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1 学习伴成长 课时训练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2.1 学习伴成长
练习及答案
课前预习
1.中学阶段,_________是我们的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_________,还包括_________。 2._________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我。 3.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_________。学习,_________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学习,_________,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习,_________,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学习,_________,让我们变得更加和自由。
课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一:打开学习之窗
1.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在下面的事例中,你认为是在学习的有( ) ①小美利用休息时间广泛地阅读课外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②小强和几个同学在周末到敬老院做义工 ④和同伴一起为班级同学的春游作准备 D.①②③④
③春游时,我收集了一些植物的叶子做标本
2.最早学习”一词出自《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指小鸟反复学习飞翔。今天人们对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对学习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我们在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做都是学习 B.我们从经历中学习,比如认识世界、关爱他人、遵守规则 C.只要我们在学校学习就行了,离开学校就不用学习了 D.我们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学校,也可以不断学习
3.进人初中了,需要我们学习的科目增多了,难度增大,对于我们学习能力要求更高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对下面知识学习方法的认知中不正确的是( )
A.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需要强化记忆,反复记忆,如果没有这样,知识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B.对知识的理解要结合自己的经验消化吸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C.知识经常进行运用,就可以转化为我们自身的能力 D.上课认真听讲就行了,不用课下巩固了 知识点二:学习点亮生命
4.学习伴随我们成长,学习点亮我们的生命。下面是人们对学习的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②学习仅限于学校 ③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一生都是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④大学毕业我的学习就结束了,学习有了终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5.古人云:“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这句话体现了学习( ) A.可以提升我们的能力、智慧和道德水平 C.就可以让我们有很多的金钱、时间
B.可以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D.让我们能够珍爱生命、远离危险
6.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下列名言警句中,与学习无关的是( )
1 / 3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1 学习伴成长 课时训练
A.读一书,增一智 B.梦想是给人生一个期许
C.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D.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7.右面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 ) A.说明家长没有认识到学习的意义 B.说明家长更加关爱自己的女儿
C.说明家庭经济困难,只能允许一个孩子上学 D.说明女孩不需要上学,把家务做好就行了 二、非选择题
8.自习课上,李明正在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时听到同桌张伟正在读英语,因为老师说如果通不过,就会惩罚。于是迅速地掏出英语书来读。刚读了5分钟,又想起下节课是数学课,还没有预习,于是又急忙地翻开数学书来看。李明的脑子一团乱,事情很多,可是先干哪个呢?这时,下课铃响了。 请你评价李明的学习。并给他提一些好的建议。
9.经过一个多月的初中学习,小韩同学在逐步认识新的学校,新的老师和同学,在这个全新的学习天地里,他对学习有了新的感悟。
(1)小韩同学发现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这些不同都有哪些?(至少三点)
(2)小韩同学体会到,如果不会学习是很难应付繁重的学习任务的。你觉得做学习的管理者,在学习过程中应怎么做?
10.探究学习规律,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改进学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学学习有哪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2 / 3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1 学习伴成长 课时训练
参:
课前预习:
1.学习,知识的收获,各种能力的培养 2.学习
3.有充实的生活,打开了生命的视窗,拓展了新的通道,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课堂训练: 1.D
2.C
3.D
4.D
5.A
6.B
7.A
8.言之有理即可。
9.(1)①科目多、难度大。②学习时间长、作业多要求高。③听讲与自学相结合,要主动学习。④目标要明确,要制订学习计划。⑤各个老师教学方式不同,节奏快,需时间消化。 (2)采用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如:①学会自主学习。②提高学习效率。③科学安排吋间。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
10.①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②思考,自主学习。③兼顾全面基础和学科特长。④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学习。⑤劳逸结合,适当安排娱乐和休息。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⑧在学习中,既要善于竞争,又要善于合作。(回答任意四点即可)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