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关于三精双黄连口服液的各项研究
一、药品说明书
通用名: 生产厂家: 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 性状: 禁忌: 双黄连口服液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10920053 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尚不明确。 玻璃瓶,每支装10毫升,每盒10支。 口服,一次2支,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非医保 SJSHLKFY 金银花、黄芩、连翘,辅料为蔗糖。 1.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2.以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的纯中药制剂,安全有效; 3.知名品牌,家庭小药箱必备药品。 本品为感冒类非处方药药品。 密封,避光,置阴凉处。 不良反应: 包装规格: 用法与用量: 是否医保: 拼音码: 主要成分及含量: 产品特点及描述: 作用类别: 贮藏: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授课:XXX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授课:XXX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功能主治: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二、制取方法
金银花、黄芩、连翘,黄芩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
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0,挥尽乙醇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半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蜜度为1.20~1.25(70~80℃测),冷至40℃时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黄芩提取物,并加水适量,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冷藏(4~8℃)72小时,滤过,滤液加入蔗糖300g,搅拌使溶解,再加入香精适量并调节PH值至7.0,加水制成1000ml,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三、含量实验测定
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及连翘经提取精制而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功效,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病毒性肺炎等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疗效。其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汉黄芩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只测定了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的含量,而且是采用包括甲醇一醋酸一水、乙腈一醋酸一水的不同流动相分别测定。本试验参照文献,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建立了不经提取分离,利用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上述4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简便可行、准确、快速的特点,减少了配制流动相的步骤和进样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满意效果。 方法名称: 双黄连口服液—黄芩甙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汉黄芩素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等精制而成的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汉黄芩素的含量测定。
方法原理: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含量。固定相为Nova-Pak C18反相柱;流动相为甲醇 水 磷酸=50 50 0.2;检测波长为276nm。
1、仪器及试药品名为:
岛津LC-IO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SPD-IOAvp紫外可见检测器;CLSS-VP色谱工作站;CTO-IOASvp柱温箱;7725i手动进样器。绿原酸对照品(批号110753-200212)、黄芩苷对照品(批号1 10715-200514)、连翘苷对照品(批号1 10821-200609)、汉黄芩素对照品(批号110514-200403)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
授课:XXX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供。双黄连口服液由中国人民252医院药剂科提供,批号20070115、20070121、20070212.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磷酸为分析纯,水为三蒸水。
授课:XXX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2、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色谱柱:岛津VP-ODS c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A)一0.2%磷酸溶液(B)(A+B=100%)作梯度洗脱, t=0—6 min,A:27%;t=6—10 min,A:30%;t=10—15 min. A:60%;15—25 min,A:90%;流速:1.O mL/min;检测波长:278 nm;柱温:25℃;进样量20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4种待测组分与邻近组分达到了基线分离,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不低于3 000.
3、溶液的制备
3.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素对照品适量,置10 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制成浓度为1.10、1.03、0.51、0.44 mg/mL的对照品母液。
3.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吸取双黄连口服液1.0 mL,置50 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0.45 u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3.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按处方比例及制备工艺,分别制备缺金银花、黄芩、连翘的阴性对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品溶液。
4、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绿原酸对照品母液0.20、o.40、0.75、1.50、3.O mL,黄芩苷对照品母液0.25、0.50、1.O、2.0、3.0mL,连翘苷对照品母液0.20、0.40、0.60、1.20、2.0汉黄芩素对照品母液0.15、o.25、0.50、1.0、2.0 IfIL,对应加入10 IIl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成5个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为纵度标,分别以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素进样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绿原酸:Y=1.04×loX+1.40×10,R=0.999 6;黄芩苷:y=3.87×106X——I.26*104,,=0.999 9;连翘苷:
Y=6.44×lOSX+1.74×10 ,R=0.9999;汉黄芩素:Y=6.30×IO~X+1.45×lOs,r=O.9999结果表明,绿原酸进样量在0.44~6.60 μg范围内,黄芩苷进样量在
0.52~6.18μg范围内,连翘苷进样量在o.20~2.04μg范围内,汉黄芩素进样量在o.13~1.7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精密吸取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素混合对照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连续进样5次,绿原酸峰面积RSD:1.12%,黄芩苷峰面积RSD=O.86%,连翘苷峰面积RSD=O.72%汉黄芩素峰面积RSD=0.58%。结果表明,所选方法精密度良好。
