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1I 铅酸电池剩余放电时间预测方法研究 Study on prediction method of remaining discharge time of lead—acid battery 景亚琴(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电系,甘肃定西743000) 摘要:铅酸电池被广泛用于工业、军事、日常生活中,主要是作为UPS的备用电源,它作为一种的电源,具有 可靠性高、使用方便、机动性好等优点。本文依据铅酸电池的特性,在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寻求铅蓄电池 放电电压与剩余放电时间之间的联系、放电电流与剩余放电电量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出一种简便可行的电池剩余放电时间 预测方法。 关键词:铅酸电池;剩余放电时间;衰减状态 Abstract:Lead—acid battery is widely used in industry,military and daily life.It is mainly used as backup power source of UPS. It is a kind of independent power supply with hi reliability,convenient use and good maneuverabiliyt.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characterisitcs of lead—acid batterie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rge amounts of data,we look for lead—acid battery discharge volta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charge time remaining discharge cuiT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charge capacity,thus introducing a simple and feasible Prediction Method ofBattery Discharge Time. Key words:lead—acid battery;residual discharge time;attenuation state 中文分类号:TM9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965(2017)02—0075—04 铅酸电池在日常生活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何判定铅 Um:最低保护电压: 酸电池的剩余放电时间被越来越关注,虽然已有很多理论 I:电流强度: 支撑并能够计算出铅酸电池的电压随放电时间变化关系, Tu:充满电到当前电压的放电时间: 但是理想化的状态计算出的数据和现实存在的动态影Ⅱ向因 To:充满电到最低保护电压的放电时间 素下测量出的数据总是有着出入,人们总在寻找方法使得 Ts:剩余放电时间: 预测出的数据能更接近现实测得的数据。针对这种情况, rl:放电电容系数; 需解决以下问题: a:电池温度系数: 首先,建立合理的函数,并分析新电池使用中不同电 t:电池放电温度: 流强度的放电曲线与实际所测数据之间的关系; K:电池衰减系数。 其次,分析并建立20A到100A之间任一恒定电流强 度放电时的放电曲线; 2电池的剩余放电时间 最后,通过已有的数据预测同一电池的衰减状态及其 不同衰减状态下的剩余放电时间。 2.1放电曲线 在铅酸电池以恒定电流强度放电过程中,电压随放电 1模型假设及符号说明 时间单调下降,直到额定的最低保护电压(Um)。分析同 一生产批次铅酸电池出厂时以不同电流强度放电曲线,运 1.1模型假设 用实际测试的放电采样数据模拟并推算出各放电曲线函数 1)忽略额定电容与实际电容的差距; 表达式,并与完整放电曲线和之间的高度吻合。分别给出 2)电池放电过程中电流的变化不考虑; 各放电曲线的平均相对误差。利用所建模型计算在新电池 3)忽略放电时温度变化对电池电压及放点剩余时间的 使用中,分别以30A、40A、50A、60A和70A电流强度 影响: 放电,电压都为9.8伏时电池的剩余放电时间。本文用了 4)假设都是连续放电,电池的自放电对电压与放电时 多项式拟合方法进行拟合,同时在多项式拟合中分别进行 间没有影Ⅱ向 了二次、三次拟合,通过比较分析选取最优模型,得到合 5)假设电池电压随放电时间增加而降低,且呈线性关 理的放电曲线函数。 系: 依据某厂同一生产批次电池出厂时以不同电流强度 6)假设电池在不同衰减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且 放电测试的完整放电曲线的采样数据表1所示。利用 这种关系用衰减系数可以表示。 EXCEL建立了放电曲线图,分别对不同电流强度的放电 1.2符号说明 电池放电过程中电压随放电时间增大而降低的情况做了 C:放电容量: 拟合,为了选取最精确的拟合方式,分别做了二次和三 Ut 当前放电电压; 次拟合,通过比较回归系数(R2,表示你所得到的结果的 75 l 堡堕 表1同一生产批次电池放电曲线的采样数据 放电时间(airn) 0 2 电流(A)/电压《V) 2OA 1 1 1781 1O 8913 3OA 11.0514 10 7179 40A 11.0650 10.6421 5OA 11.0821 10.5650 60A 11.1043 10.5086 7OA 11.1243 10.4257 80A 11.1536 10.3736 9OA 11 1864 10.3250 4 6 10 7419 10.6288 10.6171 10.5886 10.5521 10.5321 10.4793 10.4657 10.4221 