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的微生物检查
一.实验目的:
1.证明实验室环境与体表存在的微生物 2.观察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3.比较不同场所不同条件下的细菌的数量和类型
二.实验器材:
培养基: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 溶液和试剂:无菌水。
仪器和其他用品:灭菌棉签(装在试管内),试管架,煤气灯或酒精灯,记号笔和废物缸等。
三.实验原理:平板培养基含有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当取
自不同来源的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1-2d内每一菌体即能通过很多次细胞而进行繁殖,形成一个可见的细胞群体集落,称为菌落。
每一种细菌所形成的菌落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例如菌落的大小,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边缘整齐或不整齐,菌落透明或半透明或不透明,颜色以及质地疏松或紧密等。因此,可通过平板培养来检查环境中细菌的数量和类。
四.实验步骤: 1.培养基的制作
(1)称量
制作二十个肉高蛋白琼脂平板牛肉膏1.65g 蛋白胨5.5g Nacl2.75g 琼脂10g 水550ml pH7.0~7.2 121℃灭菌20min (2) 熔化
按上述顺序将材料分别放到一大烧杯中混合加热至其熔化。 (3) 调节PH值
待琼脂熔化后,调节溶液PH至7.0~7.2。 (4) 转移灭菌
将溶液从烧杯中转移至锥形瓶中,塞上棉塞加牛皮纸包裹后同洗净的培养基和放有棉塞的试管一同放入高压灭菌锅里,灭菌20min左右。 (5)接种
最后,将锥形瓶中溶液在酒精灯火焰旁转移至灭菌后的培养皿中,等待其冷却固定后便可接种。
2. 微生物的获取和接种
(1)分梯度制作空气培养基
取三个无菌培养基分别标号3-3-空气-5ˊ-1-37°,3-3-空气-5ˊ-2-37°,3-3-空气-5ˊ
-3-28°同时开盖放置五分钟后盖上盖子,另取三个无菌培养基分别标号3-3-空气-10ˊ-1-37°,3-3-空气-10ˊ-2-37°,3-3-空气-10ˊ-3-28°
(2) 对比接种手上的微生物
取一无菌培养基,在火焰旁无菌区内,使用灭菌处理后的棉棒沾一下未洗手之前的手,然后再接种到刚取出的无菌培养基上。之后分别使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另外两个手微生物的培养基,三个培养基分别标号为:3-3-手-前-1-37°,3-3-手-前-2-37°,3-3-手-前-3-28°。然后将手用去污粉洗净,并使用同样的方法,用无菌棒获取手上同位置的微生物,分别标号为:3-3-手-后-1-37°,3-3-手-后-2-37°,3-3-手-后-3-28° (3):接种环境中的微生物
使用同样的方法用无菌棉棒获取实验台桌面、钱、衣服、手机上的微生物,分别
标号为:3-3-桌-1-37°,3-3-桌-2-37°,3-3-桌-3-28°,3-3-钱-37°,3-3-衣服-37°,3-3-手机-37°。
3.微生物的培养:将标号为37°的培养基放入37°培养箱中培养,标号为
28°的培养基放入28°培养箱中培养。
4.微生物的观察:
观察微生物的数目,大小,干湿,形态,边缘,凹凸等。
5.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挑选培养基中的典型微生物,进行分离与纯化。左手持要接种的培养基,右手持接种环,将接种环在火焰上进行灼烧灭菌,待其冷却后,打开培养基的盖子,在火焰旁将接种环轻轻插入培养基中,挑取所要接种的微生物,然后另取一无菌培养基,将接种环插入作分区划线。
然后盖上盖子,放置于桌面上。按照同样的方法,制作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基10个以及另一典型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基10个并标号。
将二十个培养基均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37°C条件下恒温培养两天左右,即可进行观察。
五.实验结果
见表1,表2,表3
表1 实验室和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恒温培养结果描述统计表
编号 1 2 3 4 5 6 来源 菌落数 2 多 1 1 2 1 描述 大小 中 小 小 小 大 小 干湿 湿 湿 干 湿 湿 湿 颜色 乳白 外透内黄 黄 橙 乳白 黄 形态 不规则 圆 不规则 圆 不规则 圆 边缘 表面 锯齿 不整齐 不整齐 整齐 不整齐 整齐 扁平 凸 扁平 凸 凸 隆起 记录人 胡斯琪 赵曦 夏士博 马存英 刘柯江 赵曦 3-3-空气-10ˊ-3-28° 3-3-桌-2-37° 3-3-衣服-37° 3-3-空气-10ˊ-1-37° 3-3-钱-37° 3-3-手-前-2-37°
表2实验室和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恒温培养结果比较统计表
来源 空-5ˊ 空-10ˊ 手-前 手-后
数量(总数) 23 41 18 2 种类 9 16 5 2 记录人 刘柯江 马存英 胡斯琪 马存英 表3.实验室和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恒温培养结果相似菌统计表
样品来源A 菌数 10 2 样品来源B 菌数 1 1 特征 大小 小 中 颜色 黄 乳白 干湿 湿 湿 形态 圆 不规则 边缘 整齐 锯齿 表面 隆起 扁平 3-3-手机-37° 3-3-空气-10ˊ-3-28° 3-3-空气-5ˊ-2-37° 3-3-空气-5ˊ-2-37°
六.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很多,而且数量庞大,其菌落表面粗糙,可见有很多无荚膜的种类存在,比较混杂;实验台桌面上的微生物虽然数量较多,但是种类明显没有空气中多。还有就是钱上的微生物种类与数目也极多。手指上的微生物前后对比差异不大,看来勤洗手并没有很大作用。另外像衣服、手机上也有大量的微生物,只是数量明显较少,而且种类比较单一,多以细菌为主。总之,生活中的微生物无处不在且数量和总类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