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SocialSciencesEdition)Mar.2021Vol.40No.2
DOI: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21.02.011
近二十年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
述评和思考建议
王宜阁
(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篇逐渐出现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视野中,经
历了近四十年的研究探索与教学实践,2010年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出现新动向。文章首先利用数据统计对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包括文献发表数量、发文机构分布、发文引用量和作者分布等,然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近二十年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内容出现的新方向、新趋势予以描述与评价,在对目前语篇教学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研究建议:研究方法多元化,且应加强历时性研究;拓展各类课型中的语篇研究;提高语篇研究结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程度;加强语篇教学的系统性探索。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内容;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21)02-0120-11
语篇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中后期,近二十年成为语言学研究的活跃领域之一。何为语篇,学者对此有不同的阐释。哈里斯和米切尔在1952年出版的《话语分析》一书中将语篇“Discourse”一词定义为“连接起来的话语”(connectedspeech)[1]4。韩礼德和哈桑在1976年出版的《英语的衔接》中指出篇章和语篇指的是同一事物,研究
收稿日期:2020-12-20
基金项目:西安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汉语国际传播中《诗词吟诵与创作》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2019-X-
JG-012)。
作者简介:王宜阁(1994—),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2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的是大于句子的的语言使用单位[2]。“语篇”在英语中一般对应有“Text”(篇章)和“Dis鄄
course”(话语)两个词汇,二者均可指书面语和口语,但侧重点不同,胡壮麟用“语篇”一词融合
了二者的概念[1]8,黄国文认为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3]7。
语篇的研究对象,亦是本文首先关注的问题。黄国文认为语篇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比句子更大的语言单位,研究内容包括语篇的结构、句子的排列、句际关系、会话结构和语篇的指向性、信息度、句子间的语句衔接和语意连贯等[3]1。罗青松认为语篇教学涉及语篇衔接、文体、语体、文章结构、格式等[4]。田然指出语篇研究是以一连串意义相关的小句为研究对象[5]。胡壮麟认为“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的核心”[1]1。
有学者将语篇研究划分为两个大类:一是语篇的本体研究,包括语篇的衔接连贯研究、语篇现象研究等;二是语篇的应用研究,包括语篇教学研究、留学生语篇现象研究、语篇教学的教材设计研究等[6]。本文所关注的重点是对外汉语语篇教学,属于语篇的应用研究。
一、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现状(一)年度发文数量分布
在中国知网上以“对外汉语语篇教学”和“对外汉语篇章教学”为主题进行检索,经核对筛选出论文共计168篇,发表年限最早为1999年,通过图1我们可以发现,以1999年为起点的第一个十年对外汉语语篇研究相关论文发表数量较少,而从2010年开始的第二个十年中相关论文发表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通过图2我们可以发现,在168篇论文中,学位论文95篇,期刊论文67篇,论文集及其他论文6篇。2010年后研究文献数量的明显增加与我国近年来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中外交流日益加强有关,另外2007年我国首批24所院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此后国内开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高校不断增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进行了不断探索,硕士学位论文发表数量增加,由此带动了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的发展。
图11999—2020年对外汉语语篇和篇章教学研究论文的发表数量
(二)发文机构分布
通过表1可以发现,就发文机构来看,95篇学位论文来源于48所院校,其中有14所院校在1999年至2020年“对外汉语语篇教学”主题下的论文发表量在3篇以上,合计发文52篇,占学位论文发表总量的54.7%,其中发文数量最多的单位为北京语言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其
