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练习卷
一、 填空:
1. 钟表以( )、( )、( )单位来计量时间。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 )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单位。
2. 古埃及人把夜晚确定为( )小时。
3.“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的主观感受会( ),但时间是以( )的速度在延伸的。
4.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 )制成的计时器。
5. 人类根据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这一特点制作( )用来计时。
6.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 )的。
7.通过我们的反复实验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 ),摆绳越短摆动越( )。
8.古代的水钟有( )水钟和( )水钟。 9.( )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二、 判断:对的请在括号里打“√”,错的请在括号里打“×”。 ( )1、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小时。
( )2、虽然一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但我们在这一分钟里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 )3、摆长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摆长越短摆的速度就越快。 ( )4、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 ( )5、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 )6、摆锤的重量越大,每分钟摆动来回次数越多。 ( )7、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的。 ( )8、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 )9、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一种工具。
( )10. 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
滴得速度一样快。
三、 选择
1. 我们科学课一节课的时间是( ) ① 35分钟 ② 45分钟 ③ 50分钟 2. 用流水来计时主要解决( )
① 水流速度 ② 水流量 ③ 水质的处理
3. 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 )证实了这一点。 ① 傅科 ② 牛顿 ③ 伽利略 4. 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 )时辰。 ① 36 ② 24 ③ 12
5. 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 )无关的。 ① 漏水孔的大小 ②容器的颜色 ③ 滴漏中的水位 6. 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 ① 日晷 ② 浑天仪 ③ 滴漏
7. 可以用于夜间计时又可以照亮的古代计时器是( ) ① 日晷 ② 蜡烛 ③ 滴漏 8. 钟摆的快慢与( )有关。
① 摆重 ② 摆长 ③ 摆幅 四、 实践题
1、写出自己能在一分钟内做完的三件事:
2、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请至少写出三种办法。
3、你会用哪些方法来说明时间过了一个小时?
五、 设计实验
“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
(1)我研究的问题是: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与 ( )有关 (2)研究需要的材料有:
(3)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第四单元练习卷
一、填空:
1.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 ( )理论。他认为,( )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 ( ) 旋转;波兰天文学家 ( ),提出了( ),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 》。他认为 ( )处于宇宙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法国有一位叫( )的物理学家,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2. 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 ( ),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 ( )。
3. 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 ),东边( )西边( )。
4. 天空中星星围绕 ( )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 ),是( )自转产生的现象。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 )的。
5. 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 )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6. 四季的形成与( )的公转、( )的倾斜有关。 7. 极昼和极夜现象与( )公转、自转和地轴( )有关。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 ( );只有
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子叫( )。
8.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 )。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 )1、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 )2、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 ( )4、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 ( )5、摆具有保持摆方向不变的特点。
( )6、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 ( )7、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
( )8、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 )9、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三、选择:(把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 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 A、头顶正上方 B、北极星 C、北斗星 3、秋分时,太阳直射在( ) A、南极 B、赤道 C、北极
4、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 )移动。
A、由西向东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5、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 )。 A、月亮 B、北斗星 C、北极星
6、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7、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8、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个时区。 A、12 B、24 C 、36
9、傅科是通过观察( )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 A、 星星 B、 摆 C、水流
10、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 ) A、太阳 B、地球 C、地球自转轨道
11、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造成的,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一年四季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12、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13、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 A、1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四、实验探究填空:如下图用一支蜡烛作太阳,用一只小地球仪从西向东绕蜡烛运转。当转到位置③时,北半球阳光 ( ) 射,是( )季;南半球阳光( )射,是( )季。五、简答题:
1、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2、对于北极星的“不动”,你是怎样解释的?
3、请要据《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课的研究,说明四季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