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 生产部班组长绩效考核规定 文件编号 版 本 页 数 生效日期 WIMF019 B 第1页,共4页 2013-06-01 生产部班组长绩效考核规定 制定/日期 袁海英 2013-5-25 审核/日期 赵爱勇 批准/日期 李瑞 修 改 记 录 修改 状态 A B
时 间 2012-3-1 2013-5- 25 修改内容概要 新制作 新增修改 修改人 赵爱勇 袁海英 审 核 赵爱勇 赵爱勇 批 准 李瑞 李瑞 作业指导书 生产部班组长绩效考核规定 文件编号 版 本 页 数 生效日期 WIMF019 B 第2页,共4页 2013-06-01 1.0 目的: 提高公司生产组长管理能力,提升生产线效率和品质,实现公司精益生产,调动班组长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0适用范围: 生产部试用合格的班组长和带线助拉。 3.0 定义: 绩效考核按月进行,分组长和带线助拉考核,考核以岗位关键指标KPI和 CPI为考核内容,以绩效结果发放奖金。 4.0 职责: 4.1 生产部经理和主管负责:整个绩效方案的运作维护及对达成目标的过程进行监督、协调、检查和控制。 4.2 PMC部生管负责:统计各线的准时完工率,严格按定额排产,产能有更新时,及时按新产能排产。 4.3 品管部文员负责:生产线品质方面相关数据、表单电子档的建立及统计。 4.4工程部IE工程师负责:分析确定各产线主要产品型号改善项目。 4.5生产部统计员负责:生产线相关数据、表单电子档建立和组长绩效的统计。 5.0 运作程序: 5.1 每月以达成目标比例来确定组长所得的绩效奖金,各小组的每月绩效考核数据统计在 下月的13号前完成,每月14号把绩效所得奖金上报主管、经理确认,制造中心总经理审批后交财务结算工资。 5.2 生产组长必须跟产线同时加班并打卡,文员每月底到人力资源部统计加班情况,组长每月上班时间不能低于本拉线人员平均上班时间,每少1小时扣1分,最高扣10分。 5.3 各产线准时完工为本季度重点考核指标,生产主管、组长每天分析未达成原因和改善措施,目标是三季度达成90%,四季度达成95%。 5.4 组长考核拉线是:B3、B5、B7、B9、B12;带线助拉考核拉线分别是:B1、B2、B4、B8、B10、B11、B13。 5.5 薪资计算方法:组长(职员)底薪+加班工资+岗位工资+全勤+绩效奖;带线助拉底薪+加班费+岗位工资+绩效奖。 5.6 组长不参加职员的绩效评比,绩效以此方案为准,连续两个月总分在60分以下的组长下岗培训。 5.7 组长绩效考核要求公平、公正、公开,数据统计真实有效。 5.8 本考核制度半年由部门经理召集各产线主管、组长、文员对此考核制度进行修改一次,经人力资源部和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6.0 相关文件和记录: 1.《生产组长绩效考核表》、《生产效率统计表》、《准时完工统计表》、《品质返工单》。 2.此方案从2013年6月1日开始施行,本方案将作为劳动合同的补充文件。 7.0 附录 (流程图) 无 文件编号 WIMF019 版 本 B 页 数 第3页,共4页 作业指导书 生产部班组长绩效考核规定 生效日期 2013-06-01 8.0 组长奖金评定: 1.组长绩效考核与奖金分配表: 考核分数(分) 90-100 80- 70-79 0-69 . 2.带线助拉绩效考核与奖金分配表: 考核分数(分) 90-100 80- 70-79 0-69 奖金(元) 400*实际得分% 300*实际得分% 200*实际得分% 0 比例 30% 40% 20% 10% 奖金(元) 1000*100%*实际得分% 1000*80%*实际得分% 1000*60%*实际得分% 0 13 关键业绩指标80分 品质返工 15% 0 效率提升 15% 5% 准时完工率 25% ≥95% 指标 权重 目标 衡量标准 年 月份生产部 线组长绩效考核表 姓名: 职位: 工号: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数据提供部门 计算公式 实际值 达成率 得分 9:30前准时完工入库的订单 准时完工次数/总计划数*100%,按达成比例得分。 (1-实际工时/定额工时*100%),按达成比例得分。 1、客诉不得分。2、PMC部 实际工时和标准定额工时对比 生产统计员 客诉单、返工单 返工单超出每单扣7.5分,扣完为止。 品管文员 创新改善 15% 5项 工程IE采纳的创新改善项 每完成一项3分,按达成项数得分。 流失人数/拉线总工程部/谢龙义 人员流失 10% ≤5% 人员流失登记表 人数,按达成比例得分。 生产统计员 合计得分 关键事件指纪律 5% 指 标 权重 目标值 1、产线上班无聊天、玩手机。 2、无人员走动。 3、晚上加班纪律良好。 自我 管理 5S改善 5% 与相关部门的配合良好, 关键事件次数 主动承担额外工作任务。 5S区域保持和提升 1、能够理解上级的指示 。 5% 2、严格贯彻执行工作任务。 3、主动沟通解决任务。 关键事件次数 1分/关键事件 5 关键事件次数 1分/关键事件 5 关键事件次数 1分/关键事件 5 衡量标准 计算公式 满分 主管 经理 得分 5% 1分/关键事件 5 标 20分 理解与执行 合计得分 本人签名: 审核: 核准: 总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