12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王宜阁.近二十年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述评和思考建议
次为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和黑龙江大学。以上发表文章数量较多的学校属于国内较早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在汉语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基础。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该校创办于1962年,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及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综合型大学,也是目前我国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大学,其对汉语教学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图21999—2020年对外汉语语篇和篇章教学研究论文发表情况
表1论文发表数量3篇及以上机构统计
发表机构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山东大学黑龙江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篇数发表机构复旦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辽宁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民族大学篇数4433333333(三)发文引用量和作者分布
图3对168篇论文按照被引用量进行排序,我们发现被引用量最高的论文为彭小川的《关于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的新思考》,达到239次,其次是彭小川的《论副词“倒”的语篇功能———兼论对外汉语语篇教学》,被引用134次,彭小川两篇论文共计被引用373次,是目前被引用量最高的作者。郭颖雯、杨春、赵成新、刘怡冰等12位作者的论文被引用量也均在30次以上。暨南大学彭小川的文章被引用量较大,一是文章内容关注研究热点,且有研究深度,两篇文章分析了目前对外汉语语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语篇教学包含的内容,并提出了构建对外汉语语篇教学框架体系的思路;二是作者是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在《中国语文》《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出版著作11部,其学术成果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影响深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122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单位:次)
图3对外汉语语篇和篇章教学研究论文被引用量统计
二、对外汉语语篇教学宏观研究
本文将近20年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的研究划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方面,宏观研究主要是指语篇教学中具有指导意义的理念和策略等研究,而微观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包括教学中的留学生语篇衔接手段的偏误分析、针对课型的研究以及语篇教材设计等。
(一)语篇语法的教学地位
近20年来学者普遍肯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篇教学的重要性及研究的重要价值,如张彩云认为对于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而言,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语篇语法教学仍是弱点,中、高级阶段语篇语法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应该是语法教学的主体[7]。田然从对外汉语教学需求、研究现状需求以及学理需求三方面论述了构建“对外汉语语篇语法”研究框架的迫切性及必要性[8]。邵洋洋指出应该关注语篇语法教学的重要地位,将其列入语法教学实践及研究的范畴中,其文章概括了语篇语法教学的理论及方法,强调应当及时把研究成果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9]。
(二)语篇教学策略
杨翼在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推进策略的研究中提出,中、高级阶段应突破长期以词、句为中心的观念,按照“语篇→语段→复句→单句→词组→词”的顺序,分中、高级两个阶段完成由显性语篇到隐性语篇的过渡,让学习者从语篇角度认识语段,感受汉语的“意合法”[10]。彭小川提出要提高留学生的语篇表达能力,必须从纵横两方面构建语篇教学的整体框架。在纵向方面强调语篇教学的阶段性,打好基础,层层衔接;在横向方面,加强语篇教学的整体性,强调各课程之间要分工配合,互相促进,除精读课外,各门单项技能训练课如阅读课、听力课、口语课、写作课、语法课等也应该承担起语篇教学的任务[11]。
稽考文献,我们发现宏观层面的语篇研究相对较少,对语篇教学具有指导性的理论更少,这与语篇研究起步时间不长、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有关,我们期待随着语篇研究微观领域的
123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王宜阁.近二十年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述评和思考建议
探索不断加强,今后学界能够总结提炼出更多具有一定指导性的理论。
