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百家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校级实验中心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校级实验中心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百家汽车网
二!! CN11—2034/T 实验技术与管理 第26卷第7期2009年7月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Vo【J 26 No.7 Ju1.2009 校级实验中心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李 成 。,范晓蓉 (1.嘉兴学院实验设备处,浙江嘉兴314001;2.嘉兴学院图书馆,浙江嘉兴314001)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校级实验中心运行机制的实践中,都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嘉兴学院改革的 实践表明,新建本科院校建设校级实验中心的改革,应紧密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管理模式 和运作机制,形成一定的、行之有效、高效快捷、良性运行的机制,是学校校级实验中心运行发展的必要前提 与保障。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发挥的潜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及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 关键词:新建院校;实验中心;管理模式;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956(2009)07—0109—03 Study and practice on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the school—level experimental center Li Cheng 。Fan Xiaorong (1.Laboratory Equipment Department,Jiaxing University,Jiaxing 314001,China;Library,Jiaxing University,Jiaxing 314001,China) Abstract:In the prcatice of building operation mechanism for school—level experimental center of newly con— structed colleges,some deep problems are emerged.The innovation in Jiaxing University shows that through setting management mode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in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way,the reformation aiming at building school—level experimental center should keep close combination with its own inherent factors.A se— ries of effective,shortcut and well—run mechanisms are prerequisite and guarantee for school—level experimen— tal center.The final purpose of innovation is tO develop potential of management system and improve the quali— t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education quality and benefit of the colleges. Key words:newly constructed colleges;experimental center;management mode;operational mechanism 嘉兴学院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2次调整实验 境适应机制的实验中心运作、保障和评价机制,探索有 室建制,将原来的42个实验室进行合并,构建了以4 个校级实验中心为主体和5个学院级综合实验室为补 充的实验室管理,对校级实验中心实行一级管理, 对综合实验室实行二级管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作 用。嘉兴学院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新建本科高校紧密 新建本科院校特色的实验室发展路径。 1校级实验中心的运作理念 嘉兴学院制定了以“集约化”、“发展性”理念为主 线,以创新为先导,以管理创新求突破,走理念引 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特点探索和构建校级实验中心运 行机制,是成功实施校级实验中心改革的关键。 嘉兴学院实验室运行机制建设目标是,在系统论 领下的学校实验室跨越式发展之路。4个校级实验中 心在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相应形成了 有中心学科特点的建设与发展理念。如,经济管理实 验中心在建设与管理中逐步形成了“五个一”的实验教 学理念:①实现一个目标即以培养“有较强学习能力、 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 的思想指导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管理有序、服务到 位、技术跟上”的具有目标管理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环 收稿日期:2008-09一l5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度重点课题“新建本科院校校 级实验中心运行机制的实践研究——以嘉兴学院为例” (Z20062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成(1971一),男,四川省盐亭县人,硕士,高级实验师,嘉兴 门人才”为目标;②搭建一个平台即搭建一个全校经济 管理类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平台;③打造一个 基地即以中心开放式平台为基础,打造一个适合经济 管理类专业的集实验、实训、科研、创业训练和创新能 力培养的基地;④突出一个环节即以中心为依托,通过 学院实验设备处副,主要研究方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实验技术与管理 2个短学期的综合训练环节,提高经济管理类学生的 专业实验技能;⑤形成一个体系即形成“点、线、面”的 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和实验中心的理念创新是不断和持续的过程。 