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九年级(上)
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你从图中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
A.阴影区域从左至右依次是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 B.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主要发源于大河流域 C.亚非古代文明主要位于北纬20°~40°之间 D.亚非古代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2.“An eye for aneye and tooch for a tooc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确立的惩罚方式。这部法典诞生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3.《什么是民主》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这说明公民大会( ) A.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C.不受任何法律的
B.保证全体居民的权益 D.拥有雅典最高司法权
4.在下列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中,让广褒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的是( ) A.古代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波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5.查理•马特改革后,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如右图所示).下列对于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
6.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7.1972年,时任意大利驻联合国的代表在谈到本国某位历史人物时说过,“他写的这部书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这部书”是( ) A.《神曲》 B.《大唐西域记》 C.《战争与和平》
D.《马可•波罗行纪》
8.如图是西亚一个国家的国旗,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在这个国家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
A.教 B.佛教 C.犹太教 D.教
9.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十一二世纪的哪一历史事实( )
A.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 B.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人入侵的进攻 D.这里是罗马征服时的古战场
10.某同学即将大学毕业,他想写一篇关于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论文,他可以参考哪一部著作( )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俄狄浦斯王》
D.《堂吉诃德》
11.今年暑假,小明的表姐对他说:“我刚从但丁和莎士比亚的故乡回来,给你带了很多纪念品。”由此判断,小明表姐去的地方是( ) A.意大利和英国 B.英国和法国
C.意大利和法国 D.英国和
12.“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地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把世界连成一体开始于( ) A.郑和下西洋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启蒙运动
13.《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指的是( )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14.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镇,在美国人民心目中永远有一席之地,正式这个小小村庄的民兵为美利坚民族的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这个村镇是( ) A.约克镇
B.莱克星顿 C.萨拉托加 D.纽约
15.“这一事件……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封建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的序幕。”“这一事件”是指。 A.建立共和国
B.攻占巴士底狱
D.处死路易十六
C.拿破仑远征
16.十八世纪后期发生在北美大地上的“这场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同时还确立了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下列关于“这场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A.推翻了当地的封建统治 B.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 C.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奴隶制的存废成为各方矛盾的焦点
17.围绕解决“财政悬崖”危机的问题,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曾提出一套代替方案(“B计划”).但这套备选方案提出不到24小时,白宫方面就发表声明说,这套“B计划”即便获得国会通过,奥巴马也会否决它。上述材料表明美国( ) A.总统在国家立法方面起决定作用 B.属于总统制国家,总统拥有立法权 C.参众两院掌握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D.联邦实行分权制衡,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
18.200多年前,从一个岛国开始,曾经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这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启这场“”的发明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火车 D.汽车
19.华盛顿和林肯都是世界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们的政治活动对美国的共同贡献是( ) A.赢得了民族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20.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 A.“光荣”成功 C.日不落帝国建立
B.君主立宪制完善 D.工业的巨大成就
21.在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的斗争中,被誉为南美“者”的是( ) A.章西女王 B.圣马丁
C.玻利瓦尔 D.亚历山大二世
22.2016年3月28日,东方卫视刘欢战队高唱《国际歌》激起全场观众沸腾,与这首歌的诞生有关的事件是( )
A.巴黎公社 B.宪章运动 C.十月 D.里昂工人
23.“让统治阶级在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出自( )
A.《权利法案》 B.《宣言》 C.《党宣言》
D.《宣言》
24.如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殖民者在“三角贸易”中获得的大量财富最终被运回( )
A.欧洲 B.非洲 C.亚洲 D.美洲
25.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运动.其“政治性”指的是( )
A.得到了工人群众的广泛支持 B.有政治纲领,工人要求获得普选权 C.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持续时间长 D.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了阶级条件
二、非选择题(26小题16分,27小题16分,28小题18分,共50分)
26.马克思说是历史发展的偶。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兴起和发展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 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材料三 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摘自《图说天下》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在哪一事件中?“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母邦”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
材料四 如果华盛顿是个法国人,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我想他就不会是华盛顿……
﹣﹣拿破仑(4)材料四拿皮仑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5)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27.历史的发展表明:面临困境科学决策并适时调整,既体现了统治者的一种智慧,更是社会发展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部,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是。
﹣﹣列宁《关于纪念日》(1)材料一中导致“1861年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转变在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二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面对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是怎样“懂得改变”的?这一改变有何作用?
