)金鱼吃得太饱,胀死了。因为小杰家的金鱼就是这样死的…… (4)金鱼是饿死的。因为放假期间没人给金鱼喂食,它们就饿死了。 邓老师继续组织幼儿讨论怎样的喂养方式是正确。大家纷纷发表意见。
随后,邓老师指导孩子们把金鱼的尸体从鱼缸里捞出来。有的孩子还提出要把金鱼埋葬到草丛里,邓老师答应了,给孩子们借来铲子,孩子们很认真地把他们心爱的金鱼埋好。 问题:
请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邓老师的保育行为。
第 8 页 共 14 页
3、材料分析:
陈老师在讲完《狐狸与乌鸦》的故事后,让小朋友们分角色扮演。小雨问:“老师,书中的原话太多,不想用书中的原话,我可以自己说吗?”陈老师蹲下来回答到:“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陈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小雨的头,“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演,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乌鸦或者狐狸.你会说些什么呢?”于是大家很开心地准备着,很多小朋友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一时间各种性格的狐狸、乌鸦都出现了,每个人都演出了不一样的狐狸、乌鸦。小朋友们都说这样的表演比背课文中的原话精彩多了.非常开心。此后陈老师在课堂中总会有意识地让小朋友们自己组织表演.一个学期后全班小朋友的语言表达和与人交流的能力都有了大大提高。 问题:
请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陈老师的教育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写作:
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些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叫工友将自己所有的烟取来,当众销毁,还打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要求:
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第 9 页 共 14 页
第 10 页 共 14 页
参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答案:B 2、B 3、B 4、A 5、D 6、C 7、B 8、B 9、D 10、B 11、D 12、答案:D 13、D 14、B 15、A 16、C 17、答案:A 18、A 19、D 20、A 21、答案:A 22、A
第 11 页 共 14 页
23、D 24、D 25、A 26、D 27、C 28、D 29、D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答案如下:
儿童诗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生动感人的形象。这首儿童诗从儿童的心理出发,洋溢着童趣,生动地传达出了儿童的真切的感情,不仅表现了儿童丰富的生活,也展示了儿童美妙的内心世界。诗人借助圆圆和圈圈的形象,帮助儿童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圆形事物,有助于唤起儿童对生活中关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2、答案如下:
教师的做法符合新课改背景下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这种保育行为值得我们去学习。 首先,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潜能和探索意识。材料中,就金鱼的意外死亡,教师并没有直接告知幼儿答案,而是带领幼儿大胆假设、论证研究,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其次,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强调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材料中,教师不但就金鱼之死引发大家在知识方面的讨论,还为金鱼举办了一个葬礼,让幼儿体会到了生命的宝贵与意义,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丰富了幼儿对大自然的情感与热爱。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像邓老师一样,全面贯彻育人为本的儿童观,一切以儿童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帮助幼儿在各个方面健康快乐的成长。 3、答案如下:
陈老师的做法是恰当合理的,践行了我国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观。
首先,素质教育观的内涵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材料中教师在讲完课后让小朋友们分角色表演,并长期让小朋友们组织练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去学习表达、组织及与人交往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发展。
第 12 页 共 14 页
其次.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材料中教师对小雨希望用自己的语言表演不仅没有批评而且表示赞赏,并引导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保护了学生创造的火种,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最后.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从教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材料中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大胆采用学生表演的形式,既让幼儿掌握了语言表达的相关知识,又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答案如下: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读完这个故事,张伯苓老师掷地有声的那句“从此以后,我与这位同学共同戒烟!”还一直回荡在我耳边。它告诉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人民教师,老师的一言一行也会直接关系孩子的身心健康,言传再多也不如身教有效。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启功先生所提的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非常准确地解读了这个故事的内涵。学,每位学生应具有的学问、知识以至技能。仅仅具有“学”还不够,还要能够成为后学的师表。行,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品行,这包括这思想、行为、待人、对己。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应该能够成为他们的模范。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所有教师所遵循的,教师的“为人师表”是对学生身教的直接表现,老师的思想和行为,应该对学生起表率作用。
扪心自问,现在的有些老师们每天对学生絮絮叨叨地大谈读书学习的重要,自己却不能够以身作则。老师是学生们的楷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且学生模仿能力比较强。从这方面来说,教师的身教应重于言传,学生会在教师无声的语言里感受到教师心灵的呼唤,从而改变人生的轨迹。
比如在学校,老师为发动学生博览群书,苦口婆心地规劝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名言几乎成了老师们的口头禅。可是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始终未能养成,往往是三分钟热血之后,便把买来的优秀书刊束之高阁。为此,老师也会苦恼,怎能让学生“爱上读书没商量”呢?这个问题应该是即将实现教育职业理想的我们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想老师们可以结合学校的读书活动,读书会等,以身作则,给学生做个表率。老师们可以选择对学生成长、对教学有益的书籍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把令人心醉的小故事、富有启迪的话语、有感悟的信息详细记录下来,让思维的火花永不熄灭。看到老师在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读书,学生会效仿。这是一种潜在而又巨大的动力。学生和教师一起写读书笔记,每周末和学生交换检查。当学生看到老师工工整整写的满满一大本读书笔记时,惊讶和敬佩之情肯定溢于言表。如果能让学生看到老师发表的文章,那学生更会感受到“身教”的美丽。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加里宁也说过:“教师的世界,他的品行、他
第 13 页 共 14 页
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学生。”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教育学生,仅靠口头上的说教是不够的,还需要以为人师表的身教来感化和熏陶学生。让我们都来做一个身教重于言传的教师吧!单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