三、对外汉语语篇教学微观研究(一)不同水平阶段的语篇教学研究
通过对现有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论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对于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语篇学习的研究成果较多,原因在于语言学习的中、高级阶段,对长篇语段的学习逐渐增加,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中、高级阶段汉语语篇也相对容易搜集,故研究成果亦多。部分学者主要针对中、高级阶段的语篇偏误开展研究。如徐嘉婧对中、高级阶段韩国汉语学习者写作语篇偏误进行研究[12],毕宏伟对中、高级阶段英语背景留学生语篇衔接偏误现象进行分析[13],陆莹对中、高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语篇偏误进行研究[14],其中研究的重点是语篇衔接手段偏误。部分学者强调在中、高级阶段应当加强语段和语篇的训练,如滕丽冬对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高级汉语留学生的真实口语语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高级汉语口语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提出建议,指出在高级阶段应注重成段表达能力的培养,改变材料语篇练习的传统模式[15]。柴雪松认为在高级阶段汉语综合课的教学中应加大对语段、语篇的训练,提出教师应选取经典的语段、语篇进行讲解,以增进学生对语篇结构组织方式的了解,作者关注到现行教材中,诸如复述、转述、根据关键词讲述一段话等语篇练习方式从初级阶段一直沿用到高级阶段并不合适,提出可以参考张宝林提出的语段测试的方式对高级阶段语段、语篇训练模式进行改进[16]。
学术界对初级阶段汉语语篇教学研究相对较少。谢慧在其论文中探讨如何开展泰国中小学初级汉语学习者语篇意识的培养[17]。李兆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初级阶段成年留学生在学习初期便具有成段表达的欲望,并通过设置对照教学试验证实在初级阶段开展语篇衔接教学的必要性[18]。党彦鹏从留学生初级汉语语篇写作教学入手,对初级阶段汉语语篇写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引入转述分析法,探讨提高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的写作水平的方法[19]。王子怡利用调查问卷和SPSS分析手段对韩国大学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语篇学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初级阶段语篇学习影响因素中教材因素影响最大,该研究还通过设置教学班级的对照组实验方法,将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发现经改进过教学相关因素后的班级学生语篇运用能力更佳[20]。
在对不同阶段语篇学习和教学的研究中,我们认识到从初级阶段引入语篇教学意识无疑是必要的,而目前初级阶段的汉语语篇研究稍显薄弱,这为今后学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向;而对于汉语学习者进入中、高级阶段后语言运用中普遍存在的“石化现象”,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学习者在各个阶段暴露出的不同的偏误,需要汉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国别化语篇偏误研究
语篇偏误是指中介语语篇中不成功的部分,尤其指语篇中不成功的衔接、连贯方式[21]。近年来硕士学位论文对语篇偏误研究内容更加广泛和多元。如李敬在研究中发现泰国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在省略和逻辑关系方面的偏误率较高[22]。陆莹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中、高
124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级水平泰国留学生在语法衔接、词汇衔接以及连接关系等语篇偏误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出结论是泰国学生在语法衔接和连接关系中的偏误所占比例最大,其中各小类分布也有其特点[14]。谢英科认为中亚留学生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是人称指称偏误与指示指称偏误的高发人群[23]。范丽娜对蒙古国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的研究发现,蒙古国学生语篇衔接手段在逻辑联系语、省略及照应中的偏误最为集中[24]。陈晨研究发现乌克兰留学生语篇衔接手段偏误率由高到低分别是省略、照应、连接和词汇衔接[25]。
国别化语篇偏误研究对于发现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的差异与特点、发掘语篇教学侧重点有着极大帮助:“加强汉外语言对比与对外汉语语篇偏误分析研究,这是制定语篇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26]对不同国籍汉语学习者进行语篇偏误研究的难点之一在于分析造成偏误的语际因素时,研究者对于学习者母语语篇的了解程度,即是否可以通过目的语与母语语篇衔接手段的正确对比,发现并分析造成偏误的母语负迁移因素。
近年来国别化语篇偏误研究成果较多,但语篇偏误分析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相较于汉语教学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偏误分析,语篇偏误分析研究关注度及成因分析方面还显不足。从研究者对汉语学习者语篇现象的分析中,我们看到虽然在近十年内基于HSK语料库的研究相对增加,但多数仍是针对一所或几所学校汉语学习者作文样本开展研究,需要更大量的研究样本对结论的代表性与普遍性进行支撑,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