10.4157 10.3450 10.3507 10 2979 10.3143 10.2529 10.2843 8 10 10 5581 10.5181 10 5807 10.5786 10 5300 10 5300 10.4714 10.4786 10.4264 10.4379 10 3707 10.3850 10.3379 10 3521 10.31O7 10 3236 12 14 16 10.4956 104850 10.4819 10.5793 10 5829 1O.5843 10.5321 10.5379 10.5414 10.4843 10 4914 1O.4921 10.4493 10 4543 104586 10 3943 1O.4007 104050 .10.3607 10 3657 10.3300 1O 3343 10.3686 10.3707 10 3721 10 3364 10.3379 10.3379 18 20 10.4850 104919 10.5871 10.5879 10.5429 10 5457 10.4979 10.5000 10.4629 10 4664 10.4071 104093 .可信程度,应该是越接近1越好)三次拟合时R2均大于 O.97,能够很好的线性拟合,因此选择了三次多项式拟合 (如图1)。 运用模型计算不同在新电池使用中,分别以30A、 40A、50A、60A和70A电流强度放电,测得电压都为 9 8伏时的剩余放电时间(如表3)。 Ts=To —Tu 表3剩余放电时间 Tu(9 8V) 3OA 0 200 4∞ fjt时 S00 1000 To(9.0V) 2908 1028 1407 1136 Ts(分钟) 803 562 428 403 2105 1266 979 733 40A 5OA 放电时间(Ilin j 图1 80k放电曲线 6OA 7OA 559 825 266 表2 MRE比较 电流强度 最大误差 20A 3OA O 14% 0.1 2% MRE 最小误差 0O5% .通过此表可以得到,同一生产批次电池在放电时随着 电流的增大而剩余放电时间减少。另外,实际剩余放电时 间与预算的剩余放电时间E匕较分析,实际剩余放电时间小 O07% .于模型计算的剩余放电时间。 因为铅酸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根据 电池放电时间预算公式:T= 1一a(t一25)】Q/KI,有T1放电 容量系数,a电池温度系数,t电池温度,Q放电容量,K 40A 5OA 60A 0.13% O 14% 0.14% O O2% O03% .0 01% 7OA 8OA 9OA 1OOA O.13% O.O9% O.O9% O 08% O 05% 0O3% .电池衰减系数,l电流强度等。另外电池的剩余放电时间 还与自放电,额定电容与实际电容之间的差距,放电过程 中电流的变化等有关系,在建立模型时忽略了这些影响因 素。 OO2% .OO3% .2.2平均相对误差 在同步电流强度的放电曲线建立的模型基础上,分析 三项式中×3、X2、X和常数项的关系,得出了并建立以 20A到100A之间任一恒定电流强度放电时的放电曲线的 数学模型。 Y=(一2E一1 2i +2E一1 Oi一3E一09)x0+(1 E一09i 一 6E-08i+1 E-06)x +(一2E一05i+0.0002)x+(一0.0036i+ 10.743) (1) 利用上述模型得到了放电时间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分 别取在原始数据中从Um开始按不超过0.005V的最大间 隔提取231个电压样本点,并对这些电压值对应的模型已 放电时间与采样已放电时间的平均相对误差(MRE)进行 了计算。相对误差大小如下表2。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多项式拟合的误差比较 低,拟合精度较高。 2.3剩余放电时间计算 76 《Y表示电压U,i表示电流强度l,X表示放电时间T) 通过次模型拟合的电流强度为50A的放电曲线如图 I综述 表4 55A时的放电电压与放电时间的关系 l放电时间 电压 放电时间 电压 放电时间 电压 放电时间 电压 放电时间 电压 2 10 5368 30 10 4889 80 10 4721 5 182 10 40785 312 1O 3139 (_:舞 4 10 4507 36 1 O.48895 88 1O4668 188 10 4O395 336 1O2 9465 姐 0 m S 0 9 S 6 10.4407 38 1 0.48965 78 1 0.47285 200 1O 3964 350 10 2832 8 104489 26 10 48855 104 10 45825 212 10 38785 394 1O 24855 1O 104583 42 10 48825 90 10.4657 214 10 3875 402 10 24145 1 2 104668 46 10.4893 12O 10 4468 24O 10.36715 442 10 2093 14 10 4729 58 10 48355 138 104357 244 10 3657 456 1O 19785 16 10 4753 62 10 4807 1 24 10 4461 250 10 3607 51O 1O 1 5105 18 10 4804 70 10 4768 1 54 10 42645 276 10 34175 548 1O 1 2 20 10 4832 50 10 48645 140 1 0.43395 282 10 33605 552 1O 1 1605 22 1O4857 76 10 d7425 168 1O 41 75 298 10 32395 59O 10 0836 2。 成正比关系,循环寿命还与充放电条件密切相关,电池容 量的衰减是不可避免的,当容量衰减到某规定值时,可以 判定寿命终结。因此电池容量的衰减存在一定的衰减系数, 一: 级状态向下一级衰减时衰减程度应该是递增的,衰减系 一lO 5 数曾递减。 掣i0 通过实验采样数据绘制的放电曲线如4所示。 