2校级实验中心的功能边界 所谓功能,就是“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 效能”[4]。新建本科院校的校级实验中心的具体功能 是:①实验教学服务功能。其实验室建设必须要为教 学服务,配合各学院在完成教学实验任务的基础上,增 设综合、设计性实验,整体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努力形成 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②资源共享 功能。在全校范围内实现仪器设备、实验室与实验技术 的共享,使人力、物力、财力、实验场地得到充分的利用; ③科研服务功能。建立较为先进的学科实验室和大型 仪器设备平台,促成多学科的交融与整合,提供规范的 实验条件和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配合教师及研究人 员完成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科研课题;④社会服 务功能。采用多种方式与高校邻近的科研院所、企事业 单位联合建设实验室,面向社会和地方经济提供各种实 验技术服务;⑤人才培养功能。进行青年教师与研究生 的实验技术培训,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素质较高、相对 稳定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总之,校级实验中心应将资 源共享、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服务作为最基本的目 标,将营造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 为实验室的最高目标,最终成为一个“跨学科、跨专业、 结构清晰、管理有序、效益显著”的实验教学基地。 3校级实验中心运行的基础性机制 (1)管理:实验中心是与二级学院平行单独 建制的教学辅助单位,挂靠相应学院管理,日常管理由 实验中心负责,并接受实验设备处领导,教学业务接受 教务处领导。 (2)实验中心主任:实验中心主任由具有较高学 术造诣、丰富实验室管理经验的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担 任,由学校负责聘任。实验中心主任全面负责实验中 心工作,其岗位津贴按相应教学科研岗位上浮一级发 放,不设行政级别。 (3)人员组成:实验中心人员由专职实验室技术 人员、部分兼职教师和学生助理员组成。专职人员采 用坐班制,由实验中心和人事处在核定的编制内进行 人才引进和人事聘用,按教学辅助岗位进行考核。 (4)实验室场地和仪器设备:由实验中心根据资 源共享的原则统一管理,合理布局,综合利用。 (5)经费来源与管理:教行费由教务处根据 教学任务下拨,办公经费由财务处下拨,由中心主任负 责管理与使用,教务处和财务负责监督,实验室建设经 费和仪器设备大修经费按项目由实验设备处下拨。 (6)教学实验:教学计划内实验教学由教学处依 据教学计划下达教学任务,实验教学课由二级学院(教 研室)教师和中心的教师担任,中心实验技术人员担任 技术操作指导和实验准备工作,实验中心技术人员参 与实验指导由各二级学院聘请。 (7)科研实验:由研究人员根据所承担的课题,向 实验中心提出申请,中心与课题负责人协商安排,中心 配合教师、研究人员共同完成课题研究。 (8)实验室开放:在教学任务外安排的学生竞赛 等创新开放任务由教务处下达,按实验项目开放的实 验室项目由实验设备处下达任务,由项目负责人和实 验中收配合人员共同完成;教学外收费开放实验室由 中心自主安排,每周每个实验室至少要开放6 h以上。 4校级实验中心运行的协调性机制 (1)中心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的民主决策协调机 制:建立由相关二级学院院长组成的“实验中心工作委 员会”,负责对实验中心的的重大事项(如实验中心的 建设规划、学科实验室的设置、重大投资、服务方向、年 度考核等)进行民主决策并负责协调各学院实施。建 立了实验中心的重大事项与二级学院的协作机制。 (2)二级实验室主任协调机制:实验中心的各二级 实验室由二级学院学科(专业)负责人兼任校级实验中心 二级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教学建设和安排,对二级实验 室主任工作量补贴由实验中心和实验设备处负责计算。 建立了实验中心与学科(专业、教研室)的协作机制。 (3)青年教师进实验室机制:每年由人事处向各 二级学院下达青年教师到相应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的 指标,由实验中心与青年教师签订一年的协议。青年 教师进实验室由中心负责管理与考核,促进了教师的 有效流动和实验技术人员水平的提高。 (4)实验室建设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各专业根据应 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向实验中心申报建设实验项目,实验 中心负责把设备共享关。实验项目经学校批准后,由相 关学院学科负责人担任项目建设负责人,并负责实验项 目的建设工作,项目建设完成后移交实验中心管理。 (5)值班和预约机制:实验中心建立网上信息发 布平台,在校园网上发布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的使 用情况,并提供网上预约功能。实验中心实行值班制 和“一卡通”门禁管理,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实验室。 5 校级实验中心运行的激励性机制 (1)运行绩效考核机制:学校制订了实验室绩效考 核办法,对实验中心和各二级实验室的资产利用、实验教 李成,等:校级实验中心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学、实验管理及其他工作进行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实 验中心主任的业绩年度考核和评选先进实验室相结合。 (2)实验人员激励机制:实验人员的培训由实验 心批准为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5年经济管理 实验中心和机电工程实验中心的改革与建设成果分获 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同年在我校召开了 第六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 学校的实验室与机制改革得到同行专家很好的评 价;2006年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成为全国经济管理类专 业实验室常务理事单位;2007年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成 功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单位,学校3个实验 中心安排,每年安排外出培训人数不少于中心专职人 员总数的25 ;学校制订实验室人员量化考核办法, 对于中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实验人员在完成教学辅 助的同时,还需完成年210学时的实验教学辅导工作。 实验人员的年度考核由各实验中心负责,考核结果与 岗位聘任相结合。 (3)实验教学监控机制:学校制订教学保障体系, 由教务处和学校督导组对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 室被列入嘉兴市重点实验室;近3年共有300余所高 校到我校实验室考察交流,嘉兴日报、浙江日报、人民 日报曾报道我校实验室管理机制改革所取得的成 就。如何更好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管理、教学 体系、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将是 实施“校级实验中心制”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胡卓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共享的本质与机理研究[J].科学管 理研究,2006,24(5)40—42. 性进行检查与督促,其考评结果与实验中心的整体考 核相结合。 (4)大型设备共享机制:学校制订大型仪器设备 开放使用办法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信息查询系统,设 立大型科学仪器专用基金和实验室开放基金,对大型 科学仪器的运行与共享和实验室开放工作进行考核与 评估,对考评结果进行奖罚。 (5)项目建设激励机制:学校制订实验室建设管 理办法,对申请上级实验室经费支持的负责人和实验 室建设项目的负责人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奖罚。 [2]刘继云,孙绍荣.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运行机制初探[J].上 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2):21—25. [33王国强,赵月琴,朱永飞.仪器设备开发共享平台建设的探索[】].实 验技术与管理,2005,22(6):135一l37. (6)运行成本分担机制:学校设立实验中心主任 基金,其来源有二方面:第一是课题组使用大型仪器设 备费和对社会服务收入中留存规定百分比的费用,第 二从学校开放基金予以一定的配套费用。实验中心主 任基金主要用于实验中心流动人员的聘用和对学校到 实验中心进行创新活动的适当奖励。 [4]徐洪民.实行贵重仪器设备有偿使用,提高投资办学效益[J].实验 技术与管理,2005,22(6):155—16O. [5]洪林.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 索,2004,23(9):5-8. [6]张晓鹏.通识教育中外比较:我们的理念偏差[N].中国教育报, 2006一ll一03. [7]李勇军,李立明,尹新.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J].实 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21—23. 6 结束语 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发展,2004年经济管理实验中 (上接第101页) [8]李秀珍,庞思平.实验室托管——实验室管理模式新探索[J].实验 技术与管理,2006,23(9):137一l38. 2(2):73—75. [2]Winbond Inc.Preliminary W77E58C1[EB/OL].2001,WWW.win— 4 结论 本课题是已申请专利的一部分,专利名称为“基于 网络技术的电类(电力、电气、电工、电子、电测)实验过 程监测终端装置”,专利申请号:2008200536856。 传感技术网络化教学实验监测终端系统硬件设计 bond.corn.tw. [3]饶运涛,邹继军,郑勇芸.现场总线CAN原理与应用技术[M].北 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43王文虎,李建奇,曾进辉.基于CAN总线的车桥总成数据管理系统 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6(1):12—14. [5]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SJA1000的CAN控制器应用南 需求全面,结构紧凑;软件设计模块化,有利于移植与 集成。综合评价,系统性能好,达到了预期设计目的。 [EN/DB].WWW.zlgmcu.COrn. [6]王建,陈旭力.8位8通道模数转换芯片MAX118及其应用[J].仪 表技术与传感器,2001(5):34—36. [7]伊权,韩生康.电流/电压转换芯片MAX472在电流检测中的应用 [J1.电子设计应用,2003(3):8O一81. 在实验资源相对紧缺而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 该系统不仅硬件电路结构简洁、成本低廉,而且能达到 加强教师管理的目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3赖申江.传感器实验系统的开发[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2, [8]吴祖国.ICL7650崭波稳零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及应用[J].国外电子 元器件,2003(4):41—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