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瓣(biàn) 匿笑(nì) 沐浴(yù) 摩(mó) B.祷告(dǎo) 并蒂(dì) 摇摆(yáo) 嗅(chòu) C.倘若(tǎng) 姊妹(zǐ) 菡萏(dàn) 敧斜(yī) D.惊讶(yà) 牛棚(péng) 膝盖(xī) 遮拦(zhē)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繁杂 慈怜 祷告 花梗 B.遮拦 乘凉 摇摆 覆盖 C.繁密 遮蔽 庭院 倾侧 D.莲蓬 凋谢 花瑞 跳舞
3.下列对课文《秋天的怀念》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
B.本文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抒发了对伟大母爱的赞美和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C.课文第1段写“我”患病后,脾气暴躁,意志消沉,丧失了生存的乐趣。 D.课文通过一些家庭琐事,表现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B.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
C.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厚厚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D.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像没有穿东西似的。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C.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D.“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6.文言文赏析。
①②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
③④
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
⑤
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1)“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 :(只写序号)。 (2)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4)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
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二.阅读(32分)
(一)
散步(节选)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
②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说说第②段加横线词语“熬”有何作用? (2)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3)第①段划线处“我,我的母亲”,作者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排列?
(4)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5)第⑤段划线句子有什么言外之意? (二)
人是一本书
人是一本书。
看人如读书,做人如写书。 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 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
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 )的人像一本散文集,( )的人是一本抒情诗,( )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辞典,( )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 看人如读书,做人如写书。
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绘出美丽的插图。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
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这本书中没有了纯洁的位置。他们都忘记了: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也许,你写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名著。但决不能因此而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
如果人们常常把你亲切的朗读,那就是你无上的光荣;如果人们永世把你深情的背诵,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1)贯穿全文的一个比喻句是什么?
(2)找出这篇文章中能概括地表达全文要点的句子。
(3)将下面四个短语分别归位于文中括号内:①思维缜密 ②洒脱飘逸 ③多愁善感 ④乐观风趣,其先后顺序应是:
(4)从文中摘取一个你认为有格言警句作用的精美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 (5)本文最后一段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三.作文(40分)
题目:礼物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参
一.1-5 DDBAD 6.(1)③ (2)D
(3)对于贫弱的人,用仁义抚慰他们
(4)①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扶之以仁,恣其所安. ②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出行守时,交往守礼,是基本的做人之道,但有时也会有相反的情况发生.
二(一)(1)准确传神地写出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艰难,同时表达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2)和睦,温馨,相亲相爱
(3)“我”是一家之主,是家庭的“顶梁柱”和“主心骨,排在前面承担责任;母亲被排在第二位,看出儿子很敬重母亲,这正是“孝”的体现。
(4)景物描写,揭示了春天的生机、活力,透露出新的希望
(5)整个世界是种夸张手法,它说明了我们身上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一种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1)人是一本书
(2)看人如读书,做人如写书。
(3)①思维缜密②洒脱飘逸 ③多愁善感 ④乐观风趣
(4)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上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或: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水……
(5)我们每个人都要写好自己这本书,争取做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