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毛概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毛概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来源:百家汽车网
毛概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材料题

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

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经验。 ———《文选》第3卷,第270页。 材料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根据材料请回答问题:

(l)试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2)试阐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取得的理论成果。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被总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调查。 ——《选集》第1卷,第111~112页。 材料Ⅱ: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文选》第2卷,第143页。 材料Ⅲ:

坚持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在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载2002年6月1日《人民日报》。

根据材料请回答问题:

(l)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如何形成、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的?

(2)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1)第一,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创立者。在1929年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界定了中国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他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他借用我国古代成语“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此后,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第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文化大”结束后,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80年,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

指出:思想,实事求是,是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是与时俱进;他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提出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2)第一,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在地包含着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 第二,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其目的与归宿都是实事求是。

第三,党的思想路线四句话内容,既一脉相承、又体现结合实践发展的时代特征。 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原定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种增长主要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能源数量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是世界上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比较贫乏,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形势十分严峻,l/5的城市

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材料Ⅱ: 指标内容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目标 降低20% 降低30% 由0.45增加到0.5 由55.8%提高到60% 指标性质 约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注:预期性指标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要综合运用各种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责任的指标,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指标 指标内容 耕地保有量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森林覆盖率 2010年与2005年相比 减少0.3亿公顷 减少10% 增加l.8% 指标性质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根据材料请回答:

(l)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了何种要求? (2)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1)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使用效率低,资源约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继续沿用原有方式将难以维系,矿产、土地、森林等资源都难以承受,经济、社会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建设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要解决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必须做到:第一,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落实“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系列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第二,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第四,强化资源管理,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Ⅰ:

只有这个制度,才既能表现广泛的民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力;又能集中处理国事,使各级能集中地处理被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并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

——《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57页。 材料Ⅱ:

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正确,方向正确,这种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拉。 ——《文选》第3卷,第220页。 材料Ⅲ:

在中国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文选》第2卷,第205页。 材料Ⅳ:

全党同志都要增强民主集中制的观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本领,努力掌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领导艺术、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有机地统一起来。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从制度体系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坚决抵制西方多党制和三权鼎立等政治模式的影响。坚决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 ——:《在庆祝中国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2001年7月2日《人民日报》。

根据材料请回答:

(1)为什么在社会主义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 (2)我国应该怎样深化政治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2、(1)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之所以不适合中国国情,其原因在于:第一,中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经济基础。第二,中国也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历史前提。所以,中国绝不能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2)深化政治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政治改革的主要任务:健全民主制度;完善法律制度;完善司法机制;加强行政管理改革,建立服务型;健全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制约和监督体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