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长春飞行学院贾怀东 主题词:汽车消费信贷 Topic words:Automotive,Consumption,Credit 自1998年10月建设银行推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 以来,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一直处于试验和摸索阶 段,远未达到全面展开的程度。据统计,在欧洲发达 供信贷,采用和工商企业同期贷款相同的利息率,也 增加了贷款购车的成本。尽管分期付款可以获得资金 的时间价值,但是对于一次性付款观念较深的中国消 费者,接受和工商企业相同的利率还要有个适应的过 程。 国家,通过汽车消费信贷出售的汽车数量占销售总量 的50%~70%,美国高达90%,而我国在汽车销 售中,仅有10%左右的消费者涉及汽车消费信贷。 这表明,我国发展汽车消费信贷的空间还十分广阔, 而且,要促进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应着力解决 好制约其发展的几个因素。 1.2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汽车消费信贷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国民经济的稳定 和居民预期收入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受东亚金融危 机影响,我国宏观环境一直未能摆脱通货紧缩的羁 绊,企业效益滑坡,失业人口增加,收入不稳定。据 1 制约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主要因素 1.1 承贷能力低 统计,我国目前享受养老和医疗保险待遇的人约有 1.5亿人,仅占总人口的12%。换言之,中国目前 居民收入水平和承贷能力是制约我国汽车消费信 贷发展的首要因素。国外经验表明,居民家庭的经济 承受能力,即承贷能力的大小是决定其是否负债消费 的根本性因素。 有88%的人要为自身的健康与安全负责。由于我国 目前尚无统一的养老、疾病、失业等社会保障法律制 度,而且由于教育、医疗、住房等改革不断深 化,教育、医疗、住房等支出由个人负担的比例逐步 增加,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呈不断上升趋势。在这种 情况下,人们更趋于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不敢轻易尝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 了很大提高,但相对于汽车这类高值商品而言,其收 入水平仍然难以承受。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占城市居 民家庭10%的最高收入户能够承受10万元以上的消 试汽车消费信贷。 1.3 缺乏风险防范机制,信贷手续过于繁杂 费贷款;占城市居民家庭约30%的高收入户和中等 偏上户能够承受5~10万元的消费贷款;占城市居民 家庭约20%的中等收入户只能承受5万元以下的消 汽车信贷在我国实施后,备受买车人的关注,但 据最近公布的有关资料表明,只有5%的人办理了购 车贷款;29%的人因手续繁多而放弃贷款。以北京 市为例,客户购车需要准备的资料有:身份证、户口 本、收人证明、房产证明、住房证明、具有北京市户 口的第三方担保证明(夫妻不能互相担保),并需要经 过经销商、银行、保险公司、车管所、交管局(负责 征收汽车购置税和养路费)以及公证机构等诸多部门 的审核,在国外几个小时就办好的业务,在国内至少 费贷款;还有约30%的城市居民家庭尚不具备消费 信贷的承受能力。据统计,我国目前采用贷款方式购 买汽车的主要是月均收入在5 000~6 000元之间的 私营企业主或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等。以一台价格 15万元的国产汽车为例,首期付款20%,5年按 揭,消费者按月要付贷款2 000元以上。这就是许多 消费者抱怨汽车消费信贷门槛过高的原因所在。 另外,根据人民银行现行规定,银行向消费者提 2002年第8期 需要一个星期。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缺乏汽车消 费信贷风险防范机制。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发放贷款 ・23・ 汽车工业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对象主要是工商企业,少有面向个人和家庭的贷款 经验,加之全国还未建立起信用制度,对于消费者个 人资信实力并未经过专业机构的信用认定,银行对借 府牵头,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社会实体共同投资控 股的信用公司,广泛建立社会企业的信用档案及个人 信用资料数据库,接受银行、企业的信用调查委托, 实现个人信用资源共享。信用公司在向社会提供信用 调查和查询服务时,可按有偿服务原则,收取合理的 咨询费。同时,还应制定一套对违背个人信用制度者 的制裁措施,形成强有力的外部环境约束。对有违约 款人资信状况的评估主要依据工资收入,但大多数人 的工资收入仅是其全部收入的一部分,银行很难了解 客户的真实收入情况。为确保资金的安全性,银行不 得不调查很多本应由社会中介机构提供的信用资料, 要求消费者出具大量的证明,这无疑造成办理消费信 记录的借款人,应该实行有效的制裁,从而提高违约 者的成本,这样才能真正建立信用观念,形成良好的 贷手续繁杂、消费者时间和精力上的成本增加。 1.4 税费繁多,制约了汽车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 汽车税费具有组成财政收入和调节的功能。 信用环境和信用秩序。 发达国家良好的信用基础并非来自个人的“守信 汽车税费项目的设置主要受国家自然环境、经济发展 水平和汽车市场发育程度以及汽车性能、节能环保和 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 购置税费最高,仅国家有关部委统计在册的就达500 用,讲道德”,而是依赖成熟的信用评估体系和先进 的风险控制手段。据报道,运用数量分析方法进行风 险评估,美国商业银行可以在1~2个月内发放 600~1 000万美元的消费信贷,整个过程包括三项核 心技术:数据系统设计、模型分析开发和策略管理控 制。而目前我国银行业从授信管理到市场营销及风险 控制都缺乏有效的数量分析工具。因此,银行要想在 严格控制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基础上提高金融服务的利 润价值,开展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合理解决风险控 多项,收费总量达1 600多亿元,部分地区附加在汽 车上的收费竞达车款的30%~50%,而与汽车使用 频率直接相关的税费的比例还不超过10%。面对这 种不合理、 科学的税费以及乱收费现象,很多 潜在的购车者不得不放弃了原有的购车计划。 2 扩大汽车消费信贷的对策措施 2.1 调整居民收入水平。树立现代消费观念 制与贷款手续繁琐之间的矛盾,必须充分利用当代统 计科学、数学、现代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库管 理,建立一套风险控制指数,有效预测借款人的风险 程度,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2.3 成立汽车专业金融服务机构 提高居民消费信贷承受能力,一方面,应发展经 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收入预期,调整 国家的收入分配,抑制不合理的差距,使公 众的收入水平稳定在一个大体均衡的水平上。