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活动:《口哨与小狗》2
活动目标:
1.戏剧扮演感应曲式。
2.感应二拍的律动。
活动准备:
1.各式道具和节奏乐器。
2.铃鼓。
3.手摇铃。
活动过程:
一、哈啰歌《小蜜蜂》
老师:小朋友,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打招呼吧!
1.小朋友围成圈,和边上的朋友打招呼。
2.唱节奏音高。
3.拍唱语词节奏——拍唱节奏音高。
二、故事引入:
小老鼠Pinao为了实现自己的加入合唱团的愿望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森林魔法师并得到了魔法师的药水,还学会了相应的咒语。小老鼠Pinao在药水与咒语的帮助下,变成了一只猫,后来它又发生了变化……
三、感受音乐
老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做固定拍,律动感应曲式。
四、徒手律动
老师:让我们一起来和小老鼠Pinao喝下药水默念咒语,施展魔法吧。
1.单人律动。
(1)自由走动唱歌语词边做施展魔法的相关动作律动。如:双手合十默念咒语、挥动手指施展魔法……。
(2)哼唱旋律。
2.双人律动。
老师:小老鼠学会了魔法师的咒语,它默念咒语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幼儿:变身了,变成了猫,变成了狗……
1.故事情境带入律动感应2拍。
2.哼唱旋律或配词。
五、乐器
1.猫/手摇铃1234567。
2狗/铃鼓812345678。
3.变身:两种乐器同时敲奏出渐强的音响。
六、音乐全曲
1.听音乐指音画,介绍回旋曲。
2.全曲戏剧扮演。
七、乐器演奏
1.尝试用铃鼓和手摇铃分别进行演奏。
2.尝试乐器合奏全曲。
老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把乐器轻轻的放回原来的地方。
八、说再见。
老师带领幼儿围成圈一起唱:小朋友们再见啦,再见,让我们说再见,再见再见啦……
奥尔夫音乐活动《口哨与小狗》2教学反思
有关奥尔夫音乐活动的理论知识还要多多掌握,真正理解体会奥尔夫音乐活动的精髓,在指导活动中才能有的放矢,灵活应用。在本节活动的第二课时中,我对活动设计大胆地进行了创新,幼儿对音乐的掌握也比以往的效果要好一些。下一次的活动会得以具体的活动来进行材料的收集、整理。在实践中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和精髓进一步理解,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在教学中逐步从模仿别人开始走向自己创新、创造。如在拿到一首乐曲之后,不再完全依靠教师手册提供的方法,而会根据幼儿的特点选择更适合的玩法,更容易使用的道具,让每一个幼儿都可以不同程度的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奥尔夫教学法提倡的是“玩中学”,把乐理知识简单化。奥尔夫配套教材中没有准备充分的材料,有些是需要我们自己准备的,今后,会留心对材料的整理与更新,让孩子们更愿意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