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
C.实验室制取氯气:
MnO2+4HCl(浓)=====MnCl2+2H2O+Cl2↑
△
D.工业上制取二氧化氯:
2NaClO3+4HCl(浓)===2NaCl+2H2O+2ClO2↑+Cl2↑
解析:B选项中的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2.下列变化中只有通过还原反应才能实现的是( )
A.Fe―→Fe C.Cl-―→Cl2
3+
2+
B.Mn―→MnO4 D.N2O3―→HNO2
2+-
解析:发生还原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降低。B中锰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7价;C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D中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 答案:A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单质都可以通过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作氧化剂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解析:活泼金属单质不能通过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得电子多少不是判断氧化性强弱的依据;Fe2+可以被氧化,A、B、C项错。 答案:D
4.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 1 -
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 mol电子转移 B.ClO2是氧化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还原
D.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做氧化剂
解析:氯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成+4价,1 mol KClO3反应转移1 mol电子,A项错误;KClO3做氧化剂,生成的ClO2是还原产物,B项错误;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C项错误。 答案:D
5.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化学反应为2KBr+Cl2===Br2+2K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r-具有氧化性 C.Cl2为还原剂 答案:B
6.我国“四大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爆炸反应为2KNO3
点燃
+S+3C=====K2S+N2↑+3CO2↑。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 A.C C.N和S
B.N D.N和C
B.Cl2氧化性比Br2强 D.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
解析:在该反应中,氮元素由+5价变成0价,硫元素由0价变成-2价,化合价均降低,被还原;碳元素由0价变成+4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答案:A
7.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氧气:
MnO2
①2KClO3=====△2KCl+3O2↑
②2HgO=====2Hg+O2↑
△
③2KMnO4=====K2MnO4+MnO2+O2↑
△
- 2 -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 A.3∶2∶1 C.2∶1∶2 答案:B
8.对于反应3Cl2+6NaOH(热)===5NaCl+NaClO3+3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B.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C.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氧化剂的得电子数与还原剂的失电子数之比为5∶1
解析:题述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5,由0降低到-1。A项,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项错误,C项正确;B项,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故B项错误;D项,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的得电子数与还原剂的失电子数相等,二者之比为1∶1,故D项错误。 答案:C
9.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在
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氧化性:ClO->I2>SO24
B.1∶1∶1 D.1∶2∶1
B.漂白粉溶液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C.向氯水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 D.次氯酸钠与亚硫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共存
-解析:在以上实验中存在的氧化还原反应有:2I-+ClO-+2H+===I2+Cl-+H2O;I2+SO23+-+-H2O===2I-+SO2氧化性顺序为ClO->I2>SO2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与氯化4+2H。4。
钙,次氯酸钙也可以电离产生ClO-,故也可以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氯水可以被亚硫酸钠还原,淡黄绿色褪去;在酸性条件下,次氯酸钠可以氧化亚硫酸钠,故不能共存。 答案:D
10.已知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若某溶液中有Fe2+、I-、Cl-共存,要将I-氧化除去而不氧化Fe2+和Cl-,则可加入的试剂是( )
- 3 -
A.Cl2 C.FeCl3
B.KMnO4 D.HCl
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规律,然后再应用其规律。由①知氧化性:Fe3+>I2,还原性:I->Fe2+;由②知氧化性:Cl2>Fe3+,还原性:Fe2+>Cl-;由③
-2+
知氧化性:MnO-4>Cl2,还原性:Cl>Mn。由此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I2,
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
Cl->Mn2+。所以KMnO4可氧化Cl-、Fe2+和I-,Cl2可氧化Fe2+和I-,FeCl3只能氧化I-。本题选C。 答案:C
---2++--
11.根据S2O2→2SO2+4H2O―→MnO-mol Mn2+需S2O28+2e―4、Mn4+8H+5e,推测氧化1.5 8
的物质的量为( ) A.1.5 mol C.3.25 mol
B.3.75 mol D.3.125 mol
-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可以得如下关系式:5S2O28~
55-2+10e-~2Mn2+,所以n(S2O2)=×1.5 mol=3.75 mol。 8)=n(Mn
22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2.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7种:O2、KMnO4、MnSO4、H2SO4、H2O、H2O2、K2SO4。已知该
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
(3)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
(4)若反应转移了0.3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
+1
0
解析:(1)由于H2O2发生的变化为H2O2 ―→O2,H2O2为还原剂,氧化产物为O2,则KMnO4为氧化剂。
+7
+2
(2)KMnO4→MnSO4,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为MnSO4。(3)每生成1 mol O2失去2 mol电子,每生成1 mol MnSO4,得到5 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n(O2)∶n(MnSO4)=5∶2。(4)若反应转移0.3 mol电子则生成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0.3 mol÷2×22.4 L·mol-1=3.36 L。
- 4 -
答案:(1)KMnO4 (2)KMnO4→MnSO4 (3)5∶2 (4)3.36 L
13.工业盐中含有NaNO2,外观和食盐相似,有咸味,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致死量为0.3~
-+
0.5 g。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化学方程式已配平):2NO-2+xI+yH===2NO↑+I2+
z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x的数值是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y的数值是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反应,可用化学试纸及生活中常见物质进行实验来鉴别工业盐和食盐,现有碘化钾-淀粉试纸,则还需选用的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
(3)某工厂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但加入下列物质中的某一种就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污染的N2,该物质是________。 a.NaCl b.H2O2 c.NH4Cl d.浓硫酸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碘原子守恒可得x=2,离子反应满足电荷守恒,故y=4。NaNO2转化为N2时,NaNO2起氧化剂作用,因而还需加入还原剂,待选项中能起还原剂作用的为NH4Cl。 答案:(1)2 原子个数守恒 4 电荷守恒 (2)食醋 (3)c NaNO2+NH4Cl===N2↑+2H2O+NaCl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