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城市道路交通治理规划的研究与思考
城市道路交通治理规划的研究与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 何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合肥市近期 总体规划的要求,通过对合肥市宿州路道路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提 出了一些我对宿州路的道路整改建议,注重以人为本,注重路口的 交通管制,从而为市民建造一个畅通的交通条件。
关键词:交通管制、交通需求、道路整改、交通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 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 道路交通规划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次我们进行道路改造的 对象是合肥市宿州路(寿春路与长江路之间),也是合肥市比较繁华 且人流、车流集中的商业中心。如何合理地解决宿州路的拥堵现象, 创造良好而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是我们这次进行现场调研并且进 行深入的方案探讨的目的。 2.现状分析 2.1 区位分析
宿州路南起环城南路,北至环城北路,修建于上世纪 60 年代, 全长 1845 米,沥青道路宽 9 米、人行道每边宽 3 米左右不等。宿州 路是省城老城区次干道,商场密集、人流如织。多年来,宿州路与 淮河路、市广场一起逐步形成了合肥市重要的商贸中心。 2.2 交通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
对合肥市宿州路道路交通状况与交通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从人、车、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人和机动车的出行特征,从而剖 析交通存在的主要特征。现状分析包括现有道路状况分析、车辆状 况分析、居民出行主要特征分析、交通管理设施现状与分析、交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管理现状与分析和交通管理主要问题分析等方面。 2.2.1 现有道路状况分析
宿州路位于合肥市中心地带,与淮河路相交,而淮河路又是合 肥历史上有名的商业街,也是人文荟萃的老街。道路现状为双向四 车道,无非机动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一级支路。机动车道小半部 分被非机动车和行人占用,使得机动车无法正常的行进。由于道路 狭窄,机非混行,车辆堵塞、交通混乱现象严重,尤其在商之都、 鼓楼等路段更为严重。在宿州路与淮河路交叉口,行人无视红绿灯 的交通管制,乱穿马路现象十分严重,交通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2.2.2 车辆状况及停车设施分析
1)宿州路为合肥繁华地段,市民到此购物游玩的较多,每天来 往的车流量很大,基本为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以及非机动车等。 有些人为方便开私家车、坐出租车或骑电动车到此,从而导致宿州 路特别的拥堵,如何处理车与车之间的联系(相互影响),也是此次 道路改造的重点。
根据我们对现场的调研以及数据收集,对停车位和停车场的现 状分析如下:
宿州路附近有两个大型的停车场,一个位于宿州路以西的合肥 市府广场地下停车场,另一个位于淮河路与北含山路交口的百盛广 场室外停车场,但是,这两个停车场离宿州路有一定的距离,不能 完全满足市民停车的便捷需求。
在各大商场门口已经设置了一定数量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但 是电动车路边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严重阻碍行人通行,而且非机动 车停车点分布较散。
宿州路两侧的公交站点极大地吸引了人流,使得站台附近交通 负荷量加重。
2.2.3 周边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分析
宿州路靠近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合肥市主要商业建筑聚集于此, 如鼓楼、乐普生商厦、百盛商城等,也坐落着电影院、李府、 逍遥津等重要文化旅游设施,这使得宿州路常年是合肥市人流量最 大最集中的地段。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3 整改建议
如何解决宿州路现状问题(如交通拥堵、人车关系等),笔者结 合当地交通量需求和城市道路发展等因素提出个人整改建议。 2.3.1 改双向为单向,设非机动车道,拓宽人行道
虽然现在的宿州路双向四车道中间用隔离栏杆分开,但由于车 流量较大,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笔者建议把宿州路上的一部分车流 转移出去,从而减轻其交通流量。具体做法是:把原来的双向四车 道改为单向两车道(由南向北),原来的一个机动车道改为非机动车 专用车道,从而避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混淆。并结合北含山路设 置车辆单行道(由北向南),以此减少车两双向车道通行的干扰,从 而加快行车速度,缓解交通压力。对缓解老城区南北交通压力十分 有效。且拓宽人行道,能使地面人行空间变得开敞。 2.3.2 设置防护栏杆,公交站点北移
行人为了节省时间购物,乱穿马路现象极其严重,形成了人车 混行的现象,造成安全隐患。规划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 置防护栏杆,进行交通管制,在相隔 50 米处设置一个斑马线,以便 行人过马路,可有效防止行人乱穿马路的行为。
现状的公交站点设置在长江路与淮河路之间,而这一段又是人 流最为集中的区域,等车的人往往会占据整个人行道,甚至延伸至 机动车道影响交通。将公交站点移至淮河路以北路,设置港湾式公 交站台,既不影响淮河路以北的交通,也缓解了淮河路以南的交通 压力。在宿州路设置 2 个即停即走的出租车停靠站。
2.3.3 结合人行道与一些店铺门前广场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 设停车标志
现状在各大商场门口已经设置了一定数量的非机动车临时停车 位,但是电动车路边乱停乱放现象仍很严重。而且非机动车停车位 主要分布在宿州路两侧,没有集中分布,严重阻碍行人通行。在现 实条件下为非机动车开辟专门的停车空间是不太现实的,本次规划 把这些散落的非机动车停车位集中起来,在主要的商业建筑物门前 广场(如鼓楼、乐普生等)设置一定数量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并安 排人员看守。对于机动车的停放,现阶段只要做好合理安排引导,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利用好现有的停车场所,设计时在道路旁设明显的引导标志牌。 2.3.4 宿州路与淮河路交叉口处理
宿州路与淮河路交叉口是整个路段最堵的地方,南北方向的和 东西方向的行人都交叉于此,再加上此处又得到很好的交通管制, 使得此交叉路口交通混乱。所以,笔者建议在此交叉路口设立小型 的人形天桥,以疏散大部分地面人流,而且利用红绿灯进行严格的 交通管制,撤走步行街入口停放的那些摩的,形成一个宽敞而又有 序的十字路口。 3.结语
城市网络很复杂,交通的运行很复杂,产生交通问题的因素也 很复杂,相应制定的城市交通治理方案往往由多个治理策略、治理 措施组合而成,任何一个建设或治理措施的实施都会引起整个城市 路网上交通运行情况的改变。通过此次对合肥市宿州路道路改造的 探讨和深入研究,我觉得道路就是构成城市的骨架,道路畅通程度, 决定一个城市的发展速度。而道路的畅与不畅不仅由城市现有的交 通量决定,还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只要我们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 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随处停车,这样我们就会给道路路面交通 减轻不少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陆化普、石京《城市交通规划案例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05
[2]董国良、张亦周《畅通城市论――21 世纪城市交通与城市 规划》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02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3]张举兵、张卫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09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