(三)语篇衔接手段偏误研究
语篇衔接手段主要包括词汇衔接、语法衔接、逻辑衔接等,汉语学习者在对其中某一种类型衔接手段的习得和使用过程中,有时会表现出相较于其他衔接手段更为突出的问题,这是语篇研究的一个重点,如曹秀玲在对韩国留学生汉语语篇“指称现象”进行的考察中指出,韩国留学生语篇指称与事物指称的正确率较高,人称指称零形式用量明显低于汉语母语者,名词用量明显高于汉语母语者[27]。宋翠萍基于HSK语料库对韩、美、泰三国留学生“代词回指”习得情况及偏误类型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从学生、教师、教材三个角度探讨其造成代词回指偏误的原因,并提出关于代词回指的教学建议[28]。郑贵猛对中级水平越南学生汉语语篇“逻辑连接”偏误研究发现连接成分的遗漏和误用是其主要偏误类型,其中混淆使用并列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的连接成分尤为突出[29]。
语篇衔接手段偏误研究与国别化语篇偏误研究的区别在于,前者重点选择其中一种衔接手段,对其习得情况进行专门的观察和分析,研究方法上可以通过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之间的比较,发现其共性与差异,其研究结果是对国别化偏误研究的进一步补充和深化。这需要研究者对于汉语语篇衔接理论有一定掌握,具体化的衔接手段偏误研究对探讨语篇教学的思路以及教材的设计编排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四)语篇教材编排设计研究
教材作为影响汉语语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语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学者意识到教材编写过程中除了字、词、句子的训练外,还要有语篇的教学与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成段表达能力。对外汉语语篇研究早期专门针对教材语篇教学研究的文章不多,近年来开始出现针对目前国内外现行的汉语教材中语篇教学内容设置情况的研究。
12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王宜阁.近二十年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述评和思考建议
一是教材的对比研究①。通过几部教材之间的比较,发现各教材在语篇教学设计方面的优点与不足。如刘若云、林辉对《汉语写作教程》《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写作(上、下)》《体验汉语写作教程(中级1、2)》三套写作教材中所选取的范文的示范性进行考察,从内容题材、必备写作教学要素等角度对范文进行综合评估[30]。张菁以《中文广角:中级汉语泛读教程(上)》《轻松阅读:中级汉语泛读(上)》《中级汉语阅读教程I》三部教材为例,对中级汉语泛读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三部教材存在着的共同问题,并从隐性衔接和显性衔接角度对教材文本进行语篇分析,提出教材编排时编写者应该丰富文本中显性衔接词,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句际关系,在后期逐渐凸显隐性衔接[31]。孙潇考察和分析了《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写作(上、下)》《体验汉语写作教程(中级1、2)》中的练习题,对两套教材练习的题型、题量、写作知识,从词语、句子、语段、语篇等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对比,认为两套教材中词汇和句子的练习编排比例设置合理,而语篇练习方面占比仍然不够[32]。黄秀坤博士论文在分析语篇连贯方面偏误产生的原因这一章节中,讨论了教材负迁移对语篇教学的影响,认为《博雅汉语》《发展汉语》和《汉语教程》三部教材的内容编排偏重汉语词汇积累和语法项目,轻写作能力的培养,而教材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对培养学生语篇能力的要求不足,教材习题缺少语篇衔接手段的训练[33]。蔡红梅对《汉语写作教程(二年级)》《外国人汉语过程写作》《体验汉语写作教程(中级1、2)》三套中级汉语写作教材中的语篇范文、练习题进行分析,强调语篇教学要兼顾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语篇知识编排要系统,语篇知识展示要紧密联系范文等[34]。
二是对一部教材的专项分析②。如赵强以《发展汉语·中级口语(I、II)》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教材中的练习题从语篇和语用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教材篇章练习含有机械性成分,较为枯燥,另外教材部分语篇练习设置不易引导学生开口进行篇章表达[35]。侯贝贝以《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上、中、下)》为例,分析教材中的语段和语篇练习题编排设计特点,并结合使用者意见对高级阶段汉语教材编纂提出建议[36]。徐敏运用微观描写法,对《体验汉语写作教程(高级1)》中的语篇范文、语篇知识及语篇练习题进行分析,结合留学生习作中的偏误及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该教材在宏观语篇(如题材和主题方面)、微观语篇(如衔接与连贯方面)所涉及的问题,并对教材编写提出合理建议[37]。詹继铭对《HSK标准教程(5、6)》高级阶段教材的课文语篇和语篇练习题编排进行分析,并结合HSK动态语料库中20篇外国学习者语篇习得情况进行反思,针对研究中发现的教材在课文题材和体裁方面存在分配不合理、语篇训练不足等问题提出具体教学建议和方法[38]。
