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摘要由于山区的特殊地形,无法为大型施工机械提供作业场地,穿越山地的高
速公路、铁路多采用人工挖孔成桩的施工工艺!本文结合现场施工经验和探索实践,从施工工序、挖孔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总结施工过程中需控制的关键点。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与钻孔灌注桩比较,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简便、对场地平整度要求低、只需小型机械设备、施工成本更低;可多点同时开挖施工作业,加快施工进度;可直观确认桩基地质情况,保证端承桩施工质量。下面结合工程实践谈论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 1 人工挖孔桩施工准备 1.1 人员、设备准备
项目部管理人员、工人全部到位,特殊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熟悉设计图纸,编制施工作业方案,对施工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配备电焊机、空气压缩机、卷扬机、潜水泵、鼓风机、手推车、风镐、照明装置、护壁模具、洞口盖板等常用工具设备。 1.2 材料准备
护壁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P.O42.5水泥,有出场合格证和检验合格报告。护壁混凝土骨料采用河砂为中砂、粗砂,粒径5-20mm碎石。钢筋选用审批通过的钢筋品牌钢材,有材料合格证明。所有进场原材料按要求进行见证取样,送检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
图 1
3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 3.1场地布置、平整
现场观察作业场地,开挖截水沟、排水沟,布置弃渣道路、机械材料堆放场地。 3.2测量定位及孔桩垂直度校核
由测量人员测设桩孔中心点,定出桩孔准确位置。测设完成后,对附近相邻孔桩相对位置进行测距复核,校核桩位。确定好桩位中心,以桩位中心为圆心,以桩孔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画出第一节护壁的圆周,延圆周撒生石灰作为开挖尺寸参照线。 锁口(第一节护壁)完成后,对孔口进行一次全面测量校核作业,检测孔径、桩位是否准确,若发现孔径或者桩位偏差,应及时修正或者重新作业开挖。待孔径和桩位准备无误,应在孔口外引出四个桩位中心轴线控制点,并钉钉用红色喷漆标记,作为桩位开挖校直控制参考点。在孔口护壁标记红色倒立正三角形,作为孔桩高程参考线,控制孔底标高。当在锁口做出桩孔中心轴线控制点,标高控制点标记时,应对标记点进行保护。
每开挖一节,必须根据桩孔桩位中心轴线控制点吊直、修边,保证孔径竖直,垂直度偏
差小于0.5%桩长。 3.3 锁口、护壁支护
第一节护壁(锁口)以高出地面15cm—20cm为宜,以便挡土、挡水、防止碎石坠落,厚度不应小于13cm。锁口护壁应按照配筋要求布置钢筋,人工浇筑混凝土,并人工振捣,禁止使用插入式振捣器。
相邻护壁应由钢筋连接,上一节护壁钢筋深入下一节护壁不小于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