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管理探讨
摘要:税收筹划是纳税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在纳税义务发生前通过筹资、投资、收入分配、组织形式、经营等事项的事先安排、选择和策划,采用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方法,规避、减轻、转移、推迟纳税以实现税后收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税收筹划结果直接体现在纳税人规避风险的同时获得税后收益的最大化。如果企业忽视这种风险,不仅会影响到该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制约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纳税筹划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可行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因素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F810.42文献标识码:A
纳税筹划是企业在国家相关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对企业内、外部的资源进行合理调整,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税负负担,并实现一定程度的节税收益。纳税筹划在我国实施已有几十年的时间,但相关理论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现如今,面对不断变化的税法和纳税环境,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稍有不慎便会陷入被处罚或补缴税款的处境。这不仅会加重企业的成本负担,更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
一、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筹划的外部风险
风险是建立在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基础之上。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都是指筹划人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涉税行为或筹划行为偏离税法要求的可能性。利益和风险总是相伴而生的,筹划主体获取的税收利益是与风险相伴的。由于税收筹划的特征之一是事先谋划,未来总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加之税收筹划经常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性的边缘上进行操作,所以各种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法都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税收筹划是具有主观性的,筹划人选择筹划方案的形式,以及如何实施筹划方案,筹划人的主观判断起着决定性作用,包括对税收的领悟与判断、对税收筹划条件及环境的认识与判断等。
(二)企业内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及纳税筹划人员素质偏低
各企业经营者往往把关注点放在税收筹划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上, 而忽视和放松了对其风险的警惕性,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纳税筹划是企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其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的辨别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才可保证纳税筹划的顺利进行。企业纳税筹划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纳税筹划人员总体素质不高会对企业的风险管理造成直接的影响,制约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健康发展。
(三)企业与税务机关间的关系处置不合理。
多数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均缺乏有效沟通,企业和税收部门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对税务筹划的方式,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上存在差异,企业往往脱离税务机关自行进行纳税筹划,在实践过程中很多税务筹划行为演变为偷税、漏税的行为,则企业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最后,企业纳税筹划内部控制存在不足。在我国,多数企业均没有建立纳税筹划相应的内控制度,或是建立后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二、应对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提高纳税筹划方案的策划能力
在纳税筹划方案的策划和选择阶段,企业就应该进行科学筹划,最大限度的防范和控制风险。对于无法避免的风险可采取转移、降低、保留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具有较大风险性的筹划方案必须谨慎采用。优先选用具有优惠税收的方案,如技术活动类、环保节能类、社会公益类等,都可优先进行灵活运作。同时还可通过合同的签订,由外界机构进行相应的筹划工作和风险控制工作, 从而实现将纳税筹划风险进行有效转移。此外,采取灵活的方式运用相应的筹划工具,如筹划临界点、针对具有缺陷性的条款进行筹划等方式,实现对筹划风险进行有效。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包含诸多内容,而风险防范及控制的关键环节在于纳税筹划方案的设计及低风险方案的制定和完善。
(二)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及素质,科学处理企业与税务机关的关系
在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工作中, 加强对纳税筹划人员进行业务及筹划培训, 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的业务技能及科学方案的策划能力至关重要。综合业务能力及素质有如下具体要求:第一,要求纳税筹划人员在事前做好各项充分准备工作,要对企业经营状态、组织形式、财务状况等有充分的了解, 才能为企业设计出独具特点和针对性的筹划方案。第二,企业纳税筹划人员需研究掌握税务工作中各种相关税务及法律法规,全面、准确把握纳税内涵, 充分了解当地税务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只有具备纳税会计、财务、企业管理、经营管理诸多技能的专业胜任能力,才能在筹划、设计、制定方案的过程游刃有余地融会贯通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及税务。
企业需与各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应在充分掌握当地税务征管具体要求及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各种纳税筹划及申报工作。在纳税筹划过程中,纳税筹划人员通过与税务机关沟通互动,准确把握相关法律界限,降低纳税筹划的风险性。税务筹划人员在与税务机关地沟通合作中,应争取得到税务机关的指导和认同,提高税务筹划的科学性。部分企业认为,只要由专业人员开展的纳税筹划就必定能得到税务机关地认可。事实并非如此,只有取得税务机关的相应指导,才可有效实现将纳税筹划风险性降至最低。因此,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应与各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 以促进纳税筹划活动开展的
科学、合理性,降低纳税筹划风险性。
(三)在企业中构建良好的风险预警机制
在企业中构建良好的企业风险预警机制主要目的是在应对各种风险时,使企业具有更加灵敏的反应,能够及时辨别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和防范措施。该种机制是企业加强筹划风险防范能力的有效保证和重要措施。企业需不断建立、加强和完善纳税筹划风险信息交流系统,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运用状况及时传递给上层领导,保证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同时建立相应的风险快速反应机制,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此外,在企业中,还需组建风险预警小组对风险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管理。同时建立健全企业监督机制,对企业内部各项活动进行相应的监督,促进企业管理向规范化、流程化发展,增强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和防范能力。
(四)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以强化稳健性原则
面对新的征管形式下税收筹划的新的风险因素,无论是纳税人自主筹划还是中介机构代理筹划,都要求筹划主体采用稳健性的原则。一方面准确把握税收法律,关注税收法律变动;另一方面,关注税务机关税务管理手段上的创新、处理好税企关系也是防范法律责任风险的一种措施,要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联系,充分了解当地税务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以获得主管税务机关对筹划方案的认可。
(五)关注纳税评估带来同行业比对的数据以合理确定税收筹划的目标
税收筹划目标则体现通过税收筹划期望达到什么样的结果。税收筹划目标更多体现了税收筹划产生的主观因素,体现了理性“经济人”对利益的合理追求,是企业税收筹划的内在动因,这些合理追求会因其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纳税人在确定税收筹划的目标上,要关注税务行政审批制度弱化带来的监管风险,也要对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情况做更多、更细致的了解,关注同行业数据,以便面对纳税评估风险有更好的对应措施。
三、结束语
纳税筹划是企业理财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纳税筹划具有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更多风险。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应采用各种积极措施不断推进纳税筹划的合法性及有效性,最大限度规避纳税筹划产生的各种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叶露.浅谈纳税筹划的风险与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2012,12(32):501-502
[2]唐李.浅议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市
场.2012,8(30):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