材料三 “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应该如何是好呢?保存(旧)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的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
﹣﹣福泽谕吉《脱亚论》(3)据材料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日本社会是怎样解决“阻止文明入侵”这一问题的?在引进外来文明的过程中,日本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4)今天的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也面临着很多困境:产能过剩、经济发展下行、去泡沫化形势严重等等,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摆脱困境,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28.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科学的支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论述某运动:“(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教神学。”
(1)材料中的“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关注的“古典文化”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材料二 德国电视二台曾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纪录片……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城市里还有马克思阅读小组,“马克思”似乎回归德国人的生活了。 ﹣﹣2016年2月23日中国广播网(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马
克思“回归”德国人生活的理由。
(3)与上述两则材料相关的两种思潮对人类社会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三 大工业逐步地彻底地排弃了手工业生产……从前的大商人、手工工场主变成了工厂主,而手工工场的工人、的手工业者……都变成了大工厂的工人……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
﹣﹣1835年托克维尔论曼彻斯特(4)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从哪些方面改变了世界(不得照抄原文)。
(5)上述材料对我国实现民族复兴有怎样的启示?(答出一条即可)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你从图中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
A.阴影区域从左至右依次是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 B.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主要发源于大河流域 C.亚非古代文明主要位于北纬20°~40°之间 D.亚非古代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考点】金字塔和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佛教和古印度文明. 【分析】本题考查亚非文明.
【解答】阴影部分从左向右是A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B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文明,C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D长江、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文明.选项A正确;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出现在大河流域,早期农业文明;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这些大河流域都地处位于北纬20°~40°之间,气候温暖适宜,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利于农耕,适宜人类生活.选项B、C都是正确的,右图说明了亚非文明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没有指出亚非文明发展的原因.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An eye for aneye and tooch for a tooc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确立的惩罚方式。这部法典诞生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考点】《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
【分析】本题考查了《汉谟拉比法典》.
【解答】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B.
3.《什么是民主》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这说明公民大会( ) A.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C.不受任何法律的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雅典民主相关知识的内容.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可以决定任何内部问题”可见A正确;“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可见雅典民主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故B不正确;C表述绝对化,故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司法问题,故D不正确. 故选A.
4.在下列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中,让广褒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的是( ) A.古代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波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考点】罗马帝国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帝国.
【解答】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故选A.
5.查理•马特改革后,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如右图所示).下列对于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B.保证全体居民的权益 D.拥有雅典最高司法权
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 【考点】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解答】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西欧封建社会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意思是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只有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正确. 故选C.
6.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考点】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亚历山大东征的知识点,应把握亚历山大东征的作用.
【解答】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率军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世界不同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故选A.
7.1972年,时任意大利驻联合国的代表在谈到本国某位历史人物时说过,“他写的这部书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这部书”是( ) A.《神曲》 B.《大唐西域记》 C.《战争与和平》
D.《马可•波罗行纪》
【考点】马克波罗东行与《马可波罗行纪》. 【分析】本题考查了《马可•波罗行纪》.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意大利驻联合国的代表在谈到本国某位历史人物”“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可知这部书是《马可•波罗行纪》.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他口述了自己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由其一位狱友记录成为《马可•波罗行纪》一书.《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故选D.
8.如图是西亚一个国家的国旗,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在这个国家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
A.教 B.佛教 C.犹太教 D.教
【考点】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的认识.
【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阿拉伯文”“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根据所学可知,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教,他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故选D.
9.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十一二世纪的哪一历史事实( )
A.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 B.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人入侵的进攻 D.这里是罗马征服时的古战场
【考点】琅城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史实.
【解答】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 尖锐.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取得胜利,最终获得了自治权.故选B.
10.某同学即将大学毕业,他想写一篇关于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论文,他可以参考哪一部著作( )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俄狄浦斯王》 【考点】古代的文学与戏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方夜谭》.
【解答】《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生活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 故选A.
11.今年暑假,小明的表姐对他说:“我刚从但丁和莎士比亚的故乡回来,给你带了很多纪念品。”由此判断,小明表姐去的地方是( ) A.意大利和英国 B.英国和法国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
【解答】诗人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创作了《神曲》,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是《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C.意大利和法国 D.英国和
D.《堂吉诃德》
故选A.
12.“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地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把世界连成一体开始于( ) A.郑和下西洋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启蒙运动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
【解答】题干关键信息“把世界连成一体”可知是新航路的开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从整个世界来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世界文明的交流开始由分散到整体、由区域到全球的演变. 故选C.
13.《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指的是( )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知识点.
【解答】英国资产阶级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推翻封建统治,发展资本主义,英国资产阶级掀起了. 故选D.
14.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镇,在美国人民心目中永远有一席之地,正式这个小小村庄的民兵为美利坚民族的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这个村镇是( ) A.约克镇
B.莱克星顿 C.萨拉托加 D.纽约
【考点】美国战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战争.
