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巧用照应,言尽而意无穷

巧用照应,言尽而意无穷

来源:百家汽车网
巧用照应,言尽而意无穷

作者:唐玮

来源:《作文通讯·初中》 2019年第2期

照应是一种前有所呼、后有所应的写作方法。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后几个句子、几个段落,某个句子和某个段落意思相同,写的是同一件事,我们就说它们相照应。照应可以分为文题照应、首尾照应和前后照应。

文题照应,日月合璧

文题照应是指文章全篇或部分与标题相照应。题目常常被人们称为文章之眼,文章内容或是借题发挥,或是紧紧围绕题目所明示的人、事、景、物、情、理进行叙写、辨析、抒情。正文与题目照应,犹如日月合璧。写作中做到文题照应,可以避免走题旁逸,加深读者印象,有力地表达文章主题。

微选段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 ”

…………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冰心《小橘灯》

微赏评

作者通过小女孩做小橘灯并送给“我”的故事, 将一位在艰难生活中渴望光明的坚强、善良的农家少女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文章多次点题,文题照应,中心突出。

微仿作

在家躺了很多天, 我的身体状况已有所好转,我迫不及待地想出去走走,到围墙外面去!

围墙外,树木早已发了芽,草木葱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啼鸣,小野花在微风中轻舞。我的心情好极了,步伐轻快。沿着小道向前走去, 蔷薇在四月的微风中抖动着花蕾,有的已经绽开了笑脸。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微风的轻抚和淡淡的花香,不知不觉,我已走到小镇的尽头。蔷薇在人迹罕至的空地静静地开着,白的通透,红的艳丽,粉的唯美。啊,这久违的墙外的世界瞬间扫除了积压在我心头的烦闷。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部九年级周欣彤《围墙外边》

首尾照应,浑然一体

首尾照应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开头交代起因,结尾告知结果;开头提出问题,结尾揭示答案;开头抒发情怀,结尾深化主题。一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于起笔和收笔,做到首尾照应能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同时也能起到强调、深化主题的作用,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

微选段

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

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 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酿造着未来……

———杨朔《荔枝蜜》

微赏评

开头实,结尾虚;开头抑,结尾扬,首尾相互照应,作者从不喜欢蜜蜂到赞美蜜蜂,将文章的意义推向了更高层次, 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微仿作

四季皆美,但唯有夏季甚得我心。

我羡慕夏日骄阳。

清晨早起,远远望向前方,层峦叠嶂之上、迷雾云霞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光。当那光刺穿云块,如根根金丝纵横交错,给浅灰、淡蓝的云朵镶了金边,便绘就出一幅大气磅礴的画面。丝线越发亮眼,越发繁密,终于会合在一起,拨云见日。那轮金色初阳带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将整个世界照得透亮。

…………

一场暴雨过去,夏的夜幕渐渐拉开。

如墨的天幕上, 高悬的圆月将如水的清辉倾泻在我的肩头,似无声的抚慰。蛙鸣虫啾中,灯光点点;习习凉风里,树影婆娑。白日里的烦与躁悄悄消散了,我的呼吸渐渐平缓,开始酝酿一个仲夏夜的美梦……

有人恼夏的闷热压抑, 有人恼夏的阴晴无常,我却爱它,这独特的夏季。

———江苏省南京市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八年级李晨曦《夏》

前后照应,文气贯通

前后照应指行文中上下文之间的呼应。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围绕一件事或一个问题,随时自然合理地加以照应, 使内容材料围绕一条主线, 内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行文更加自然,从而使文章文气贯通,血脉相连。

微选段

他已走远了, 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 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

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 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

她低着头, 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茹志鹃《百合花》

微赏评

文中通讯员被门钩扯破的衣服前后出现了好几处,每处描写的作用不同,它们互相照应,不仅凸显了通讯员的纯朴形象, 也表达了作者对他无比崇敬的感情,让人感慨万千。

微仿作

母亲伛偻的背影让我不禁想帮她减轻些负担。于是我上前伸手去拎那些袋子:“妈,我来拎几个。”

…………

她似乎想证明这些东西对她来说不算什么,于是将购物袋又往上提了提,走得比原来更快,一副十分轻松的模样,欲言又止的我只好紧紧跟着。我暂时放弃与母亲争抢。

…………

我忍不住了,又跑上前,一把抓住那个装着几大瓶饮料的袋子,心满意足地将它抱在怀中。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中学

部九年级季欣然《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