以上对于教材语篇教学的研究,研究方法都以描述法为主,首先对教材中的语篇文本、语篇练习和语篇知识等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不同教材之间的对比,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教材中语篇教学内容编排提出建议。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者在研究中会加入对外国学生的语篇语料的偏误分析,但这使得研究前后稍显脱节,教材设计分析未能完全从语篇偏误分析研究中区分出来,对教材本身的分析仍然深度不够,方法也亟须革新。
四、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评议和建议
近二十年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取得了众多新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不足,基于对文献
12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的分析,针对研究中的问题,我们提出相应的研究建议。
(一)研究方法多元化,且应加强历时性研究
在对汉语语篇研究相关文献的阅读中发现,由于研究时间和条件的,多数语篇偏误研究仅就汉语学习语篇语料展开描述性分析,然后归纳总结发现其规律,研究方法以描述法和经验归纳法为主:“语篇教学的研究者提出了语篇训练的良策,但一般是从经验出发,经验总结型的文章占相当比例,如果能结合实验研究,有科学数据对照支持,文章会更具说服力。”[7]当然,据文献可知,目前除单纯的描写和经验总结外,已有一部分研究采取了例如SPSS统计分析、设置教学对比实验组等方法,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使研究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得以提升。
现有研究多数只采取一至两个学期对比观察,研究周期相对较短,缺乏历时较长的针对某一对汉语学习群体语篇习得情况的跟踪性研究,研究模式稍显单一:“多采用对留学生成品作文进行偏误分析与对比分析的静态研究方式,缺乏从学习者主体出发对学习策略、习得过程和认知过程的动态研究。”[39]希望未来能够有专门基于语篇习得的研究周期更长的研究出现,这对于研究语篇学习认知规律、语篇习得顺序、不同阶段语篇语法习得速率差异以及语篇语法教学大纲的制定都有一定意义,这样的历时性研究结果才具有更好的说服力,对国际汉语教育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性。
(二)拓展各类课型中的语篇研究
目前汉语语篇研究关注点仍是以对汉语学习者在写作课中的作文语篇进行偏误分析为主,口语课及口语语篇的研究次之,而针对综合课(精读课)、阅读课、听力课更为少见,这与目前各课型教学目标对于语篇能力培养的要求不同,以及语篇语料的获取难易程度都有关。写作课以培养书面语语篇表达能力为主,口语课以培养口语语篇表达能力为主,二者属于语言的输出训练,我们可以很容易从学习者语篇语料中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实际上在国际汉语教学中要加强全方位立体化的语篇教学,语篇教学不仅体现在写作课和口语课上,在综合课、听力课、阅读课上,也要有语篇层面的教学与训练[40],我们应注重语篇教学的整体性,强调各课程之间要分工配合,互相促进,不同课型对于语篇教学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今后对于除写作课和口语课外,其他课型的语篇教学研究还需加强[11]。
(三)提高语篇研究结果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程度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强语篇教学的呼声不断增加,我们观察到在基于对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语料的语篇偏误分析研究中,不乏对学习者汉语语篇偏误类别、分布特点及其偏误成因分析已相当细致的研究论文,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学者通常都会针对偏误分析结果提出教学方面的建议,然而就目前而言,多数建议相对宽泛,应用到真实的课堂教学中仍有一段距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发挥,操作性强的教学建议较少。对此,张迎宝指出研究存在非系统性以及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39],无论是语篇偏误分析的微观研究,还是语篇理论的宏观研究,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对对外汉语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指导课堂教学的实践,因此未来还应探讨具体的语篇教学法,探讨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到教学实践当中。
(四)加强语篇教学的系统性探索
汉语在汉字、词汇与语法教学方面均有等级大纲,这使对外汉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语
12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王宜阁.近二十年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述评和思考建议
言水平测试中有据可循,而在语篇教学方面还尚无教学大纲或框架体系,语篇教学具体包含哪些内容,该遵循怎样的等级顺序,尚无明确的规定。学者围绕以上问题,基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现实需求以及语篇教学研究的发展需求,提出编写对外汉语语篇教学大纲的建议和构建对外汉语语篇语法教学框架体系的构想。
一是围绕语篇语法教学的内容进行探讨。如彭小川指出“汉语由句子组成语段,由语段构成语篇中的衔接成分与衔接方式”,语篇教学内容具体包括照应、省略、关联词语、时间词语、词汇衔接、语义连贯等[11]。亦有学者对语篇教学主体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或从语篇的词语组织法、语篇视角下的语法点使用以及句式使用三个方面,构拟出语篇语法教学研究的基本框架[8],或提出“语篇知识”概念,将语篇教学内容归纳为语篇内容知识、语篇结构知识、语篇语言知识以及语篇建构操作知识[26]。