【解答】1775年,莱克星顿的声打响了北美战争第一,标志着美国战争的开
始.故为美利坚民族的奠定了第一块基石的村镇是莱克星顿. 故选B.
15.“这一事件……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封建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的序幕。”“这一事件”是指。 A.建立共和国
B.攻占巴士底狱
D.处死路易十六
C.拿破仑远征
【考点】法国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解答】“这一事件…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封建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的序幕.”“这一事件”是指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的序幕. 故选B.
16.十八世纪后期发生在北美大地上的“这场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同时还确立了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下列关于“这场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A.推翻了当地的封建统治 B.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 C.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奴隶制的存废成为各方矛盾的焦点 【考点】美国战争的历史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战争.
【解答】据题干“十八世纪后期发生在北美大地上的„这场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同时还确立了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指美国战争,1775﹣1783年的美国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同时还确立了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关于“这场战争”说法正确的是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选C.
17.围绕解决“财政悬崖”危机的问题,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曾提出一套代替方案(“B
计划”).但这套备选方案提出不到24小时,白宫方面就发表声明说,这套“B计划”即便获得国会通过,奥巴马也会否决它。上述材料表明美国( ) A.总统在国家立法方面起决定作用 B.属于总统制国家,总统拥有立法权 C.参众两院掌握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D.联邦实行分权制衡,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 【考点】美国1787年.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权分立原则.
【解答】1787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掌握司法权.题干材料中说“即便获得国会通过,奥巴马也会否决它”表明美国联邦实行分权制衡,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 故选D.
18.200多年前,从一个岛国开始,曾经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这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启这场“”的发明是( ) A.珍妮机
B.蒸汽机
C.火车 D.汽车
【考点】第一次工业.
【分析】考查英国工业的开始标志.
【解答】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工业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故选A.
19.华盛顿和林肯都是世界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们的政治活动对美国的共同贡献是( ) A.赢得了民族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考点】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对华盛顿和林肯的评价.
【解答】华盛顿领导美国战争,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取得了胜利,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了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故华盛顿和林肯的政治活动对美国的共同贡献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故选D.
20.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 A.“光荣”成功 C.日不落帝国建立
B.君主立宪制完善 D.工业的巨大成就
【考点】英国工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工业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题干中“185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英国最早进行了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工业的巨大成就. 故选D.
21.在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的斗争中,被誉为南美“者”的是( ) A.章西女王 B.圣马丁
C.玻利瓦尔 D.亚历山大二世
【考点】拉丁美洲的运动和南美的. 【分析】本题考查玻利瓦尔.
【解答】拉丁美洲运动发生于18世纪的末期和19世纪的上半期.在拉丁美洲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军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先后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和秘鲁等地.是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南美的“者”. 故选C.
22.2016年3月28日,东方卫视刘欢战队高唱《国际歌》激起全场观众沸腾,与这首歌的诞生有关的事件是( )
A.巴黎公社 B.宪章运动 C.十月 D.里昂工人 【考点】巴黎公社.
【分析】本题考查《国际歌》.
【解答】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为了纪念巴黎公社运动,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狄盖特为《国际歌》谱了曲,《国际歌》反映了被压迫阶层的心声,在全世界广泛传唱开来. 故选A.
23.“让统治阶级在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出自( )
A.《权利法案》 B.《宣言》 C.《党宣言》 【考点】《党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受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党宣言》,它庄严宣告“让统治阶级在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中失去的知识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党宣言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了人类发展的方向. 故选C.
24.如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殖民者在“三角贸易”中获得的大量财富最终被运回( )
D.《宣言》
A.欧洲 B.非洲 C.亚洲 D.美洲 【考点】三角贸易.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贸易”.
【解答】因欧洲殖民者大肆印第安人,导致美洲种植园缺乏大量劳动力,欧洲殖民者发
现贩卖黑人奴隶有利可图,纷纷加入罪恶的黑奴贸易行列.奴隶贩子带着廉价的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用船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然后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 故选A.
25.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运动.其“政治性”指的是( )
A.得到了工人群众的广泛支持 B.有政治纲领,工人要求获得普选权 C.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持续时间长 D.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了阶级条件 【考点】英国宪章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宪章运动.
【解答】据所学知识,1836﹣1848年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达12年的运动,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人民宪章》,因此得名为宪章运动.宪章运动中,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运动. 故选B.