另一方 面,还应帮助居民树立现代信用消费意识。千百年来 我国人民形成的量人为出的消费观念已根深蒂固, “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这种消费方式对大多数消 费者而言还比较超前,普通百姓还难以接受。这就需 要汽车生产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好汽车消费信贷 的宣传和市场营销工作,通过成功的汽车消费案例, 汽车专业金融服务机构可由汽车集团财务公司、 汽车生产商、经销商来投资成立,资金来源也可通过 向社会公众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该机构要做到,能 够准确识别借款人资信水平和偿还能力,有效控制信 贷风险,并通过对汽车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资源整 合,简化相关交易环节,为客户制定灵活多样的、符 合市场行情变化的信贷模式。 汽车专业金融服务机构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服务 形成广大的现代消费示范效应,带动汽车消费信贷的 积极性 、 模式,可以通过消费信贷、汽车租赁、日常维修保 养、旧车置换新车等一整套完善的服务,在汽车生产 厂家与客户之间建立起长期紧密的联系,为消费者带 来全新的汽车消费理念。 2.2 建立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完善风险控制技术 从近年来汽车消费信贷实践情况看,个人信用短 缺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健康发展的瓶颈,直 接后果是,要么银行惜贷,要么就得冒风险发放贷 款。在国外,信用记录是一个人的终身符号,每个人 拥有一份资信公司作出并保留的信用报告,任何银 行、公司或业务对象都可以付费查询这份报告。一旦 有不良信用,报告就被写上无法抹去的一笔,报告保 加入WTO,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大门已徐徐 向世界开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外国在华非 银行金融机构将可以申请在中国开展汽车融资的营业 执照。这表明今后我国汽车产业不仅在质量、成本和 技术方面面临巨大挑战,而且在相关金融服务领域也 将面对激烈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制订相应 的管理办法,把组建汽车专业金融服务机构纳入日 程,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久前,上海市在 2002年第8期 留7年,这种失信记录对失信人在以后贷款、生意方 面造成极大困难。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可以成立由政 ・24・ 汽车工业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面对硒反倾铺" 主题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反倾销 Topic words:China, Automotive component and parts enterprise, Anti—dump 1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成为反倾销“靶子” 1992年,美国最大的弹簧垫圈生产商ITw公司 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起诉,指控中国的11家外贸 进出口公司和弹簧垫圈生产企业“以低于成本价在美 2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被反倾销的原因 在国际贸易中,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何屡屡受 到“倾销”的指控,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有以下一些 原因。 国倾销,给美国工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因此对中 国弹簧垫圈生产企业进行反倾销。 1996年,一度在美国市场卖得风风火火的中国 汽车制动盘和制动毂产品,也遭到了美国的反倾销调 查。我国25家汽车制动盘和制动毂生产企业和出口 商被美国相关制造商上诉,并分别被处以从零税率到 43%的平均税率,最高税率为86%的制裁。 2002年3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3-2 其一,从中国自身情况分析,中国是一个大国, 在世界贸易中,如果把欧盟看成一个整体,而不看德 国、法国等具体国家,中国的贸易额已排到世界第4 位。但中国出口商品,尤其是汽车零部件产品品种较 少、渠道较窄、量大而集中,因此,这部分产品的出 口,对外国市场构成的冲击或潜在冲击相对较大。 其二,国内不少出口企业一发现外国某市场出现 的商机则往往一哄而上,产品雷同彼此抄袭。由于市 的表决结果,裁定中国的7家企业在美国市场低价倾 销汽车风挡玻璃。这就意味着从2002年4月1日开 始,出口美国的中国汽车风挡玻璃要多交10%左右 的关税。 场有限,为争抢客户而导致自己相互残杀,不顾一切 地压价,不但亏了血本,还产生了“倾销”之嫌。 其三,少数国家政党利用“反倾销”拉政治选 票。他们利用中国这个“靶子”,搞贸易保护,以迎 合其国内政治的需要。欧美国家在中国加入WTO谈 判中的苛刻条件;日本、韩国同中国的贸易摩擦均有 其国内的政治因素。有些反倾销案件,提出国从一开 始就知道自己注定要输,可还是照打不误,就是为了 在政治上得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企业一直是 国际贸易中反倾销的“靶子”。据统计,从1978~ 2001年,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提出反倾销 和保障措施,案件累计达80多起。针对中国的反倾 销案件占世界反倾销案件的比例已由20世纪80年代 的3.6%猛增至目前的13.3%,远远超出了中国在世 其四,中国经济虽然已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但是有些国家不了解,对中国的经济“不放 心”。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中国加入WTO议定 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在众多遭受反倾销的企业中, 汽车零部件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参考文献 赵富强,陈耘.汽车消费环境的国际比较.上海汽车, 2002(3) 郑强,薛光聪.与汽车消费信贷零距离.世界汽车,2002 (4) 王志平,曾京炜.信用档案——你的经济身份汪.环渤海 经济瞻望,2002(1) (责任编辑收稿日期:2002年7月16日 2002年第8期 汽车工业研究 。25。 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