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选刊2010年7月下旬刊第3期 83 怎样上好历史课 王建(河南省汤阴县城关镇一中河南安阳456100) 有个伟人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造性作为民 馈.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或启发他们继续思考。课终前教 族自主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和生 师作总结性发言,进一步理清课文的脉络和走势,留有一定 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在 的思考余地。让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因教学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 内容的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不管你运用何 力的培养,这就更加需要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培 种教学方法.都应该努力启发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养出来的人才.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 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一来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营造了培 的需要,这是摆在教育面前的一件大事。 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情境。 历史学科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使我们了解 二、适时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过去,看清现在。预知将来。基于这样的学科功能,我们的中学 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就应当在课堂上适时激发学生创 历史教学就不应只局限于狭隘的历史专业教育。而要适应新的 新热情,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鼓励学生对『口J题作进一步的推 时代要求。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今提倡的素质教育强调的 测或猜想。 是利用学科知识向智能开发、启发创造性教育转化。教学中如 三、求异善变,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 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学 l、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提高思维的流畅性 科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历 教学过程中积极启发.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短 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时间内寻求尽量多的答案。如在学习“一国两制的构想”这一课 一、启发式教学 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回归祖国后,实行一国两制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 的,你们有什么想法?5O年后。中国将变成怎样的情形,你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 们敢不敢设计一下中国理想的社会制度?让学生充分展开翅 能力的重要条件。这条件的产生需要依靠教师创设的启发式 膀,在想象的王国里邀游。而使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活 教学情境。 课程改革要求必须把教师单一信息输出、学生 泼。 单向信息输人的沉闷的注入式教学,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 2、利用假设或变式,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生为主体,师生同步合作,双向信息交流的启发式教学。上课 思维的变通性指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学中可利用假设或变 伊始,教师不作滔滔不绝的讲述,而是提出问题,提供导读线 式.让学生短时问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索.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为学生主 3、用延迟思考。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动地学习创造必要的外部和心理条件。接着.让学生地 延迟思考.即不让学生马上回答问题,以求见解的开拓性、 阅读课文.理解教材表述的内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允许 独创性。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进一步开拓思路。期间教师可回答学生 二十一世纪的学校教育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 的质疑。也可进一步启发、诱导,还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 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而培养学生创造 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满足各自学习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让学 性思维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 生解答问题或汇报互议结果。教师对学生的阐述应及时反 造性思维为己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有创造力的人才。 其产生切身体会。笔者根据新课程标准探索过《慕尼黑阴谋》。 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漠视情 在准备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们选择角色扮演捷克、英、法、德 感教育.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陶冶学生的 谈判的代表,师生共同查阅资料,分析历史背景、人物态度。参 情操,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演学生惟妙惟肖地再现当时的历史 其他学生仔细观察、主动 参考文献: 感受,明确了国家利益在外交谈判中的重要性:弱国无外交;绥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 靖的危害等。学生们自己走进了历史。体验到了历史人物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的情感.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表演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 [2]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史知识的理解.又能使其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体验, (3]梁励.新课程理念下的情感目标的再认识0J.学科教 而且内化为道德感和理智感。 育.2004.