二、非选择题(26小题16分,27小题16分,28小题18分,共50分)
26.马克思说是历史发展的偶。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兴起和发展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 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材料三 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摘自《图说天下》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在哪一事件中?“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母邦”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
材料四 如果华盛顿是个法国人,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我想他就不会是华盛顿……
﹣﹣拿破仑(4)材料四拿皮仑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5)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战争;法国大;《拿破仑法典》.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美国、法国的资产阶级.
【解答】(1)根据材料一中“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等信息,可知此次为英国资产阶级.英国资产阶级胜利后,1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16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成果通过《权利法案》这一文献得到保障.
(2)根据材料二“美利坚”这一关键词,可知与“母邦兵戎相见与”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在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其母邦是英国.美国为了争取自由和民主,发动了美国战争,因此这次指美国战争.
(3)根据材料三中“巍峨的凯旋门”这一关键信息,可知“的烈焰”出现在法国. (4)17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其后拿破仑在位期间颁布的《法典》,巩固了法国大的成果,促进了资产主义的发展.
(5)根据材料一中“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材料二中“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材料三中“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三个国家发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和法治,因此三个国家人民共同的追求是自由、民主、平等和法治. 故答案为:
(1)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2)英国;美国战争. (3)法国; (4)《法典》.
(5)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任意一点即可).
27.历史的发展表明:面临困境科学决策并适时调整,既体现了统治者的一种智慧,更是社会发展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部,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是。
﹣﹣列宁《关于纪念日》(1)材料一中导致“1861年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转变在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二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面对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是怎样“懂得改变”的?这一改变有何作用?
材料三 “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应该如何是好呢?保存(旧)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的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
﹣﹣福泽谕吉《脱亚论》(3)据材料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日本社会是怎样解决“阻止文明入侵”这一问题的?在引进外来文明的过程中,日本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4)今天的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也面临着很多困境:产能过剩、经济发展下行、去泡沫化形势严重等等,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摆脱困境,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考点】1861年农奴制改革;《黑人奴隶宣言》;日本明治维新;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1)本题考查农奴制改革. (2)本题考查美国内战. (3)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 (4)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1)据材料一“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部,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是”可知,材料中导致“1861年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的主要原因是l861年改革,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年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861年4月,1862(2)南方挑起内战.战争初期,北方由于准备不足,战争初期一再失利.
年,林肯颁布《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战争局势有利于北方.1865年,北方最终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最终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改革前,1853年美国入侵日本,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1868年,日本改革派推翻幕府的统治,实行了明治维新,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今天的中国,我们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发展之路等. 故答案为:
(1)l861年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使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2)1862年,林肯颁布《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战争局势有利于北方,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最终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实行明治维新;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4)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发展之路等.
28.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科学的支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论述某运动:“(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教神学。”
(1)材料中的“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关注的“古典文化”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材料二 德国电视二台曾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纪录片……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城市里还有马克思阅读小组,“马克思”似乎回归德国人的生活了。 ﹣﹣2016年2月23日中国广播网(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马
克思“回归”德国人生活的理由。
(3)与上述两则材料相关的两种思潮对人类社会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三 大工业逐步地彻底地排弃了手工业生产……从前的大商人、手工工场主变成了工厂主,而手工工场的工人、的手工业者……都变成了大工厂的工人……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
﹣﹣1835年托克维尔论曼彻斯特(4)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从哪些方面改变了世界(不得照抄原文)。
(5)上述材料对我国实现民族复兴有怎样的启示?(答出一条即可) 【考点】文艺复兴运动;《党宣言》;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史实. (2)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史实.
(3)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 (4)本题考查的是工业对社会阶级结构的影响. (5)本题考查科学发展对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启示.
【解答】(1)由题文材料中“(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教神学”可知,这段史料论述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因为文艺复兴运动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这就是“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文艺复兴运动还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方式来宣扬资产阶级思想,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这就是“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教神学”,它关注的“古典文化”的核心主张是人文主义精神.
(2)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党宣言》发表,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而斗争.《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由材料“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知,是马克思“回归”德国人生活的理由.
(3)文艺复兴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课本的基础知识,依据课本内容可知,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提供了思想武器.
(4)由材料三中的“大工业逐步地彻底地排弃了手工业生产”可知是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
由“从前的大商人、手工工场主变成了工厂主,而手工工场的工人、的手工业者…都变成了大工厂的工人”可知,工业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主要的对立阶级;由“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可知工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 (5)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先进思想的引领;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故答案为:
(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
(2)《党宣言》发表的发表;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 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提供了思想武器(或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时期).(4)生产方式;阶级结构;生产力发展,环境破坏等. (5)先进思想的引领;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2017年2月8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ijiahaobaidu.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