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对比

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对比

来源:百家汽车网


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对比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都具有相同的资金融通的金融中介功能,同时二者也存在着诸多区别。 (一)资金媒介机制不同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在发挥金融中介作用中的运作方式存在本质不同。

直接融资是通过投资银行的服务,主要在资本市场上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资金关系是金融工具的买卖而不是借贷。投资银行作为直接融资的中介,仅充当中介人的角色,它为筹资者寻找合适的融资机会,为投资者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但在一般情况下,投资银行并不介入投资者和筹资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之中,只是收取佣金,投资者与筹资者直接拥有相应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如图所示,投资银行的媒介过程中只发生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之间的一次金融合约关系。 (二)本源业务不同

从事直接金融的投资银行,虽然业务范围十分广泛,一般包括证券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项目融资、资产管理、咨询服务等,但是证券发行和承销是投资银行的一项最核心的业务,从本质上讲,投资银行就是证券承销商。从事间接金融的商业银行,其主要业务包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派生出来的表外业务。资金存贷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的本源和实质,其他业务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商业银行在本质上是存贷款银行。 (三)利润来源和构成不同

投资银行的利润来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佣金,包括一级市场上承销证券获取的佣金,二级市场上作为证券交易经纪商收取的佣金,以及金融工具创新中资产及投资优化组合管理中收取的佣金。二是资金运营收入,包括投资收益与其他收入,是投资银行参与债券、股票、外汇以及衍生金融工具投资,参与企业兼并、包装、上市和资金对外融通而获取的收入。三是利息收入,它既包括信用交易中的证券抵押贷款的利息收入,又包括客户存入保证金的存差利息收入。

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包括三方面:一是存贷利差。二是资金运营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产业投资和证券投资。三是表外业务,主要包括三类,承诺业务、担保业务和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商业银行通过开展表外业务收取中介费和佣金。从收入结构看,商业银行的核心收入是存贷利差,排在商业银行收入的第一位,表外业务的佣金收入则排在次要位置,尽管表外业务的利润有逐渐增长的趋势。 (四)经营管理风格不同

投资银行的经营突出稳健和创新并重的策略。一方面在证券一级市场的承销或者在兼并中的投资,都属于高风险业务,而证券二级市场的经纪业务,要随时防范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的

风险。另一方面,投资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于佣金,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对人才具有综合的要求,以便向客户提供优质而专业的服务。

而商业银行由于资产来源和运用的特殊性,必须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坚持稳健的管理风格,力求避免挤兑现象,保证银行安全。 附:浅谈我国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发展对策

浅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对策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投资业务起步晚,发展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发展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发展对策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开办时间不长,与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相比存在诸多劣势,自身发展还存在问题,因此需要更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

我国的投资银行发展较晚,第一家证券公司是1987年在深圳成立的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从我国实践来看,投资银行业务最初是由商业银行来辅助完成的。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开放证券流通市场,原有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逐渐被分离出来,各地区先后成立了一大批证券公司,形成了以证券公司为主的证券市场中介机构体系。在随后的十余年里,证券公司逐渐成为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主体。但是,除了专业的证券公司以外,还有一大批业务范围较为宽泛的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公司、产权交易与经纪机构、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咨询公司等在从事投资银行的其他业务。

我国的投资银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全国性的,第二种是地区性的,第三种是民营性的。全国性的投资银行又分为两类:其一是以银行系统为背景的证券公司,其二是以直属或各部委为背景的信托投资公司。地区性的投资银行主要是省市两级的专业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以上两种类型的投资银行依托国家在证券业务方面的特许经营权在我国投资银行业中占据了主体地位。民营性的投资银行主要是一些投资管理公司、财务顾问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它们绝大多数是从过去为客户提供管理咨询和投资顾问业务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的资本实力,在企业并购、项目融资和金融创新方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正逐渐成为我国投资银行领域的一支中坚力量。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一)业务功能不全国际投行的主营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都没有开展起来,商业银行缺少核心业务,影响优势的发挥,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开展投行业务。

(二)经营品种简单我国商业银行从事的部分投行业务,大致分为咨询顾问类、重组并购类、资产转让与资产证券化、直接融资类四大类。尽管如此,投行业务开展的程度仍不深、业务范围仍不广,能从事兼并收购顾问业务、金融工程以及研究与发展类业务的屈指可数。 (三)对企业走出去支持不够境内企业在海外上市的承销业务大都交与合资公司或外资公司,我国的投资银行还普遍缺乏声誉,尤其是缺乏国际声誉,国内商业银行尚不能为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化竞争、海外兼并收购形成有力的支持。从西方发达国家看,现代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是以其大量经营企业并购业务为标志的,另外在资产管理和金融工程方面也都有优异的表现。

此外,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等方

面都不及国际大型投资银行。 三、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存在问题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缺陷和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分业经营格局的制约这是最重要的原因。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陆续颁布,形成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这在经济转型初期有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001年国家推出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为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提供了空间。尽管商业银行开展了常年财务顾问、银团贷款、结构化融资、重组并购、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等一些证券公司未能开展或者未形成优势的投行业务,但证券的承销、经纪与交易等业务仍未能开展,对商业银行的全面服务功能形成制约,造成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不能形成完整的业务价值链和全面的业务体系,很多投行业务只是投行业务整体价值链上的某几个环节,要开展具有完整价值链的投行业务还需要国家和法律的进一步调整。

(二)创新机制的缺失在国外,投行模式、监管环境、成熟程度、交易环境较为完善,投行业务产品种类全,衍生产品、创新产品应用较多。我国经济目前还是主导型经济,民营资本投资受到较多的,例如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务还未能有效开展,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单一,规模不大,创业资本的退出渠道或退出机制问题尚未解决。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长期割裂,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承担了几乎全部的金融风险,与经营收益很大程度上不相匹配,也积累了中国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也需要进入资本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实现收益和风险的匹配,合理分散风险。 (三)高素质专业人员的缺乏开展投行业务需要大量的资料、专业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对于相关人员来讲不仅需要懂得投资、融资、法律、产业分析、国民经济宏观分析等广博知识,而且能够有捕捉商业机会、运用谈判技巧、把握恰当时机、进行对象挖掘和财务安排等高智力服务的本领。可以说,人才、资本、品牌是构成投资银行的重要资产,最重要的资产是人才。高素质专业人员稀缺是困扰我国投行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对策我国直接融资领域的快速发展给从事间接融资的商业银行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业务转型和实施业务多元化的机遇,开启了商业银行进入新的资本市场的渠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