二是对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的阶段性展开分析。或认为语篇语法应该遵循初、中、高三个阶段要求,在各级阶段突出不同的语篇语法教学侧重点[7],或将语篇教学阶段由低级到高级分为词汇阶段、句子连贯阶段和篇章阶段[41]。语篇教学与其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一样,遵循一定的阶段性,不同阶段语篇教学内容各有侧重。初级阶段在学生掌握单句之后即可开展语篇语法教学,可利用目前已有的词汇、语法教学中的素材,着重突出语言点所具有的语篇衔接功能,如汉语中代词使用、名词的同义词、关联词的使用等;中级阶段应当加入语段分析和练习,如使学生熟悉汉语各类省略用法、句式的变换运用,着重训练具有汉语语篇衔接特征的衔接方式;而进入高级阶段后将重点放在整个篇章的布局结构、行文方式、文章的体裁风格等方面。通过逐步的语篇教学实践,不断归纳总结,使语篇教学成为的语言教学要素。
语篇语法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就目前来看,这方面探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语篇语法教学大纲和语篇语法教学框架仍未成型,这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之一。
对外汉语语篇教学宏观领域的研究有待加强,微观研究较为深入。相信在未来通过一代代对外汉语教师的不懈努力,来自各方的研究成果逐渐由浅到深、由少成多一点点汇聚起来,最终形成一套汉语语篇教学的完整体系,助推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注释:
①
本段论述中所涉及的教材出版情况如下:罗青松编著《汉语写作教程》,华语教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罗青松编著《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写作(上、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陈作宏、张瑾主编《体验汉语写作教程(中级1、2)》,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彭增安、高顺全主编《中文广角:中级汉语泛读教程(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石梅、马兰、李莉等主编《轻松阅读:中级汉语泛读(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周小兵总主编、徐霄鹰主编《中级汉语阅读教程I》,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杨寄洲主编《汉语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徐晶凝、任雪梅主编《博雅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赵建华、祝秉耀主编《汉语写作教程(二年级)》,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杨俐主编《外国人汉语过程写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②本段论述中所涉及的教材出版情况如下:路志英、蔡永强主编《发展汉语·中级口语(I、II)》(第二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马树德主编《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上、中、下)》(修订本),北京语言大学出
12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版社2013年出版;陈作宏主编《体验汉语写作教程(高级1)》,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姜丽萍主编《HSK标准教程(5、6)》,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参考文献:
[1][2][3][4][5][6][7]
胡壮麟.新编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韩礼德,哈桑.英语的衔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罗青松.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述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3):29-36.田然.对外汉语教学语篇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1.田然.近二十年汉语语篇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2005(1):51-55.
张彩云.语篇语法教学———当前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中之重[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50.[8][9]
田然.“对外汉语语篇语法”研究框架的探索[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88-193.邵洋洋.从语篇层面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04.
[10]杨翼.培养成段表达能力的对外汉语教材的结构设计[J].汉语学习,2000(4):56-60.[11]彭小川.关于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的新思考[J].汉语学习,2004(2):49-54.