9.5 翘0 0 9 q ̄io. 0 8545 i-2727 ,0 S00 ooo l500 0 9999 放 州 ¨!l【f 0 0 峁S0ne l 图2 55A放电曲线 一 0uij 三 蘸S 辩s2 E 500f- * S0fi0j3 重10(1 0 7x 2 67…… m∞ {Sef}0 i 将i=55带入带入公式《1),得如表4放电时间与电压。 冒 岳∞0 n 9998 …一{ ; e Series2 婆 一…一一 {f af{Series3 通过上述数据分别与电流强度为50A、55A、60A时 :mj 0 的放电曲线比较如下图3。 1l10 0 0 一 :n 、 -1 t 【 1f 0__ 键# 图4衰减一放电时间 通过图4,我们分析从上一级向下一级衰减时,两者 呈线性关系,而且衰减系数在依次减低。在衰减状态不同 的情况下放电曲线如图5。 0 500 iooo j500 收嗤.剐问L!H ± 弛0 图3 55A放电曲线 l:00 0 j0000 通过比较电流强度为55A时放电的三项式拟合曲线 ~2 -与50A、60A真实放点曲线,说明该拟合精度较高,能够 三s∞0 一 l 曲0 模拟任一恒定电流强度放电时的放电曲线。 拄 ∞0 0 。。0 3预测电池衰减状态及剩余放电时间 0 0 S 0 J 一}00 一 I. l H 0( =i( 琦0 li 0 0 辩0 3.1电池的衰减状态 f} V) 图5不同衰减状态的放电曲线 实验中所得数据是同一电池在不同衰减状态下以同一 电流强度从充满电开始放电的记录数据。电池衰减和容量 77 1 综述 表5衰减状态3放电时间 电压 放电时间 电压 放电时间 电压 放电时间 电压 放电时间 电压 放电时间 9.760 586 8 9 640 640 7 9.465 7O1 8 9 265 744 8 9.070 767 9 9 755 589.7 9.635 644 7 9.460 702 9 9 260 746 7 9 065 768.6 9 750 592.6 9 630 645 2 9 455 703 3 9.255 746.7 9 060 768 7 9 745 593 9 9 625 648 5 9 450 704 0 9 250 747 8 9.055 768.8 9.740 596 5 9 620 650 8 9 445 705.8 9 245 748 7 9 050 768.8 9.735 598 9 9.615 651 4 9 440 708 4 9 240 748 8 9 045 769 3 9 730 603 3 9 61O 654 5 9 435 709 1 9 235 750 4 9 040 769 4 9 725 605 4 9.605 656 4 9 430 711 4 9 230 750 5 9 035 770 2 9 720 606 5 9.600 657 8 9 425 712 3 9 225 751 4 9 030 771 2 9 715 608 2 9 595 659 7 9 420 713 3 9 220 751 4 9 025 771 5 9 710 610 2 9.590 660 2 9 415 713 5 9.215 752 1 9 020 771 7 9 705 614 7 9 585 662 0 9.410 715.5 9 21O 752.8 9.O15 772 0 9 700 616 5 9 580 664 6 9.405 716 8 9.205 753.1 9 O10 772 1 9 695 61 7.3 9.575 665 3 9 400 718 9 9 200 754 2 9.005 772 6 9.690 620 9 9 570 667 0 9 395 720.0 9.195 754 3 9000 772.9 通过用曲线拟合得到递减系数为 1000.0 K=Z X(Z一0 0 5×1) ×(Z一0.0 5×2)・-・ 三S00 0 x(z-O 05X《n一1)){2) ;6000 其中,z是常数,n为衰减的次数。通过图5衰减放 4o00 电的线性关系得出z一0.85。因此模拟出放电时间与衰减 次数之间的函数。 2000 T=新电池状态放电时问×K (3) 00 将上述函数(2)和(3)带入得到衰减状态3后期放电 时间如表5中所示。 图6四种不同状态放电曲线 通过上述分析和建立的剩余放电时间模型,说明放电 l200D 时间与电压、电流和衰减次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实际考 虑放电时间的时候是不能忽略的,电池通过较长时间使用 —1000.0 三8000 r 或放置,充满电后的荷电状态会发生衰减。本文通过数据 曰 6O0且 验证了的模型的精确度,理论上来说还是应该考虑更多的 甜 4000 影响因素。 {00O 参考文献 【11李勃,刘云峰,郑益.蓄电池剩余放电时间综合分 ∞0 0 580 10.O∞t0 500 11∞( L V) 析模型研究U1,煤炭技术,201 1(12) 图7放电时间与衰减的拟合曲线 【21姜媛媛,刘柱,罗慧,王辉.锂电池剩余寿命的 ELM间接预测方法U】,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6(2), 3.2预测放电时间 179-185 通过图5分析,得出每衰减一次,放电时间就会减少。 【3】王宏亮,崔胜民,基于试验的铅酸电池充放电特 图6绘制了从新电池、衰减状态1、衰减状态2、衰减状 性模型的建立Ul,蓄电池,2()o5(3) 态3已有数据的放电曲线,通过上述放电曲线和衰减图进 【4]http://www.utabatt.corn/text show一53一【).aspx 行比较,说明衰减状态3的前期放电时间与其他状态的一 l 5】h t t P://W W w.g O—g d d q.c O 111/h t II1 l/ 致,并且也符合随着衰减次数的递增放电时间减少。因此 可以认为前期放电与后期放电时间没有明显的关系,我们 DianChiJiShu/20 13一1)I/992639.htm 可以用衰减状态递减的系数来确定衰减状态3的完整放电 【6]http://blog.sina.COIl1.cn/s/blog_a5bOa6dc()101b1kt 曲线。我们分别采用分级衰减系数的不同来拟合。 htm]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