5、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在O、2、4、6、8、10、12、24 h进样,测定样品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素的峰面积,结果绿原酸RSD=l_74%,黄芩苷RSD=2.04%,连翘苷RSD=1.81%,汉黄芩素RSD=2.38%,表明样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6、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批号5份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进样,记录峰面积,结果绿原酸RSD=1.48%,黄芩苷RSD=1.53%,连翘苷RSD=1.34%,汉黄芩素RSD=1.58%,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授课:XXX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7、阴性对照试验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和阴性对照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绘制色谱图。结果阴性对照潮液在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素保留时间相应位置上均无吸收峰出现,表明阴性对照无干扰。
8、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同一批号0.2 mL双黄连口服液4份于50 mL祠量瓶中,分别加入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素对照品溶液适量,加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0.45μ微孔滤膜过滤。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其含量,计算加样回收率。
四、双黄连口服液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双黄连口服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是双黄连系列产品中一个全面研究并取得卫生部新药证书的剂型。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双黄连制剂能抗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并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还可增强机体产生a一干扰素能力,可显著地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对病毒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能中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同时具抗感染及免疫调节双重作用。临床主要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流感以及肺炎、气管炎、扁桃体炎等症,其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笔者将近几年来双黄连口服液在临床应用的近况综述如下。
1、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方面的应用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若治疗不及时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危及患儿生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大多为病毒,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西药制剂。李霞【1】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及咽炎)患儿,每次1~2支,每日3次,其中感冒患儿疗程3天,急性咽炎患儿疗程5天。结果表明双黄连口服液对患儿退热、止咳及流涕、头痛、咽肿痛的缓解效果较好,感冒和急性咽炎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小儿速效感冒片。杨淑清心【2】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岁以下每次半支,l岁以上每次1支,每日2次,连续服用4~7天,疗效较好。表明双黄连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
2、在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方面的应用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儿童多发,传染性强。徐广明【3】等,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该病,与用病毒唑治疗组对比,腮肿大消退时间分别为(86±12)h、(106±14)h,两者差别有显著意义。结果表明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优于病毒唑,见效快,且服用方便,免除注射之苦,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3、在治疗口腔炎方面的应用
口腔炎是口腔黏膜的炎症,属临床常见、多发病。徐汉文【4】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
授课:XXX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口腔炎,每次20ml,每天3次;对照组用洗必泰含漱液漱口,早晚刷牙后含漱,每次15ml,含l
授课:XXX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min后吐出。双黄连口服液组有效率为92.48%,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临床研究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李子莎【5】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各种临床类型口疮4l例,疗效满意。说明双黄连口服液疗效明确,安全可靠,可作为口腔炎的常规用药。
4、在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方面的应用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Eps Tein—Barr)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和外周血见到较多异常淋巴细胞等为主要表现。西医无特效药物。刘清池等【6】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每次2支,每日3次,每周1疗程,连续服用1.3疗程,并配以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未见到任何副作用,且用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5、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外感风热感冒
姜源新等报导通过临床试验,对422例外感风热感冒患者按3:1比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300例,口服双黄连口服液,每次2支(10mE/支),每日3次,3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122例,口服清热解毒口服液每次2支(10ml/支),每日3次,3天为1个疗程。结果300例应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感冒患者中,痊愈率为24.30%,显效率为65.33%,总有效为84.66%;对照组清热解毒口服液痊愈率为24.59%,显效率为61.48%,总有效率为84.43%;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拟定剂量下,双黄连口服液与清热解毒口服液的综合疗效相当(P>0.晒)。双黄连口服液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双黄连口服液在临床应用广泛,所治疾病可概括为两大类,一类为感染性疾病,双黄连口服液具有抗菌与抗病毒的双重作用;另一类为免疫功能低下所致双黄连口服液能提高宿主的免疫功能,增强宿主的抗病能力。
五、参考文献
[1]李霞.双黄连口服液治疗4,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0):2710.
[2]杨淑清.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4例临床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4,26(5):113.
[3]徐广明,王志刚.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8例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8):462.
[4]徐汉文.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口腔炎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01,7(3):218. [5]李子莎.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8):499.
[6]刘清池,郭丽华.双黄连口服液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J].中成药,2003,25(5):附3.
吕晓红,姜文.双黄连口服液致荨麻疹1例[J].医药导报,2000,19(2):182. 高伟霞,曲秀云.双黄连口服液致过敏反应1例[J].航天航空医药,2004,15(2):70.
授课:XXX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姜源新,李明,王金陵,等.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外感风热感冒3000例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4(7):16.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授课: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