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高中语文新课改与高考的接轨研究

论高中语文新课改与高考的接轨研究

来源:百家汽车网
【检测评价】

论高中语文新课程如何与高考接轨

周海燕

(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江苏

泰州225300)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有了较大改变,如何让新课改与新高考更好地接轨,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高中三年的语文教学要对学生有一个阶段性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语文教师要把握好新课改后的教材;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变化;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能力和自我学习的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改;高考;接轨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34-02

引言:高中语文新课改在目标设计和课程结构设掌握语文学习技巧,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借用

置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给一位老师的话来对高中三年的阶段性目标进行概括。人的信号是:不能仅以一次考试和一次考试的分数衡第一年“学会”,即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品读的方法,形量学生,而是要与过程性评价挂钩,以引导学生健康和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第二年“会学”,即学生能够使用掌谐地学习和发展。这也与当代高考考查学生的基础知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阅读任务;第识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标统一起来。我们的语文三年“学好”,即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能够“理解、运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与高考接轨,用、鉴赏、评价”。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二、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一、高中三年的语文教学要对学生有一个阶段性有些资料显示,海南中学语文组学分构成情况是:的要求平时成绩占40%(其中学生自评占5%,课程研修考勤

这是一个总要求,即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式的教平时作业、检测成绩占30%),最后终结考试占占5%,育,让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在有计划有规律的学习中60%;而北京一中学的终结性所占比例是70%或80%。----------------------------------------------变革。这说明随着历史研究的发展,新的史学成果,新史观越来越多的体现在高考试题中。而且随着新课程的

在高三历史复习深入此类高考试题会越来越多。因此,

中运用好社会史观,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阔学生的历史思维,更好的适应越来越灵活的新高考。

三、如何在高三历史复习中运用好社会史观1.坚持以唯物史观为主导。史学的创新、高考试题的创新都要求中学历史教学改变旧的教学思想。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等。由此可见尽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史观影响着高考命题,但是高三历史复习的指导思想仍然要将唯物史观作为自己的主导。

2.运用社会史观,渗入挖掘历史教材,加深对历史

新的史学理念和史学观知识的理解。新课程改革以来,

点逐渐渗入高中历史教学中。现在高中历史使用的历史新教材已经淡化了阶级史观的影响,三本必修分别按照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思想文化来编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明史观的影响。对于一些历史问题的评价,也多采用新史观来评价。如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再是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而是一次经济近代化的尝

教学中教师要按试。体现了近代化史观的运用。因此,

照教材渗透的新史观,指导学生运用新史观来评价、认识相关基础知识。

高三历史复习要高度重视渗透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社会史观。最典型的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

迁》讲述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后,中国近现代社会人们

的衣食住行,民俗风情的变迁。借此考查近现代社会变

不仅仅评价其政化的规律特点和原因。对于辛亥,

治经济作用,还讲述时期,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等这样的移风易俗的举措,丰富了学生对辛亥的认识,开阔视野。辛亥不仅仅在政治上有重要意义,也改变了国人的生活。而这些改变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也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再例如必修二专题六《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为缩小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发展起来“福利国家”。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福利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结合近几年来西方国家因高福利带来的问题涌现出来。新教材的设置关于西方国

体现家的福利。让学生把历史和现实结合在一起,

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3.新课改下一些新史观运用到教学大纲及教材中: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在高三历史复习中,要把这几种史观结合起来对基础知识进行评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解读历史,才能让学生适应当前的高考新形势。

-234-

【检测评价】

浅谈物理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玉良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中心学校,山东

东营257000)

摘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加大科学探究力度,培养创新意识。多质疑,多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最终改变。

关键词:物理实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35-02

竞争。培养高素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我国

动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最根本的就是人才的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此看来,学分认定真还是个需要我们研究的大难题。等等。现在,新使用一种文体完成800字左右的文章,

课改赋予了语文教学新的内涵,但是我们教师仍然不我认为,鉴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学分认定的原则必须

能忽视课堂,以及应该得到的最基本的课堂效果。新课遵照“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强调教学对象,因

此终结性考试权重不能太重。我们更要考查学生平时改后我们仍然要改变对灌输知识这一词的看法,不能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时间、态度、课堂记录、课堂表现、课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现实中,直接灌输不仅少不得,

学术成果等,并将这些细化为重要的学分认定外作业、而且还要加强,不然,鉴于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

依据。为了实现学习的自主性、较差,完全自学达不到预期效果。语文新课程的重心是合作性以及加强家长对学生的监督,我们也主张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回归课堂。所以说,我们既然强调“回归”,就必须要考价、教师评价。比如学生自评应当是全方位的,但要有虑“课堂”定位:只有将教读课、自习课、写作课、语文活具体细目,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学生互评必须是有具动课的课堂定位准了,才能考虑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有无拖交作业、大作文有老师认为,作文就是将文章提供的材料抄等。比如,体的评价内容,如字写得如何、

能否达到800字、在开头,中间加上平时背诵积累的文章片段,结尾再将有无完成背诵任务等等;家长评价可

文章材料稍作改造,使之形成以在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完成“照应”,就算完整;也有

家庭作业的程度等等。教师评价要注意强调其主体地老师说,改高考作文卷,凡卷面不整洁或者字体不工整位和主导作用。的一律“不及格”。而我认为,就作文指导而言,应该是

三、对于新课改后教材的把握平常或总复习的某节课怎么上,比如先确定写什么文新课改后从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体,具体安排训练某种文体结构以及掌握某种写作技到编排体系等,都与过去的教材有了较大的变动。作为巧,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有可能会提高。

五、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对新教材有新的的理解与把握。专

家说,新教材选文的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思想的培养内容健康,第二语言文字规范,第三适合教学。比如,像我认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表现在处

《雨巷》,学生往往读起来心情随之摇曳,他们《语文》与《语文读本》、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等这些戴望舒的理

将此当做爱情诗来看待;对于《包身工》,因为此类事情学习资料和自学的关系上。这里有两点必须要理清:一离我们太遥远,文章读后学生只剩麻木。这些文章,我是《语文读本》的阅读落实问题。我认为,学生应当读,们应当从从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上去把握这些作品,读懂即可。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选择诱导性阅读和检如此一来,教学实践就会截然不同。因此语文学习我们测性阅读的方法进行检测。二是对名著(比如《论语》

感悟和熏陶。语之类)、名言警句的的处理问题,我赞也要强调的是对语言文学素养的积累、《大卫?科波菲尔》

文教师还要学会对教材进行再创作。对教材的再创作,同学生学生自学进行整理积累而不是依赖老师教读。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决定着新课改的美好前景。再创综上是笔者对于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作,做起来却是很不容易的。教师必须在新课改的理念的粗浅思考,面对新课程改和一年一度的高考,我认

为,只要师生齐心协力,把握好原则和规律,最后不仅指导下,运用聪明才智,充分激发学生才能。

四、注重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变化可以从容地应对高考,而且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有人曾经说过,一堂课“像不像样”,主要是看“一以及综合素质,也能开拓出一片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课”有没有“一得”,即是该堂课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

[1]袁菊.高中语文新课改如何接轨新高考[J].中学语文,2010,果。比如,预习课最后就是要学生把课文读通顺,不结

(3).巴,不错,不漏,明白文章大致意思;教读课就是要学生

[2]廖华红.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校本培训[D].华南师范大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写作课就是要学生会

学,2003.

-2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