[12]徐嘉婧.中高级阶段韩国学生汉语写作语篇衔接偏误分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5.[13]毕宏伟.中高级阶段英语背景留学生语篇衔接偏误问题探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14]陆莹.中高级阶段泰国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偏误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8.[15]滕丽冬.语篇视角下的留学生高级汉语口语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2017.
[16]柴雪松.高级汉语综合课语段、语篇教学与训练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8):40-42.[17]谢慧.论泰国中/小学初级汉语学习者语篇意识的培养[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18]李兆娜.初级阶段留学生语篇衔接偏误研究及教学实验[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19]党彦鹏.转述练习法在初级汉语语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20]王子怡.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能力培养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0.
[21]周小兵,朱其智,邓小宁,等.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45.[22]李敬.泰国初级学生汉语语篇偏误分析及其教学初探[D].济南:山东大学,2012.[23]谢英科.中亚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偏误研究[D].乌鲁木齐:师范大学,2016.[24]范丽娜.中级水平蒙古国学生汉语语篇衔接偏误考察[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25]陈晨.乌克兰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思考[D].合肥:安徽大学,2015.[26]周红.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综述[J].海外华文教育,2017(3):414-423.[27]曹秀玲.韩国留学生汉语语篇指称现象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0(4):77-83.[28]宋翠萍.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语篇代词回指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29]郑贵猛.中级水平越南学生汉语语篇逻辑连接偏误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30]刘若云,林辉.三套对外汉语中级写作教材范文的示范性考察[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88-
2.
[31]张菁.基于语篇理论的对外汉语中级泛读教材编写策略[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32]孙潇.两套对外汉语中级写作教材的练习考察与分析[D].广州:中山大学,2014.
[33]黄秀坤.基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留学生语篇建构能力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12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王宜阁.近二十年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述评和思考建议
[34]蔡红梅.基于语篇的对外汉语中级写作教材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35]赵强.对外汉语中级口语教材练习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36]侯贝贝.《现代汉语高级教程》语篇练习题分析[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37]徐敏.基于语篇的对外汉语高级写作教材研究———以《体验汉语写作教程(高级1)》为例[D].杭州:浙江
大学,2019.
[38]詹继铭.汉语高级阶段语篇教材设计研究———以《HSK标准教程》为例[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
[39]张迎宝.对外汉语篇章教学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汉语学习,2011(5):83-92.[40]赵砚芬.关于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的思考[J].大家,2012(6):18.
[41]邢志群.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篇章教学[G]//崔希亮.汉语教学:海内外的互动与互补.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390-413.
责任编辑:杨
钊,王茂建
ReviewandAdviceontheResearchofDiscourseTeaching
inTCFLinthePast20Years
WANGYige
(SchoolofHumanities,Xi’anShiyouUniversity,Xi’anShanxi710065,China)
Abstract:Sincethe1980s,discoursehasgraduallyemergedinthefieldofTCFLresearch.Afternearly40yearsofresearchexplorationandpractice,theresearchonTCFLhasshownanewdevelopmentsince2010.FirstlythecurrentsituationofTCFLdiscourseteachingresearchwasanalyzedbyusingdatastatistics,includingthenumberoflitera鄄turepublished,thedistributionofpublishinginstitutions,thenumberofcitationsandthedistributionofauthors.ThenthenewdirectionsandtrendsofTCFLdiscourseteachingresearchinthepast20yearsweredescribedandevaluatedfromthemacroandmicroperspectives.Basedonthereviewofthecurrentsituationofdiscourseteachingresearch,thecorrespondingresearchsuggestionswereputforward:thediversifiedresearchmethodsanddiachronicresearchshouldbestrengthened;thediscourseresearchinvarioustypesofcoursesshouldbeexpanded;theapplicationofdiscourseresearchresultsinteachingpracticeshouldbeimproved;andthesystematicexplorationofdiscourseteachingshouldbestrengthened.
Keywords:TCFL;discourseteaching;researchcontents;current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13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