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找平层技术安全交底
一、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不含有机杂质,级配要良好。
所用材料的质量、技术性能、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主要机具
根据找平层材料选用:砂浆泵、铁抹子、水平刮杠、水平尺
3.作业条件
1).找平层施工前,屋面结构层或保温层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合格,并办理相关手续。
2).各种穿过屋面的预埋管件根部及烟囱、女儿墙、暖沟墙、伸缩缝等处的根部应按图纸及规范要求做好处理。
3).根据设计规定的坡度弹线、找好规矩(包括天沟、檐沟的坡度),并进行彻底清扫。
二、施工工艺
1 工艺流程
2 操作工艺
1.抹水泥砂浆找平层
(1)基层清理
将结构层、保温层上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凸出基层表面的硬块剔平扫净。
(2)洒水湿润
抹找平层前,对基层洒水湿润,不能用水浇透,以达到找平层、保温层能牢固结合为度。对不易与找平材料结合的基层应做界面处理。
(3)冲筋贴灰饼: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坡贴灰饼,顺排水方向冲筋,冲筋的间距为1.5m;在排水沟、雨水口处找出泛水,冲筋后进行找平层抹灰。
(4)找平层要留分格缝,一般分格缝的宽度为20mm;分格缝留置在板端,其纵横缝的最大间距: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不宜大于6m分隔缝内应嵌填密封材料。
(5)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平屋面材料找坡宜为2%;天沟、檐沟纵向找坡不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超过200mm。
(6)保温层(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山墙变形缝、出气孔等)的交换处和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应符合表10-1要求。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找平层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7)天沟、拐角、根部等处应在大面积抹灰前先做,有坡度要求的部位,必须满足排水要求。
大面积抹灰在两筋中间铺砂浆(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用抹子摊平,然后用刮杠根据两边冲筋标高刮平,再用木抹子找平,然后用木杠检查平整度。
(8) 铁抹子压第二遍、第三遍:当水泥砂浆开始凝结,人踩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时,
用铁抹子压第二遍,要注意防止漏压,并将死坑、死角、砂眼抹平。当抹子压不出抹纹时,即可找平、压实,完成第三遍抹压,宜在砂浆终凝前进行。砂浆的稠度应控制在70mm左右。
找平层平均厚度控制在20~30mm厚。
(9)养护
找平层抹平、压实后,常温时在24h后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小于7d,干燥后即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三、成品保护
1.抹好的找平层上,推小车运输时,应先铺脚手板车道,以防止破坏找平层表面。
2.找平层施工完毕,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不得上人踩踏。
3.雨水口、内排雨水口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临时措施封口,防止杂物进入堵塞。
四、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找平层起砂
(1)原因分析
1)砂浆拌合过稀,砂浆拌合配合比不准。
2)水泥强度等级不够或不稳定。
3)抹压程度不足,养护过早、过晚,过早上人踩踏等均能引起找平层起砂。
(2)预防措施
应加强计量监督,制定养护制度,加强成品保护。
2.找平层空鼓、开裂
(1)原因分析
1)所用砂子过细,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或过分干燥,施工前未浇水或浇水养护不够。
2)基底厚薄不均匀或施工中局部抹压不实。
3)屋面的转角处,出屋面管根和埋件周围抹压不实或操作不够认真。
(2)预防措施
1)选用中粗砂做找平层,基层应适当洒水湿润,做找平层之前应先找坡做塌饼试件。
2)对于过厚的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垫铺其他部位的找平层。
3.找平层倒泛水
(1)原因分析
1)冲筋时,泛水坡没有找准确。
2)在铺灰时,未用木杠找出泛水,铺灰厚度未按冲筋刮平顺,使泛水失去作用。
3)局部找平层超厚造成相对干缩量过大。
(2)预防措施
1)塌饼间距应控制在1.2m以内。
2)对较厚部位应提前垫上细石混凝土。
五、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期间,戴好安全帽,不得喝酒、打闹,禁止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病症者作业。
2.现场施工时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并配备消防器材和灭火设施。
3.高空作业时严禁高空抛物,在地面作业的人员要戴好安全帽,不在要屋檐下面逗留,以免高空落物伤人。
交底人: 被交底人: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